為提升全台校園數位學習品質,教育部於「前瞻2.0數位建設計畫」中推動「TANet內容傳遞網路服務(TANet CDN)」,在全國22縣市教育網路中心及13區域網路中心建置CDN設備,協助校園師生能就近存取所需教學資源,加快載入速度、降低網路延遲與骨幹頻寬壓力。節目特別邀請銘傳大學賴守全教授與中山大學蔡崇煒教授,深入解析CDN的技術原理與實際效益。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透過在地部署邊緣伺服器,分散原始網站的流量,讓使用者可從距離較近的節點擷取資源,有效提升瀏覽效率,同時強化資安防護,降低駭客攻擊風險。教育部所建置的TANet CDN,目標對象為國中小、高中職及大專校院等全國教育體系,目前已串接26個教育資源網站,涵蓋數位教材、影音、雲端教學平台等服務,皆可免登入、免付費使用。
未來,教育部將持續擴大服務對象與資源內容,並導入DNS阻擋機制,加強校園網路環境對不當內容的防護,打造更安全、健康的數位學習空間。TANet CDN不僅提升學術網路品質,也實現離島與偏鄉「數位學習零距離」的願景,為台灣教育注入穩定且高效的網路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