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委員會在4月1日兒童節的前夕,辦理《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發表會,這在兒少權利的保障上是一項重大的里程碑,請范委員跟我們分享一下國家人權委員會是甚麼樣的機構?為什麼會關注兒童權利議題呢?
國家人權委員會在兒少權利的保障與促進上,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工作,那在首次的獨立評估意見裡面,范委員有發現哪些重要的議題?(人權教育、疫情下的兒少權利、兒少數位權益、兒少替代性照顧……)
這些議題與兒少的權利都密切相關,其中COVID-19無論是對於大人與兒少都一樣,是全世界關注的項目,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深受疫情影響,這邊要請教范委員,國家人權委員會這次有觀察到疫情下對兒少有哪些影響呢?
近幾年來,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許多新興的兒少人權侵害蔓延到網路世界,變得無遠弗屆,像是韓國著名的N號房事件,快速在網路上傳播,類似事件在台灣是否也是很嚴重,國家人權委員對相關數位議題關注到的重點是什麼,有沒有甚麼樣的看法?
討論社會上常被忽略的人權角落,像是家外安置,這個名詞一般的聽眾朋友比較少接觸,但卻在我們身處的社會的某個角落上演,我們很難可以切身體會,這群兒少在安置機構會遇到甚麼樣的問題,並且要如何保障他們的權利?
范委員在進入監察院及國家人權委員會之前,曾在「教育部」擔任政務次長,並且長期關注人權教育相關議題,其中教育部設立了人權教育資源中心、實施了人權及公民教育中程計畫,並納入108課綱中的19大議題;對於政府現階段執行成效,范委員發現哪些侷限及問題呢?
從人權會的立場出發,建議人權教育應該要如何推動,才能讓大眾了解人權,並支持政府落實兒少人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