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預計辦理期程:114年4月1日至114年6月30日
\n辦理方式:採實體或線上授課
華師的背景:您能否分享一下過去的教學背景以及申請教育部補助赴外的動機?
\n\n赴外預備:請問您之前透過何種管道得知此項計畫?在赴任前做了哪些預備?
\n\n赴任挑戰: 您在赴任期間的教學及生活上的適應挑戰有哪些?如何連結當地資源?
\n\n赴任心得:在這段期間您個人、專業成長及跨文化認識為何?是否對華師職涯規劃有所幫助?
\n",date:1748793600,pictures:[],keywords:["華語教師"],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null,onShelf:!0,createdAt:1745660470,updatedAt:174652978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80cb22a1e7f430022df19c6",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教育部海洋教育推手獎-地方政府獲獎者-臺南市政府 推動海洋教育心得分享",guests:[{name:"張世緯",unit:"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股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為表彰致力推動海洋教育之團體、個人、地方政府及課程教學團隊,教 育部於 108 年首度辦理「海洋教育推手獎」,以肯定海洋教育推手的卓越貢獻, 並鼓勵民間資源挹注海洋教育,期藉由典範擴散,促發海洋教育更多元的推動 模式與行動策略,倍增海洋教育的推動能量,並自第 6 屆(113 年)起調整為 2 年辦理 1 次。
\n",date:1748275200,pictures:[],keywords:["海洋教育推手"],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null,onShelf:!0,createdAt:1745662506,updatedAt:1746630152,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fe2e5dfbcfa30022d27867",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及學生心得競賽",guests:[{name:"王智立",unit:"銘傳大學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前程規劃處處長",title:"N",email:"",notified:!1},{name:"陳譽尹",unit:"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name:"張晨榆",unit:"銘傳大學廣告暨策略行銷學系",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為協助大專校院學生職涯發展,順利接軌職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以「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引導學校整合行政及教學單位資源,將大一至大四分為職涯探索、職場體驗、職能養成及就業接軌等階段,透過職涯輔導課程及活動,協助學生多元職涯發展。每年約補助60校、80案,參與學生逾18萬人次,且有96.9%的學生認為參與本計畫有助於其職涯探索或職涯發展。
\n',date:1747670400,pictures:[],keywords:["職涯輔導補助計畫"],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2c6edafbb2c50022f1ab57",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f691e7f430022de1bc4",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7739100,end:17477424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2c6f050b5864000829fd35",key:"ad43701264488ccd935df378f7befc9b",duration:3300.052533,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f691e7f430022de1bc4",originalname:"67ff6f691e7f430022de1bc4-1-20250520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20 20:01:09",dir:"2025/05",size:53414033,mimetype:"video/mp4",name:"ad43701264488ccd935df378f7befc9b.mp4"},channel:{_id:"682c6ec60b5864000829fcfc",key:"8091a3a3fa102ccceccde0071be6c553",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f691e7f430022de1bc4",originalname:"67ff6f691e7f430022de1bc4-1-20250520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20 20:00:06",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8091a3a3fa102ccceccde0071be6c553.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7742426,updatedAt:1747742469,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4711261,updatedAt:1748214064,stt:{transcriptId:"4d3ac9d7-6cd7-4b7e-ab8e-912154a51ea6",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多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亮各位親愛的親朋好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和大家探討 1個 非常實際的議題那當然我們講教育它有崇高的目標跟理想但是它也要落地那今天我們談到教育人才落地那是什麼樣的 1個 景象就希望說每一位同學他不只是畢業之後就有工作而且在畢業之前我們就知道希望說他能夠瞭解自己的工作的取向甚至他已經有實習或者已經有許多公司來這個學校裡面來延聘人才那這就是我們希望臺灣教育界跟業界可以無縫接軌可以活絡的地方而這已經不是我們講說夢想這已經實際上達成了但也不是一蹴可見是藉由許多的像是政策引導還有學校師長的努力當然還包含了同學的用心在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及學生心得競賽的 1個 項目的1個 宣導所以我們邀請到這個 3位 特別來賓非常專業要 11 為大家介紹那第1位是在明川大學前程規劃處的處長王志力教授主持人大華兄大家好還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是非常歡迎處長那當然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有過去做了很多的像教學跟輔導的經驗還有在政策方面在執行的過程裡面都有很多可以跟大家分享那第2位為大家介紹的是明川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助理教授陳育穎陳教授大家好我是廣電系陳育穎教授是跟學生第1線接觸所以在這個整個培育的過程裡面我們要一方面是對學校不管是政策還有在學校的專業教學那另外一方面我們就要跟業界來接軌所以這方面就不但是考驗了這個教學的這個效力還有就是我們跟這個職場的脈動接軌那第3位就是實際上我們要取得很好的工作特別是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就跟業界接軌我們非常歡迎廣告及策略行銷系 4年級 的同學張晨渝張同學主持人好我是現在就讀廣銷系的大四的張晨渝是那我們知道說在今天討論這個題目也是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一直在極力能夠希望說各大學同時就是希望各同學都能夠有很好的工作出路在學校就要做好準備所以這方面我們首先想先請教王正麗處長想談一下就是現在大專校園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這一方面那麼是怎麼樣推動那學校是怎麼樣來協助同學能夠找到好工作好謝謝主持人的提問那我想這個部分我想先說明一下銘傳大學其實是一所這1個近70年 歷史悠久的 1個 品牌大學那早期其實有 1個 無名不成商的 1個 這個美譽所以我們是以商管起家的學校那當然現在已經擴展成 10個 學院商管理工設計語文都有的 1個 美國大學認證的 1個 學校我們還具有 MS CH E 在美國也有校區的 1個 大學那我想先就這個問題先跟各位聽眾稍微分享一下就是學校這一端其實在協助學生的職涯發展我想其實最重要的部分是讓學生他其實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政策或者是一系列的活動去推動學生他對於進到學校的第一禮從這個所謂的普及他的職能診斷那中間大概就是深化他在這1個職涯探索還有職能養成那當然最後一哩路我們希望他在畢業之前能夠有一些企業實習的這1個訓練然後能夠讓他比較快的瞭解職場的 1個 脈絡能順利進到職場去那當然這個順利進到職場當然是他希望去的1個 找到他理想的工作大概我先說明一下這個部分是尤其有 2個 字用字我覺得實在太精確了就是我們常常講說我們實習是為了什麼就是說企業實習的1個 經驗從小有經驗可是這經驗很虛無飄渺你的經驗不表示對方他認可嗎所以如果接受企業實習的訓練那就是不一樣了因為訓練就是我們常常講說學校學的跟業界我不用學我直接來做其實我在業界的訓練就足夠好像 1年 抵 4年 那種感覺那是因為其實我們不是說學校沒有教而是說這個企業他特有的部分因為他經過訓練但如果沒有學校先被知識那訓練其實很辛苦對所以在這邊其實學校本身來講前期的 1個 教學跟像教學還有一些實作在學校都很重要是我們在整體的輪廓是如此那當然我們在這個大安校院職涯輔導學生的心得競賽那這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來做的1個 介紹所以這心得競賽的部分我們是怎麼樣來進行呢主要是因為我們在課程上面都會有安排學生要去比賽那這些比賽就是大大小小的比賽不同那主要這個職涯的比賽是因為我們希望他們可以透過這個比賽其實在準備的過程中他同時也去內化自己的經歷跟履歷然後把這些整理好之後拿去比賽所以我會跟他們講說其實這個比賽很像它是一魚多吃它除了去比賽以外它還是可以幫你準備接下來你可能要去實習的履歷或者是接下來你接下來要考研究所的履歷它都是 1個 很好的開始 OK 分成像這2個部分1個 學校的1個 教導那師生的傳承業界的接軌在我們落實在 1個 比賽的這樣子它不只是 1個 形式而是它實作的份量非常重所以我們要有 1個 這個學生的心得的競賽這學生要寫出心得他就必須要先有實作那才會有心得所以這我們連成一氣接軌而成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就先請這個王志毅處長跟大家分享一下民生大學是怎麼樣來協助學生職涯發展有結合什麼學校以外的資源來推動我們職涯輔導的這些工作嗎好各位聽眾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學校端這邊在做當然就是說希望去推動學生他在畢業前能夠具有產業的一些就業的潛在力或者是他就業的 1個 競爭力那當然學校的教學方式當然它會讓他基本的基礎課程的部分的專業訓練那當然產業界變化是非常快速的所以我想剛提到了剛主持人有提到我們在最後一里的企業實習這一端基本上就是希望培養他在畢業前能夠快速了解產業的變動的脈絡跟趨勢然後去了解他在學習過程裡面有一些需要再補充的那當然我們會藉由外部的資源包含我想第1個部分當然要介紹當然就是教育部青年發案署他這幾年在各大學的職涯輔導發展的這一塊的一些補助的經費我想這個部分其實對各大學在學生的職涯輔導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他可以提供學校他讓學生去所謂的做職涯諮詢不管是個別諮詢或者是團體諮詢或者是企業參訪職涯講座像我們大華兄主持人當時就有邀請到學校來做職涯的分享這個部分經驗分享的部分那當然還有一些部分當然除了在部的這個支援之外我想政府單位在比如說勞動部這幾年也非常投入非常多的經費在學校端這部分讓學校在產業或者是學用合一的這一塊能夠快速連結就是學生他能夠畢業馬上就能就業那我們現在部分我大概跟各位聽眾分享一下目前大專校園其實跟勞動部合作的部分主要有 2個 大方向1個 就是這個所謂的就業輔導就業服務補助也就是勞動部的像比如說我們臺北校區是在士林所以他就會跟勞動部的那個北花金馬北花分署的部分做申請的經費那我們另外1個是桃園校區所以就會跟桃竹苗分署的申請勞動補助的這1個經費補助這個主要是在活動類的部分這是勞動部第一大項可能在跟學校做產業接軌的部分的1個 計畫經費補助那第2個部分大概就是他有 1個 就業學程那這個就業學程就是針對學校在課程會去調整成跟業界比較接近的一些課程然後會帶領到企業去做短期實習那這個部分當然就是短期實習那也會跟企業簽署這個學生的一些合作的合約那讓學生在畢業前有比較多的一些可以到業界去實習或者是去學習的1個 機會這是大概就是勞動部的部分就是中央政府單位包含教育部跟勞動部那另外縣市政府現在也非常努力因為我想人才現在比較缺工所以人才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那當然就像比如說臺北市政府他的比如說那個青年局他們現在各縣市基本上很多也成立青年局青年事務局他裡面也有職業發展中心或職業發展處那或者是比如說桃園的桃園市政府也有青年事務局類似這樣所以他們成立蠻早的對因為縣轄市這個部分其實成立的還比較早一點所以基本上大概在外部支援的部分大概公部門大概就是教育部勞動部還有縣市政府的那當然還有一部分就是比如說是那個民間機關的那一般現在很多的企業比如說像我們有跟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我現在就先不講那些企業大型的企業上市櫃的公司他們也是看到就是說現在人才少者化的問題所以現在有一些部分跟學校的合作模式是他先給獎學金找一些優秀的學生然後他在學校學習的過程利用寒暑假去短期實習然後畢業後他如果做所謂的媒合結束然後他企業因為也知道他的去實習的一些經驗所以也就是說他畢業後他覺得這個學生是不錯所以基本上就直接轉為正式人員那換句話講對學生來講他就是直接投入職場他就沒有縮短他去尋找工作的 1個 時間那對企業端來講他就減少了適用期這1段因為他在他進來之前已經適用過了所以其實我覺得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在推所謂的畢業及就業這樣的 1個 概念大概先說明一下簡單說明這個部分是我們非常感謝王志毅處長談的這幾塊主要是三大面向公部門的話分 2個 1個 中央政府有教育部有勞動部那當然教育部勞動部常常合作包含像是從高中端就開始高中畢業 7年 就業儲蓄方案對不對 2個 部會合作提供這個就優質的職缺然後這3年之後或 2年 之後還可以再回到學校裡面就讀這些那每個月還會各辦存5000塊 然後期滿你可以領回去但是大學端我們看到更是更加緊密因為我們面對這麼多所大學而且各行各業那尤其我們剛剛以明川大學為例做得非常的好因為就在臺北市跟桃園市這邊又跟我們講第2個公部門就是縣市政府的青年局還有相關的局處那第3個民間機關我特別要講一下民間機關這個部分就是說它是我們合作的這個優質上市櫃公司它出獎學金讓同學在大三和大四來實習那我們知道說實習的時候我們還有實習學分有實習學分也有實習的薪資也有實習的薪資對那就覺得說這個很好因為一般來講我們在實習方面有薪資不見得會有學分有學分不見得會有薪資或者是可能你沒學分也沒薪資因為這家企業特別知名人要進來都進不來我知道你有實習機會我請我的同事還中高階主管來帶你他帶你的時候他不能工作沒有產值那再給你薪水就覺得講不過去了可是大家又很想去那可是我們剛剛看到這3個合起來把最優的拿出來就是有學分又有薪資而且還有後續的工作對所以就真的很棒那在這邊我們今天所介紹的主題也就是我們談到的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那這邊不但是有剛剛我們像教授處長所談的這一部分同時呢我們也有同學的實習心得我們要參加競賽所以稍後回來呢我們要請第1線的這個教學老師還有同學一起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的亮點有哪些我們休息一下聽 1段 音樂馬上回來Oh man Oh my oh my 宇宙愛教育電臺 Do do do do Should be to bow 您所收聽的節目是在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7.05 到 8點 這個時段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要由這個教育部青年署他們所提供的像這樣子 1個 計畫的宣導就是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以及學生心得競賽那這是 1個 競賽當然也是計畫當中產生讓大家互相來切磋跟觀摩所以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明川大學的這個師生還有行政主管一起在節目現場跟大家分享因為明川大學做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剛才由這個在學校裡面專門負責的同學前程我們講前程四景同程萬里所以前程規劃處的王智利王教授跟大家來分享了整個我們在推動的 1個 概略情形那稍後我們要請教授再跟我們講細部的還會跟大家來分享那在這個階段一開始我們想既然有這個學生的心得競賽我們就先請同學跟大家來這個分享一下他的這個部分所以我們請張晨渝同學張晨渝同學去年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職涯輔導學生的新的競賽圖文類的第1名冠軍喔所以今天要這個跟大家一起分享到底為什麼這麼強這麼厲害做得又好然後分享又好特別是在圖文競賽方面所以晨渝你對自己未來有沒有曾經有感覺到說前途茫茫好像什麼都可以但不知道選哪一項其實就是常常還是很迷惘就是不管是在畢業的時候要選擇就業還是就學這個道路或者是在因為我現在在業界實習所以就是在職涯中我的定位是什麼或者是我可以從我的第一份工作帶走什麼樣的東西所以其實我什麼東西我都想要抓在手上然後我就不想要放開因為包括就是我其實同時在實習的過程我也去投了研究所因為我覺得我什麼都要抓在手上對對對就是我什麼都想要拿到這樣然後因為我現在待在廣告公司實習其實我現在帶的主是 1個 比較混合編制的組它就是不同於傳統的廣告業其實是 1個 廣告業新的突破跟組合那在這個嶄新的發展下我也會很期待看見這個產業的新的面貌但是就是做的東西很廣我也會擔心說是不是我沒有像傳統的道路這樣子磨練是不是會不精或者是沒有辦法磨出我的武器來所以我就擔心我學到的內容如果之後我想要轉職是不是可以帶走其他行業通用的東西就是很多很多會擔心跟迷惘的事情是我們就發現同樣在大學裡面求學很多同學可能他進入大學一直到畢業之前他的目標只有 1個 就是我要順利畢業但畢業之後不代表說我有美好未來那當然在我們剛剛分享的這個張晨渝同學晨渝他有提到說那我現在有想要再考研究所我現在又想說未來要就業每一個都不想放棄所以我就開始進入廣告公司你要提到廣告公司它就是 1個 新的部門那你也每一樣都想抓到甚至你現在看到說廣告公司以外的工作機會我剛剛把這個晨渝他剛剛提到重複一遍讓所有的朋友加深印象就是要鋪陳我現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我相信你應該沒有什麼時間在追劇在滑手機當然還是有下課 10分鐘 滑一滑可是你可能大多數時間就在想你剛才說的那些事情對對對就其實還是會一直就是好奇說自己的未來應該要是什麼樣子是不是有 1個 成功的模板要去照著走還是我其實要相信自己就是用我自己的方式也可以走出我的道路來你找到了你想要走的模板嗎有這個東西嗎我覺得其實沒有所謂成功的定義的模板就是我覺得因為我現在是把所有的體驗都當成是我就是來好玩的就是人生就是來體驗的就是沒有一定要達到哪一些成就所以其實這樣的專注於當下的這個心態會讓我就是更坦然的去面對每一個事情的發生而且你非常樂於跟勇於嘗試新的事物對對對你呼應到我的一句座右銘生命很短好不容易來一趟地球對不對那你就多去冒險多去嘗試那這邊還有這一階段還有 1個 小小問題想請教就是說你要提到的廣告公司的1個 新的部門是多元發展的 1個 部門請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廣告公司的這個部門到底在做什麼就其實因為我是現在在廣告公司創意部實習那就是原本傳統的廣告業其實創意部它就只會有 1個 負責寫文字的文案然後跟廣告公司的 Art 就是設計的部分然後通常就是這2個去組合成1個 創意部門那因為我們這一組想要去挑戰1個 新的廣告業的面貌所以我們其實加入了包括業務包括專案管理的夥伴所以其實我們很多人很多不同的工位都集合在這一組裡面所以變成說我們是1條 龍在服務客戶是有點變成 1個 BU 的感覺 B us iness Un it 或是說是 1個 專案的 1個 組別所以就變成可以是 1個 特攻隊單打獨鬥可以接案可以製作可以執行然後還可以產出最後還可以進帳然後報給公司這樣子沒錯你可能什麼東西你都要做得到就是會沒有每個人都有 1個 固定的定位可能你隨時都要去兼顧其他的工作內容其實你 1位 是實習同學嗎我是實習的對那其他的同事在這個部門裡面都是正職嗎對我就是跟正職一起工作一起努力這樣聽起來好像你好不遜色在這邊但是陳瑜很謙虛他是不會自己說我很厲害但厲不厲害要請教老師對我來幫他補充一下他剛剛謙虛的部分好其實他那個組別是他們公司裡面比較特別的組別也是走路最有風的一組但是他們是得獎最多的那一組然後之前有收實習生嗎好像沒有之前是有收可是他們都沒有就是可能走到最後就是可能有些人就是發展不通那你實習多久了我現在是去年 7月 就開始實習所以我現在也是快快 1年 了對然後他前陣子他就有提案他是直接去跟客戶提案然後他的應該是說他的老闆他的那個總監就直接跟他說我覺得他前途無量我就覺得這句話很重就是 1個 非常高的獎勵因為那個總監是 1個 很嚴格的人然後也因為他表現很好的關係隔 2天 他要來演講就是他要來就是接下來的學弟妹也很想要去所以他就會來演講這樣子OK 受到這個業界的主管的稱讚當然我們剛才為這個張晨渝同學來談這1段大家他剛剛沒有說的是在廣電系陳育穎其實我們知道說老師在面對很多學生的時候老師也會獎勵因為大家都在課堂裡面就是作業做得好認真負責然後他非常細心可是如果在業界被主管直接獎勵的話就表示說他是有績效的那種感覺是不一樣前途無量就是未來在公司又做到可以帶領大家的職務非常棒那我們稍後就來訪問銘傳大學從助長一直到同學我們來把整個教育部要推動的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跟學生性能競賽的部分跟大家一起來宣揚這個計畫同時因為我們做得很好也讓大家有取經的機會我們休息一下來到教育好夥伴我們是主持人張簡筱芸以及胡宇珊我們的節目是每個禮拜6日早上 9點 到 10點 在教育廣播電臺與您空中相會教育好夥伴節目是全國第1個由家長團體製播為服務家長而設計的節目我們長期以來幫助大家了解教育政策與時事去年還得到最佳收聽人氣獎的殊榮歡迎大家持續收聽美感教育美感教育真的很重要以前好像只有在美術課才能接觸到美感現在每個學科都能找到美感喔透過跨域美感課程和多元議題讓學習更加深刻提升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讓美感教育扎根校園也為跨領域教學創造更多亮點想了解更多課程內容請上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網站查看以上廣告教育部提供46年 來每天天一亮患小兒麻痺的秀珍阿嬤就開始撿回收為了重度智障的老公與小兒子還有長子留下的 2個 孫子她從不含苦也不放棄她說我不勇敢真的不行我是紀寶如請支持 19 19 食物銀行一起把食物包送到阿嬤家陪她勇敢走下去19 19 要救要救教育電臺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持續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1個 議題就是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在學校裡面大學現在大專生那畢業是不是就等於就業呢那還沒有畢業是不是就有機會能夠學習到業界現在最新要做的一些不管是規則還是實際上所要執行的能力那這一方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是說做法怎麼做大家做的有沒有效或者說效率夠不夠那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明川大學的團隊在節目現場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成果宣導的部分是學生心得競賽在整個職涯發展的輔導計畫當中那明川大學的同學張同學張晨渝那也是在這個上1次我們競賽獲得圖文組的第1名那第1名怎麼獲得的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他的心中的一些心法內功心法已經表示了對很多事情我們都希望能夠做掌握對不對能夠掌握不管我是升學研究所甚至出國那或者說就業或者現在實習的過程中也許就業不是在廣告業也許別的行業那我是不是可以透過這個實習找到我的能力應用在每一個行業所以要做很多歸納整理對花你不少時間沒錯你要不要寫工作日誌要其實就是會自己紀錄我的實習日誌這樣因為我想知道我可能成長幅度可能跟之前差了多少可以看出來這個量化我覺得可以而且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 1個 非常重要的1個 紀錄因為我覺得每一個里程碑對我來說都是可能我之後再檢視我喜不喜歡這份工作 1個 很重要的指標你有用什麼軟體在做紀錄嗎其實就是一般的筆記軟體這樣子就每天有些紀錄是流水上今天做哪些事然後明天做哪些事後天要幹嘛那你是怎麼記呢我可能會寫說我今天做了哪些事情然後可能我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是我主管今天稱讚我哪些事情很不錯然後我可以繼續保持這樣子我把它寫下來之後我之後我其實現在檢視我當時因為我是 7月 暑假的時候進來實習的那我其實檢視我那個時候跟現在的自己其實就有看出很大的差異可能有些我之前會面臨的一些錯誤或者是一些提醒我現在都已經有改過來了那你今天有調列嗎 12 34 這樣子我會調列會調列真的一本這個非常充實的工作日誌那你知道在職場自己要成長其實自己做功課是很重要的那功課不用自己發想你把每天記錄下來對的是哪些同事之間的對錯也可以把它記下來就是做成長養分有這麼好的學生我相信 2位 在場的師長一定非常欣慰所以我要請教一下專門為同學規劃前程前程規劃處的王智利處長王博士想談一下就是當我們要送學生出去的時候我們心裡一定要有底那讓同學在學校裡面我記得銘傳好像都有這個必須要有的十大能力是不是那這方面也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我是不是也請處長跟我們談一下就是您身為在學校裡面職涯輔導的一級主管是最高主管了所以處長認為說來協助學生職涯發展最重要的是什麼呢那我想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就是說學生他其實出去之前剛才晨渝同學其實是我們在做學生的職涯輔導裡面其實是 1個 比較成功的案例他是比較積極的那所以他剛剛提到他為什麼會得獎其實我在剛才訪談裡面也知道他的過程因為他有把那個過程寫下來其實待會我們會介紹一下這個青年教育部青年署的這1個競賽的部分其實他就是把你在學校的職涯輔導的過程或者你在學習過程裡面成長的部分能夠用簡短的圖或文另外1個部分是用影音的方式來呈現記錄那個你自己在這個過程成長多少那個其實是這個競賽的 1個 重點那再回到這個剛剛主持人提問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是說我想對於學校對於學生的這個職涯輔導的部分其實當然最主要的部分陳毓棠也沒有這個問題是有一些同學他可能對於職涯方向不清楚的那或者是有一些學生他可能是比較被動的那我們當然希望透過就像我們的單位叫前程規劃處剛剛主持人提到我們希望這個學生進到這個前程規劃處裡面能夠前程似錦前途無量是是是是希望我想這個當然是 1個 很好的口號只是要強調說我們可以給學生的一些幫助那最主要當然就是讓學生及早了解職場的文化那當然如果對於職涯方向不清楚的他要及早去探索他的1個 職涯方向還有就是他自己的實力他自己軟實力不管是軟實力或硬實力這一塊他到底能力到哪裡他在畢業前應該補足哪些的專長那這個是最重要那當然就是所以就是說如果他要出去實習我想其實有很多的工作是要做的包含他自己準備好了沒然後他去到早的其實有些學生其實不是說他能力不好是可能他早的工作或他去的實習的單位不是那麼剛好適合他所以找到 1個 對的實習位置對的工作場域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是對學生的部分我想對於學生他的職場的軟實力還有他自己的他的方向自己的定位其實是比較重要的我把櫃檯喊 3點 我很有感那第1個就是說你剛剛提到有些同學對於他的職涯未來不清楚或者被動那其實我們覺得對照我們今天在座的張同學張同學其實他在裡面他只有 1/2 我這樣聽起來但是他有 1個 關鍵的能力他突破了就本來雖然講說不清楚被動不但主動對因為像他的不清楚是他想是美一樣對讓他覺得不管有興趣沒興趣把他變得清楚所以主動這件事情促轉剛剛你提到是對其實主動是很重要的 1個 積極態度是所以在整個像明泉大學的這個教授相關的這個課程或講座裡面就把同學的心態調整從被動變主動那之前就已經成功一半了那再來講就就知己知彼這件事情那我覺得很有感是因為我這學期我剛好有堂課在學校裡面在新湖那有堂課的課名叫做媒體現況與就業策略那我做 1件事情 跟您要分享的非常非常接近就是在這個期中的時候我說那大家我前面教了很多有關媒體現況各個不同的媒體新媒體舊媒體然後就說好那同學就選出十家你想要進的媒體然後把這媒體現在有沒有你要去的職務它有開缺還是沒開缺把它搜出來然後它的這個 J D 它要求什麼那最後最重要就是說那你盤點一下你符不符合你缺哪些然後最後一欄是你要怎麼樣補強那我相信這些所有主動就是剛才對不對他的筆記都在上面了你做的就是這些所以我覺得真的很有感觸覺得做得實在很棒那第3點很簡單講就是說同學呢就是原本以為適合的結果後來發覺說試了一遍覺得不適合這好像也有很大收穫對其實實習也是這樣就是實習不是說一定找到你一定這個行業這個職業這個公司是你適合的是你遇到不適合的其實反而是你畢後你就不用再走那個冤枉路再去投那個產業走那1條路其實也是有養分的對啊做了 5年 之後我要再轉行然後再從基層做起那很困難甚至已經成家了結果業還沒立所以在學校就幫大家完成了這1段真的是很棒的OK 我想請老師跟大家來分析一下就是說在整個同學他在實習的過程當中教授是不是有覺得說面對這麼多同學我們怎麼樣用鼓勵的方式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同學都能夠積極能夠來享受像民生大學或其他學校提供這麼好的1個 資源而不會覺得被動的在等待或者被指派是可能我有 1個 比較好的優勢是我比較年輕所以他們比較願意跟我分享或是說他們生活的狀況這樣子所以我們在相處上比較像是朋友然後所以我通常會用我自己以前的經驗我是算是成瑜的大學姐我們是同1個系的也是廣校系那因為我自己在當學生的時候我就很喜歡參加比賽然後所以你可以用比賽累積的經驗接下來去實習你可以做成履歷那剛剛講到那個找到錯的實習其實我就是那個案例是喔你這次因為是老師身分不然參加比賽一定得獎因為我們那時候實習是規定一定要去新聞媒體但是我是喜歡廣告所以我那時候就沒有到廣告去了我到 ET t od ay 可是我覺得並不是 1個 不好的經驗因為其實新聞是所有媒體發展的 1個 基礎就也因為那段時期我跑了一些新聞還有跑方大同的新聞就是他剛發片的時候去所以其實在跑新聞的時候你要先懂得怎麼寫那個新聞新聞的寫作那其實如果延伸到廣告公關那也是很重要就是公關稿要怎麼寫所以其實我雖然不喜歡新聞這個不是我主要的興趣可是我覺得在那個我本來不喜歡的興趣裡面找到經驗或是累積到一些學習的不同的技巧我覺得是 1個 很棒的那當然也因為這段時間我更清楚知道自己不喜歡的新聞所以再往修正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去真的他重點的關鍵在說你要用心不然的話你花這個時間你就真的什麼都沒有收穫但你很用心去做這件事情知道說第1個我知道我不喜歡第2個是我雖然不喜歡我學到這個能力在另外一方面可以發展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現在的廣告公司或是說尤其行銷公司很多主管或是說創辦人是記者書生他的文字能力很好可是他可以應用在其他的面上真的很棒所以老師有這樣經驗之後然後再跟同學分享那時候更加貼近我覺得另外更重要一點是語言相似度是因為有時候晨渝他會講一些流行語然後我不知道我就會跟他說趕快教我因為我不想要落後就是才可以跟他們一起前進這樣子那因為有一些同學會像處長剛剛講的就是他並不是這麼積極的或是他根本還沒有摸清自己的方向是什麼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擅長什麼東西那我們在前面的話會第1線遇到他們應該是我覺得應該是因材施教很重要就是要客製化的服務那先舉幾個例子學生如果很迷惘來看你的時候那你怎麼樣或針對哪些我們可以不用講名字但是你怎麼樣輔導他有一些可能就沒有像晨渝那麼清楚他想要做什麼的那我可能會跟他在聊天的過程之中或者是觀察他平常因為我比較會記人我比較會記小朋友的名字跟臉那我可能在平常上課觀察之中我就會知道說其實他有哪一些部分是他的強項只是他沒有被發現那我就會有時候比如說有產學合作或者是有一些經驗或比賽我會推薦他去參加那推薦他之後我就會跟他說通常是用鼓勵的方式因為他們現在這個 Gen Z 一定要鼓勵不能太責備這樣子所以我們就是用鼓勵的方式讓他慢慢對自己有信心那他就會變得比較積極主動是人成功有些講法是這樣子成功是被逼出來的那現在我們在少子化的情形底下絕大多數的這個孩子在家裡面哪怕他到了大學甚至大學畢業你如果不用一開始沒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在家裡也不會說好像過不下去一樣啊你一畢業父母親就被加薪了因為不用付這個學費學雜費也不用你住在外面的宿舍房屋的費用那好像更加寬裕一點但是呢我們也知道說在成長進步上面停滯不前往就是最大的 1個 阻礙啦所以在這邊前程規劃就相當重要我們在這邊稍微再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我們再請教處長王志義處長來談一下我們整體在魏同學在擘畫這個前程的過程當中其實還有很多的像是一些案例啦或者是我們希望從銘傳的經驗裡面能夠學習到一些前進的方法我們休息一下晚上回來就愛教育電臺今天我們在談大學同學大專學生畢業之後的前途那通常我們要看要真的無縫接軌就不會一刀切畢業之後然後另外一邊馬上開始然後整整齊齊的就這樣很難啊我們知道找工作都會有時間嘛都要花時間所以最好的辦法無縫接軌就是畢業之前就找到工作然後我們再跟業界接軌之後你畢業以後呢還可以回學校可以進去分享這種雙向接軌比我們一般想像的無向接軌更加實際所以今天呢我們在節目裡面我們就由銘傳大學的案例跟大家一起來分享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一開始我們還是請前程規劃處的王志力處長王教授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就是說在我們學校裡面今天我們的代表同學得了圖文分享的第1名嘛但是我們學校這麼多學生啊在銘傳士林啊在臺北校區在桃園校區那我們在為同學規劃前程的時候那我們是怎麼樣來是不是可以全體同學都可以有這樣子的機會啊或是說我們會不會因為不同的學生他的工作取向啊而做一些什麼樣的調適改變好那這個部分我剛剛有稍微提了一下就是學生的部分那麼多那我想我們的資料輔導當然人力上不太可能所有的學生都接觸得到所以其實剛剛那個玉婷老師其實就是第1線也就是我們的資料輔導的種子老師所以其實學校這一端其實對老師的這一塊我想千難關注不是只有對學生其實有些資源是給老師就是他在輔導學生可能以前我們都是因為就是教書嘛所以有些部分對於資料輔導不是那麼清楚所以學校有運用一些學校的資源跟經費讓老師去受一些專業職涯的訓練包含我自己因為接了這個工作去受了所謂的全球職涯諮詢師就是 G CD F 或者是 C P AS 這樣的 1個 訓練那我想我們現在學校的部分就是針對每個學系一定有這樣的 1個 專長的老師也就是他自己本身是這個專業的老師然後他在受這樣的職涯諮詢的專業的訓練然後為同學來做資源講解對然後還有就是產業的趨勢這些的訓練之後因為他跟學生是比較接近的是他可以比較第1線知道哪些學生是職涯方向不清的所以我們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學生不然我們現在有 18 000多個 學生我們不可能 1個1個 學生這樣去找到他對那所以我想職涯輔導其實是1個 我有時候是這樣講職涯輔導的工作不是幫不是只有幫學生找到工作其實是協助他去認識他自己認識自我然後了解這個所謂的社會跟產業的變動趨勢那最重要其實是找到他的人生定位我想這個人生定位當然不是你馬上找馬上就定位因為人生的定位是1個 階段 1個 階段在改變那至少他在學生這個階段他的人生定位如果能夠清楚我想他畢業後踏出社會的第1個步那1個步法如果是穩健的我想他在至少在起步上是比較能夠找到他自己後下一步踏出去的第二步的動力所以其實這個部分職涯發展的部分其實是 1個 長期的 1個 過程我想有些部分我稍微就比較老生常談一下其實就是說職涯發展的過程裡面不一定說是在學校這個階段就能夠看到結果他其實有些部分是有時候我們在績效管理上叫落後指標就是我這個工作下去基本上我們只要能夠願意去耕耘其實學生的心中他其實是會埋下1顆種子只是這個種子他可能終有1天他是會萌芽可能 maybe 他 5年 或幾年後他在過程裡面發現以前有這樣的 1個 老師跟他講過那樣的話或者是介紹過他這樣的 1個 過程他發現他其實會提供他在人生或者是生涯的部分會去萌芽他會有 1個 比較好的發展所以其實我想我們在學校這一端老師這個部分其實除了授業就是專業知識的教授之外其實有一部分很重要是陪伴跟引導最主要我想陪伴是一部分其實最重要是在引導那個部分那引導學生做什麼做出他比如說能夠去建立他自己的職涯規劃還有 1個 部分就是他的行動力你的行動力一定要有動作他才會有起步對對對那我們比較擔心有時候學生是我剛剛講的有些職涯方向不清楚有些學生是比較沒有動力就是我們比如說辦有些職涯輔導活動他也不會來參加他辦一些什麼比如說履歷撰寫然後今天分享他不來參加其實我們如果不參加活動我們就找不到這些學生所以我們會透過比如說導師因為導師還是第1線會跟學生接觸的那透過這些種子老師我想學校這麼大不然很難去找到每個學生那我想當然這個部分我們這樣下來這幾年下來其實發現有些老師其實對這個部分是蠻有興趣的所以我想專業職涯諮詢師這樣的 1個 部分當然對老師來講是另外1個多了 1個 所謂的專長對對對其實非常謝謝處長因為剛剛提到的這幾個部分主動我們剛剛有提到在這邊讓我有個新的畫面出現就是說這個種子你要提到老師事實上講了 1個 方向可是那時候當時無感對過了多年之後他突然有感覺了對不對然後他有這個資源甚至可以回去要再跟老師來談這些都是我們常常會遇到售後服務就是畢業後的學生會來找你他要轉職或者是他想換工作他有時候反而我包含我自己教過的學生或者是沒教過的學生有時候會回來學校他就是覺得說其實他可以找人去談一談我覺得這個其實也蠻好的對不對雖然他已經是畢業當然我想我們永遠不會拒絕我們自己的學生跟校友真的我發覺我們取名字很重要我們每個學校大概都有職涯發展職涯輔導相關的這個名稱也非常好但是很明確前程規劃處對我就幫你規劃前程所以當畢業之後我會覺得說我的前途茫茫我的前程在哪裡他會想說學校有個前程規劃處我回來請教一下處長請教一下老師所以在這邊的話我們想到學生不同的時間點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能力或工作傾向出現就像剛才處長提到我們在許多的這個理論心理學各方面測評講冰山理論冰山上面大概不到30% 對不對一小部分主要在水面以下海裡面有占著絕大多數絕大部分的冰層他這邊有不同的現象所以甚至你表現出來的還不是真正的自己那這怎麼辦呢靠著老師所以 1粒 種子放上去我們希望學生隨時都是可以沃土可是有的時候他就是呈現這個年紀或是說他現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他是 1個 很貧瘠的土壤那時候靠老師靠前程規劃處去翻土去灌溉把這個澆水然後種子才會發芽所以我們現在做這件事做得很好我們看到在處長旁邊的種子就已經發芽了現在已經長成小樹了馬上成大樹了張同學那我在這裡也想請教一下老師就是說張老師陳教授在一般學生的過程當中你已經班上這麼多同學你已經很會認了然後從臉上的表情又知道他內心的想法那當然我們也知道在職涯輔導是很客製化的那有沒有一些經驗或是說一些案例或你碰到的困難怎麼突破我就講成渝一開始來找我因為我們 2個 其實是不同科系的我是廣電系他是廣校系那也是因為比賽然後他就來找我說可不可以當他的指導那一開始比賽他真的是比較沒有方向然後也比賽一開始也沒有這麼順利不是每次都第1名一開始都是落榜那這個過程中其實就是要陪剛剛祝華講的就是陪伴跟引導就是要讓他跟他說就是雖然跌倒但是老師會拉他起來這樣然後就是這樣一路的過程中當然還有其他的同學也是這樣子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那真的花很多時間就是陪伴跟引導聽他們說話這樣子是很重要的然後知道他們的心聲之後才可以從他們講出來的話給他們一些他們未來的方向跟指引是所以真的大學導師你也當導師對從大一開始讓同學能適應學校生活那到最後最重要一步就是大學 4年級 的時候他畢業之前就已經有了非常清楚的方向跟好的工作那這邊真的我們要感謝陳教授已經把這個現在的學校現在的學生每一次帶到這個大四的時候你帶過幾屆因為我現在才帶第一屆第一屆但因為晨渝算是另外一邊的第一屆這樣子是他是大弟子教授非常年輕對對其實這個學生很有親切感那當然晨渝你剛剛提到說你的那個廣告公司是哪一家比奧貝納比奧貝納也是 4A 廣告公司對非常知名非常有制度的那現在在裡面其實有沒有一些機會還是給學弟妹或其他學校的學生呢其實我們現在公司一直都有就是每一年都有實習的計畫那我也是透過這個實習計畫進來的 OK 像廣告業有很多的像這樣的公司目前都是廣開散門讓大學相關系所的同學都有這個機會來實習一方面是讓同學有機會一方面也減少了這個企業的招募成本找到對的人他直接畢業就可以進來這是皆大歡喜的事當然也非常感謝教育部的政策那這方面是不是也請這個處長王志毅處長跟大家談一下就是分享一下這個青年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職涯輔導學生新的競賽還有其他的計畫的重點陳羽是去年得獎的學生那今年 11 4 學年的部分11 4年的 部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還是有這樣的 1個 競賽那這個競賽有分 2個 部分1個 是圖內1個 是影音類因為這樣是在 4月 底到 7月 初那它其實我想是 1個 非常好的它除了可以獲獎它可以有頒獎的形式那當然還有獎金的部分我想學生還是比較在意這個圖內的第1名是 15 000 然後如果是這個影音類的是 300 00 那除了取前3名跟佳作大概都有獎金的部分有 15 000 然後 5000 那影音類是 300 00 200 00 這個部分大概在青年署的這個平臺上也會揭露這樣的 1個 今年的 1個 即將開始的 1個 競賽那我要鼓勵我們的聽眾朋友如果不管是你自己或者是家裡的小朋友大學生小孩的部分能夠參加這樣的競賽因為獲獎其實雖然是 1個 當然在這個過程來講它是生涯履歷中的 1個 亮點也就是說你要再去尋找工作其實有競賽獲獎這個其實是很好的 1個 是真的很不錯相信我你的獲獎紀錄尤其是這個職涯相關的這個獎項紀錄你寫在履歷表上面你也會無往不利大家看到覺得說哇我也曾經擔任過相關的評審其實講述自己學習過程當中的深刻的記憶跟你的心得在裡面配上了圖說那是非常好的那我相信大家可以上網來參考一下也就來觀摩一下張承渝同學他獲獎的這個報告應該就會心裡有底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主動化作行動我們今天節目到這邊要告1段落了非常感謝今天特別來賓謝謝明川大學的 3位 來賓首先謝謝前中科大處的王治力處長謝謝主持人感謝廣電系助理教授陳育穎陳教授謝謝張承渝同學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謝謝教育開講我們下次再會 Bye ",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廣告公司","心得競賽","大專校院職涯","教育部","前程規劃處","勞動部","規劃處","廣電系","明川大學"],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80ab502fbcfa30022d35f53",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閱讀習慣、博覽群書:不只學得大量知識,也能取代依賴3C習慣",guests:[{name:"陳德懷",unit:"國家講座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帶孩子走進圖書館或書店探索書海,或是一起到戶外,在大自然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平時,家長與老師可以針對孩子的閱讀狀況交換意見,並根據孩子的興趣與需求,調整引導閱讀的策略。這一切,都是家校合作,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為了閱讀,親師生連結在一起—增進親子關係、師生關係、親師關係,不僅促進家庭和諧,也讓孩子更加投入家校緊密連結的學習生活。
\n\n不管如何,減低沉迷3C的影響,推動學校閱讀與家庭閱讀,並以閱讀閱讀習慣沉迷3C習慣,是迫在眉睫的社會任務。
\n\n國教署補助我們團隊推動「晨讀運動」多年,未來更重要的是推動「閱讀習慣運動」。
\n",date:1747584e3,pictures:[],keywords:["博覽群書"],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2b1d4efbb2c50022f189ac",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f691e7f430022de1bf4",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7652700,end:1747656e3},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2b1d860b5864000829b6a9",key:"1192cfc375dd02e05f4368ad1668c206",duration:3299.0596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f691e7f430022de1bf4",originalname:"67ff6f691e7f430022de1bf4-1-20250519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19 20:01:10",dir:"2025/05",size:53397923,mimetype:"video/mp4",name:"1192cfc375dd02e05f4368ad1668c206.mp4"},channel:{_id:"682b1d460b5864000829b677",key:"c12d434b394ac5b526bb29bdbda283fd",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f691e7f430022de1bf4",originalname:"67ff6f691e7f430022de1bf4-1-20250519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19 20:00:06",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c12d434b394ac5b526bb29bdbda283fd.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7656014,updatedAt:1747656070,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5532162,updatedAt:1748214077,stt:{transcriptId:"e2e10291-ac10-4ab8-afae-c09fbe758512",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同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展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談的不管是我們的主題還是我們所談的場域地點可以說橫蓋飛揚廣可以擴及全球甚至我們可以到達宇宙怎麼講呢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在臺灣跟全球科技發展的過程裡面其實大家在想說臺灣晶片很厲害各大這個不管是通訊還是甚至在國防各方面都會用到醫療都會用到臺灣晶片但我們現在發覺說你要晶片使用的時候我們牽涉到載具低軌中軌高軌衛星那包含跟宇宙之間的溝通互通訊息量子那這些講起來都是現在常常聽到的名詞啊但怎麼樣把它跟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的學習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大家在思考說有沒有最便利的方式最全面的途徑可以讓科技跟學習可以合在一起所以在現在我們在談這件事情但是大家知道嗎在 40年前 啊就有1位學者在思考而且不斷的發表他把這個學習過程中36年 區隔成上 18年 跟下面 18年 來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不但他的創見還有他的心態跟這個教學綁在一起以及學生的幫助我們今天特別由教育部國教署所提供這樣子的 1個 標題跟資訊是大量閱讀博覽群書對於知識取得的巨大影響那這影響的來源我們常說蝴蝶效應這翅膀第1次震動就是出自目前是國立中央大學國家講座教授陳德懷陳教授陳博士他的想法那今天呢我們就把陳教授請到我們節目現場非常歡迎陳德懷教授主持人好是非常歡迎您我們知道說陳教授是在香港出生後來輾轉在英國念碩士在美國念博士是在英國念學士英國念學士是那當初在英國學的是哪一方面專長數學是數學其實英國我以為也是師長好朋友有曾經跟我分享過英國人非常推崇數學家然後他就那時候跟人家在講說那個臺灣這個在行政的主管比方說一直到政府的這個總統那你們都是哪些系所畢業我們國家都是數學系那臺灣都是像醫學法律那但是我們要解決問題的話都是數學系最厲害對他們就非常非常這個尊敬數學家那您後來又到美國去讀書對學習學習跟博士在美國念碩士跟博士那學的都是電腦電腦計算機計算機他們叫計算機科學是就 Com puter 對那但是那個時間點是在這個80年代 19 80年代 是當時其實電腦在那個時候我記得我在學電腦的時候還是那種他要跑很大的機器對不對要打孔要紙片對你在美國學習的時候當然越來越精進而當時你再提出來就是說 AI AI 跟學習之間的關係這也是 1個 故事我是念完英國的數學就是大學之後就去美國是然後念 Com puter 然後就念到博士的時候是就比較沒有找到一些有志喜歡做的研究題目嗯哼然後所有課都收完是然後我就遇到 1個 同學他說 AI 很有興趣你來捧場等等嗯哼然後我就捧場覺得這個就是很有意思的 1個 未來的 1個 方向嗯哼然後為什麼用 AI 在教育我就有連結了主要是我太太那個時候跟我一起念她是念碩士我念博士她是念教育哦然後我太太跟我講後來跟我講她說她念她的碩士的時候我很喜歡看她的書看教育的書然後有跟她聊中間我問我太太那個時候有沒有幫你做功課她說是有一點2個 人一起在看教育的書會互相聊對不對對所以就把 2個 結合起來的你學的是電腦科學然後跟這個夫人的學的教育合在一起就變成說用電腦用這個資訊然後來幫助教育幫助學習所以我看到你的資料上提到說你投入這個明日學習所以明日學習就是未來學那在這個過程裡面當然當時大家在談 AI 還僅止於是 1種 想像吧應用的 1種 想像但是你那時候就提出來了就是說怎麼樣能透過這個 AI 人工智慧來跟學習綁在一起所以我們首先是不是想先請教您就是說臺灣現在已經有超過2000所 的這個學校主要是小學在參與推動明日閱讀明日閱讀那所以老師們都接受過相關的培訓是不是簡單介紹一下明日閱讀的意涵是什麼什麼叫明日閱讀那大家會怎麼樣稱呼它我先說來臺灣之後剛才你說的前面 18年 前面 18年 就繼續有用 AI 做教育但是那個時候 AI 是冬天很多人沒有聽過那麼就同時我也開始做網路的用網路來做教學那個時候很多人不知道網路跟教育有什麼關係對很少人使用對還是用那種打孔的卡來寫我的程式程式很古老的所以我就說應該是恐龍時代對我們這個領域那麼到後面 18年 有開始思考因為網路很發達我有看到未來的世界會很小很小意思就是說我們互動很密切變小了對就是要思考方向可能要更大一點點但是同時也要落實因為我以前是做那種很大型的一些學術社群都是在雲端在空中學術社群都在雲端雲端就是你在實驗室可以跟很多人進來等等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去到真實的教育的前景去那些教室學校才能夠方便能夠結合所以各種的原因對於閱讀就會有就注意到閱讀有很多的背景原因就是那麼你剛才問到這個名譽閱讀你也提到名譽這個學校當然那個時候是受到 1個 啟發就是說有個叫杜威的1個 很有名的杜威教育博士他是 1個 教育方面哲學的美國的大概 100年前 超過100年 他就寫了本書叫名譽學校但是我發現他寫的內容他遇到的問題他想要解決的問題跟現在的教育差不多雖然已經 100年 了但他寫的名譽學校跟現在碰到的問題是差不多的所以就覺得這個差不多相同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改變比較慢但是你也發覺你也發覺就是說世界也越來越變得很快那個時候杜威也知道那麼現在科技進來會不會帶動更快地轉更快地轉的時候我們能夠適應這個轉變是後來有思考就是說在這麼多的我有嘗試過英文這個數學但是後來發現閱讀有可能是最基礎所以就名譽就是因為是明天還有明天所以就不是很有緣的東西現在持續在改的意思名譽閱讀就從這邊從這邊來我稍微講一下他的內容名譽閱讀就是應該他的最主要就是說讓小朋友可以很簡單地然後拿起一本書他很喜歡看的書一直看下去就跟我小時候那個不小心去到圖書館拿書來看的那種感覺差不多每天有1段安靜的時間固定的時間習慣的時間去閱讀是所以後來發覺這個program 有很多比美洲做得很多然後有些成功後來我就注意到叫學生去閱讀老師不閱讀所以變成生教生教就是 1個 mod eling 老師作為 1個 榜樣變得很重要老師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學生才會跟隨來做對他很容易模仿老師因為他的 att ention 他的注意力都是在老師身上所以有這種觀察的時候就是你不能是老師就是叫學生看書推動閱讀但是自己不閱讀所以學生很聰明的所以看到你你叫我閱讀你後面來改作業等等所以後面我們會鼓勵他們在前面來閱讀所以我們也鼓勵小姐要參與因為閱讀是 1個 一方面的確是所有學生的基礎很多人都堅持所有 In put 所以哪個是所以閱讀很多書是In put 另外那些世界變得很大越來越敢做如果小朋友沒有看幾百本書很難應付未來的世界是所以這已經可以量化就是孩子在上課的過程中然後到了幾年級他必須要有讀幾本書累積幾本書的像這樣數量對因為看一本書就是等於某些人的經驗很難很難講未來的世界的變化那麼因為就是很多學生是 1個 輸入 In put 那麼 Out put 就是鼓勵他們去聊書然後跟同學聊書推薦書或者是去就是說書原來就是說書這是當初這個讀書會的雛形對Out put In put 還是以興趣為主導因為臺灣的跟亞洲國家一樣都是考試很重所以很可能雖然推動但是很多的推動方式最後是破壞學生的閱讀興趣真的所以我們希望是用興趣來去帶動他們閱讀多點耐心來帶動他們是這個鼓勵孩子閱讀但閱讀就讀他很喜歡的就好了那你就不用再去考試了考這個閱讀的嗎對你講得這個很好就是說其實所謂考試我們叫評量評量有 2種 1種 就是他的過程裡面學的過程裡面另1種就是說最後的時候他的結果是什麼呢因為過去所謂考試還是看最後的結果但是如果你對閱讀來看最後的成果我覺得最重要的所以你怎麼培養他有這個閱讀習慣如果有閱讀習慣他的可以很大量閱讀甚至聚量閱讀因為可以閱讀很多書所以那個成果就是這個就是有沒有閱讀習慣但是過程裡面你要引導他是每天都做相同的事情慢慢的習慣來對你每天不睡覺不吃飯你試試看對有沒有固定的營養多元的營養那或者每天你睡眠都很充足不會說熬夜不讓你睡覺像這樣那你自然而然你身體的吸血養分或是說經過睡眠之後你的消化或腦神經的一些像吸收或分類他做得好的話那當然人就很好所以在閱讀方面如果也把這個加入我們作息之一固定時間然後多元選擇那當然會不好那也不可能所以過程跟結果我們來看是說最初要先養成1個 好習慣對那怎麼樣從這個習慣變成劇量閱讀或是說篩選這一部分當然陳教授有很多的一些想法跟作法我們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回來繼續訪問我們今天特別來賓國家講座教授陳德懷陳老師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持續鎖定我們的頻道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所談所聽我們都是跟教育相關但是我發覺說教育真的是包羅萬象等於說人生的全部都是在學習或者在指導而今天我們就請到1位 特別來賓他真的是把他畢生所學他不斷在這個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他都在這個跟大家分享閱讀這件事情是多麼的美好那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國家講座教授陳德懷陳老師好我們知道說你在臺灣那時候從香港到英國求學讀大學到美國讀碩士跟博士讀數學跟電腦那就讀完之後畢業就直接到臺灣來教課了沒錯那時候就從中央大學開始現在是中央大學中央就最大了但我們知道說在中央大學你做的研究其實也非常的深入就是我們談的是明日明日閱讀那當然有 1個 名詞就是 MS S R 那這個部分也說出了像您剛才所提到家長父母親或老師要變成 1個 mod el 所以他這個部分我們以中文來說就是深教室的持續性的安靜的閱讀那所以提到閱讀方面 Sil ent 安靜這裡面是其實他講安靜的時候他一方面不要逍遙到閱讀因為如果你閱讀你的注意力會完全是跟那個閱讀的內容跟那個作者對話所以另一方面他也有 1個 意涵就是說安靜的環境就表示說你也準備了安靜的環境因為他會 s ust ained 的話我自己的解釋就是有 2個 意思1個 意思就是 1段 時間持續看比方說半個小時整理等等另外很可能 1個 解釋就是說你最好不是 1個 星期看 1天 最好就是 1個 星期看 3天 最好每天都看應該是這個意思1個 是時段每天固定睡前 1個 時段也就是 10點 或者說你是放學跟晚餐前 1段 時間那這是固定的 1個 時間那另外持續是說你的週期那你每天或者 1個 禮拜或者3天 怎麼樣看這就是我們剛剛講MS R M 就是 mod el 就是你要以身作則然後第1個 S 就是我們講的 s ust ained s ust ained 就是我們持續或者 1個 階段那第3個 sil ent 他是要跟作者對話所以這跟用影音很不一樣你看電視因為他一直在講話你不能停下來你可以你有想法會跟作者對話那這方面有沒有哪些經驗或者說在現場可以跟聽眾朋友分享或者說小朋友在閱讀的時候怎麼樣跟作者對話這個你剛才講得非常好就是說當你看書的時候你的確是跟作者對話你一定要發揮那種我們叫同理心所謂同理心就是說你要了解是影響我們後面的一些跟人家宣述是什麼意思另外看文字文字他就他看得比較慢一點是他是從這個文字帶來的其他的想法情境對情境來比方說你講到 1個 狗狗狗的字來你狗出聲很可能在你腦神經裡面是代表某個部分來對不對但是這個狗這個字什麼出聲呢一定是你很多經驗你看到黃色的狗白色的狗很大的狗玩具狗等等來所以就是說這個就是 1種 的這個比較比較抽象的東西來所以抽象是把不同以前看的東西再整理 1個 觀念在那邊是我們簡單來講是說我看我們的文字裡面我們的句子來好了然後就是就是我們前面就是有1個 我們叫叫主題主詞中間那個是動詞最後面那個叫就是 1個 文字形容詞副詞也不是副詞受詞對如果這個東西如果走它是代表你很多經驗來然後你前面如果是說是某個人的名字叫 David 等等來當然是他 1個 人來但也許你用人這個字人走路或者人走人走到動物園等等來你就很可能是代表很多可能性那邊是但是每一個這種抽身的東西都你可以可以透過句子來可以能夠連接的時候你的知識都會會發生出來所以為什麼現在有研究就是說如果你越讀越多你的腦神經的連接就越多是打遊戲打遊戲臺灣越來越多相同那種東西來對最後你的腦神經就越來越少這個有道理因為如果你是如果你越讀是用了每天是用4個 小時但是有時現在臺灣是好像 406 小時大概 2年前 406 小時大概也許就是 1個 星期大概是 32個多 小時是你可以一般工作大概 40個 小時所以你能你花很多時間在那邊跟著發展的時間在那邊是剛剛是相反的東西來對讓你腦神經的發展縮小範圍那1個是不斷的擴大不斷的擴張你的腦神經你的神經原生點都不斷的往外連結那你看不要說沒有 1個 是縮小 1個 禮拜2個 禮拜 1個 月1年 這2個人就差好多了差很多小朋友越來越多是家長不知道覺得說不錯啊聲音也很那個對不對那個刺激吧就沒想到他完全沒有什麼太多的刺激他看都一樣的東西久了以後就貧乏了沒錯你剛才講的整理得很好就是說就是你越讀如果你花很多時間都是搞這個很收縮的時候你真的會你反而懂得越來越少是兩邊相差實在太多了這個就想說如果我們把這樣子的 1個 時間投注在我們生命時光當中 1個 學習的場域的話就會發覺說要做什麼樣的選擇因為大家都很清楚但越讀是比我們現在的以聲光效果為主的 1個 重複不斷的這個遊戲畫面會讓我們的時間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那接下來就有 1個 問題來了就是說這兩者但是在過程裡面相關效果影響像我們腦神經發育不是那麼好的 1個 狀況途徑它是比較容易被人接受的而越讀呢似乎會有很多的門檻要認識這麼多字要好的書要家長或老師以身作則要固定的時間這對 1個 家庭在執行像這樣越讀的整體計畫來講它相對來講是比拿手機拿平板給孩子去打電玩來得困難很多我們繼續訪問今天特別來賓在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任教多年也是臺灣的國家講座教授陳龍海誠老師稍後再跟我們來講怎麼樣來做到歡迎來到教育好夥伴我們是主持人張簡筱芸以及胡宇珊我們的節目是每個禮拜6日早上 9點 到 10點 在教育廣播電臺與您空中相會喔教育好夥伴節目是全國第1個由家長團體製播為服務家長而設計的節目我們長期以來幫助大家了解教育好夥伴的經驗了解教育政策與時事去年還得到最佳收聽人氣獎的殊榮歡迎大家持續收聽喔美感教育真的很重要以前好像只有在美術課才能接觸到美感現在每個學科都能找到美感喔透過跨域美感課程和多元議題讓學習更加深刻提升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讓美感教育扎根校園也為跨領域教學創造更多亮點想了解更多課程內容請上跨領域美感教育企畫網站查看以上廣告教育部提供大家好我是內政部長劉世鋒詐騙的手法越來越多很多人假裝是法官檢察官警察說要幫你保管口罩這些都全是假的請你可以隨時打 16 5 反詐騙專線內政部關心你就愛教育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回到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來收聽教育開講我們在第二階段的節目裡面一開始我們要跟大家來問候今天特地專程到我們錄音現場跟大家來分享說如何怎麼樣能夠撥短情書而且可以用巨量的閱讀方式來提升或者改變 1個 人的人生我們特別歡迎國家講座教授陳德懷陳教授謝謝剛剛我們有提到說教授有講到閱讀這件事情對人的腦聲音發展發育非常重要它是多元的刺激讓我們神經元不斷的向外擴張其實人就需要這樣不然腦筋會越來越不用它會變得遲鈍所以我想一談到這點大家就耳朵會豎起來說要趕快告訴我怎麼樣做那我有看到陳教授其實您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一所實驗教育機構那這個實驗教育機構它是特色就是閱讀所以最近您也推動閱讀習慣認為說也稱為這個閱讀習慣運動所以是不是跟這個實驗機構您當初創立的是有關係的因為做了實驗也是之後發覺那個效果很好所以就先在公立學校推廣然後也算很受到一些老師都是覺得這個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視但是畢竟就是說學校裡面有很多課程等等都有時間的先機然後要了解就是我們今天的課程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就是 100年 來差不多的狀況就是我們有這個今天的精規學校最主要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出現出現 200多年 了所以現在其實變化並不太大從我角度來看那麼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夠跟如果閱讀這麼重要還有其他的一些想法或者想要了解科技對小朋友最終的幫助是什麼來那麼我就覺得還是建立 1個 實驗學校建立學校資源很多光靠臺灣有個彈性可以有些實驗教育對我們可以這個實驗團體開始慢慢變成 1個 機構最主要想要了解如果徹底執行免疫閱讀學生會怎麼樣來你剛才有提到是說對家人來講帶小朋友閱讀並不是很容易的確是但是你要有方法要有方法第1個你就是有耐性就是說你要陪他當然在此之前最好特別小朋友很少的時候手機等等來不要給他摸到不要那麼早接觸對摸都不要給他看我現在我的女兒我現在有孫女現在幾歲了3歲 然後我太太帶他帶了 3年 因為我女兒要上班然後有些時候週末就去我女兒的家裡面有些時候我不小心拿出手機來我跟 2個 女生罵1個 是我的小女兒1個 是我的太太不要給小孩看到所以的確理所說他對他很有吸引力因為手機星光因為你把你的注意力拉過去最重要的就是畫面和星光這種東西你留下來全部都是往哪個方向去走人被設計人也是動物你要捕獵隨時觀看會動的東西有聲音所以一開始你的時候也許跟小朋友一開始你也會練故事給他聽不管他是小說3年級 或者 4年級 都可以練故事給他們聽另外就是會跟他們聊一些書的狀況時間可以縮短或者跟他訂了 1個 合約是對這段時間我就 5分鐘 就好了5分鐘 就好他 5分鐘 覺得很快但是他慢慢開始對某些書有興趣的時候他就看上去他入迷了入迷的時候很可能超過 5分鐘 你慢慢就現在不錯也許我們多到 10分鐘 慢慢來然後你就要了解他看什麼書有興趣相關書他們一開始就會注意所以一定要用讓他跟小朋友有些好奇裡面的書的內容對然後也可以剪書給他聽然後剪得很精彩的地方就停下來因為他有個問題在那邊然後你自己去看看那本書因為他就因為有很多小的策略慢慢因為他自己越看越喜歡就投進去了但是有個問題就是我之前沒有很特別感受得到後來就發覺這個問題也蠻大的叫越讀偏時越讀偏時每一個人都有越讀偏時我們自己就知道但是小時候有遇到問題我們看到小朋友有些時候只看理工科的車子飛機這些男生一些比較小說小說類型愛情故事對類的書但是有個問題他看這本書不看別的書他有些時候會對其他的領域他就會逃避因為他不熟悉不熟悉對所以還是回到原來那裡過來他有越讀舒適圈對對沒錯越讀書所以整個另外1個層次就是他會維持某個地方不會往前面再再前進深度或者廣度沒有再前進所以這邊也需要老師跟教授來引導他因為現在這個世界都是一定跨領域很明顯是因為主持人是大學教師所以一定很清楚這個狀況今天有什麼這個 SD G 等等全部都是談這個問題來的所以一定要引導他有多方面的不同領域人文理工或者是故事的帶進來對他們的人生的經驗影響也很大對其實我們生活的全貌我們所接觸的實習住行裡面就是各方面的知識或者說專業都有那我們也不能不瞭解因為我們現在都是全人發展每個人都獨立的個體不能永遠依靠爸爸媽媽家人朋友所以這方面我們如果博覽群書的話那確實是 1個 我覺得已經變成 1種 基本人權對對對所以這是你的權利必須了解不要自己放棄了那放棄了很可惜那這樣的話必須要有其他方面補強那時候就很麻煩那家長也會想說讓孩子全人發展的話也是要選定各種不同的書但考驗一開始可能在家長就是說他也許對這些比較沒有興趣的時候那父母親或者老師怎麼樣會跟他講所以這邊我們就當然教授我們知道說從明日學校當初的杜威他所創建然後您提到就明日閱讀在同樣的 1個 脈絡體系底下要推廣出來那現在呢我們發現明日閱讀裡面已經不僅是您剛剛提到的MS S R 那在裡面還有很多像是不同的書籍甚至是讀書會所以讀書會的概念就是朋友之間互相分享自己喜歡的書可能對方沒有看過但我看了我跟他分享那這也可以提醒他對於不同類型書的興趣沒有錯就是說就是很多時候就是我們會喜歡看某些書因為我太太之前也是看很多書的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會在家裡聊書因為他有時候提起某些書我的確是受到他的影響去拿哪些書來看所以所以變成就是說這種的不管是 2個 人的聊書或者有老師安排小組的聊書或者在班上面聊書甚至有些書安排他們是透過廣播是在小朋友去推薦一些書等等這些都是對他們涉及他們不同的領域的書有興趣剛才你提到 1個 字我覺得就是諸量閱讀我想在這邊稍微解釋一下就是說我一般都會講大量閱讀大量閱讀也許大量閱讀大家沒有感覺但是如果用巨量這個句子大家可能有點感覺但是我要強調我們不鼓勵學生為了衝這個量而是教小朋友閱讀很多這個就破壞他的興趣了反而應該是重點放在他有沒有閱讀習慣如果有閱讀習慣他的量會增加當然不同人的量可能不太一樣所以我說如果你持續有閱讀一生人看幾百本書或者比較厚的書我覺得不奇怪甚至小學已經看到很多國中看到很多這些我們都不覺得很奇怪所以我們用這個句子的意思有點主要就是因為有閱讀習慣他會帶進來的巨量的閱讀是帶來的成果帶來的成果但是我們不強調要為那個量來去那個目標去衝我們不是這個意思來還有就是說如果你看很多書的時候一生人看嗎如果是我們教過書那個技研課等等的是日本教過書但是如果他有興趣看可能看史本的有時候去看史本相關的書他當然懂很多那麼還有還有如果他的量很大就是量變為質變量變變質變變質變你就發覺小朋友跟姐妹等等都差不多但是他用的詞彙多很多等等但是留下來是多了很多知識來很遠的小學生但是留下來懂的東西你發覺有可能是國中生和高中生所以因為我們不得已留下來他怎麼發展但是你猜如果量很夠 In put 很大再經過一些 Out put 的整理之後他可能懂的東西可能超過我們很多他們可能問一些很深的問題給我們才發覺我都不懂等等所以我們發覺說剛才教授講的 2個 非常很相像但是又在兩極方面的1個 概念意思就是說剛剛提到劇量閱讀劇量閱讀大量閱讀某1個特定的領域的 1個 專項的時候就發覺說他會從因為你覺得他可能還是小學或者國中他已經變成這個領域的專家那種感覺這過程裡面他有 In put 大量資料而且他會 Out put 出來他會提問然後甚至會發表這時候就很可喜我剛剛講說另外兩極另外一端是什麼就是說他一直只閱讀 1種 叫做偏時閱讀偏時那閱讀偏時這樣表面上我們這樣聽起來好像 2個 很像閱讀偏時之後你偏時的部分是不是覺得說好像是我們覺得學有專精的部分還是什麼但中間我覺得有一點這也是我的疑問想請教教授就是說怎麼樣來區隔這個閱讀偏時跟巨量閱讀變成特定領域專家閱讀偏時是不是他取材方面會覺得他取材的是比較有深度的就變專家比較淺薄的就變偏時我不太會從這個角度來去當然你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問題給我機會去解釋一下就是說很多東西就是 1個 平衡我剛才講了每一個人都有偏時偏時可以解釋為某個地方是很有深度變成專家這個我們是需要的但是我們很可能希望能不能夠把那些基礎弄好因為我們學習通常就是就是說我們留下來有些背景知識你再留下來有新的東西跟進來我才能夠抓得住所以如果如果是很喜歡理工的東西或是有些比較人文的東西我完全好像就進去我就沒辦法抓得進來但是我有這個背景知識的時候我就比較容易抓進來然後那些進來的東西跟我留下來有點差別我就很好奇了所以還要去整理再瞭解它所以就是說因為他的那個基礎比較大特別是小時候那個基礎很大不同領域他都不看那麼最後他們將來長大社會性的變化很大我們希望他可能是變成不同好幾個領域的專家來他一定是個博學者博學就是就是對不同領域都知道很多的事情都有涉獵都會知道涉獵的時候他比較容易定位自己比較知道什麼東西對他重要他那些事情發生也比較瞭解這個社會是怎麼樣將來因為 AI 很多東西將來什麼工作都被代替那麼你更多思考我做這些事情的意義是什麼等等來很多人就是很需要他很廣的知識來教授講的這部分太重要了我的理解是是從剛剛陳德輝教授所談知識的累積偏時跟專家這兩邊最大的差別在於說我這個比喻是這樣就是說今天我很喜歡直升機我就建 1個 我在大樓樓頂我這個直升機的停機坪各種直升機你就會垂直降落沒問題但是我們生活空間你直升機有時候它到不了太遠我需要運輸機我需要客機我需要戰鬥機所以我要蓋的是 1個 機場並不是 1棟 大樓或海中間一塊小地方讓直升機垂降而已所以我必須要有基礎建設我要蓋機場我要多少地這邊我移植跑道那邊我要有這個塔臺我全部都有那現在沒有關係我現在建置好了雖然都很薄就 1層 沒有高樓但任何飛機過來我都可以有地方讓它停讓它降落那登機以後那就變成我的知識我可以選擇我可以定位自己我今天要去美國我要坐客機我今天要去哪裡我要坐什麼飛機那就很好去定位可是如果今天沒有就發覺說今天我有 1個 直升機的臺這專門理工的直升機可以降落但是文學它是用噴射機那哪個是用什麼不同飛機都不能進來都掉到海裡我只能接受 1種 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是不是有這種感覺主持人這個舉例很深的東西非常好哪裡哪裡就是在講說知識它是1個 很廣博的人活在這個地球上我們宇宙中間的 1個 小小地球那我們必須要知道所有的部分讓我們可以安身立命我們可以大家都不會驚慌任何訊息來我們都會有定位那很快就會定位自己定位我們的座標所以在這邊我們很感謝教授讓大家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清楚說什麼是資訊的偏時什麼是我們必須要怎麼學習變成專家那就非常清楚所以呢家長跟老師現在就知道我們一定從小開始要讓孩子能夠有機會博覽接觸各種的資訊書籍特別是書喔不是上電腦看讀書讓他有空間讓自己可以跟作者或跟資訊來對話這是非常棒的 1件 事那我們現在這個圖像已經建構起來每一個家庭都有 1個 讀書的角落在房間裡面在床前在桌前都可以父母要跟孩子同步同時最棒的我們先稍微休息一下聽小丹音樂稍後還有一點時間回來我們想請教授再給我們做更多有關於在明日閱讀方面的一些技巧的一些精進同時也為我們做 1個 結論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就愛教育電臺現在時間過得非常快已經進入了最後 1個 階段教育開講那麼在今天節目裡面我相信大家收聽都有很大的收穫就是我們可以說這個閱讀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這件事情但是我們在今天聽完陳德懷教授所跟我們揭示閱讀可以讓我們腦筋活化而用 3C 產品可以就只能讓我們腦神經或者我們看我們神經元越來越縮小範圍那這兩者之間其實差別很大所以我們就今天特別我們最後一點時間要請教陳德懷教授就閱讀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但是我們卻有的時候會遠離閱讀那我們怎麼樣在現在已經成人社會我們有好多的時間被分配在我們的工作上面那回家也要休息或是說做自己喜歡的 Me time 我的時間要做我喜歡的事但對於家裡面的孩子他還在成長發育過程裡面我們要怎麼樣來幫助他開始來習慣閱讀這件事情那很重要那我們在這裡是不是我們再請教一下教授您說您做那個實驗 3C 3C 跟閱讀之間很大的差別那我們想提醒一下也許前面還沒有聽到我們節目的朋友會知道閱讀如果我們一開始閱讀過去已經讓我們腦神經的版圖越來越小那我們是不是隨時我們開始閱讀我們就有機會讓我們的大腦活化呢如果你的孩子大概是高中國中可能就比較困難如果你是說還是很小如果是零到 3歲 家長一定要唸故事給他聽2朵 是發育得很快的2朵 對所以他來聽的他全部聽得進去是然後還有人會抱著他來唸書他就跟他的很親切的感覺對他們講他的安全感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部分來到他們唸書的時候在幼兒園的時候還是會唸故事給他聽他慢慢他就會開始你發覺他會會撿很多漏還有他都發覺被逼的小朋友你就發覺原來你跟他撿的東西全部都放在腦袋其實在裡面腦神經你看不見等到時間到他在太陽之間什麼事情零到 3歲 跟他撿的東西全部都出來了這是我的我的孫子的那種的狀態其他都是一樣來現在有國外現在很多人在研究就是情人的我們叫 problem atic sm art phone use 就是我們有問題使用手機的問題我們情人常常也是出了很多問題來我們也沉迷啊等等機器也沒辦法控制自己來最近有一本書是他們比較新的它叫 Gen eration 就是他們中文的翻譯是失控的焦慮世代失控的焦慮世代對對對就是我們整個 generation 都出問題出問題那麼如果你是家人的話你首先要先自己管控自己就是很可能你要嘗試就是說有些時間可能對一些朋友不是很方便等等但是至少你很可能可以關留他 1段 時間晚上的時候睡覺之前你不要有手機帶進去你的臥室啊臥室裡面來激勵等等來影響你自己的健康等等來慢慢這種呢自己有 dis cipl ine 之後有紀律有紀律之後你就開始小朋友就可以再配搭進來所以這個首先我覺得如果是情人要你跟那個人約定什麼時候都可以帶進來是但是你自己加減是建立那個環境那個環境也包括你自己也是約定是你就不會跟著你約定真的如果家長就是說要想辦法讓小孩約讀養成習慣的話那這樣講起來很簡單就是你自己先約讀先有養成約讀習慣對另外1個很重要是帶他們去外面玩不要留在家裡太多有一本書叫兒子叫 Al ong 就是大家大家都在一起大家每個人都很孤獨會越來越擔心很多事情是所以這些就是最好就是除了在家裡的約讀帶他去圖書館這個是更有就是知識方面是身體等等多點戶外的活動所以早點安排也有一些需要跟好長空之際的一些使用手機的時間是所以剛剛我們提到這個你剛剛提的 Pro blem of 對就是說手機就是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我們可以說整體人類的一大問題所以這方面該怎麼樣解決就是剛剛教授有提到說第1個我們就先從先從你這個一定不能使用手機的時間空間然後就睡覺前你的手機都不用帶到房間去就放在外面放在客廳放在書桌上充電就好了你房間你床頭千萬不要充電對身體也不好那進而就是說你可以做的是你可以把書帶進去睡覺前可以讀書或者讓孩子而且尤其像零到 3歲 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發覺教授真的非常嚴謹而且做了好多的實驗在過程中當然我們做實驗的時候都會要求有一些像是他的一些數據或是條件在什麼樣的條件給他來分析像我非常記得教授提出 1個 很重要的 1個 當初可能是理論但後來經過實驗證明那也就是在我記得 20 10年 吧也有提出來說如果說這個未來我們如果說這個 AI 發展很好網路發展非常快速載具也很好那我們就可以不用到學校去上學了結果後來在 2020年 疫情發生真的大家都不用到學校去也不能去就發覺說真的可以嗎那時候網路也很發達電腦大賣股票大漲絕對不用去學校上學可是發覺學習力還有他們的收穫好像降低很多對剛剛有個期刊他們是 25年 就邀請我寫篇文章所以是比較大的 1個 面向寫我就寫亞洲國家的20年 後的那個教室裡面的變化是怎麼樣然後那個時候因為我都網路學習已經做很久然後那個時候有觀光還有一些有些人一些想法記得網路很厲害將來所以是不是說是不是說可以將來沒有學校因為很多特別是西方國家有不少人認為學校做得不好的特別是美國他們就是 de -school ing 就是說要去學校化去學校化全部都是網路來的現在一直在講那麼我那時候已經很明顯感覺得到你實體的學校還是最重要的將來小朋友會在那種的網路的虛擬世界比方說現在所謂的全宇宙 M eta verse 或是 On line game 那種他待在那邊如果每天是待了 7個 小時5個 小時現在已經差不多了是那麼現在你是希望留在那個地方嗎你還是實體來面對很多社會化的東西進來嗎我要將來的網路設施多為大因為我做了 20幾年 全世界第1個用網路設施的專門為網路設施做的系統你知不知道在哪裡開始做的在澳洲嗎還是美國不是在臺灣那好像是您做的對全世界第一套系統所以我應該算是加上做這些網路設施的一些平臺以前有個叫亞洲視可能有些人可能聽過是亞洲視你聽過都是我帶來做所以應該我有資格去剪這個事情是對不對所以剛才 10年 之後發生 1個 很有趣的事情就是 2020年 剛剛 CO VID - 19 就進來因為剛剛好很多人在那邊就在家裡就是在家裡工作沒錯小朋友變成就是也是在家裡面學習學習用網路 2個 東西都不合對這個很多學生學習就差了很多很難帶過來是所以剛才說甚至於 UN ESCO 就是聯合國那邊在這種狀況學生的學習的信護感沒有了所以所以在證明的時候這個跟我的猜測是差不多對當然我不知道會有 CO VID - 19 也不知道後來哪個偏空走得這麼快是但完全這個事實證明你的理論你當初的想法創建是正確的所以在未來我們可想而知人之所以就可貴是因為我們的感官我們的頭腦我們建置這麼完善就是為了群體的互動所以我們在群體互動也可以增進我們更多的學習跟工作的面向跟想像所以這一方面就是我們不能夠離群所居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你為了更便利跟大家一起相處你的先備知識你的資訊累積你的閱讀是最好的方式好真的非常感謝陳德懷教授國家長榮教授在節目裡面和大家用 1 小時的時間來分享閱讀的重要性不但講想法還教做法我們再次謝謝陳老師接受我們訪問謝謝主持人謝謝也感謝大家收聽我們這集發在網路上面大家可以隨時再反覆來收聽中間有許多過程希望給學生家長老師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再次謝謝教授也謝謝大家我們教育開講下次再會好",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總統","留下來","數學系","腦神經","中央大學","愛教育電臺","教育廣播電臺"],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80cab7c1e7f430022df195a",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技之勇者-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guests:[{name:"李彥希",unit:"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本集節目邀請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李彥希主任,深入介紹「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的推動理念與實際做法,探討如何透過藝術與技職教育的結合,協助學生了解自我興趣與未來發展方向,落實適性揚才。
\n\n期待教育現場能更重視職涯輔導的「前端探索」階段。
\n\n建議國教階段導入更多體驗式學習機制,讓學生不再只是「聽」而是「做」。
\n\n鼓勵不同領域教師共同設計職涯探索活動,實踐真正的跨域共育。
\n",date:1747065600,pictures:[],keywords:["技之勇者"],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233454fbb2c50022f0f73c",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fb8fbcfa30022d28f47",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7134300,end:17471376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2334f70b58640008281d3a",key:"eb5016b6ec3e1e96b848cbeafc80b33b",duration:3300.26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fb8fbcfa30022d28f47",originalname:"67ff6fb8fbcfa30022d28f47-1-20250513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13 20:03:03",dir:"2025/05",size:53417368,mimetype:"video/mp4",name:"eb5016b6ec3e1e96b848cbeafc80b33b.mp4"},channel:{_id:"682334460b58640008281cf1",key:"f3ce35aeb8680382c4e96da31e3ca261",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fb8fbcfa30022d28f47",originalname:"67ff6fb8fbcfa30022d28f47-1-20250513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13 20:00:06",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f3ce35aeb8680382c4e96da31e3ca261.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7137620,updatedAt:1747137783,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5660796,updatedAt:1748214078,stt:{transcriptId:"9709e621-21f3-4924-8f0e-ad692c3b6c3f",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多如果教育是春雨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好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來談 1個 主題是有關於在技職體系方面我們就發覺說現在臺灣的大學非常的就包容性很強我們可以第1個就醫型高中我們學生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可以互相交流同時在大學跟科技大學當中我們有很多元素可以互相穿插意思就是說我們把學校的圍牆打開了會更廣大也讓同學走出去也讓社區或所有朋友走進來今天我們就分享 1個 主題叫技之勇者技專校院的技技之勇者以轉生冒險故事打造職業試探新體驗那這個計畫好像很長但是它裡面每個字都有它的含義我們今天特別邀請我們的來賓是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李彥熙老師李主任主持人好各位在收音機前面的聽眾大家好是非常歡迎彥熙主任彥熙教授其實我們知道說這個一聽到你的聲音你的民間好友太多了對專長好廣而且是做這個學校跟社區互動的一些工程對所以做得非常棒我們今天談的技之勇者本次來說它就是結合轉生冒險與技術技職教育的創新互動的1個 展覽所以是不是也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就是說我們的這個技之勇者的整體構想跟我們在做的事情好我們這1個其實是教育部的1個3 年期的計畫其實前面已經推動過兩屆了那這1次一樣是由我們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跟臺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我們都簡稱它國之圖我們是一起合作的 1個 在他們的場域做 1個 展覽那這個展覽主要的目的其實教育部是有想說希望大家能夠多讀一些不是只有去普通大學而是到科技大學部分希望我們大家是國中生或者是高中能夠讀一些往高職端技術端的部分去做尤其我們在業界會發現如果你只是讀完大學不一定有一技之長不一定業界能夠銜接去使用去做利用或者是去職場去銜接所以教育部希望能夠多一點對技職教育的瞭解所以我們才辦這樣的展覽那為了讓國中生或高中生瞭解技職教育的 1個 部分所以這展覽跟以往不同了不是只是擺一擺現場介紹16個 職業職群而是我們透過比較國中生喜歡的遊戲所以我們用 1個 轉生冒險跟技職教育的創新的這種互動展覽希望國中生能夠來到這個場域透過遊戲中了解未來有 16個 職群然後也可以瞭解他自己的 1個 想要的或他自己的性向然後瞭解未來的職業的方向我們主要的目的是這樣子是那轉生冒險聽起來好像說我轉生就去打怪了但是生是這個生涯的生生涯的生對那可能是國中到高中嗎對高中到課大像這樣子所以在這個過程裡面我看你們設計得很棒勇者冒險是我們的主軸然後你們也有分為三大冒險階段有初心島6億 群島跟試煉島這是怎麼樣設計的呢其實主要就是因為國中生為主要的 1個 目標的 1個 我們的 1個 客群我們的想法是說如果國中他畢業的時候他能夠走高職尤其在在地在地高職的部分因為通常國中畢業你都要到附近的學校去讀如果能讀高職的話那未來選擇科技大學的比例就會很高所以國中生的最主要的他們現在很喜歡都大家也知道現在小朋友都玩遊戲所以我們就是用比較遊戲的1個 概念的故事讓他們轉好像到 1個 冒險島冒險島那初心島就是先讓他們評估評估自己屬於大概哪1個大的類的方向有一些自我評估的1個 遊戲然後評估完之後他再選擇 6億 群島我們有 6個 職業探索的 1個 群島那這是用 AR VR 一些互動遊戲讓他們實際去玩然後訓練一些技術了解這樣的 1個 職業類群需要的科技需要的知識能力玩完之後到試練島再去做一些實作的部分他們可以做一些作品回去那其實我們這次還有個特別就是他在玩的遊戲之後都有累積積分跟技能的然後最後會有 1個 排行榜每個月都有排行榜那等到我們我們大概一季會有1個 總排名那你排名最高的我們還會給他 1個 獎勵那也是希望說不要說只是來1次 如果願意的話他想要有點像在玩遊戲希望排行在前面他可能還會自己再過來所以這次大概希望是能夠透過這樣的遊戲吸引國中生的目光然後希望他們來展場然後也能夠一而再來多方的了解對很吸引人他是 1個 累積的有永續精神在裡面想要常常來看而且我看這裡面的好像策展的精神跟教育的目標還把這個 Ste am 的教育放在裡面他有各種這個多元互動學習那還有就是 AR VR 跟AI 怎麼樣融入呢其實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在常常場域裡面那6個島我們都會有 1個 VR 或 AR 甚至觸控式的這樣的 1個 遊戲導入例如在有 1個 職場就是例如漁業的職場就是像養殖漁業那我們就會讓他去戴上那個VR 眼鏡好像他就是手的動作然後知道怎麼去捕魚他的動作然後看你捕的魚多少然後捕的是什麼魚然後讓他認識類似這樣的 1個 比較互動遊戲在各的領域都有那也有像那種在農業的部分有讓他自己去種植這樣的 1個 互動的遊戲然後都是利用 VR 跟 AR 的方式導入讓他能夠沉浸在這樣的 1個 遊戲空間裡面那這個大概就是我們希望這次就好像是來現場玩大型的遊戲的概念是所以他的場域在哪裡呢就是在我們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 100號 那我們叫做國立國立資訊圖書館那我們都叫國智圖那個館區建築也非常漂亮國智圖是 1個 蠻好的空間為什麼選國智圖其實如果到暑假考期那個 9點 開門前面國中就是一堆人排隊要進去讀書而且他空間非常好那我們這次還有 1個 特別的就是在遊戲遊玩之後不是只是玩遊戲例如他有對漁業有興趣那我們有介紹一些書目請他去國資圖裡面借書出來借回去那這樣子也是有鼓勵他也是有加分然後也有贈品可是國立他能夠跟學習不是只是玩而已你知道有這個知識可以借書回去所以大概是結合圖書館的資源去做所以這等於說是量身打造的1個 環境而且或者說我們根據這個環境我們設計很多遊戲在裡面雙向來設計那最主要說希望能夠參與的人都能夠獲得他自己心目中所要的一些目標以這個國中生為主然後他來這邊就可以真的玩得很開心那剛才教授有講到說我們在裡面呢我們有發現就是他可以累積累積的話是不是就請他們這個來完以後他隨時可以再回來是我們玩完之後我們會給他 1個 類似類似身分證或者是 1個 卡就像國中生現在不是他們喜歡玩那個卡牌就是可以把他累積在上面那累積在上面他下次就可以拿這卡牌再繼續來玩然後他的紀錄會在裡面那他也可以看到說因為他的紀錄被刷掉了那他可以過來再去玩那六大六大的島他可以再去精進他的技術他之前可能補一補不好可能再來補再補得更多或補得更好那分數就會再累積上去那他可能就慢慢的引發他對這1個職群的興趣那或許他之後就可能真的就會往養殖魚類的 1個 科職高職端去報考那如果對公科或者是對育數我們有蠻多有 16個 類群就是大概我們目前高職科技大學有關係的 1個 職業類群我們大概把他包括在裡面這就把他分為六大類OK 所以大家去這個場域裡面到國資圖國家資訊圖書館在臺中那就可以發覺說你在這邊如果你補魚覺得你越補越好那你就可以得到 1個 但是他都有紀錄如果你覺得今天手氣不是很好就動作今天手有點扭到都不好沒關係你也不用那個太勉強後面很多人排隊都要來補魚了所以你就可以再換下一關可是等到你下個禮拜覺得說我現在各方面條件都已經恢復很多我再來 1次 試試看所以你說累積在卡牌上面那卡牌怎麼做紀錄呢他會有 1個 Q R Code 有一些資料可以去紀錄在裡面對而且我們會製作就是因為我們那個人物就是AI 就是用 AI 把他的人臉然後就是他有不同的勇者例如他得到這1次的前3名然後我們就會 AI 他的就是他的臉跟那個跟那個職業類群的 1個 造型會組合然後組合在他的 1個 卡牌上面就是他自己的臉嗎所以有點像身分證他自己的臉然後組合到 AI 例如他是美食的獵人所以他的衣服就可能就是拿著廚師拿刀可是臉是他自己的如果是漁業的那可能就是漁業的樣子農夫是農夫的樣子所以滿有那個身分識別的概念是你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身分你都可以累積在不同卡牌上面甚至他可能就是因為他今天如果是農業方向為主他一直往那邊比較高可能下次他會發現可能在藝術方面很好那可能就是有 2個 方向可以去選擇是這個用心非常的細膩就是說希望大家同學再給自己1個 機會當你給自己機會進入國字圖然後選擇遊戲之後那我們還輔導他希望說再增加他的學習跟嘗試動機讓他有很多的累積榮譽然後再獲得更多知識他回去以後可能他自己也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相關的資料沒錯這很棒所以歡迎大家只要有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到臺中的國際資訊圖書館在這邊還可以有很多的書籍可以在裡面借書或者有一些影印的資料檔案也可以來這個出借所以這方面就給大家來做 1個 訊息方面的 1個 傳達當然內容還有很多更精進的部分包含這個展覽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麼我們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稍後馬上回來繼續訪問今天的特別來賓這為我們所設計這麼好的 1個 體驗的 1個 策展是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藝術中心李燕錫主任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教育電臺講開教育您所收聽的節目是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今天大華在節目裡面特別邀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的李彥熙李主任來談他策展的 1個 以轉生冒險故事打造職業試探新體驗的這個展覽在臺中的國字圖國家資訊圖書館李彥熙老師好對你好主持人好哇你這設計真的非常靈活喔那我發覺說可能有時候這個家長帶孩子一起去玩就家長玩得更開心我們也希望家長來要讓家長瞭解因為一般家長會覺得對好像都一定要一般大學就會覺得職業大就是好像科技大學就是在有點以前的概念做手工的啊會不好的可是其實 AI 時代我們發現像我們做設計的搞不好我們的景觀設計繪圖 AI 可以幫我們畫好可是誰幫我們去種樹幫我們去做現場的部分所以反而技術的部分搞不好未來也是 1個 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們也希望讓家長瞭解其實這個趨勢其實讀職業學校或讀科技大學並不是不好嗯嗯是而且未來呢可能原先只是思考怎麼種樹啊學習現在呢可以自己獨立負責包含前面的一些繪圖是對不對因為 AI 輔助之後我們可以從 AI 上面更加精進但不是說全部都以 AI 都交給他為主因為他有很多還是有很多盲點那經過人為修正之後再加上自己的技術哇那就可以 1條 龍啊自己來做好那你這策展這麼棒的展覽啊他時間是什麼時候我們的主要時間是從今年的 4月 29號 開展嗯因為是 3年 嘛所以就是 11 4 到 11 6 的 12月 31號 那歡迎大家都可以來臺中國之土參觀這樣的展覽是是是這3年非常珍貴啊3年 其實幾乎我們在短線你常去的話有點像長射展是長射展沒錯長射展嘛那就 3年 大家就可以一直來這個嘗試那當然在這個所有展覽裡頭啊一定會有些像是有動有靜嘛對不對剛提到幾點啊包含就是說我們有些像捕魚啊農耕啊農作這一方面哦他是屬於相相當像 AR VR 輔助的動態也讓學生提振起興趣那他有什麼樣的動機啊會再進而去借書或者哪些靜態的展覽可以跟大家介紹其實我們整個除了這個長射展之外我們還配合了許多像在暑假會有 1個 那就是可以來國師土做 1個 這樣的 1個 我們有一些攤位就是把各個高職端或者是科技大學會在現場讓同學或者是家長能夠來這裡就是 1個 所謂的技職嘉年華然後他們可以來這邊等於是 1個1個 攤位然後各個攤位介紹他們各個科系的特色然後各個科系有辦法手作互動的可以來現場去做手作互動這是 1個 技職嘉年華的部分那我們也會請到一些達人講座在國師土有一些比較所謂科技大學出來的或高職端這邊出來的在我們現在比較好的 1個 達人請他來分享他怎麼樣從技職教育然後達到現在的 1個 成就那這個也是可以分享給國中生或者是高中生的家長跟學生們有一些靜態的 1個 演講講座因為這個策展它是 1個 長遠非常有深度的 1個 影響影響很深層就不是說好像我們是為了招生我們各個學校來介紹我的系所就是在大概統測之後一小段時間而已其實並不是 1個 像是招生概念博覽會而是真正讓這個我們現在臺灣技職體系發展深入每一位這個國中生甚至每個家庭的心中去瞭解現在國家發展我們教育推展是怎麼樣所以這邊是不是也可以請老師請主任來談一下就是我們展覽的核心精神到底是想要傳達哪些教育理念其實真的不是只是招生我們是希望每個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他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你只要做你喜歡會做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很有成就不一定都要讀到研究所博士大家都要做研究其實還是需要蠻多做實事的人那我們希望這次的主要就是因為透過遊戲這樣的 1個 部分我們其實是要培養學生自發學習然後他可以互動參與然後跟共好共學的這樣的 1個 精神那就是我們也是希望自發就是學生能夠來這邊主動的學習他也可以思考跟選擇他的未來然後透過這樣的 1個 互動 AR VR 闖關的這樣的1個 展覽讓這樣的學習變得有趣然後最後共好就是學生在探索又跟同儕老師一起然後一起這樣的跟跟在地跟社會去建立連結那理解自己的選擇也可以對社會產生價值那我們主要的目的是這樣子是所以真的跟社會產生價值的連結這一部分它是 1個 非常可以講說很根本的 1個 像彼此人類之間互動的 1個 需求那進而瞭解對方去了之後我們怎麼樣創造一些可以滿足對方讓自己精進的一些過程那在這站上裡面其實我們都有像這樣子的概念意念放在裡面我們看到他設計出來的情形這真的是非常好那我們想瞭解一下就是萬事起頭難所以當初主任你在設計在策展的過程當中或是說之前發想的時候一定不可能就是說 1個 人來獨立完成你一定會跟很多其他面向的一些老師然後群科的一些市長行政資源來聯繫那當初是怎麼樣發想出這個展覽呢這個展覽當然是我們計畫是有計畫的助理然後是藝術中心的人然後也跟國資圖館長那邊也要去因為是他們的場域他們一起的討論那整個我們還是有交給專業的團隊我們透過這樣的 1個 類似淨圖就是淨案的概念然後請大家來對於這樣的我們的 1個 主要的 1個 概念請他們提出構想那從這樣的 1個 遴選中遴選出我們覺得比較好的團隊然後透過這樣的團隊跟我們的互動討論然後開始形塑這樣子的 1個 我們的整體的這樣的設計是所以這個案子我們在跟當然也是教育部技職司非常重視的 1個 案子所以我們在臺灣北中南我們有推出不同的類似像技職教育的一些概念讓民眾可以瞭解那在以這個教育部的館所來講高雄科工館有技職大玩 J ob 會在那邊那臺北的科教館有時候會有些不同的這個展覽那你這次在這個國資圖國資圖來辦的這個展覽裡面那有沒有就是說我們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期望再有多少的朋友進來或者說我們是不是對於國中端我們也發出什麼訊息讓老師也可以帶學生一起來是因為這次大概就是師長是我們討論過後是覺得過去好像國中生並不是那麼重視那麼多有時候在國小或高中那後來我們覺得真的是國中是為主所以我們這次的目標是50% 應該都要以國中生為主那我們也希望國中的老師跟國中可以帶著他們的學生來到我們的現場去做現場的 1個 校外教學然後再讓帶學生來做體驗那另外我們對於非三非四就是比較原住民或偏鄉的地區我們也會提供交通的一些補助老師們也可以申請說他們想要來來這國資圖的部分我們也是希望能夠擴及到比較偏遠然後偏鄉比較不便的地方是甚至我們有一些在建學遊程其實不只到國資圖我們還希望國中生國中老師可以帶著國中生到場域來或者到學校以雲林為例如果你來到臺灣釣我們有 1個 臺灣釣就是那個釣魚它不只是釣魚它做化妝品做面膜做生物科技的部分前身都是寶對那我們可以請他們帶到這個場域來參觀那我們再把雲林再有關的高職端的老師帶到那裡去然後我們科技大學農科跟漁業相關的老師也過去我們是說在那個場域他抽過現場然後可以知道說這樣的他如果有興趣他可以在地讀哪1個高職哪1個系哪1個科然後之後甚至可以再往上再讀到哪1個大學然後未來可以做什麼不是讀漁業就只能養魚其實還有一些生物科技生化科技的部分它是可以去延伸的所以我們都希望我們其實除了常態展我們還有很多這樣的 1個 建學遊程或者是他可以到我們現場來看甚至有一些補助比較偏鄉偏遠的地方那我們希望擴大這樣的領域讓大家都能夠來參與是我們剛剛聽到這個林晏熙主任講的這個部分是雙向一方面就是說我們針對了學生不管他是在地還是偏鄉我們都提出各種能夠解決他的這個交通需求或其他需求的一些資助對不對讓他可以過來那另外一點就是說學生既然來的話我們要讓他未來有出路就我們以這個您剛剛提到的臺北我們以臺灣鯛為例臺灣鯛那從這個魚肉到魚皮魚骨都可以用魚鱗全力用全力用環保是然後也找了這個相關的專家特別是在目前可能是業界對不對來分享讓孩子可以知道說其實我們從 1條 魚身上我們就知道他有這麼多的發揮更何況我們有 16群 客所以在這邊就歡迎大家一起到這個臺中的國字圖來看展氣之勇者聽 1段 公益廣告我們稍後回來我們繼續請今天特別來賓李燕錫教授李主任來談有關於這次展覽還有哪些的亮點我的媽媽是超人是有讀心術都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我媽媽是超人不怕蜜蜂會保護我我的媽媽每天凌晨起床每天還要忙到凌晨每一個媽媽都是超級英雄母親節到了教育電臺彰化分臺祝福每位少年神力女超人健康幸福母親節快樂我最近在寫詞想創作一首有臺灣味的歌太巧了教育部最近剛好在辦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我們一起合作吧這比賽要求詞曲兼具還要展現地方特色很適合我們耶對啊創作臺灣臺語客語原住民語都能參加5月 31號 前宣傳作品我們快來準備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女兒啊你看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理財說會提供標股還保證獲利很多人都有賺錢耶爸或專家的投資廣告那些都是詐騙千萬別相信要記得不要聽穩賺不賠的消息不加入陌生可疑的群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理財還是要謹慎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您回到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那我們今天在教育開講的節目裡面我們特別邀請國立護理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李彥熙教授跟大家來分享這次他所策展的推出的技之勇者這個全新的轉生冒險故事打造職業試探新體驗非常歡迎李主任你好主任我們剛剛提到說我們推出這次的技之勇者就發現說一般國中生那些孩子他們的娛樂打遊戲打怪的概念讓大家有實際的體驗好像把人放在遊戲裡面吸引他們過來吸引他們過來當然我們只是看到今天有個主角在那邊在那邊打怪現在是你自己來來學習撒網學習耕作然後用這個動作然後我們還給他卡牌這很好玩好就是說在整體設計裡面我們特別還有 1個 像是聯盟的概念是不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其實我們主要是中部的1個 場域那其實中部有滿多科技大學像清義科技大學僑工科技大學那我們也希望把中部區域的科技大學大家能夠團結這樣的 1個 力量展覽並不是只是要幫虎尾科技大學打廣告去這樣宣傳我們希望是在中部的高中職國中生高中生都能瞭解中部有哪些科技大學有哪些資源哪些學校哪些科系 3位 去研讀的所以我們也是把所有在中部的科技大學都 15個 學校都聯合在一起做 1個 記者大聯盟我們校長也把各校的校長然後主要的人員都集合來開會然後告訴他們這樣的訊息所以他們未來是可以參與我們這樣的展覽我們除了這樣的 1個 長社展除了這樣的 1個 VR 體驗的部分前面還有 4個 到 5個 的展區是提供給各個科大展出他們老師比較特別的比較新穎的一些專業的一些技術或者是可以互動的讓學生瞭解說在這些職業在這樣的專業有什麼未來的像新的東西也讓各科技大學能夠展現他們老師的一些技術跟智能那這個是我們提供他 1個 窗口也讓多一點人瞭解也讓多一點學校參與然後另外還有 1個 部分就是這些學校老師都有一些特別的實驗室我們也提供讓他們可以提供申請然後說他們讓學生去參觀他們實驗室然後有一些體驗互動那這個經費我們也提供給他們實驗室然後跟去的 1個 國中生或者是資深團隊他們要去的一些經費那我們也是支持他們去參訪各個學校的 1個 實驗室這也是雙向補助這也是雙向補助補助學校參與也補助去的人也讓學校能夠把他的特色展現出來OK 那是不是也請這個李恩熙教授李主任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就是說我們現在中彰投雲林對有好多所大學15所 15所 大學那您要提到說他們會介紹他們自己的一些特色或者一些場域場館那裡面有哪些內容是不是你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幾個因為這個部分我們主要是讓各個科大自己提出來的那可能勤益科大他可能有他警衛設計系那他可能有他的 1個 VR 的1個 設計或者是生成式互動的 AI 的 1個 表現那他可能把這樣的 1個 1個 內容就是放到場域上那甚至有的科大是我們最近有僑光他是用那種中草藥的藥箱雲林是雲林科大中草藥的藥箱那可以在藥箱裡面去透過藥箱的 1個 VR 的 1個 沉浸式去瞭解這中草藥怎麼去搭配有什麼效果那其實就是他們的一些技術跟 AI 的 1個 展現那這個大概是每年會更換那目前正在增集中那目前報名的科大大概有三所到四所那等他們 4月 29號 大概到現場就可以看到我剛才說中草藥的藥箱的 1個 部分那明年可能又有不同的科大可以再來換因為我們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就是輪流的來去展現他們的1個 特色以這個年度為主年度為主那每年大概差不多有4個 左右 10個 4個 因為我們食物所大學差不多就四到 5個 大概輪過對或者大家有意願的話因為我們正準備要那個我們正要開展所以中間過程中我們還有很多的這個組合或者任何的可能性讓大家都可以有機會來參與那當然我們想說國中生他就很輕鬆他不只是看就是技術型高中他可以 1次 就看到科大的能量也去科大實驗室參觀對去實驗室參觀那當然會有哪些的實驗室像你剛剛講的像中草藥可能也有實驗室是有很多像像實驗室其實蠻多的像我們自己可能不只實驗室像我們虎科大有農場那就可以來這個農場然後參觀這樣的 1個 農業科技甚至他可以操作無人機我們虎科大其實比較有名的是飛機系那我們也用無人機去幫助農業灑農藥那他們就可以了解農業其實我們一直在推農業因為現在農業越來越沒有人要當大家會覺得當農夫很累在太陽下曬可是其實現在是智慧農業對所以我們希望他們來我們的農科系有一些智慧農業的體驗知道其實不是只是在那邊種田挖土其實他可以透過科技無人機的部分或者是 1個 科技 I o T 的監測監測作物的生長他其實不用常去是物聯網對其實蠻多類似這樣的實驗室當然以我們學校為例我們就要了解大概類似這樣的實驗室他們都可以來參觀是我們在這個過程裡面讓孩子會覺得說所以馬上從書本上或知識到應用他甚至有時候看到應用來激發他學習或突破的動機對就想說這樣我很希望我可以做什麼然後很多先輩知識他就要來累積沒錯那你剛剛特別提到景觀設計這一部分你自己本身也是景觀設計專家是應該說是專家是說我們是這個領域對我們的 1個 專長領域這樣子是那以這次來講那個以景觀設計的概念在整個策展裡頭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實景觀設計其實在展覽中的話我們以前都是手繪做模型那其實模型我們在課程中還是會做只是說現在都開始做 3D 模擬甚至 VR 那種實境的1個 部分那我們也希望在未來展覽能夠把這樣的 1個 設計的部分你可以應用到 VR 然後沉浸式體驗甚至你就可以進去都不用到現場你就可以知道那個地方的景觀長怎樣讓你去做實際的1個 體驗不用到現場這是 1個 方向可是另外1個方向我也覺得實際上所以我們可能如果能夠實際利用植物去佈出現場的感受因為有時候 VR 你是沒有溫度的你只是看到視覺影像是對可是實際看到葉子你觸摸因為像我們都談到無感體驗聞到花的香味摸到葉子的質感甚至空氣中的所謂芬多精一些養分那種離子其實那種感觸我覺得跟影片 VR 的模擬的還是有差異所以我覺得這2個都應該是我們所要注重的對會用一些這個非常細的一些水分子對那感受不一樣感受不同那個真的覺得對所以這次我們在展覽裡面設計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那我們在這次的展覽既知勇者我們就希望說透過現場展覽讓同學都能夠有感他實際上親身經歷過像這樣的情境以後然後去思考到說怎麼樣跟我們的場域來做結合然後來學習的部分他就有目標是OK 我們也知道說在整個策展的過程裡面其實也要花很長時間那這個展覽我們是 3年 對不對3年的 長設展那光是籌備的 3 年長設展那主任花多少時間其實我們從去年就開始在思考今年的展覽要跟往年有什麼不一樣所以其實我們去年就是跟團隊就一直在思考我們要怎麼樣吸引國中生怎麼樣讓更多的人了解技職端所以我們其實從去年就一直在思考這樣的 1個 部分那一直到請到 1個 廠商來策展跟廠商互動那當然 4月 29號 長設展會完成可是我覺得這只是 1個 階段那其中我們會透過學生來一定會有試玩我們有一些回饋的機制那瞭解說或許有哪些我們不足的部分或者他們覺得可以改善的部分我們的 3年 其實不是說做了就不動了我們會根據他的回饋來做 1個 調整那這個是在長設展的部分那其他在技職就是去去見習流程的部分或者是講座的部分我們也會透過學生家長的一些回饋也會是等於是 1個 滾動式的 1個 檢討跟修正持續的去去把這樣的 1個 事情做好我們主要的希望是越來透過 3年的 這樣的展覽能夠有更多的人瞭解技職教育然後說句比較現實的話希望我們的招生率能更更好其實這個是我們現在科大目前很多的問題其實滿多學校招生招不滿尤其是地科大其實大家應該也知道有些學校慢慢的就文化退場了那我們希望能夠好的科系好的學校能夠招到更多的學生然後能夠持續下去是就我聽起來發覺說這是 1個 競合的關係就是競爭又合作因為您所在的學校是國立的護衛科技大學但你卻心心念念要幫助私立科技大學可是學生人數就是這麼多沒錯所以未來我相信它並不是殘酷的就是說看到一所有的學校可能招生不足而是說我們是不是有些機會作為資源整合是就是說國立跟私立一起來整合在一起因為彼此都有強項對這樣會讓也許我們會變成不同的樣貌不管是學校做了改變甚至合併是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學能量放大那這邊的思維其實是滿可貴的主持人說得很好所以我們才會想要用技職代聯盟因為技職聯盟裡面其實私立大學是多數的私立科技大學是多數的是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展現他們學校的 1個 特色跟量能那其實有的時候1個 學校你只要有1兩個特色能夠凸顯吸引就能夠比較永續經營下去了對好像每個科系都差不多差不多沒什麼特色那可能就慢慢的會被淹沒掉是可是如果你有 1個 專業特色像瑞士我們都說瑞士鐘錶去學鐘錶你把那個鐘錶弄好那其實就是 1個 大家都會去那裡對所以你私立科大學如果你是藝術做得很好那大家都會去那裡或者是你是工業或者是修車就不同的產業你只要把那個產業把那樣的 1個 東西凸顯你是這個領域的獨一無二或數一數二那我覺得那至少這個學校或者這個招生的部分應該是可以有改善是所以我們在不管是說這次展覽或平時我們是也會協助或者說一起有點像教師共輩的感覺學校共輩對也幫助每一所學校找到自己的特色我們希望是共好因為其實科技大學其實大家都是一體的那大家越來越多人想要來讀科技大學不管是國立私立其實大家都是一起都是會共好那在職業的這樣的 1個 科技大學部分其實我覺得訓練學生的 1個 手作實作能力是很重要的那我舉 1個 例子像我最近 1個 作業學生就用 AI 我們去社區做訪談然後提出解決方案然後就報告完報告得很好可是我就覺得他那個條列是寫得很專業的部分我就說你是不是用 AI 用Chat G P T 對因為那個東西並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真的是現場看過所以他的答案是放在每個社區都可以的那其實你一看就看得出來所以我跟學生說其實你腦袋有東西比較重要AI 或 Chat G P T 只是輔助你去思考1個 大的方向可是你自己內心還是腦袋裡面還是要有東西那甚至有些東西就像我剛才說的景觀設計我畫完圖我們需要機器人去種樹還沒有快吧你要去維護我們庭園你還是需要人去做那你這時候願意曬太陽願意你有辦法去整理花木有辦法去種樹種植物其實他收入其實是比我們景觀設計師還高的你做在室內畫圖的其實沒有比戶外戶外其實很辛苦可是現在你知道要找到功能其實越來越難然後你又有技術又有美感的功能那就更難了如果你能夠具備這樣的觀念其實你未來我都覺得不一定比我們會設計的工作可能會更不會被取代是其實這方面真的很重要實作能力夠強反而回來去引導或者影響在那個方式裡面做規劃或者說我們做繪圖或者設計所以這方面就是我們也希望說兩端能夠互相的互通 S ync 對不對這個實作的人也去瞭解設計從實作方面去提出問題那在設計的人也去瞭解實務面對所以這要怎麼做呢就來我們中部來國資圖謝謝只要進入我們這次技智勇者的展覽你就發覺說真的任何 1個 角色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定位跟擴充我們的能量我們在這邊稍微休息一下我們稍後回來繼續訪問今天特別來賓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的李彥熙主任休息一下馬上回來沒有夢就愛教育電臺今天在節目裡面我們介紹非常棒的展覽給大家從 4月 29號 就開始然後一直有 3年的 時間但大家不要想說有 3年 我慢慢來其實每一年都不一樣每一生都不同所以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在技智勇者這個展覽臺中國立資訊圖書館開展 4月 29號 開展的策展人李彥熙李主任李教授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授我們剛才提到這個概念真的非常棒就是說有很多就讓學生有時候同學就最怕什麼呢就是說這個行名好啊那個也可以什麼都好都可以但就表示說他沒有 1個 執著的地方專注的地方也就是他沒有一些想法跟想做的事所以在這裡面可以找尋到他的他的興趣挑起他興趣蠻重要的 OK 現在的同學有時候好像習慣接受不太習慣發表所以就連作業也都有時候AI 幫他寫對那我們之前也有在不同節目裡面有談到說到底老師面對 AI 就是同學使用 AI 又愛又怕那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建議老師或同學怎麼樣讓學生作業或者考試跟 AI 發生關係其實AI 跟並不是不好當然是未來趨勢只是說我們希望學生還是能夠有獨立思考的這樣的能力而不是把東西就直接丟上去答案出來對這樣的 1個 例子來說我們都必須要到社區去做訪談去做調查我們都必須要走到現地那你很多資料你不走你走到現地你沒有辦法發現到問題你不能說就把問題打給AI 然後 AI 就能給你答案可是這個答案變成它是比較普遍性的他也沒去現地他沒去現地那他可能是把資料收集就是 1個 普遍性的答案雖然很正確很專業可是並不是for 這個社區他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問題答案所以其實我們但老師要有這樣的 1個 能力去發現說他其實是用 AI 不是自己去看過當然就是事實去導正他讓他了解有獨立思考能力你才不會被 AI 所支配因為他是我們發明的所以你必須要比他更有想法那他只是你的輔助工具我們常常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說 1個 G ov G in 你腦袋裡面沒有東西你技術再好你太會模擬出來的東西垃圾還是垃圾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腦袋是不是有這樣的 1個 知識跟能力那你可以透過這樣的工具讓你的知識能力能夠更好的去傳達更好的去表現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在做教育工作者要去輔導學生的部分而不是可能看不見或者是隨著他們來而是必須要導正他們怎麼樣善用工具然後建立自己的 1個 知能而不是完全依靠我現在有點擔心因為現在看到很多有一點就直接丟出去然後就給答案對其實老師把關滿重要的如果看到不行的話那就要重做或者說從當中你再變化 1個 更精進的版本但是有你自己的想法在裡面沒錯其實這樣也不是完全不好就是說我們就啟發你一些想法如果今天 AI 可以給你 1個 方向你在上面建築自己的城堡那也是不錯的那這1次尤其我們這個展覽更加重要的是說很多學生他可能還沒有想法或者說想太多要做什麼都喜歡那我們就讓他來體驗對這麼多喜歡裡面你先排個序吧1 哪個最先對那這樣也沒有錯就讓同學自己可以來選擇1個 可以往前走第一步的地方對因為現場你玩遊戲之後它有點類似那個你不同的角度可能你這邊藝術的片比較多或者是農業片它有 1個 不同的層級那你了解你可能比較主要興趣次要興趣這樣子那其實我們其實覺得學生最重要的其實是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我覺得只要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之後他就會主動的去學習主動的去做那就會把事情做好我們最怕的就是他不想要幹什麼每天就是活在網路的世界然後有點渾渾噩噩我覺得這樣子甚至現在都躺平主要只要覺得我就是去送個富邦達養活自己對吃飽就好了然後他也不想要賺很多錢也沒有方向我們比較擔心這樣的 1個 未來對生活無虞他可能會讓人消磨益智但是我們也想說他可能有另外1個方向就是說你今天如果不用擔心你的最基本的需求的話起碼你可以完成你生命中的一些作品吧對你設計也好那如果看展文就發覺說這麼多面向你想發展農業很好但是農業發覺說現在要結合科技要結合藝術園藝還有很多複合的能力這時候你就發覺說想做1件事情 完成目標你反而有更多的路你要開始走對現在都要跨領域的學習對勇者冒險的這個技智勇者我們就發覺說裡面有好多好多可以讓大家開啟我們這個興趣的開端那當然在這邊我想請這個老師請李恩錫主任在我們節目現場也不能就這樣子介紹完了我們就說再見了你一定要請教老師的專長因為您是景觀設計那請您以景觀設計為例剛剛特別講到如果用 Chat G P T 來回答的話或者我們真的來做 1個 設計那有沒有出過什麼樣的作業實務的一些作業那同學怎麼樣來運用這個 AI 能夠做出更好的作品嗎對因為我們場域是在雲林縣所以我們大概就是用比較農業農村社區的 1個 規劃設計那像我們也帶領學生去做實作像雲林縣有那個它叫做社區P K 賽就給社區大概 20萬 的錢然後大學生可以協作因為社區可能它會自己去施作會去施工可是它不曉得怎麼設計那我們就它就提供給學生一些經費那老師就可以帶著學生去現場像我就帶學生去現場然後跟社區討論然後怎麼去做出這樣的 1個 設計那你為了讓社區瞭解其實我們就是做實體的模型給他們看那這個是比較傳統的 1個 直觀的翻譯部分那另外的部分就是我們會做一些模擬的 1個 圖面利用 AI 的部分把這個未來現場是這樣未來如果我們做完會長怎麼樣也都透過 AI 的方式讓他們呈現甚至能夠讓他們沉浸式進去那對這個地方做完好像很棒有1個未來感那模型的話是可以讓他更直觀都這樣2個 方式也讓學生練習除了手繪模型的操作因為模型操作你會有實體的那個空間空間感受因為那有比例感受會比較明顯然後 AI 數位或是K H R 3D 的模擬是讓他能夠學 1個 新進的技術然後最後是連結到現場實作所以他們的作品是在這樣的 1個 暑假現場真的是能夠操作出來是有作品出來了所以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是在社區長出來的那個是有成就感的那非常重要就發覺說你在過程裡面你用 AI 其實是讓你完成得更加快速但是你必須要親自去做很多的修改跟建置對我們知道說在景觀設計方面其實它有時候包含也結合甚至是室內設計那這些像 3D 圖的運用還有你剛剛提到說一些過程好像軟體滿重要的對所以這方面也是學校提供嗎我們學校也是有上現在景觀業界大概就 S ket ch Up 這樣的 1個 3D 的軟體那我們也是有教這樣的 1個 部分因為大概在以景觀的業界的部分這個軟體是比較大家比較常運用的的 1個 3D 的 1個 模擬軟體對當然現在也開始有 AI 生成式的你就是打一些文字你不一定要畫圖你只要把指定設得好也可以展現出 1個 很漂亮的圖面可是就像我說的你腦袋要有這樣的 1個 專業跟想像就算你要打字你要能夠描述得非常的 Det ail 非常好才能夠真的是長出你要的這方面就發覺說當學生什麼都可以都 OK 就表示腦袋裡面其實沒有太多的畫面也就是說自己腦筋裡面會有 1個 空間感或是他怎麼樣設計 1個 圖片甚至 1個 立體的 1個 影像的話他必須要博覽群書或看很多的案子所以這時候上網也可以找得到或是說跟老師詢問我什麼地方能夠更加擴增我的一些經驗值那這時候你跟 AI 協助的時候你才能真的告訴他他做出來你才能評斷到底跟我想的意義不一樣因為你放心以現在 AI 階段他做出來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真實那麼好確實如此那未來我們不敢說很多的這個建模好了以後我們相信他會更好但是起碼在這邊同學千萬不要以現在 AI 生產出來就為滿足因為老師不會以那個為滿足OK 我們今天有限節目時間裡面特別專訪護衛科技大學的李延熙主任那當然最後主任是不是也有差不多 30秒 的時間也給大家做個結論跟推廣 OK 我們這次技職的 1個 推廣的1個 展覽真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尤其希望家長能夠帶著國中生或者是學校老師帶國中生來國字圖或者是可以申請我們的建學遊程的部分那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透過這樣的展覽讓學生或家長了解技職教育是滿重要的而會一樣專業會比什麼都會一點點對而且未來如果你真的手作是AI 機器人不能替代的那反而是物以稀為貴所以好好的做 1個 專業甚至手作實作能夠非常的能力的強訓練好我覺得未來是滿有可期的也希望家長跟學生都能夠了解這件事情多多支持我們的技職教育非常感謝護衛科技大學的李延熙主任李主任目前是在景觀設計系同時也是學校的教師還有藝術中心的主任那這次的展覽就從 4月 29號 開始為期 3年 但是每一年甚至每一季我們都可以期待有新的一些發展歡迎大家一來再來那我們今天節目到這邊進行要告1段落再次感謝李延熙主任謝謝主持人謝謝感謝大家收聽我是李大華我們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實驗室","國中生","教育部","資訊圖書館","科大"],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81a15d11e7f430022e004ee",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515國際家庭日",guests:[{name:"楊雅婷",unit:"教育部終身司科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為倡導世界各國對家庭的重視,聯合國宣布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爲「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昭示人們用生命和愛心來建立溫暖、關懷、安全、相聚、包容、接納的家庭。響應聯合國「國際家庭日」理念,教育部邀請民眾用短影音分享「幸福的時刻」,使人們產生共鳴、引發興趣,並關懷數位化時代中人際交往的情形,期待在人際交往中共同創造的欣慰、心動及珍貴的幸福時刻。
\n",date:1746979200,pictures:[],keywords:["國際家庭日"],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21e2d5fbb2c50022f0e13f",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fb8fbcfa30022d28f77",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7047900,end:17470512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21e3070b5864000827d516",key:"ae80c605dadacc58d930febccb17336a",duration:3299.6910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fb8fbcfa30022d28f77",originalname:"67ff6fb8fbcfa30022d28f77-1-20250512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12 20:01:11",dir:"2025/05",size:53407953,mimetype:"video/mp4",name:"ae80c605dadacc58d930febccb17336a.mp4"},channel:{_id:"6821e2c60b5864000827d4eb",key:"c009fd083cd5614f039e7edcdc6b1d84",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fb8fbcfa30022d28f77",originalname:"67ff6fb8fbcfa30022d28f77-1-20250512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12 20:00:06",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c009fd083cd5614f039e7edcdc6b1d84.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7051221,updatedAt:1747051271,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6539985,updatedAt:1748214092,stt:{transcriptId:"c52928bb-e313-49fd-9aca-d50553223ed6",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亮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知道 5月份 有非常重要的節日當然農曆是端午節大家知道這很重要我們要花籠粥吃粽子這是傳統民俗但是我們也知道說在國曆 5月 尤其是 5月 中真的是 5月 中5月15號 是國際家庭日所以到底什麼是國際家庭日那在家庭日家庭或個人我們要做什麼呢或怎麼樣來思考這個節日跟我們之間的意義所以今天針對這個主題我們特別邀請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楊雅婷科長在我們節目現場和大家來分享嗨大華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是我們節目的好朋友長時間在節目裡面跟大家分享就很多其實平常在推動的一些教育事務跟業務所以業務就是我們跟各個不同場域的朋友我們互相結合在一起那真的是很開心的1件事情 因為教育真的就是就是溫暖傳承那但是跟家庭結合的時候那又是另外不同的風貌所以今天我們要一開始我們就要請楊雅婷科長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就是這 5 15 國際家庭日是聯合國訂的那它的當初是怎麼訂的還有就是近年來大家關注的家庭日國際家庭日的主題大概會有哪些的趨勢方向那這些可能大家都會非常想要知道那還有就是教育部怎麼樣來回應現在我們的社會趨勢然後把它融入在家庭教育政策的推動方向我想聯合國大概從 19 93年 開始就把每年的 5月 15日 訂為國際家庭日那這主要是他們發現在從 19 80年代 開始整個全球的社會開始關注家庭在整個社會中整個社會結構中它是 1個 很核心的 1個 單位所以聯合國那時候就意識到說這個家庭不只是 1個 人歸屬的單位它更是整個社會穩定跟發展的1個 根基那家庭的這個福祉的發展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體系他們非常重視家庭這個議題所以他們大概每年從 19 93年 開始每年都會針對不同的全球性的議題來設定每年的年度的主題那過去曾經關心過像代間的議題家庭貧窮的議題以及性別平等等等的主題那近年來我們發現在主題上開始有一些不一樣的轉變比較逐漸聚焦在 1個 比較是全球性共同面對的 1個 重大的挑戰像比如說像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都市化這些對家庭生活帶來的一些影響還有一些就是像數位時代所帶來的一些科技挑戰跟機會這樣的 1個 議題那比如說像去年 20 24年 它的主題訂的就是家庭與氣候變遷那以今年來說它進一步強調整個家庭取向的1個 政策怎麼樣來落實永續發展今年的主題那聽起來其實它越來越往1個 比較大的 1個 方向來走那我想在永續發展裡面可能大家會覺得說這個永續發展聽起來好像不是那麼跟家庭議題不是那麼直接相關但我跟各位報告就是說其實在永續發展政策裡面有很多面向其實都跟家庭是息息相關的包括它有提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還強調男性對於家庭的參與跟投入還有共同責任的部分那另外也有像負責任的育兒的這個部分其實也都是在永續發展政策裡面其實一直被關心的那所以我們教育部也一直在關注這些國際的趨勢那比如說像我們在 2020年 我們就以攜手企業友善家庭當成是主軸來回應工作與家庭平衡的這件事情那另外我們在 20 24年 我們去年我們是以探索家庭新維度為主題來探討整個多元家庭多元型態的家庭對這個社會的 1個 影響跟我們要怎麼樣針對這些多元家庭的一些需求提供他適合的資源那以今年來說回歸到比較家庭為核心的本位來思考因為永續發展政策以家庭為導向的這個永續發展的政策是比較大的面向但我回過頭去我去思考我怎麼樣來以家庭為導向來發展政策我還是要回歸到 1個 比較核心的 1個 點就是我怎麼樣在家庭中創造幸福很務實我怎麼樣在家庭中創造幸福那什麼叫做幸福呢對他定義該怎麼講什麼叫做幸福呢在我們有1位正向心理學的大師叫 S el ig man 他是正向心理學很有名的 1位 學者他就提到所謂的幸福有5個 元素他說寫叫做 PER MA PER MA 那這5個元素包含有什麼呢第1個 P 就是所謂的正向的情緒pos itive emotion 那第2個就是所謂的投入 eng agement 那第3個部分就是所謂的 rel ations hips 就是所謂的人際關係正向的一些人際關係再來第4個就是所謂的 me aning 就是意義在做這些事情對你來講產不產生意義這很重要那第5個部分就是所謂的 ach ieve ment 就是所謂的成就那在幸福的這5個要素裡面我就在思考說我怎麼樣讓我們的民眾透過不一樣的方式把他們的幸福傳遞出來讓大家來共同感受因此就發想了我們今年以幸福的時刻為主題然後我們首次來辦理的 1個 短影音甄選的 1個 活動那所以這是我們在今年訂定我們今年的主題的 1個 發想那同時我想這也跟聯合國他們要達到的 1個 主軸是相互的1個 呼應希望能夠政策不是只有提升家庭的韌性跟福祉它同時也是成就每一段幸福時刻的 1個 很重要的1個 來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 1個 提倡然後也能夠讓我們的民眾能夠去回想自己曾經幸福的時刻是在什麼時候真的所有活動的方向的時候這是有想法而且有做法因為我們這需要說 user 端就是說我們其實在在整個體驗的過程裡面體驗幸福這件事情有些人會說幸福說了一口好幸福但是你說什麼幸福真的感受到了嗎沒有那所以就從所有的這個正向方向方式來思考像我們常常講說這個其實這樣思考重要性就是在吸引力法則對不對你想要他變好他就變好但是另外1種吸引力法則是說你要他變不好你現在到底想不好他真的就不好是所以我們就想說大家一起來正向的用正向的方式來正向投入然後正向的人際關係然後做凡事是有意義的對不對有正面意義的而且是可以有成就的那這方面讓大家去身體力行去思考以後再用微電影的方式把它拍出來是我覺得這真的是這個是有難度但是當你完成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樣的沒錯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們每天民眾每天每天在過生活但他可能根本就忘記上1次他覺得幸福的時候是在什麼時候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他重新思考原來幸福其實並沒有很遙遠只要你願意的話其實你隨時都可以去營造這樣的 1個 幸福對啊大家有時候想說我這個下午喝1杯 咖啡覺得很幸福是也有可能但是這一口的幸福你就會想到說有中間有很多的過程對不對你享受的這段時間可能公司會給你 1個 有些公司尤其創意公司他下午會有 1個 這個有心散步假 2 小時你去看場電影都可以回來的人就有 ide a 可以拍一部廣告了是但是就是你自己感受幸福其實很多大家的力量了沒錯所以楊雅婷科長特別有提示說我們到底在臺灣推動的這個國際家庭日跟聯合國的這個推動的這個政策有什麼關係呢你剛剛提到就是 17項 這個指標 SD GS 的指標沒錯所以我們每年都有契合的像今年呢就是家庭走向政策發展嘛對不對那就透過每個人的身體力行去實作所以我想也請教一下就是今年教育部針對 5 15 國際家庭日推出的這個主軸目的那當然啦我們也希望民眾能夠知道我們的核心價值嘛所以在這邊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下這個在今年我們透過影音這件事情來做的話有什麼樣的方法方式大家是怎麼樣操作的現在大家其實已經開始做要呈現出來了嘛是那我們今年剛剛提到我們是以幸福的時刻為我們的主題那我們就想了 1個 我們的 s log an 叫做有愛同行幸福成形這是我們這1次短影音甄選的 s log an 那最主要我們想要強調的是說家庭的幸福它並不來自於偶然而是需要長期的經營跟陪伴它才有辦法成形那這也同時讓人們透過他的生命愛心來建立所謂的關懷溫暖那透過他們將自身的家庭不管是在家人間的相處或者是伴侶間的相處的點點滴滴來反映出他對於幸福的 1個 定義跟想法那我覺得這是我們希望能夠傳達給民眾也希望民眾能夠去思考的那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說雖然我們是透過短影音甄選的活動但事實上我們不是只有停留辦活動這樣的 1個 層次其實大家去回想我們過去幾年我們其實不管是透過像今年是影像的增建那我們曾經也做過是帶間的調查帶間的調查來研發相關的學習資源那我們也辦過相關的像家庭教育的論壇或者是實體活動等等我們其實主要希望這些透過這些多元的形式引導大家去思考什麼樣的互動可以讓家庭的關係更加緊密那再來就是說我們對於家庭的那個想像跟期待在不同世代之間到底有沒有不一樣那這個是我希望能夠透過這些不管是實體的活動或線上活動或增建等等去讓民眾去思考的因為我發現不同的世代對於家庭價值的定義其實有很大的不一樣甚至他們對於所謂的有效的溝通這件事情其實都有很大不一樣的想法那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1個 方式來促進彼此的理解所以在今年我們是比較以參與式設計這樣的 1個 方式讓民眾不管是透過參與我們這個活動或者是他去觀賞得獎的作品讓他能夠有對於政策的一些理解因為我覺得家庭政策它其實不是只有硬邦邦的文件跟法條其實它更多的是在每一個互動中累積出來的 1個 溫暖那我們也希望說透過這樣的 1個 設計讓民眾在參與中能夠體現政策的 1個 精神就是說你要參與要不就是你來拍你來想那另外就是拍好了以後我沒有參與拍沒有關係所以我們現在透過像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全民參與那我們在這邊我們要稍微休息聽一小段音樂但我要先預告一下後來我有幾個問題要請教一下科長你好就是說當然第1個部分就是我們要談談看我們推出了像這樣子的活動以後參與度怎麼樣那大家有多少人來參與然後這個成果如何報名情況這些我們都想要來瞭解那當然剛才科長有提到另外一點就是說我們在代間就是不同的世代不同的這個一輩一輩他們所表達的像溝通的形式表達幸福關愛就表達關愛跟感受幸福的形式是不一樣的對如果說祖孫三代一下就隔了這樣子 40年 到 670年 了對好怎麼樣去感受彼此不同年代然後是不是可以覺得說貼近他可以傳遞我們的溫暖然後感受到對方的幸福好馬上再回來談我們每天都不同時期都覺得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又要過 1年 了一下又是到聖誕節一下到端午節但是現在呢我們要跟大家講接近 5月 中又到了國際家庭日所以在這個節日裡面其實充滿了幸福跟溫馨的感覺但是我們是不是每年就有這麼1天 幸福甚至有的時候會發覺說回家以後覺得好像總覺得家庭裡面少了一些溫暖那可能是誰是誰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那我們今天其實就教大家一些方法如何隨時隨地讓你自己感覺幸福特別是在家庭裡頭所以我們今天特別來談這個5月15號 聯合國的國際家庭日那我們每年都有活動今年我們繼續我們邀請了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楊雅庭科長在節目裡面跟大家分享今年的活動所以科長剛剛有提到說我們今年是用這個參與式的方式來辦活動所以你可以參加我們的拍攝也可以來參觀我們的影片觀賞我們的影片所以我們現在報名的情況是怎麼樣我來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今年我們的短影音甄選我們大概甄見的期間是 2個 月在 2個 月的期間我們總共收到了將近 150件 的作品將近 150件 的作品那因為我們總共是分成兩組第一組是所謂的國高中組第二組所謂的社會人士組含大專院校那這兩組收件也相當的平均每組大概平均都大概 70件 是那競爭其實也滿激烈的我們透過了我們邀請我們很專業的評審來做兩階段的評審之後我們最終脫穎而出我們的前4名然後再加上有 6位 入圍者的鼓勵所以我們每一組選出總共有10個 作品那這10個作品其實每一組的這10個作品我都看過真的是相當精彩那從我們這次甄選這些作品來講我自己發現從內容上來看其實他們有一些共通點就是他們其實都是透過不管是哪1個年齡層的作品他們其實都傳達了溝通這樣的 1個 家庭的價值那我覺得這個是很珍貴的因為這些價值是維繫家庭關係1個 很不可或缺的元素那有的作品它其實直接就是演出家人間溫馨的互動那有些則是透過家人衝突過後的一些和解來凸顯出溝通的重要性我們這次的甄選也有很特別是有來自多元家庭的也有來自不同族群家庭的也有來自比如說像身心障礙族群家庭的都有那我覺得這讓我覺得這個參與真的是很棒那另外我覺得很欣慰的一點就是說在這些作品裡面其實我們都看到他們很自然的把一些政策的資源把它融入在作品當中那比如說像有一些學生作品他就會提到說到家庭教育資源網去找一些溝通的技巧怎麼樣跟爸媽溝通那另外也有一些像社會人士的作品他就會提到說怎麼樣透過育兒津貼來解決他們在現實困境的一些協助那我覺得這都是蠻好的這也顯示說其實我們政府在推動的一些家庭教育的一些資源其實也慢慢有一定的成效出來那也讓我們知道說未來我們要更積極的再去找尋或者是再去發展出更多的資源是他們有需要然後我們能夠提供給他們的這樣的 1個 資源那另外我們這次還很特別我剛剛有稍微提到就是說我們這次的作品裡面有很多是有一些是那個像多元家庭的一些樣貌包括剛剛提到的同志家庭或者是身心障礙家庭單親家庭等等那我覺得這些作品也都傳達了1個 很重要的訊息就是什麼樣的形式的家庭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家庭是不是有愛跟承諾來支撐我覺得這是重要的這是我在這些作品裡面我看到的愛跟承諾真的很重要這2個要綁在一起我有愛但我不承諾那也不行你光有承諾但是沒有愛那可能也不能撐很久沒錯那這1次的作品其實剛剛跟大家提的就非常的多元那同時在形式上我們也發現非常的有趣它已經不再侷限於我們以前傳統那種比較是講述式的方式而是像有一些用動畫的然後也有用動畫漫畫的然後也有像用 rap 用rap 來唱然後另外也有像那個黏土偶像畫的是偶動畫這樣子是所以我們很歡迎我們的聽眾朋友可以到我們嘉寧教育資源網我們的就是得獎名單已經公告了大家都歡迎大家上去看這些得獎的作品真的很精彩真的像這樣子的影片然後有十部其中六部入圍所以我們就看到這十部作品這很棒所以我們在裡面看到各種不同的形式因為像微電影我們都講以前是從大概30分鐘 變 20分鐘 變 15分鐘 就一直往下那我們現在的平均來講大概是多長的時間那我要問到 1個 重點我們這1次真是挑戰了大家的極限因為我們知道目前時下的年輕人他們其實看短影音其實你要他看超過 5分鐘 大概很困難所以我們這1次就要求了我們所有參賽者在二分半以內要完成這個作品這真的是高難度是對這 140天 寫了很多內容但我們微電影圍到說二分半那要表現這個你知道要表現幸福或者愛往往也都需要時間醞釀是但是我們這1次把它限制二分半是那確實你也看到很多精彩的作品對但我覺得這些參賽作品他們厲害的地方在於說他們呈現幸福的方式它不一定是透過言語它有可能是透過 1個 運鏡的其中 1個 動作就讓你感受到這是愛那我覺得這是非常厲害的這些參賽作品他們未必是來自於一些專業的攝影者或者是他們有的可能甚至都還是學生但是他們透過他們拍攝過程中那種很真情流露的 1個 方式跟互動都讓我感覺到真的很幸福OK 我們就馬上要來談看看這分兩組國高中組以及社會人士和大專組兩組影片的特色都很厲害都不超過二分半我們休息一下繼續訪問今天特別來賓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楊雅庭科長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我的媽媽是超人只有讀心術都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我媽媽是超人不怕蜜蜂會保護我我的媽媽每天凌晨起床每天還要忙到凌晨每一個媽媽都是超人超級英雄母親節到了教育電臺彰化分臺祝福每一位神力女超人健康幸福母親節快樂喔全臺最大規模的反毒教育特展就在嘉義文化創意園區沒錯展期從 3月 28號 到 5月 7號 免費參觀喔那是不是也告訴大家這次特展有什麼特別的互動體驗呢有記憶特務解謎遊戲讓你體驗毒品對記憶的影響還有 3D 全息投影直觀瞭解毒品對大腦的傷害好精彩喔快上教育部防治學生藥物濫用資源網或撥打 24 小時免費諮詢專線 0 800 7 70 88 5 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女兒啊你看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理財說會提供標股還保證獲利很多人都有賺錢耶爸現在有很多假冒名人或專家的投資廣告那些都是詐騙千萬別相信要記得不要聽穩賺不賠的消息不加入陌生可疑的群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理財還是要謹慎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1跟禮拜二晚上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邀請大家的好朋友教育部中山教育司的楊雅婷科長在我們節目現場跟大家來分享這次他們所辦的很棒的1個 競賽 5月 15號 國際家庭日的微電影真見楊大華好嗨還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八戒你們真的很厲害楊科長真的非常細心你看每年都辦不同的活動然後還有不同的主題那這次呢希望說真的能夠做到全民參與而且是很親切輕鬆就可以參與當然所謂輕鬆就是說你隨時來看我們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今年我們的主題就是這個要有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時刻那也是我們真見的這個主題要微電拍出幸福的時刻那麼當然啦如果說你來參加那當然是非常歡迎我們這次參賽也有 150多件 150件 對差不多那這是拍出來的喔那來報名但是沒有完成或者還沒有拍好那可能更多了所以在過程裡面其實我們這就是看大家的時間都歡迎大家來參與我們的活動好那在這一階段我們馬上要跟大家來分享來公布一下就是我們有分兩組有國高中組另外1個就是在社會人士和大專組那作品一樣多都 780件 那我們在就前面 4名 是得獎那入圍的作品有 6位 10件 作品我們上網公告宣傳讓大家來看那有沒有按他們的比例來稍微分配呢因為這1次我們兩組參賽的件數還滿平均的所以我們這1次就兩組各選了前10名各選了前10名所以各有 4名 得獎6名 入圍這樣子是所以我們有 20部 影片可以在網路上面給大家看沒錯那這1次從這個影片裡面因為我們知道大家來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前情提要讓大家知道說我們拍攝的情形而且我們看現在要拍攝真的時間是個重點嘛對不對那現在拍攝時間你看限定在二分半以內那他用什麼樣的鏡頭語言來傳達這個幸福的時刻好好奇喔對我想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1次幾個得獎的作品我覺得都非常的有趣然後也非常的有創意那首先在國高中組的部分他們的作品因為是青少年所以他們的作品都充滿了在情感上非常的直率然後也有很獨特的創意這樣那像我們的第1名的作品叫做無聲的愛那這部作品它主要是把鏡頭對準了 1個 聽障者的家庭那他透過聽障者家庭的 1個 日常像搬家烹飪還有分享音樂大家可以想聽障者他聽得到嗎他應該聽不到是但也是透過這個他的伴侶因為他的伴侶是正常的不是聽障者那他透過 1個 小小的動作他想要把他想聽到好聽的音樂跟他另外1個伴侶分享可是他突然發現他好像聽不到但是他很巧妙的去轉化成是情感之間的交流不讓這樣子的 1個 隔閡成為真正彼此的隔閡那我覺得這個運鏡的傳達是非常巧妙而且非常的帶正向意義的那我覺得他們透過這一部影片其實引導我們去思考說當語言溝通的這個方式他行不通的時候伴侶之間的愛要怎麼樣來流動是我跟聽眾朋友也是很好奇就是說那他要怎麼樣來告訴或轉換心境讓他的伴侶可以知道說音樂或者說他怎麼樣來轉換當時的情境像他在影片中他剛剛我提到他想要跟他的伴侶分享音樂但是他突然發現說他其實是聽不到的那很快的他們就彼此抓著彼此的手告訴對方說我愛你是他們直接其實是用這樣的方式讓對方知道說我其實我不是刻意的但是我其實不管你聽得到聽不到我依舊愛你對高中生喔對是那像再來就是國光中組裡面有第2名是我有 2個 爸爸那他就是透過 1個 同志家庭的日常生活 2個 爸爸帶著1個 孩子那當然他也在在影片裡面他其實有傳達出他們不是只有幸福他們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可能也會遇到同學對他有不一樣的眼光覺得你怎麼沒有媽媽他在影片裡面讓 2個 爸爸傳達不管是父愛母愛都加倍來帶著他到學校讓孩子們其他的孩子們也感受到說其實 1個 家庭的組成不一定一定是 1個 爸爸1個 媽媽2個 爸爸 2個 媽媽一樣能夠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讓他感受幸福是這方面其實臺灣走在這個國際間算是蠻尖端的蠻全面的是那大家對於多元成家這方面其實我相信的絕大多數的朋友對於這個多元成家如果說他就是說他們有這樣子的 1個 情形或者這樣的需求他不會有意見是就是說我們像一般做投票普查來說我可以尊重那至於說自己是不是願意或自己可不可以那是尊重其他個人這是兩方面是針對議題上來讓大家廣為去理解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只看到表象沒有看到細節是所以這邊說我有 2個 爸爸但是相反別人說你沒有媽媽可是怎麼樣在影片當中也透過這種表達說我有我沒有缺乏甚至有時候我有雙倍的愛沒錯也是二分半嗎是那我想其實他也是透過這樣的1個 過程因為有時候是因為不瞭解不理解而產生的誤會那我相信在影片中其實學校裡面的小朋友他其實並不是真的覺得說你怎麼樣但他只是不理解說你為什麼沒有媽媽也只是很單純的問說你為什麼沒有媽媽可能就造成這個孩子覺得說為什麼他自己也問自己為什麼所以我覺得這些議題其實是需要透過不斷的溝通讓大家都能夠瞭解其實家庭的樣貌是很多元的是我們常會有些時候會誤解誤解就是因為不瞭解是那溝通就是說你要勾你不勾就不會通沒錯楊科長真的是絞盡腦汁就想辦法說各種面向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臺灣這麼多元的面向有婚姻有教育有親子這些議題都鼓勵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然後用不同的創意凸顯然後拍攝出來沒錯因為以往我大概會在思考說每年我是要以親子為主以婚姻為主嗎還是以性別平等為主但後來我發現說其實這些不同的主題其實或許我可以用 1個 就像這1次短影音甄選這樣的 1個 形式讓它全部呈現讓它全部呈現那我覺得這也是 1個 讓民眾有更多更多元不同面向參與的 1個 機會是我們要促成像這件事情也都必須要這個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來就是說我們現在你知道之前要大家用的形式不外乎演講作文比賽對不對要寫出來讓大家看可是就是說接受度其實有時候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來這邊現場聽或是說來看文章可是現在呢我們現在用短影音其實最大的難度在於說沒有人是導演也沒有人是演員對不對在國中高中以往可是現在拍短影音這件事情已經因為我們的載具方便因為我們工具方便用手機就可以完成沒錯剪接軟體也配合然後大家又有想法又有經驗所以很多孩子在小學就開始上這個影片的課程沒錯他已經走入日常了對而且這是大家真的現在搜尋影片的權重最高就代表說大家最喜歡接觸最愛看的就是影片沒錯所以拍出來真的影響力會非常大那剛剛提到是國高中組那在社會人士組這邊是不是也可以談一下他們的這個首獎在社會人士組的部分其實我們發現社會人士組的部分他們拍攝的主題跟國高中組有一些不太一樣在國高中組的部分比較他們呈現出來的主題比較多的是譬如說像是親子溝通或者是剛剛提到的多元家庭不同族群的家庭的樣貌這種那在社會人士組他就很明顯會比較偏向是他們在伴侶經營或者是他們在婚姻關係中所需要的一些諮詢的內容或者是他們在育兒的過程中希望能夠得到的支持很明顯那像譬如說像我們社會人士組的首獎第1名他的片名叫做意外奇蹟那什麼意外奇蹟呢他就是在描述就是說 1個 年輕的伴侶他們意外懷孕這樣的 1個 事情那他透過很詼諧很幽默的 1個 方式來呈現出就是伴侶間他突然發現懷孕了那怎麼辦養得起嗎很現實的問題是那後來他們以 R ap 的方式帶出來政府有哪些資源可以來幫助他們的來可以協助他們的那最後他們決定那我們可以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 1個 美好的意外那我覺得這些他讓我們去思考就是說在人生中可能有不同的意外但是這些意外也有可能是成為你人生的 1個 轉機是成為 1個 轉機那在我們面對這些意外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很正向的去尋求協助來解決你現在當下看起來面臨的 1個 困難讓它成為幫助你的助力是我覺得這是這影片讓我看完之後我自己在思考的部分真的我們發覺人生在這個很多的這個困難當中你要尋求突破那就是看你採取什麼樣子的1個 作為那你不作為也是1種 作為我就等在這邊我等著別人來幫助我就是你做了 1個 等待的像這樣子的 1個 行為那但是你很難會取得真的就有點守株待兔的感覺哪那麼好你在這邊獵人就整天坐在那然後就有兔子自己去撞樹帶回家沒有啊所以我們就發現說辦像這樣子的 1個 比賽過程當中那大家也是先有作為要找尋題材然後看怎麼樣來做拍攝當然這個演員自己演或者說選角這些都是一關一關難關可是他們願意 take 願意接受這個任務接受挑戰來進行包含就是說這是 1個 意外那他願不願意接受這個意外你要把這個變成美好的意外還是變成人生生命中也許就是每次想到就會有點傷心難過的 1個 困難那所以我覺得藉由這1次像剛才楊科長提到說他們就上網去看政府哪些補助這些也就是說從這支影片裡面我的感觸就是我們知道利用像運用像這樣子的比賽裡面我們知道說資源跟數位落差這之間我們做 1個 整合很多資源因為我們有數位落差我們沒有上網去搜尋所以我們就不知道有這麼多資源你要去實體去找人詢問你要跑好幾個單位但是我們就發覺說現在有資源但靠我們這個米片數位落差大家用這數位工具就已經非常的上手了但是你要去做這個行動那進而呢他等於說幫大家做 1個 懶人包是沒錯對如果說你家裡面好像要有新生命或是說之前你在備孕的時候那你在想說我這生出來我生了怎麼養他就提供了 1個 政府這麼多好的政策所以在這1次這個活動的整個這樣子走下來其實我自己也發現說以往我們其實很努力的以政府的觀點想要去做一些不同形式的學習的資源希望能夠送到我們的民眾手中但是何不換 1個 方式想我們由民眾他們自己來告訴我們他怎麼樣來運用這些資源而且從民眾手中拍出來的東西才其實是真正第1線或者是接地氣的他們會去看的東西換 1個 角度來看民眾資源的運用其實反而能夠更貼近他們的需要那所以這也是我在辦這個短影甄選活動這整個過程這樣下來我發現它很大的意義的存在真的這樣講起來真的我們又可以更放大我們的成果因為今天不管你拍的好不好是不是容易讓人接受有沒有入圍得獎那就算你來真的你看有 150個 這個影片在裡面我們在看就算他拍的沒有得獎但他反應出來的問題沒錯對的 1個 參考行政的依據對因為這些作品其實他們拍攝的內容真的都非常的精彩而且其實都還滿有教育的意涵的所以其實我們後續我們也會運用這些得獎的作品在我們北中南東的家庭教育中心來做後續的一些推廣讓民眾可以透過這些影片能夠打中他們的心真的這我相信評審是最痛苦的是因為名額就是各組只有 10個 名額如果說擴大一點的話好像更多可以那個評審會覺得說我覺得這個好像很好都可以讓大家看到但是沒有關係我們看到這20部作品就是非常棒那剩下的就是在政府單位像雅婷科長他們的幕僚團隊都會把他的需要反應出來的事情就把它截錄下來可以對各個公部門來提出那我們剛剛講的是這個社會組的第1名那還有第2名我們聽小端音樂回來繼續請雅婷科長跟大家來分享還有哪些議題是我們社會成人面向大家關注的Do 今天在教育開場節目裡面我們特別邀請教育部好朋友雅婷科長她目前是在推動說我們在家庭幸福這個國際家庭日 5月 15號 這個重要節日裡面在每一年的活動那今年呢我們是由這個微電影的方式來這個結合就是我們如何透過微電影透過鏡頭來傳遞幸福感那當然在裡面有各個不同類型的家庭那組別也是有國高中組還有這個大專社會組那我們剛剛社會大專組這邊我們講第1名那第2名好像也很有特色在社會人士組這邊它的第2名跟第3名很特別他們其實主題都選的是我們的幸福時刻但是他們的表現的手法不太一樣1個 是用動畫來呈現1個 是用真人來呈現但是他們同樣都是來呈現多元家庭的幸福樣貌那我想這個部分他們在主題是以那個同志家庭的樣貌來做呈現但是他們的呈現的方式也不太一樣那用動畫的部分他其實是用抽象的方形圓形的形狀來去說幸福沒有標準的模板這樣的 1個 議題那以真人拍攝的部分他是就向家人表達他的情感的需求帶著他的另一半來見他的爸爸媽媽這樣的 1個 方式來呈現出怎麼樣讓家人能夠理解能夠同意是這樣子那另外我想要分享 1個 在入圍的作品裡面也是算滿特別的它叫做遲來的幸福那它其實它在我們這些得獎作品裡面比較特別的議題是它去談到的是 1個 熟齡再婚的 1個 故事那透過這樣的 1個 主題也呈現讓我們去思考是說這個幸福是不是它有年齡的限制嗎那整個家庭的結構是可以再重塑的嗎還是它一定是要那樣的傳統的樣貌所以我覺得這個作品它也是在主題的呈現上也是非常的特別而且具有吸引力真的關注的議題面向它的型態還有深度都不一樣是尤其是我們看到從國中開始這個家庭感受到幸福到了這個大專社會方面剛開始要這個成立家庭的時候那意外的懷孕怎麼樣面對一直到遲來的幸福不管如何用什麼形容詞遲暮之年黃昏之戀這樣子都可以說戀愛這件事情愛情或幸福感它永遠是新鮮的沒錯不管什麼樣年齡那尤其是年紀越長越瞭解自己越瞭解自己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彼此會給予幸福所以就是說看我們在機會方面也是可遇不可求自己的型態也是我們看到各種作品大家都會感受到那我在這邊有很強烈的 1個 感受就是今天我在前面的這個節目裡面跟雅婷科長學到 1個 叫愛與承諾他們是雙胞胎是沒錯你不能夠缺少任何 1位 另外就是努力跟豐收那他們是好朋友沒錯對你放心你絕對這次如果沒有看見你下次也會豐收對我想最後有點時間想請教雅婷科長 1個 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你看每年辦這麼好的活動推陳出新那麼當然我們也面對臺灣家庭樣貌越來越多元有單親新住民那還有多元家庭那所以政府在政策上面我們怎麼樣能夠照顧到分屬不同類型的家庭需求好我來推展家庭教育其實我發現因為現在的家庭的樣貌真的是越來越多元那就像主持人剛剛提到單親新住民家庭等等身心障礙者家庭等等其實真的非常多元那我們怎麼樣針對這些不同樣貌的家庭來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其實我覺得有 2個 很關鍵的原則是我們要把握住的 1個 就是精準化 1個 就是差異化那這聽起來這2個原則看起來好像相互矛盾可是事實上我們在政策制定的時候確實我們針對所謂的精準化我們針對不同家庭的不同階段我們來設計符合他們需求的一些內容比如說像我們針對要剛新婚的伴侶或者是剛生育小孩的家庭或者是小朋友剛要入小學這樣的 1個 家庭或者甚至是禮義的配偶我們其實針對這些在不同家庭階段關鍵時刻的這些家庭我們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一些資源那在場所的部分我們其實也希望透過結合像一些戶政事務所醫療院所小學這些場域那在他們比如說民眾辦理結婚登記的時候新生出生的時候在醫院的時候或者是小朋友開學的那1天我們就提供比如說像親子溝通的相關的資源到他們手上或者是伴侶相互怎麼樣來跟對方相處的一些撇步到他們手上那這是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很精準的一些管道來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的部分那在差異化的部分像比如說像如果是單親家庭那他可能會更需要的是一些情緒的支持跟資源的提供那我們怎麼樣透過這些單親家庭他的需求提供符合他的東西這是所謂的差異化的部分那另外我們這幾年其實也針對身心障礙者的家庭其實有更多的關懷跟更多的支持我們其實在我們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我們也希望說他們也能夠透過這些身心障礙者能夠吸收的一些管道比如說像我們提供聽打服務我們提供聽打服務或者是我們提供一些事實上朋友他們能夠理解訊息的一些方式這些都是我們這幾年一直不斷的在優化我們的服務的部分那像新住民的話我們就希望能夠文化理解的這個部分就變得很重要因為他們來到臺灣怎麼樣能夠融入臺灣的夫家或者是妻家的家庭那個文化的差異其實是很大的衝擊的那我們這幾年其實在我們家庭教育中心或者是新住民學習中心我們也開設各式不同的多元文化理解的課程希望他們夫妻可以一起來甚至家人都可以一起來讓彼此能夠理解跟對方的不同那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透過比較精準化跟差異化的方式希望能夠提供民眾比較到位的一些服務跟資源的部分其實尤其是最後雅婷就想分享這個在新住民的這個中心裡面其實真的大家一起來就是說我們要營造很多生命中共同的經驗那你那時候才會知道說原來他不懂這個怪不得他我講了他都沒反應那很多像這樣子的家人甚至這個兩代就是說公婆或者說這個岳父岳母這個跟新住民一起來客間會覺得說彼此間的這個包容性會增加然後共同性會提高這些都是很好的那當然我們這是現在的做法那我們展望未來我們現在節目時間還剩下短短的大概差不多二分多鐘那是不是可以請科長跟大家分享我們未來有什麼樣的計畫嗎好今年是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了所以我們對於代間這個議題我們非常重視所以我們未來其實在多元化的資源的研發跟競變性的輸送管道這個部分其實我們也不管是透過 Pod cast 或短影音我們也在研發一些代間學習的資源那我們在今年底我們就會出版一本叫做我和我的家人它的代間學習的手冊跟短影音的影片請大家拭目以待那另外就是說我們其實在今年我們也擴大辦理了我們的友善家庭職場的部分我們不管是透過社區或者是我們現在以往我們是透過家庭教育中心跟企業來做結合現在我們更是甚至把我們教育部主管的文教基金會也納入在我們推動家庭教育 1個 很重要的推手對那我們主要是希望透過各式不同的輸送管道各式不同的輸送管道讓在職場的這些夥伴們他能夠很輕鬆的很輕易的就取得他們需要的一些資源那另外我們這幾年其實也開始結合不同的議題希望能夠擴大觸及到不同的民眾包括結合了像食安媒體素養網路詐騙食農教育對那甚至我們在去年開始我們也開始結合戶外教育我們希望透過結合戶外教育去讓家長把孩子帶出去能夠達到親子共學的目的那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我們都會加強力道來做推動的是我們今天在這個短短時間裡面我們本來想要介紹一下國際家庭日沒想到當然也介紹國際家庭日但是給大家更多面向的收穫是我們藉由今年的活動不同的影音作品也認識了臺灣這個包容性的全貌當然更重要的是後面我們也了解到了現在還有未來教育部中山教育司要推動這個給各個不同的家庭甚至個人我們有哪些的協助我們今天真的非常感謝雅婷科長接受我們的訪問同時我們節目到這邊也要告1段落了那今天我們再次謝謝科長謝謝您謝謝大華謝謝各位聽眾感謝大家收聽教育開講我們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教育部","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微電影","家庭日","教育部中山教育司","國高中組","社會人士","聯合國"],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fe2fe91e7f430022de03a4",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煙蛋不是蛋,當心用了會完蛋(電子煙防制)",guests:[{name:"黃久美",unit:"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1.什麼是菸品? 為何兒少、青少年不宜使用菸品?
\n\n尼古丁與大腦功能、多巴胺效應、大腦被綁架
\n\n2.尼古丁與大腦的發育
\n\n學習能力、情緒管理、衝動控制
\n\n3. 為何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新型菸品的吸引?
\n\n視覺意象行銷、易於隱藏與使用便利性、社群影響與同儕壓力
\n\n4.煙彈作為毒品載具的現象
\n\n煙彈被非法使用、易於偽裝、監管困難
\n\n5. 校園如何因應?
\n\n管控菸檳可及性、抗衡次群體的偏頗價值觀、導入學習科技與AI技術於創作與傳播正向訊息
\n",date:1746460800,pictures:[],keywords:["電子煙防制"],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19f9e41e7f430022e00306",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afd1e7f430022de1a25",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6529500,end:17465328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19fa030b58640008263144",key:"2123ba471f733c8fb3e0ae95dc8e1f9a",duration:3299.9798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afd1e7f430022de1a25",originalname:"67ff6afd1e7f430022de1a25-1-20250506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06 20:01:07",dir:"2025/05",size:53412727,mimetype:"video/mp4",name:"2123ba471f733c8fb3e0ae95dc8e1f9a.mp4"},channel:{_id:"6819f9c40b58640008263120",key:"9f6af98622afe7c4096d745501cc0fa1",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afd1e7f430022de1a25",originalname:"67ff6afd1e7f430022de1a25-1-20250506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06 20:00:04",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9f6af98622afe7c4096d745501cc0fa1.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6532836,updatedAt:1746540032,using:!1},onShelf:!0,createdAt:1744711657,updatedAt:1748214064,stt:{transcriptId:"0173e089-4d14-4a7c-9d33-7f9ac1e6ea29",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好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我們的頻道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送禮物給大家什麼樣的禮物最好呢當然是人生一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健康健康是太重要了但這個禮物要送出去送禮的人不只是我那我要請 1位 專業的特別來賓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其實人生的路上很多的點我們都會忽視掉覺得說這個沒什麼那個也大家都在做也沒什麼關係但是我們只要一開始就發覺說很多路是不能回頭的路那我們也希望說能夠停止我們能夠幫助他回頭那這時候也就是我們今天特別來賓他的專業的知識跟功德我們特別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的黃九美黃教授黃老師好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是很開心有這個機會來這裡我們也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您我們知道說您在這個像是菸檳榔什麼易於成癮的物質在能夠防治或教學上面真的為大家樹立很多的標竿也幫了好多的人在這邊我們今天特別要談就是菸彈這個事情菸彈這個標題我們是嚇的菸彈不是蛋當心用了會完蛋對我們常常講說這個像菸抽了有尼古丁有膠油那但是電子菸到底它裡面含有多少有害物質有時候不是每個人都瞭解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開通明義來講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們要邀請九美教授來和大家來談一談什麼是菸什麼是菸品那為什麼兒童青少年不宜使用爸媽或大人可以用對於小朋友兒童來說它的傷害又在哪裡我一直覺得說這個是目前很重要的 1個 問題那尤其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家長其實我們以前都會說大家應該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小孩或學生去吸菸吧應該沒有這樣子的大人基本上大家也會覺得說這個可能是年輕的時候真的都不要碰那可是我們之前可能知道什麼叫做菸很明確的知道什麼叫做菸比如說如果我問主持人說你知道菸的味道知道啊聞起來的那個味道對因為以前我們的腦海中就是 1個 菸草的味道是可是現在再問你菸的味道真的只有菸草的味道嗎好像不一定有時候經過這抽菸的人身邊會覺得說這個味道好像有點附著有一些不同的氣味就菸本身它不是香的雖然叫香菸但它好像加入別的東西什麼水果或什麼對所以說現在就發現說很多時候我們以前都知道菸品就是很剛剛主持人講的香菸我們知道它的外觀我們也知道它的味道可是現在我們真的搞不清楚它的外觀是什麼樣子我們也搞不清楚它的 1個 就是味道是什麼樣子那這個過程就會讓那個家長跟跟我們校園的師長們就會覺得有點怎麼辦我到底什麼時候知道它有用菸品嗎其實我們可能自己都不有一點沒辦法察覺對那像說那個像美國的 1個 調查它 MI H 的在類似我們的那個衛福部這樣的 1個 調查它大概也發現說我們去做一些針對針對 35歲 以下的年輕人跟兒少我們去做 1個 分層看他們對於菸的味道他喜歡什麼這個菸的味道後來發現那個菸草味的味道很後面耶前面的就是像剛剛主持人提的叫什麼甜甜的水果或者就是糖果點心啊巧克力啊就是這一些五花八門的味道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剛開始菸品你剛開始知道它是什麼就傳統的可是現在為什麼要你要多去提防我們這個題目提出來這個叫菸彈因為菸彈裡面它的菸油它是可以添加各式各樣的化學香料這些化學香料添加進去它會改變那個香菸尼古丁我們說應該是說菸草啦可是因為它現在變成是萃取物也是化學合成的啊所以根本它也沒有那個那尼古丁也是化學合成對所以說它變成是 1個 複合物複方確實然後它就把這些複方結合起來然後變成是說你看喔它就不會像以前我們說菸草味臭臭的你要香香的我可以給你香香的那甚至你喜歡什麼味道我提供你什麼味道你可以客製化那這個就變成說我們這個產品越來越轉型不同那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就是在校園裡面這些兒少他們可能比較需要一些覺察才會知道說它不要掉入這個陷阱然後家長也需要去多一點關心就是說你可能要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在用那用了之後其實真的你會看到有些行為上的 1個 改變我們才可以多過來來保護它不然太早使用這些菸品我們覺得最大的擔心其實不像是以前我們知道以前我們在提供什麼菸害防治教育的時候大概都會說預防什麼肺對不對通常都會說肺癌因為他跟那個研究最自己吸到肺裡面去了這個實證研究最連結最強的可是很多小孩就我們的同學們會覺得說不會啊反正我吸菸我又不成癮那只要我不上癮我就不會得肺癌而且肺癌發生也是好幾年以後又不是我現在 10幾20歲 的時候會有不會啊可是這個不會說實在你不要忘記了人就是我們 1個 人要正常的活動然後做決定然後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很多年輕人喜歡在他的 1個 自我認同上面他希望自己是有價值耍酷耍帥或者是比較就是比較有他的 1個 自主能力的那這些部分其實都是在跟你的大腦有關係那你的大腦說實在的大腦是1個 體驗的器官這個體驗的器官非常非常的會被這些所謂的一些物質會影響尤其這些物質如果它可以變成說你接觸進來之後它可以透過我們說其實大腦血液是有 1個 屏障的因為我們要保護大腦的正常我們要保護大腦的 1個 正常工作那這個工作我一定要把一些有害物質擺在外面對就是像剛剛主持人講的腦血屏障這個 BB B 這個部分那這個部分的話尼古丁會穿透他會過得去而且他過去也很快那這怎麼辦很快他就會影響到我們同學在大腦的 1個 就是功能性上面會被改變那這個改變部分就會比較令人擔心因為我們都說為什麼有些人如果煙如果不好那幹嘛大家要吸煙幹嘛大家會很想吸煙你都一直跟我說不要不要可是明明就很多人我不能講很多有人會去試然後試的還覺得還不錯那為什麼我不能為什麼他能我不能就會有這樣子一些想法或者是那種怎麼講試試看的心態試試看的心態如果分泌不足的話那可能你的神經反應就沒有那麼快你就會懶懶的沒有動機對不對就悶悶的就不想動什麼可是當你有多巴胺的時候你會覺得說我好像比較專注然後我的活力好像比較好然後我會覺得比較情緒上我會比較高漲一點是可是我們不要忘記情緒跟那個就情緒會受到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可是在傳導物質的影響他事實上你就把他想像是1個 翹翹板在翹翹板的這個過程裡面如果我們把他推高用多巴胺把他推高的時候你高高的你覺得很不錯可是翹翹板我們都知道他不會一直高他會往下降對他會回來的那我們說你在公園裡的翹翹板還好你有 1個 土地大地之母幫你撐撐好就是在這個平平的地上平平的地上可是在大腦裡面他不是這樣作用的他下來他是更下來你可以往上就你往上的時候因為這個尼古丁帶來的多巴胺的濃度他的 1個 升高的劑量他可能超過我們比如說吃個巧克力蛋糕或者是有 1個 什麼樣的 1個 活動讓你覺得開心吃 1顆 草莓我現在說草莓劑什麼的很晃他大概到的 1個 程度他不會他會破表告訴你說我真的好像特別好尼古丁是不是對他破表了然後破表之後好他下來也破表了對上下都破對上下都破表那時候非常非常低迷然後那時候想說我怎麼辦呢我再來再補充尼古丁對依賴了對我可能不成癮其實我可以很多天不吸煙就其實我們很多年輕的同學們他大概也是可以他覺得說反正我吸煙也是試試看或者是我想不抽我就不抽就是他覺得他有這種自我的控制力道可是剛剛我提到的那個蹺蹺板的話你大概就看到他上去也破表下來也破表那破表你會更不舒服我們平時在頻頻的時候我還可以覺得說我很自在我很放鬆可是他現在不是他讓你不自在也不放鬆了那不自在不放鬆表示什麼你會很人家說臺語不知道就是你會覺得很焦躁不安就是你會覺得說我就是哪裡怪怪的哪裡不舒服的然後就想說那要不要去來一口吸一口那你覺得說在吸一口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要去找要去找這些就是看是真的香煙還是電子煙還是加熱煙我真的是想要找他來試試因為我不想要這個很不舒服的感覺現在聽起來他好像已經不只是一般我們感覺間他就是毒品的感覺那種那種我非他不可只是他沒有到毒品那麼強的1個 作用跟依賴是不是他現在其實這個都叫做在成癮過程的時候的 1個 算是什麼歷程那個機轉上面是類似的是是類似的那我覺得主持人剛剛也提到 1個 很好的點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在提醒很多你進入所謂毒品的這個過程裡面他前面有 1個 叫做就是那個應該算是說過度的1個 物質使用那這個物質使用可能就是我們說的酒檳榔這些是說我們可以合法販售的一些這些所謂的成癮物質可能你先使用了這個那這個之後你開始覺得我們不是說他掉下來嗎你開始焦躁不安然後你就會覺得說我需要再有 1個 什麼刺激讓我回到回到我過去曾經的高點你回到吸菸之前的那個正常點你已經不能滿足了你要再去那個高點甚至突破這個也是就是說為什麼我們很擔心他從這個所謂的 1個 這個是說其實物質轉到毒品的1個 部分他可能再回來我們說所謂回來到第1次你或第2次第3次你使用菸品那個尼古丁濃度的高點你不被滿足了他影響到你的一些神經傳導物質接受體的一些感受度所以說你原本你達到你說即使他破表你會覺得說沒有啊我原始的就是你知道我曾經有那樣的為什麼我現在沒有他就會想再嘗試更大一點的所以這是很危險從這個菸品吸菸這個部分因為他的過往第1次吸菸或是說前幾次吸菸的那種突破他自己的覺得說很舒服或是說他覺得說 maybe 很快樂很快感的那樣子的 1個 程度他想要再突破的時候菸所有菸已經不能滿足他他怎麼辦就找個更刺激的所以我們如果說要拒絕毒品之前防治我們就連菸我們都要禁掉對不對就不要去接觸它應該是說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是歷史淵源我們要全禁大概禁不了不然我們就不需要菸害防治法它就是已經是市面上流通的1個 算是產品所以你要全禁大概是沒有辦法因為對有些人他已經需要它了那你把它中斷掉就是逼著他一定要地下化所以那個是另外1個議題可是我們現在講的是校園裡面的同學這些同學大致上來說都未成年都未成年未成年本來就是通通不可以用的這方面我想進一步來請教老師就是說成年未成年對於吸菸這一部分它產生的影響跟傷害有什麼不同我們聽一小段音樂我們談談看同樣的菸同樣的 1根 或是說同樣的份量那對於 18歲 或 15歲 甚至 12歲 以下的兒童那跟成年 20歲 以上的人它差別在哪裡好的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音樂所收聽的節目是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點 到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那今天大華有邀請到的特別來賓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的教授黃九美黃老師教授好主持人好聽眾好今天介紹的一些真的太重要了我相信這個 0歲 到現在已經99歲 已經不能夠形容我們現在的現況 0歲 到 13 9歲 好了都需要特別是很多比較也許是現在年齡可能 67080 左右的朋友在當初其實並沒有那麼就是說做的明顯的菸害防治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還視為吸菸是正常那時候我記得電影院公車都看到有人在抽菸了在很久以前很久以前大家很難想像對不對可是現在我們就算即便我們做了可是有新的美化的菸品進來對不對電子菸或是加熱菸這些然後味道各種剛剛教授有分析有什麼水果味道水蜜桃什麼糖果櫻桃蘋果這種味道那你覺得說它是無害的那事實上它可能傷害更大那大家就看你怎麼樣去使用它所以我們就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用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要請黃九美教授跟大家來分析一下就是說我們先講 1個 成年未成年就是吸菸這個這樣子的影響對身體的造成的傷害在不同年齡層會有什麼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先呼應一下剛剛主持人提到那個味道的那個部分那其實我們自己可以去想像一下剛剛其實不是說只有什麼什麼香味花香果香木質系還是什麼的我還曾經看過有的它在推廣或者說它在算是行銷上面它還講說這個是什麼人蔘就是我們說養生的那種味道人蔘所以其實你大概就會看到說在這1類所謂新型態菸品的1個 包裝手法上面它其實用所謂的味道去讓你降低警戒心對不對我們都覺得說花香好像就是很大自然的木質香也是很大自然的然後如果人蔘還養生然後水果甜甜那些你都覺得它是溫暖的是柔柔的無害的重點來了它就置換了那個概念給你我這個的傷害性可能跟過去我們說在傳統香菸上面的傷害性是不一樣的我叫做減害減害有沒有聽過現在所謂的 1個 減害的1個 概念你看這個就偷偷的1個 概念置換了我不說我沒傷害我說我傷害不大對所以在產品上面它就用這種方式去做所謂的我們說的概念偷換然後偷換之後你就會對它掉以輕心那掉以輕心你就會受影響你就會想說我來試試看那剛剛我第1段我先講到說其實它對大腦功能的一些影響上面說實在的它確實是什麼綁架了我們的大腦它那個破表你上去要破表下來那個翹翹板大家只有想像一下因為你沒有土地撐著你你破表是在破表的往下掉對往下掉的然後往下掉的話那個破表讓大家很不舒服那對於年輕人來說為什麼說它更會不好那基本上我們還是要回到一下施老師稍微講一下我們的那個大腦的發育的1個 階段性這個階段性為什麼說小朋友或者是我們說在成年之前盡量都不要去接觸這些會刺激到你大腦的一些這種傳導物質的變化快速生長的這種物質千萬不要嘗試因為大腦的 1個 發育階段跟我們其他的器官在發育的 1個 成長過程它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出生我們的心臟就開始跳我們出來為什麼要哇哇大哭讓小朋友哭因為我肺部要擴張我要從充滿水的 1個 狀態之下變成是接受空氣的狀況所以它那個器官就在你出生的時候它開始成形開始要工作了可是大腦的工作是一階段階段的它在你出生的時候它要什麼腦幹的部分控制你的是你這一些反射還有你這一些所謂的我們說呼吸這一些這一些功能都是你的腦幹那因為這是生存所以你再一出生你就要好所以醫生我們在現在在醫院裡面出生的時候醫生都會幫你做好很多的 1個 神經評估反射等等的確定寶寶這個地方的大腦的1個 功能性是 OK 的是正常的可是慢慢長大對不對我們說到有 1個 風暴期叫做青春期那風暴期來它是怎樣它其實是在我們大腦對於我們外部刺激的 1個 接受程度上面它的反應性我們會有一點差別會有一點差別在這個青春期的時候我們說有 1個 雖然小可是影響很大比較是我們大腦中間的地方這個杏仁核的部分會牽扯到我們的一些情緒啊衝動啊所以你會發現說為什麼年輕人有時候那個在情緒的 1個 表達上面或者是情感的 1個 接受程度上面它會比較有那個高低性會比較有那個高低性高低起伏那這些高低起伏性就是這個高低性上面的話確實是在它的 1個 大腦功能轉折上面的 1個 我們說比較需要因為它在調整嘛它對於說從它的剛出生一直到現在它對外面的刺激它要怎麼樣去反應的 1個 狀態那再下來的話也是在適應的過程啊對而且這個其實跟我們說所謂的人類它去做這個環境上面的 1個 探索很重要你要有一些刺激性因為你一直都存在 1個 安全區域的話你可能沒有辦法外擴所以你在前面一階段黃老師就有提到說人的大腦就是來探索的就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前面那個是生存的本能所以你是一些反射啊呼吸啊這個部分可是到了我們說你開始可以自由自在活動人開始前面不會走嘛後面會走會跑會跳而且體能越來越好什麼什麼的時候它需要這些刺激性它才會擴張可是再來的話你不能為了擴張或這些刺激感的 1個 尋求把自己的命都搞丟了吧那就不對了因為我們希望是擴張是讓你資源變多不是把你的自己的小命送掉的所以它需要有 1個 叫做我們說皮質的發展大腦皮質的 1個 成熟度好它的位置是在哪裡啊然後它的功能有哪些我們在這邊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休息一下稍後回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臨床護理研究所在不只是任教也為很多學生在做這個身體健康的把關黃九美教授我們休息一下我的媽媽是超人是有毒性素都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我媽媽是超人不怕蜜蜂會保護我我的媽媽每天凌晨起床每天還要忙到凌晨每一個媽媽都是超級英雄母親節到了教育電臺彰化分臺祝福每一位神力女超人健康幸福母親節快樂喔我最近在寫詞想創作一首有臺灣味的歌太巧了我會編曲剛好在辦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我們一起合作吧這比賽要求詞曲兼具還要展現地方特色很適合我們耶對啊創作臺灣臺語客語5月 31號 前上傳作品我們快來準備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女兒啊我在F B 上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理財都會提供標股還保證獲利很多人都有賺錢耶現在有很多假冒名人或專家的投資廣告那些都是詐騙千萬別相信要記得不要聽穩賺不賠的消息不加入陌生可疑的群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理財還是要謹慎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有愛教育電臺歡迎您繼續回到教育開講第二階段的節目現場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和大家談香菸煙蛋現在不稱香菸現在這個名詞你有沒有聽到到底怎麼叫呢還有這個我們要談談看這個菸害對於不同的年齡層到底有什麼樣子不一樣的影響程度輕重不同開始理解那今天這一集真的非常值得大家收藏一聽再聽其實很多地方看得見的你認識看不見的你很難去想像就要我們談的大腦所以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郭立揚明交通大學的黃秋美教授來和大家來分享就有關於在這個煙這件事情現在我們怎麼樣看煙蛋甚至能夠上癮的一些物品所以教授我們剛剛提到說它是不是有具備生存的功能呼吸像這樣子我們看到它的波動很大那就是它會為常識突破做的一些發育上的轉變然後你又提到說大腦皮質那皮質是在哪裡呢其實大腦皮質它比較是在就是我們的表層就是大腦的 1個 表層像杏仁核比較是內層比較中間的 1個 地方皮質算是在算是表面的 1層 對就是外層那個地方可是它其實牽扯到我們所有的感官還有我們一些反應上面它其實是 1個 綜合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 1個 功能的連結那我先講回來說跟我們在一些所謂說慢慢成熟你可能衝動性會比較受控制一點然後你會比較有那個規劃或者是 1個 就是比較冷靜去做一些邏輯的1個 思考判斷的時候其實它比較是在我們大腦的前額葉這個地方應該是說就是比較是有 1個 所謂的預期性然後做所謂的計畫的你要有 1個 規劃性這樣然後這個是在我們的大腦前額葉的地方那這個前額葉的 1個 成熟就是我們的皮質跟前額葉的 1個 成熟的 1個 狀態的話所以你可以猜猜看大概幾歲可以到幾歲剛剛說青春期 18 嗎在後面在後面28 其實甚至有研究說以前我們會看到有一些比較就是一些那個曾經認知科學的一些文章他可能說 25歲 可是有的會說到 30歲 他都有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那是好處也是壞處就是說在你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回剛剛那個主持人問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希望說年輕的人年輕人不是未成年人而已因為我們現在已經 18歲 成年不是只有未成年人是年輕人所以盡量不要去接受這一些所謂的一些成癮物質的刺激最主要是因為它真的會影響到你的大腦這一些部分的 1個 雖然是說它干擾你它干擾你這一些所謂的認知功能或者是情緒調節或者是專注力這一些部分的我們說大腦的一些功能性都會因為你這一些傳導物質的影響造成你的一些變化當你的大腦成熟了你可能受影響的 1個 波動性會比較少可是未成年人尤其是 18歲 以前我們說這個你看他根本他的大腦皮質都還沒有真正的熟透他沒有熟透然後你就一直用這些各式各樣的那個物質去刺激他然後那個蹺蹺板剛剛那個蹺蹺板讓他這樣動來動去動來動去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太知道說那到底你要不要好好的愛護你自己的大腦如果你的大腦不夠功能不夠好你的專注力不夠好然後你的反應就不敏捷然後你再做一些比如說人際的應對接就是我們說人際關係上面因為你的衝動性比較大你沒辦法克制你的情緒反應或什麼的時候你是不是比較容易跟人家起衝突那起衝突的時候你又不喜歡因為起衝突人還是會覺得不舒服對啊它事實上是 1個 惡性循環它是 1個 漩渦性的 1個 循環那這種部分我們就需要去跟同學們就要去提醒一下或者是我們的家長老師都要去注意一下我們如果前面的階段把它保護得越好或者是說讓我們的我們的年輕人跟青少年有這種概念幫自己保護得更好其實後面對他來說他可能要去從事任何的活動或什麼他那個本錢越足夠是他並不是 1個 多少量的問題而是他本質會轉變在還沒有成熟的過程當中那我想提 1個 問題就是說像有些這個兒童或青少年可是他環境裡面充斥了二手菸那他的影響跟吸菸來比較或是說他什麼樣的 1個 環境底下就算是二手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這個我要再說一下以前所謂的像說我們傳統菸不是有二手菸三手菸的 1個 危害嗎然後都已經開始在就是我們的那個就是國健署的一些宣傳的媒體上面有去做說明然後再來我們的新興菸品其實陸續也有在說明跟提到這些所謂他對環境環境上面的這些菸害的 1個 暴露上面的 1個 確實是會有可是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說因為我們很多我們回到那個菸彈好了菸彈裡面其實我們不太知道他的添加物是什麼當然他讓你成癮的叫尼古丁所以他會有尼古丁的萃取物可是你不知道他的比如說尼古丁他要在 1個 基底油裡面去做1個 溶解然後再讓他加熱然後讓他去擴散出來去吸入你的肺因為我們是用吸的這樣的 1個 部分那這些部分的過程裡面我們不太知道他添加的是什麼樣的化學物質那你怎麼知道他的穩定性到哪裡你怎麼知道我現在的 1個 加熱的 1個 線圈比如說是點火燃燒所以點火燃燒的1個 溫度跟我現在加熱的1個 溫度上面他的 1個 差異性其實是有差的那在這樣的 1個 溫度的1個 差別性下面燃燒完全還是燃燒不完全或者是他產生什麼樣的化學的1個 組合性沒有人知道太多的未知對你不知道那個對那個你周圍的人的產生的一些影響是什麼然後更擔心的是被添加為什麼說要特別把煙彈拿出來是因為之前太多無形的那種地下工廠就是添加一些我們剛剛比較擔心的所謂的毒品可能被添加一托名字或者是大麻對你根本不知道他添加的叫做什麼然後這個讓讓我們的急診醫師很頭痛因為進來之後我們剛剛講到你的大腦還不是完全的成熟的 1個 過程當中你不知道你吸進去的是什麼那當剛最麻煩的是說剛你剛開始吸的時候你會以為沒有那個效果你會多吸他有 1個 時間差對然後吸了之後你發現說你過量了然後就產生一些所謂的中毒反應那中毒反應我們送去急診的時候醫師就覺得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啊然後現在大家都覺得說我不能跟人家講我有吸這個因為這個是違法的嘛那不講不講不知道本來幫你解毒啊所以這一些過程我覺得是一串一串的相連的然後他怎麼樣去預防的話基本上就是你要知道這樣的陷阱你要預知然後當你遇到的時候你要很明確的知道說我要保護我自己我為了我自己的大腦不要被綁架我要怎麼保護我自己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一些來路的這些東西他來路不明他到底怎麼影響你而且以前煙彈就算他不添加這些物質我剛剛講那個基底油好了它是加熱可是它沒有像點火燃燒所以它是我們說就是加熱不燃的這樣的 1個 狀態之下那個基底油它其實變成小顆粒進到我們的肺部的時候它是變成是我們說有1種叫爆米花肺爆米花肺臺灣肺就是那個影響它會讓你的換氣沒辦法所以小朋友有時候進去急診就是因為他呼吸很困難他沒辦法活動因為他的肺被影響到了他可膩嗎說實在他可以幫你恢復可是你沒辦法回到你原本的那種狀態就是你可以活著你沒辦法跑步你看你以前可能可以就是可以跑很快可以打籃球可是那個過程你要回來就是要花很多的 1個 時間跟力氣可是這個也都比較容易發生在就是我們說的年輕人跟那個青少年上面因為他的 1個 這樣的 1個 狀態之下我們以前像有一些那個就是因為為了要製作教材我們還看到有一些以前那個網頁上面他為了要推銷他還說我這個基底油是維他命 E 油 E 是什麼 E 是你擦擦這個可以抗什麼氧化然後什麼感覺上又是很養生對不對又是很讚可是你怎麼知道他加熱之後變什麼他可以擦不代表你可以吸他可以吃也不代表說你可以吸進去所以他就是用一些這種似是而非的 1個 方式然後去讓你沒有那個戒心然後甚至說我給你添加一些好的東西那這個好東西你就會覺得說那試試看然後試試看之後你就會發現剛剛再回到那個蹺蹺板他一下來你就是越來越想要傾向他要去使用他可是用久了之後你也不知道說你是不是真的只有尼古丁而已他可能還有其他的這些我們說的什麼一拖米子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很多其實都因為這樣修法了把他的毒品的 1個 等級就往上提了對所以我們知道說在剛才教授的講解底下我們就曉得你要說他到底有什麼樣子的影響然後來衡量說我幾歲我要不要做這件事情可是影響不大吧或他可逆啊沒有辦法有數據針對每一個個人來做說明但我們知道就是你在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成熟之前也就是現在就算他 30歲 吧就算他 25歲 好了25歲 之前是幾乎是不可能而且都發育得很好所以在這時候如果你吸了煙彈或是說甚至吸煙以前最早的尼古丁存在的形式那對你的腦部發育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呢你本來是可以很好的現在呢那種感覺啊你沒有辦法回到更好的階段所以為什麼我們講起來蠻感慨的就是說這麼多教官啊這麼多老師啊就像是說我叫你不抽煙我有什麼好處一樣事實上其實不是啊就是說希望你珍愛你的生命啊珍視你的前途你的前程未來或是說以後跟你相伴的人你起碼是讓你的各項功能能夠回復當初爸媽懷孕生下來的你這時候你為什麼要這麼樣傷害自己所以我們今天在節目裡面我們光提這個煙彈它中間的尼古丁還有其他的一些一些氣味就讓大家能夠有很清楚的認識這些都真的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所以那我們在這邊呢我們也要繼續啊我們彈之前我們跟黃金梅教授我們先休息一下我們聽一小段音樂那稍後回來呢大家可以準備一下就是我們會聽到的訊息那特別是青少年我們現在講吸煙各種原因都是不好的就是吸煙品的刺激或吸引那這方面教授也跟大家來分析那同時呢我們要談談看在校園裡面我們要怎麼樣來因應這些幾乎有可能會搭在毒品的一些介質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我們今天真的是含金量爆表因為我們常常提教育議題大家會想說這個議題啊是屬於這個國中階段的那議題是屬於這個技術型高中跟科大接軌或者是我們在談不同的一些好像實習啊但是我們今天談這個議題為什麼含金量爆表是因為今天談的是每個人都有關係啊因為談的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大腦那中間會有 1個 影響的物質就是像煙尼古丁煙蛋合成的一些像是尼古丁啊或氣味啊或各種那我們都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對身體有多大的影響多大的傷害啊無法估算嚴重到無法估算所以我們在今天我們特別邀請特別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黃九美教授跟大家來分析同時也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那教授我們剛剛有提到說像青少年他們現在來這個其實會覺得說這很酷的電子煙啊或加熱煙啊各種不同的造型啊那我們想談就是說為什麼青少年啊更容易受到新型煙品的吸引剛剛講這是 1種 嘛其實應該是說在這個我們剛剛說它已經開始氣味可以變換外觀可以變換然後呢因為如果你想想看如果 1個 廠商花那麼多的時間跟精力去創造氣味去創造外觀造型那它要賣嘛那你覺得它要怎麼說它要怎麼樣去包裝因為這本身傳統是有有害的物質有害的東西它就我們剛剛有提到一點就是說我不能說它完全無害但它沒那麼有害對1個 叫沒那麼有害然後另外的話其實它要說這個的時候應該是還可以講到剛開始在美國那時候它出就是這個電子煙它的 1個 設計的時候它其實把它設計成 1個 那個外觀是比較科技感的它不會像說以前的 1個 香煙要 1個 香煙盒要 1個 打火機要 1個 什麼什麼好像就是就是比較老派可是現在科技感你就會覺得說它是心嘛它是潮嘛然後又可以變顏色然後它把它的這樣子的 1個 形象跟很多比如說就是跟年輕人他去溜滑板或者是文青他可能是在 1個 咖啡店裡面就坐在那裡然後有 1個 有1個什麼就是電子煙的那個那個產品在他旁邊或者是說我們說現在的網紅或者是一些大牌的明星在剛開始早期的時候真的就是這樣它就是變成是說它拍了自己的一些照片生活照或什麼的照片然後丟在網路上的時候或我們說社群媒體社群媒體丟上去然後就發現說這個也在用那個也在用那大家就來試試看時尚潮品對它把它的概念不只在我們剛剛說在健康方面它用 1個 減害的 1個 包裝然後另外在生活上它把它說這是 1個 態度它把它轉換它把它轉換成 1種 這樣子的 1個 新或者是風尚流行它把它用那個去去那個包裝那其實在更早期一點還有發現說因為那時候剛開始什麼 F B 或什麼IG 那是比較後面 F B 那時候比較早期出來就有那個青少年就是有那個研究他就發現說他自己表示說奇怪他也沒幹嘛他只是 PO 1個 這個產品就是電子煙這樣的1個 產品他受到的 1個 追捧轉發比他過去所往的通通加起來都還要多好幾十倍甚至百倍他樂瘋了是分享了像這樣子的 1個 訊息照片所以你說為什麼年輕人會比較去受到那個影響他其實第1個他可能真的不是愛這個產品或喜歡這個產品而是在那個他們的次文化裡面他發現說這個好像可以比較吸吸睛然後什麼按讚轉傳這一些部分所以他為了這個那你想想看如果一般我們在這種 PO 訊息的時候他也是一樣有那種劑量效應要越來越擴大我不可能就是經紀人我在那邊吸他可能就開始要做一些你看有這種什麼新產品出來有一些不一樣的你有我沒有的就是我有你沒有的類似那1種越來越多甚至我再問你也是人家像調查研究發現的這種在社群媒體上PO 這些訊息的時候你覺得是 1個 好好的在那邊這樣子覺得很潮很讚在那邊吸的這樣子的按讚轉推比較多還是那個吸到吐噁心或怎麼樣的會比較多那當然前者按讚的是吸到吐噁心的比較多因為大家就會變成說我要去做一些不一樣的對然後要去強化說有多強所以他開始往上去調也不是說調整就是他會去強調說他要想吸那個濃度高的濃度高的會讓他有做一些什麼反應那你知道大家一些無厘頭的片子就會比較多人按讚那可是這種試其實真的是用你的生命在試真的真的是用你的生命在試這一些產品因為你為了要拍你可能不是只拍 1次 你可能拍很多次或怎麼樣那這個過程然後回過頭來你知道你菸袋裡面的尼古丁濃度多高不曉得我們現在真的都不知道因為沒在檢驗沒在檢驗而且其實有些時候就是說如果你找到那個通路它事實上是可以幫你調配的還有1個 自製化對年輕人會比較容易上癮是因為說你可能在買的時候你不知道你調配到的濃度多高那你就會說同樣是 1個 菸袋那菸袋 1顆 的話那麼小那應該是哪1個以體積來講應該是 1包 菸對不對不是啊如果你上那個國健署的宣導教材就知道它的可能濃度上我們用最基本款去算的時候大概是 9包 香菸 1顆 然後它在幫你客製化的時候那會是多少那我們也曾經去訪問過學生就說他以前就是說減害可以戒菸嗎我們的大學生他說老師我要去跟學弟妹說你不要被他騙了他現在變成是雙重菸品都要吸因為已經是毒品成癮的那種感受了因為他說以前香菸的話他可能不能在學校抽因為大家很容易看到可是電子菸不是吸一口人家可能真的還感覺不到你在吸菸你已經吸完了各位聽眾朋友我們聽到這個黃九美老師真會讓人覺得說一方面也覺得耳目一新但是一方面也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1顆 菸彈他吸的時間大概也跟平常吸 1根 香菸就看你怎麼吸了這差不多那這還得了所以我們知道說現在的危害雖然我們沒有看到很多人把以前傳統的香菸紙盒拿出來打火機來點菸但看更多的人就是用電子菸加熱菸你看到 1個 人在抽就好像乘以九乘以十像這樣子的速度跟傷害度真的是危害很大所以我們不要再覺得說你聞不到菸味或聞到這些菸味比較清新就覺得它比較無害沒有這種事這完全是行銷的手法當然我這邊還有另外1個提問請教專業的議題就是說尼古丁尼古丁我們可以知道說它含在菸草裡面但如果說是用合成的尼古丁它是用合成的它非天然的它會不會是更有害就是說尼古丁它這個成分它會跟我們的神經傳導物質的接收器去做一些結合那你說它的危害是不是會更多說實在沒有人這樣子去比較而且在做研究的過程當中可能也是比較不好找是那剛剛一直在提到為什麼要從大腦這個部分去提醒是說作為 1個 我們在做那個校園裡面那個有關菸品的防治的部分一定是希望我們的同學們最好是通通不要去接受那我也想說透過其實我們會請學生自己去表現說如果是你你要去倡議說怎麼樣去拒絕菸品的時候那你會怎麼樣去去說服別人那因為我自己的計畫裡面是有在做這樣的 1個 宣導上面我們有鼓勵學生自己把自己的倡議的 1個 內容說出來那我們去年的 1個 我覺得學生就很讚他用那個借他就是那個社團的同學就一直在互相借不借啊借啦你為什麼不借所以那個借你會剛開始以為是借東西的借然後後面你後來他慢慢的一波一波一波的起來的時候是借菸的借然後他最後的 1個 結論上面他就是就 high light 出來那個s log an 告訴你說這個借健康借不掉可是香菸或者菸品借得掉2個 借是不一樣那我覺得很讚用這樣的方式也是我們同學一般你在滑那個我們的很快的那個大概就不到1分鐘 可是他很基本上就是強調了 1個 概念像我剛剛說因為他蹺蹺板那個你要借很難可是你還是可以借得掉可是你的健康真的是借不掉借不到所以你借不到你的健康你幹嘛要犧牲你的健康去做這樣的 1個 吸菸的 1個 行為所以你借了菸你就不用再借健康了對對對對然後做 1個 在影片上面的1個 穿插那當然我們知道說現在年輕人你可以用像不管是 IG 啦或者說用 F B 或者其他的會讓行銷這個菸品但你也同樣可以用這樣的載具誰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希望把這樣子的 1個 情況撥亂反正大家把這個菸給借掉把健康就返還就不用再跟世界借健康醫生借健康但我們在今天節目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非常感謝我們今天特別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非常專業的專家同時現在也是臨床護理研究所的教授非常感謝黃九美教授黃老師那我們最後短短的30秒鐘 給大家做 1個 結論跟呼籲好不好好啊好啊那今天是很開心那個主持人的邀請那我希望說在校園裡面的我們的好同學其實基本上第1個我希望大家的大腦是你自己的不要被菸瓶綁架了而且綁架這個陷阱因為我希望說大家就有足夠的 1個 覺察力可以辨識說哪一些行銷手法然後你不會掉進去這個坑裡面不會被坑到然後最後也是希望說因為我們的同學其實有很多的創意那這些創意的話如果你知道這些訊息那你有這樣的 1個 創意你可以把它做出另外1個像我剛剛說健康可以健康戒不到可是香菸戒得掉那類似這樣子的 1個 創意發想你就可以去影響你周圍的人那搞不好有些人就會被你拉回來了那這些都是功德無量的是真的非常開心有這麼正面的方法跟資訊給大家一些參考那我們更加感謝歸陽明交通大學的黃九美老師謝謝黃教授謝謝謝謝大家收聽我們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陽明交通大學","黃九美","臨床護理研究所","年輕人","交通大學","主持人","尼古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愛教育電臺","特別來賓"],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80cb0521e7f430022df19aa",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招生",guests:[{name:"陳鴻杰",unit:"中華奧會國際關係組高級專員",title:"N",email:"",notified:!1},{name:"吳沛恩",unit:"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結訓學員",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一)受訪者學經歷背景介紹。
\n\n(二) 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辦理沿革、理念目標及累積成效。
\n\n(三) 2025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舉辦日期、方式及內容安排。
\n\n(四) 結訓學員參與培訓營的心得分享、未來規劃。
\n\n(五) 提醒有興趣參與培訓營的聽眾,把握最後報名機會。
\n\n
\n',date:1746374400,pictures:[],keywords:["國際體育事務人才"],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18a85bfbcfa30022d45880",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ff6afd1e7f430022de1a55",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6443100,end:17464464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18a8bc0b5864000825e1a3",key:"4b1fb2a5f82841effe0d17b486df3841",duration:3299.979944,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ff6afd1e7f430022de1a55",originalname:"67ff6afd1e7f430022de1a55-1-20250505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5/05 20:02:04",dir:"2025/05",size:53412599,mimetype:"video/mp4",name:"4b1fb2a5f82841effe0d17b486df3841.mp4"},channel:{_id:"6818a8430b5864000825e173",key:"80a76fe486c5e556309080246f8330a2",duration:3296.512,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ff6afd1e7f430022de1a55",originalname:"67ff6afd1e7f430022de1a55-1-20250505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5/05 20:00:03",dir:"2025/05",size:52744192,mimetype:"audio/mpeg",name:"80a76fe486c5e556309080246f8330a2.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77137aefcc4e00056e5ea4","5a815b90ee33c600058c217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6444039,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6446427,updatedAt:1746446524,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5662034,updatedAt:1748214078,stt:{transcriptId:"e254e08a-3618-4868-84a5-56a91189801d",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點 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談 1個 非常有動感的話題就是全民體育全民運動這件事情以前幾乎覺得好像是不是口號全民怎麼會一起來動起來呢臺灣在過往其實真的蠻久以前的時候我們海岸線還是封閉的光是海洋這件事情我們就不太能夠接近了那其他運動又感覺好像說他必須要很多的設備或是說我們在平常就是學校有什麼球場我們在那些運動就可以了操場跑步籃球場頂多足球場或加個手球場有網球場都很不錯了但其他運動好像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我們現在發覺說體育賽事現在不只在這個運動場域裡面甚至是在很多的地方的區域的活動中心運動中心或者說我們可以有臺灣有這個滿滿的這個山野的步道其實都是非常親民的那我們在今天所談的就是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那這件事情就想到說不只在臺灣我們放大到讓臺灣走出去而且讓國際走進來在臺灣來參加很多的比賽大家都可以透過了我們的這個非常好的視聽設備在家裡面也可以看到很重要的賽事看完之後熱血對不對再出去附近餐館動一動跑一跑其實都是很棒的事情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邀請 2位 特別來賓跟大家來分享那首先第1位要介紹的是中華奧會國際關係組的高級專員陳宏傑各位聽眾大家好大華哥好我是奧會的宏傑宏傑非常歡迎你這個宏傑不只在奧會紅在很多地方大家都認識你因為你要對外接觸對不對有很多的這個事務的接軌那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那第2位要跟大家介紹也是我們今天要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當中結訓的學員吳培恩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培恩培恩現在在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服務那你是先做培訓才去體育局還是在體育局然後去培訓呢我是先擔任裝北市狀運的媒體行銷處的組員然後在工作的過程中就臨時收到公信商來了一封來自教育部體育署的信然後就是有關這個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所以我是先在這個市狀運這邊工作之後然後收到這個培訓營然後同步做培訓這樣子所以我們知道說這個培訓營是可以報名的嗎對不對所以這邊要也請教 2位 你收到突然收到這封信呢是指定你說你趕快來培訓你沒什麼選擇你來這邊就對了還是說你收到一封信莫名寄來一封信你說有機會我也要去參加是哪1種這是來自市府的來函就是教育部的來函然後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收到但是它其實是有就是篩選的機制對不是你想要參加就可以有參加的機會所以就是當下收到這個信之後我就有諮詢了一些我的同事那恰巧剛好這些同事有些也有參加過這個新訓的組員然後他們都蠻推薦我去參加這個訓練培訓營所以我就抱持著就是試一試的心態因為它其實篩選名額蠻少的不是對外廣大開放所以我當初也是蠻害怕沒有被篩選上因為看起來它的課程資訊跟培訓的講師都大有來歷我覺得就是對我們來說往後的這些經歷都蠻有幫助的所以我就是先報名了試一試這樣子 OK 當然我們去報名是 1個 絕對做出正確的 1個 抉擇但是不表示說你報名就可以上去當然也不用自己覺得說我要報名我就考慮一下就算你去也不見得會上所以第一步就是說我們先積極參加但你剛剛提到說不是每一位想參加的人都可以去嗎對它有 1個 Go ogle 表單它其實上面的資料都需要填得蠻詳細的包含你為什麼會想要來參加這個培訓你首先得交代一下你參加的動機是什麼然後可能你之前的經歷是什麼你喜歡什麼運動這樣子經過這個表單可能會讓篩選機制的這些同仁可以更瞭解你參加這個培訓的初衷動機因為他可能會希望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人他可能會接受像主持人講的就是你可以先報名再說因為不管你是行銷類的或是你是念體育相關的這些學經歷都不用擔心你就是先報名再說然後他們都會很接納因為像我本身也不是體育相關的經歷所以我能被加進去也代表往後需要報名的這些學員都有這些機會可以參加 OK 那這邊我也先把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就是剛剛我們講的話這位已經結訓的學員目前在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工作的吳培恩介紹給大家培恩你是在國立中正大學是體育系以外的歷史系是不是體育本科系然後我是歷史學系在大學期間從事了滿多跟體育相關的事務就包含本來就會上的這些體育課那我有另外修了像是休閒運動那包含射箭或者是攀岩這些比較小眾的運動也都在大學期間就是有接觸到那除此之外我有參加系上的就是系籃籃球隊然後打了一些杯賽譬如說史學杯等等那同時也有參加這個 H BL 就是高中籃球聯賽因為當時就是非常喜歡籃球所以我當了一些志工就是志工相關的經歷參加高中籃球聯賽擔任志工是然後大四這1年就是有到美國然後去做一學期的美國交換生然後是在美國紐約州這樣子是那你在交換的這個就當初去交換的原因哪1種 program 去交換呢他的交換生就是首先你在學校要有一定的 G PA 然後我們 1個 學校的話就是有 2名 的這個名額可以去交換那他參加就是也是學習就跟真的在大學上課一樣你需要修學分他完全就是在臺灣可以承認的1個 學分這樣子那我去那邊的話是修了除了歷史本來就要修之外那還有一些譬如說芭蕾舞或者是國際交換生的一些課程這樣子是體育方面你不但熱情而且你喜歡去參與那剛才在邊緣有提到說他要有一定的 G PA 意思就是說平均成績要在一定的分數以上所以我們大概要訂多少因為美國的分數的 G PA 跟臺灣訂的這個2 位數不一樣他們只有 1位 數對要四意思就是說我們平均成績要幾乎要差不多 90分 左右那你才能夠去參加這個每一次只有 2位 學生的機會嗎對所以在美國學的歷史是哪一方面的歷史呢這個是有 1個 有趣的經驗因為我到那邊之後我就選了 1個 我認為我可以承認的 1個 很艱難的美國歷史但我具體忘記是哪1個時間但他需要讀了 1個 非常厚的原文書然後像現在臺灣的學校一樣就是第一週你有 1個 可以緩衝期如果你覺得你這個學位你沒有辦法的話你可以退掉所以我就毅然決然退掉那1個學分我就是後來修了 1個 是在比較近代史美國近代史一點就是包含第一憲法這種就是美國黑人性憲法修正案對這個時期的美國歷史這樣子是我們知道說在學歷的過程中聽老師學到的其實真的很有限但是老師如果規定你做什麼作業你認真去把它做完的話你收穫是滿滿的對那我覺得美國的學校它其實比較開放它還有 1個 off ice 就是如果你不太懂學業或是你有任何對教授有相關的問題的話你都可以到他的 off ice 去向他諮詢對因為像那個班級大概只有我 1個 人是國際生所以他們其實對我要提問或者是要詢問問題或是講解非常熱情熱心協助所以教授都會訂出來他的off ice 那偶爾在辦公室的時間是在禮拜幾的早上或下午 2個 鐘頭或多久之內那同學就可以在上面去登記如果沒有人登記你就可以登記你就可以去問教授請教他那剛才我們所講述這段整個在培訓學習還有對運動產生興趣是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的吳佩恩現在我們的職稱是主員對那他在整個過程當中學習還有 1個 就是已經到了市政府體育局北市政府體育局以後得到的1個 機會是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的報名機會那在這邊我們就馬上要請我們另外1位特別來賓也就是奧會的洪傑陳洪傑嗨洪傑洪傑終於出場了我們充分了解了洪傑這個當作學員佩恩現在是市府的組員那想談一下我們做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為什麼會設這個培訓營好的跟大家說明一下其實這個培訓營是主要來協助我們國內的體育團體來推動各項的體育交流活動那體育交流活動不外乎是出國參加國際會議或者是出國參加比賽或者是在臺灣辦理的各項的國際賽事像是我舉例像是勢壯運還有我們很有名的羽球公開賽還有田徑公開賽等等臺灣無論在出國或者是在國內辦理那麼多的比賽其實都是由協會這邊來處理我們都知道協會就是 1個 非營利的組織它相當的人力跟物力的部分是相當的匱乏所以體育署體育署就非常重視這個區塊所以委託奧會來培訓一群人來協助協會來辦理這些比賽還有活動比方說臺灣羽球公開賽就是由臺灣羽球協會主辦就是中華民國羽球協會主辦那主辦過程裡面就是說我們有2件事情 非常需要有3件事情 第1個是財力要有錢第二是要有場地第三最重要要有人那人除了我們自己的選手以外我們不能說提供個場地然後全世界來比賽沒有臺灣隊那也不行大家也不會來所以臺灣有這麼好的羽球資源跟人才那第2種人才可能在整個賽事來講更重要就是在過程裡面協助舉辦比賽跟國際接軌的人才這一方面以前協會是比較缺乏現在還是缺乏現在還是缺乏因為其實協會因為我們都知道人才是相當的可貴而且其實相當的難得像協會就誠如我剛剛講的就是他的財力物力他就無法聘請非常多的國際事務的專業人力來幫他無論是賽會的接待或者是陪同長官出席國際會議這些的資訊這些的問題所以就是請奧會來培養執行人來類似像 case by case 如果他有人力上面的需求就是由奧會這邊來推薦優秀的人來協助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在過往還沒有舉辦這個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之前我們能夠跟國際接軌第1個就是賽事有限有限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人去接軌接不通有的話除非是說主談的這個 maybe 理事長或者主委他的外語能力跟人脈非常豐沛我們就可以接軌了我們看到項目有限如果其他還有的話就表示說我們有1位非常精通國外語言的翻譯陪同但是這個翻譯也許他專屬於他自己的領域但不熟體育事務或專項賽事那就是很困難談到點上了所以我們現在就針對這一方面培養廣泛的體育賽事的人才不只是語言要能夠理解而且對於專項賽事的細節我們的實力有這些喜好專項賽事的細節還有國際的規則甚至自己也很熱愛那這一方面我們今天現場坐的 1位 就是伍佩恩所以我們在報名的時候你就把自己的展現出來我們的實力有這些喜好個性包含我們在美國交換的這段時間做了哪些事所以讓培訓之前那這個評審委員就會覺得說這正是 1位 明日之星的人才就趕快往他進來接受我們的訓練那所以在培訓過程裡面還有哪些的甘苦談因為你知道培訓絕對不是從頭笑到尾一定也有比較痛苦的經驗我們要去突破他所以我們休息一下我們回來繼續請教今天的 2位 特別來賓中華奧會的陳宏傑以及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的伍佩恩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今天在教育開講節目裡面我們談的是大家最熱血的體育賽事臺灣現在喜歡看體育的朋友競賽的朋友真的很幸福因為一波接著一波重大好看的賽事雖然有的時候我們也是絕大多數透過了電視或者這個影音來轉播但是你發覺說就在我的城市裡面或是我經過我就可以聽到歡呼聲那種感覺貼近感是非常棒的但是要把這麼大的 1個 國際賽事像是視狀運或是國際世界羽球公開賽辦在臺灣要促成這個比賽讓這麼多國際頂尖的選手飄洋過海坐飛機來到臺灣來參賽還真不是 1件 容易的事所以我們在今天就特別邀請中華奧會的國際關係組高級專員陳宏傑以及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這次也主辦視狀運的伍佩恩來節目上跟大家分享 2位 好主持人好主持人好剛才我們聽到有提到說自己整個經歷還沒有進入體育界之前就已經觸角很廣泛的到了美國去交換了半年的時間那當然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的成長那現在有機會可以接受國際體育事務人才的培訓所以我們在這階段訪問佩恩之前想先請教一下宏傑就是說我們在規劃這個人才培訓營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之前或正在規劃的時候我們的理念目標還有我們累積了哪些成效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來分享一下這個活動是最主要從民國100年 就開始了今年已經 15歲 了國中畢業了這樣其實就像我剛剛在上一節講的說他是為了協會所需要的國際人才所以奧會這邊就規劃了相關的課程就是協會這邊所辦理活動所需要的人才他所具備的能力我們來精心設計這樣的 1個 課程然後讓學員來受訓受訓完了之後會納到我們的人才資料庫這樣後續協會有任何的人力需求的方面就會洽請奧會我們來做 1個 媒合轉介這樣這 15年 來已經這個人才庫已經累積了 8 60名 這樣裡面不外乎有大學的教授然後也有公部門的職員還有運動選手一些無論在學業還有經濟實力都表現很好的選手也有還有像是對於國際事務相當熱忱的不是體育科系的社會人士像是律師我們還有醫生也來都參加過這個培訓這裡面的組成相當的豐富那我們可想而知就是說臺灣有這麼多豐沛的體育相關的事務人才那麼但是我們也要看什麼時候有體育事務因為他是屬於 1個 任務編組的形式是不是要辦比賽之前我們就來詢問來集合因為 800多位 每一位有不同的專項那我們來詢問可以的話我們就立刻來編那體育賽事結束之後大家就各自歸件了所以相對來說我們要儲備人才沒有上限對所以這邊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說我們在培訓的過程當中第1個就是說時間要多長內容我們怎麼規劃在課程的培訓營的研習的規劃來講我們分為上半年跟下半年上半年的話我們通常課程研習我們所謂的課程研習大概會抓 1個 月的時間像這個 1個 月的時間會有實體讓學員來跟現場老師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這樣也會有安排線上的課程這個 1個 月的課程結束之後讓我們相關的背景的專業知識都學習完了之後下半年我們會安排賽會實習賽會實習的話就是實戰國內如果有任何的舉辦國際賽事我們就會邀請學員來跟我們協會這邊來合作讓他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國際事務跟辦理賽事這邊的一些實務的技巧這是課堂這邊學不到的所以有了專業的背景知識加上我們實務訓練之後再納到我們人才資料庫為了往後的更多的國際賽或更進階的任務來做支援我們發覺說要舉辦像這樣子的課程還必須體育環境非常成熟的國度那你要上半年從 1月 到 6月 底嗎我們應該是從 5月 5月 到 6月 就是上半年選 1個 月對這個 1個 月就是我們的課程研習那所謂的上半年是指的是就是7月 以前對那這樣今年是 5月 到 6月 那是不是不同年度我們選擇月份會不一樣是根據什麼呢根據可能像因為我們這個培訓營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大學生所以我們也會避開考試或者是一些國定假日是所以大概就是 5月 到 6月 這段時間 5月 到 6月 還有 7月 間這段我們還是會做一些調整最好是期末考之後對 OK 那參加的絕大多數是學生嗎絕大部分是學生因為學生其實他的時間還有他們對於新的事物的熱忱度其實比我們社會人士高所以通常學生比較多報名這樣報名這樣篩選下來還是會學生佔大多數對通常往年報名幾乎都是500位上下 篩選完呢篩選完的話我們新訓的部分會抓 100位 附訓會抓 50位 那這也是滿嚴格的 100位 之後馬上就有一半會不見了那有主動有被動對有些朋友在受訓完以後覺得說我一階就可以了那第二階段他可能就有表達意願的時候他可能就有事就不來或者有一些時候我們會發覺說我們雙方都盡力了但可能要進入第二階段的話可能彼此都覺得說很不太適合了那進入第二階會是在也是很被動看要有賽事的時候就開始了對你還是要滿足我們課程的一些一些時數還有他必須要上什麼課這樣滿足完了之後呢還會有 1個 發表我們會有 1個 成果的發表他就必須跟自己的組員們一起上臺就 1個 專題來做發表這很有意思啊先舉個例子例如說像我們去年可能會針對一些性平的議題就是女性運動員在國際上面如何發揮或者是如何推廣這件事情我們當成是 1個 議題然後每一組的學員就是可能就我們所設定的然後相互的討論然後討論完了之後用全英文的方式來分享給大家聽大概要多長的時間分享差不多 20分鐘 至 30分鐘 那滿長的啊對分享光是用全英語口說要230分鐘 對有的人是講前言有些人是講中間的段落有的是講結語是所以當初佩燕有經歷過像這樣子的過程有我當初參加的經驗就是新訓過後之後新訓的部分的話他就會分成像剛剛講的2個 部分那首先是先經歷過線上的這個討論那可能 1個 禮拜可能會有2天 左右然後會有導師以及助教然後帶領我們這一整組的學生進行線上討論那討論議題就是可能包含近期的賽會不管是行銷或者是一些比較最近期的公開賽等等的這些議題那我們就是在線上做討論那因為這個組成的來源可能非常不一樣有些人是以他們學生的背景有些人是選手的背景那一起在這個課堂上做討論那導師這邊也不會給予太多介入他可能不會提供非常果斷的意見所以一開始討論的時候就是彼此所有都先針對議題來做 Out put 對不對大家提供出來的見解跟看法然後導師會先觀察然後當然我們知道說會有收斂的時間然後最後再形成 1個 20分鐘 左右的 1個 講解這個部分的話只是線上討論就是首先經過線上討論之後會有 1個 實體的進行實體的見面會的感覺然後他就是選擇假日 6日2天 那剛剛說到的這個實體的發布20分鐘 的會的話會在星期天可能下午左右最後收尾對那因為他那個題目可能就是抽可能前1天星期六晚上的時候抽了這個題目那我記得我們當時的話是 SD GS 這個永續疫情那至於說選擇哪一項那怎麼樣來談我們休息一下聽小旦公益廣告之後馬上回來我們繼續請今天特別來賓吳佩恩來談他當初受訓培訓的過程當中如何用這樣子 1個 例子鮮活的來說給聽眾朋友來了解休息一下我的媽媽是超人是有讀心術都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我媽媽是超人不怕蜜蜂會保護我我的媽媽每天凌晨起床每天還要忙到凌晨每一個媽媽都是超級英雄母親節到了教育電臺彰化分臺祝福每一位神力女超人健康幸福母親節快樂我最近在寫詞想創作一首有臺灣味的歌太巧了我會編曲教育部最近剛好在辦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我們一起合作吧這比賽要求詞曲兼具還要展現地方特色很適合我們耶對啊創作臺灣臺語都能參加 5月 31號 前上傳作品我們快來準備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兒啊我在 F B 上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理財說會提供標股還保證獲利很多人都有賺錢耶爸或專家的投資廣告那些都是詐騙千萬別相信要記得不要聽穩賺不賠的消息不加入陌生可疑的群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理財還需要謹慎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持續長期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最有內涵實質收穫的教育開講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大華特別邀請 2位 好朋友跟大家來分享體育賽事我們知道在臺灣目前有好多項的體育是讓大家覺得說真的很好玩很好看而且不斷的看到選手們精進在賽場上面這個拚勁十足也可以看出來他們平常扎實的訓練但更加鼓了凝聚了全國民眾的向心力在今天我們就談談看怎麼樣我們可以讓臺灣的體育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參與很多國際賽事很多知名頂尖選手邀請到臺灣來參加比賽所以就談到說在討論甚至在重要賽事在街頭這一方面人才培育我們邀請中華奧會的朋友以及臺北市政府的朋友來談國際體育人才培訓這樣方面的 1個 事務所以今天我們就在奧會方面我們邀請到中華奧會國際關係組的高級專員陳宏傑宏傑好嗨大家好宏傑你的英文名字是J C 是宏傑在這邊這個平常同事都直接稱你 J C 嗎這樣的過程其實互動非常親切那另外1位呢在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來負責這次視狀運的相關事務吳培恩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是那這次你所負責的它是由 2天 的實體課程那實體課程它就會到 1個 假設我們那時候是去臥田飯店在士林那邊那第1天的課程它就會安排很多國際的講師包含可能奧會之前在奧會工作過的同仁或者是目前也正在國際事務相關一些行業在上班的同仁那這一堂課就是第1天星期六的這個課的話帶給我的往後的經驗蠻有相關的是因為當初有介紹到 1位 是直接去讀這個奧會相關的人那他是在希臘那邊讀書就直接讀了 1個 跟國際奧會奧林匹亞學院這樣子那我覺得他的分享蠻觸及我的因為我覺得我這麼熱愛體育賽事然後又是讀歷史的同仁我當然會想要追究一下當初就是可能在亞典發生了什麼事情那這位同仁他的確到了這個亞典學院也像奧林匹克學院這個地方去就讀這個這個學科那類似的經驗當然每一學期的訓練內容都會不一樣但當初這個星期六的這1天就是帶給我的體驗蠻多因為他除了中文的講者然後也有英文的講者同時可以練習音聽等等的這些訓練方式那這是星期六的這個課程內容那星期天的話我們就會抽到 1個 題目那這個題目可能就是像我們當初是 SD GS 這個永續議題那我們抽到了一題可能就是要在下午的時間花像剛剛說 20分鐘 那以全英語的方式就是來講述這個那因為我本身就是 1個 比較有創意的人所以我不喜歡其他人的其他組的表演方式跟我們組的表演方式是一樣所以我就是想破頭我一定要做 1個 可能不是單純就是 PP T 做幾頁然後報告前言中間段然後最後結語是什麼 con c lusion 這樣子的方式所以我們就可能會用比較像是話劇社演技這樣子今天我們來到了哪裡哪裡然後我可能踩到 1個 寶特瓶怎麼會這樣子呢然後就可能要在這個互動方式要怎麼結合這個議題帶給國際體育體育相關事務等等的一些連結那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我們有學習到的是團隊合作然後以及不同領域的一些人脈那我記得我當時的這個組員包含了可能柔道選手或者是已經在還在還在學的可能大學生這樣子那種種的像我當初就是在體育局做視狀運這個工作那我同時也宣導一些我們視狀運相關的業務這樣子所以就是在這個融合過程中我覺得這2天帶給我的不僅是可能晚上我可以去住凱薩達的飯店就是奧會這邊提供的這一項服務可能還有比較多是內心或者是頭腦裡面的一些知識是可能其他的教育訓練可能沒有辦法提供給我們的所以我就是蠻感謝參加了這個培訓計畫然後帶給我現在目前人生一些體悟這樣子OK 就是說在這個同中求異對不對所以在培訓過程當中那大家可能就是一些數據顯示吧我們看到這個國際環保如果選擇這個寶特瓶或垃圾的話現在有臺灣或是說全球現在每年有多少的這個產量多少又丟到了海裡又多少怎麼樣那最後我們應該怎麼樣做解決這個問題那這個大家覺得聽太多的都差不多所以剛剛提到說你今天突然採到 1個 寶特瓶我覺得這方面倒是可以談談看因為創意跟體育其實很有關係體育雖然有規則但是有的時候你訓練過程中你可能又要學需要針對自己要有一些創意對那你們這整個故事 20分鐘 的鋪陳你從 1個 採到寶特瓶怎麼樣講到最後的結論呢大概的話就是我們可能會製作一些手板然後譬如說主要還是要繞回我們當初抽到的那1個題目假設當初抽到的可能是好像環保的一些產品對譬如說衣服的話它使用這個永續利用的這些寶特瓶回收用的布織布等等這個衣服的材質實際上能省下多少的碳排放等等的類似這樣子是所以從就是說把我們的焦點鎖定跟我們主題綁在一起雖然是抽籤抽到的 1個 問題但是我們盡量用聯想力然後讓自身有關係那這樣的話特別做出來就算我們推導出來的 1個 結論也是對於現今社會對於體育賽事還有對我們課程都是有意義的那這時候當然會這個也是要培養學員如何團隊合作因為後續他會自己要獨當一面去協助選手或者是協助協會這邊 1個 大家都不認識的1個 團體你要如何快速的進入所以我們安排這個專題研討其實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累積這方面聚焦跟合作的能力對事實上至於專題的部分也是希望他們可以針對一些國際史物的一些議題可以多去瞭解瞭解現在的國際體壇的趨勢等等讓他們在跟國際友人在對談的時候可以有一些話題或者是能讓大家知道說我們臺灣的同學或者是我們接待人員是那麼有內涵那麼有知識所以其實也是來拓展我們的能見度是剛才其實我們聽到這個 J C 對鴻傑有提到說我們每年有 500位 報名者大概差不多這個數量但經過我們的推廣以後可能會倍增但這個我們選定其實以往年來講大概 100位 入選我們來進行那就表示什麼呢就是同時我們在討論的過程裡面雖然是分組但在呈現的時候我們要一起來看對不對所以我們就可以同時分享這100個金頭腦腦袋裡面想的事情所以透過像這樣子1個 培訓我們就可以知道讓我們整個國際的資訊可以進來那透過臺灣的不同的團隊的聯想來豐富我們的視野跟想像沒錯到時候真的我們去任何時刻跟不同的國家獨當一面去談的時候就會發現說我們的包容性跟我們的能見度跟我們的這個知識量其實都不但不遜色還可以讓大家覺得眼睛一亮對沒錯所以在這方面是不是真有所感佩恩對就經歷了線上以及實體的這個新訓那剛剛有提到的是下半年度會進行實體的這個實務經驗的就是到協會或者是結合某個賽事做訓練那這個實戰經驗的話我就是分享一下我當初是在合球應該是公開賽那擔任的話因為它其實這個內容不會一定就是你是要做貴賓接待或是你是要做隨隊翻譯那我那1次剛好是做播報員就是在場邊然後你可能要說Let s welcome Chinese Tai pei 然後我們要唱國歌然後類似這樣然後同時需要播音樂那同時需要用英文或者是中文然後雙語講解說好那因為我其實本身就很喜歡看賽事但因為我對合球不是太精進所以我可能就只能說協會可能對我只有講說你只需要唱國歌然後球員背號介紹等等就好但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像主播這樣子就是說進三分球類似這樣子所以我就自己加了一些我自己的角色就是說好那3號進三分球然後可能 long shot 之類的然後因為這其實是我第1次的這種場邊播報經驗從來沒有接觸過那我就覺得就是同時也有另外1位實習者那我們 2個 人搭配這樣子就可能對協會來講也是耳目一新因為他們可能對他們沒有想到在可能在主賽場是真的聘請了 1位 DJ 那其實在副賽場就是我們是這種奧會的人去實習的但其實好像效果也不錯這樣子對對對所以只要規則弄清楚沒有把它曲解的意思或者講錯那這樣的話大家覺得說當然很棒啊對而且你們談了很多有一些像專業術語但又沒有講太多大家覺得不夠不想聽的話就不會覺得干擾反而覺得說欸很不錯有現場氣氛的這樣推動對那這就是成就感來源之一因為可以其實接觸不同的運動賽事然後不同的這個職位那這只是在國內的培訓其中 1個 那我們也有去到就是可能經過奧會這邊的遴選我們有被榮幸派到國際我參加的話是韓國有關高爾夫球然後是青少年的比賽那我們就是有點像是隨隊的陪同者那我們當初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因為我帶的是一群小朋友然後就是跟 1個 教練而已那可能大家球員間也不熟那我跟他們更不熟就是我們當初只有在賽前出去前跟協會開過 1次 會大概講說這次的選手有哪些那高爾夫球大概是做什麼事情就是我需要做的工作是哪些那講完之後就直接上戰場就實戰經驗就直接機場見我們就是要去幫這些球員收護照然後因為高爾夫球肝可能又很大所以我們就要去 O vers ize 的那個托運行李那邊那一直到那邊之後我們是到全羅北道就是韓國的全羅北道所以他的實際上交通或者是英語語文這些不像是大都市首爾一樣那他可能就同時需要用到英文那有些人就是在地人可能聽不了那麼多英文就可能需要用一些韓語所以我就會需要用一些在韓劇上學到的韓語對叫車或者是吃飯等等都可以就是使用韓語這樣子你是語言天分天才多看韓劇應該就可以那你會用哪些韓語呢在轉播裡面去到那邊是隨隊反應就不是播報員不是播報所以我們就是處理一些球員的大小事情那其中 1次 的突發事件是我們住到了 1個 旅館那那個旅館是比較在整修當中所以他管線外漏那我們插那個轉接頭的時候有1個就是比賽的球員他就是插進去之後跳電他自己被電到然後整間房間都沒有電所以就是被迫要換房間這樣子那我們就需要再去跟當地的人員溝通說我們這個球隊要換房間然後可能要請他們注意一下就是這個設施等等的所以就不是真的是好像隨隊做個翻譯而已只是生活大小事情都需要幫忙處理一併處理這樣子那你現在明明跟我們講說你在這個整個過程當中你用最多的 3個 韓語字會是什麼第1個就教大家多少錢歐魯麥油歐魯麥油可能我講得不太好因為我沒有真的學過那第二句可能就是就是稱讚他就是說好吃就是日文好吃的意思還有可能大部分都是稱讚人家的所以或者是叔叔就是大叔然後阿珠媽就是可能歐尼也可以歐尼就是可能姐姐這樣子然後說一波油這樣子漂亮喔這樣子基本上會了這些之後你肢體語言就可以出來了是我們發覺說在這個人際關係溝通上面如果說用同樣的語言的時候那大家就覺得馬上就破冰了對那有時候甚至是他覺得說看你他是不是可以看出來你不是韓國人可以因為我們講的韓文也不標準對不開口的時候有時候看衣著或打扮或是說你們之間的神情可以看出來可能是外國朋友但是如果說雖然韓文不是很流利但願意開口用韓文代表1個 友善的開始對尤其體育人其實他們都滿單純的也滿容易接納人家所以就是我們在領隊會議籌備會議或是技術會議的時候我們都基本上都是用就是英文但是在這個晚上的可能宴會時間我們就是各國語言都來也會教一下我們中文怎麼說這樣子是拉近彼此的距離OK 所以我們今天由今天的特別來賓吳培恩先生說法他之前接受了像這樣子的國際體育事務人才的培訓營的培訓在過程有收穫結訓之後馬上也可以直接帶槍上陣是學到了立刻可以來展現出來幫了大家很多的忙我們在這邊也要稍微先休息一下稍後回來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說這麼棒的1個 體育人才事務人才培訓營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地方來參加報名如何報名呢我們休息一下我們繼續請今天的 2位 來賓跟大家一起來分享馬上回來我們今天談的主題都圍繞在體育賽事體育人才培訓方面我們今天講的體育人才並不是選手而是全方位能夠協助選手出國比賽或引進國外的團體或個人到臺灣來參加國際賽的這位體育事務人才所以我們今天歡迎 2位 國際體育及兩岸運動組這方面所提供就是中華奧會的 C J 陳宏傑宏傑好大家好還有剛才現身說法的吳培恩培恩好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好剛剛根據培恩的經驗大家就想說這個培訓真的太棒了那我們知道說在整體我們上半年就是大概 567月 我們選 1段 時間那下半年就是有賽事的時候一般賽事好像都在下半年對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上半年的話都是通常總會這邊會開會會確定一些賽事的形式那各個單項協會才會依據總會的賽事形式來規劃相關的活動所以真的下半年我們賽事非常繽紛那在上半年我們就可以接受培訓好我直接為所有的聽眾朋友來請教C J 就是說我們在今年 20 25 的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他舉辦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這時候我來打個廣告一下報名時間呢其實今天的受訪其實我們都已經前置作業完成好了就是我們會在本週本週可能6日 的時候會開始報名這樣會報名到 5月15號 這樣詳情的報名相關資訊都會在我們中華奧會的 IG 或者是 F ace book 或者是官網我們會有相關的錄出大家可以點擊報名簡章來看看裡面的一些規則然後如果有興趣時間也可以配合都可以來試試看就5月15號 之前要上傳報名表對我們也會函發給各大專校院的學生然後如果各個學生如果在看到學校有公布欄有這樣的訊息也是也歡迎OK 所有的訊息大概都會指向5月15號 這個時間點那裡面的內容那內容的話大家會看到說大概我們最好能夠提供什麼樣子的1個 過去跟體育相關的一些資訊我們自己的人格特質是不是很喜歡或者說就包含喜歡交朋友喜歡這個善於跟大家溝通那這些都是我們的重點這個培訓營其實都是全程免費您在報名的時候其實後續的簡訊無論是保險或者我們會提供我們的活動的服裝因為我們這次因為是 15週年 所以我們有跟一些比較知名的運動品牌這邊有來合作所以今年的服裝會有別於往可能大家會更喜歡你說我們的培訓營已經 15週年 了對所以你剛剛提到說我們現在累計的培訓人才總共有是 860名 860位 好那所以加入今年的我們預計大概 100位 對我們還是會視情況如果報名相當擁有這樣我們可能人數上面可能會再放寬對我們會再做一些微調對那下半年呢我們就接受一些這個賽會實習實習賽會實習所以就真實去執行工作了對那既然講實習而且我們在往年已經有累積了860名 的這個工作人員沒錯所以他們是不是也會加入呢對像是已經納到人才資料庫的話那我們也是歡迎他回流進修所以我們這個培訓營其實是有分所謂的新訓梯次跟複訓梯次那已經納到這個人才庫的 860名 他就會參加複訓梯次我們會安排一些更精實的課程更實務的課程就不用再上一些基礎課程他就直接來深化他後續的國際實務的能力是那請您談談看 15年前 跟15年 後我們在培訓的項目還有在臺灣賽事跟國際接軌的數量是不是有差別差別很大因為現在其實大家都喜歡體育有些人可能下班的時候去跑步去健身然後又加上棒球跟羽球的興起所以大家其實對於體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所以關注度越來越高可能政府就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協會也會辦更多的比賽這樣其實這是 1個 很好的氛圍是在中華奧會對奧會可以算是最廣但也是最高的 1個 體育賽事層級那以臺灣來講現在辦了這麼多不同的賽事在北中南東場館都有那這些是不是都會直接和中華奧會來做鏈結那麼我們的這個體育事務人才是不是都有機會來參與這些大小的國際賽事因為奧會跟協會是屬於夥伴關係因為奧會要組團亞運跟奧運像亞運奧運有非常多的單項的項目籃球羽球棒球足球所以我們跟協會很多時候都有業務往來每當我們得知協會這邊有辦理任何比賽的時候我們就會主動去詢問他說你有沒有人力上面的需求協會其實也會給我們奧會這個機會會把一些需求的資訊給我們我們就會轉知我們的學員這樣學員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時間還有自己的興趣他就可以來報名我們來做個媒合所以發覺是相當民主化的 1個 過程對我們也沒有強制性要求他一定要來幫忙是希望投友熱忱來幫忙像是佩恩他就是很常來幫忙所以我們也是特別今天邀請他們一起來跟大華哥這邊來分享對投入喜歡的事情他是無價的但是我們幫忙協助的話是不是還是有給值呢對其實我們都還是會按照政府的相關規定來做來支給所謂的工作費對好那我這邊還有 1個 問題要為觀眾朋友請教就是說我們看到臺灣現在的今年來的體育賽事這麼多那實際上由我們體育事務人才去協助的來協助的大概以像是去年為例因為今年下半年還沒到以去年為例的話大概有哪些賽事有哪些賽事就印象所及大概有哪些或是說有多少場類似像這樣子我去年差不多將近有 15場 像以往我們就是以足球賽就是亞洲貝茲格賽還有剛剛講的羽球公開賽還有是田徑公開賽這些就是臺灣比較熱門然後參賽的規模也比較大的OK 那佩恩你這邊你有沒有印象你參加過因為我知道你非常樂於協助是但因為我本身還有正職工作所以我參加的大部分都是 6日 6日 可以去幫忙的那我參加了像剛剛說的這個田徑公開賽然後還有足球足球不好意思沒有參加到然後還有柔道等等這些那田徑公開賽的話因為我在大學時期也有做志工然後也是負責撐竿跳這部分也是這些協助就是也是跟這些隨隊的參與的選手然後進行一些翻譯那大部分要做的事情就是舉田徑來說的話可能是要上場要介紹的時候就要跟他說現在要上場了要從哪裡走到哪裡要從簡錄場走到這邊然後就可能會帶隊一起走然後或者是這一場已經結束了那要收拾東西走了那大部分都是做到 1個 翻譯的動作那柔道的部分的話就是在飯店做接待的動作就是跟可能各個總會的總會這邊比較高層的人員說要 check out 要搭哪1臺車然後幫他們就是安全送上車這樣子所以目前參與過的話除了柔道田徑還有剛剛的河球還有就是也是蠻多的那像奧會這邊都會發出像這個有些是在高雄舉行的賽會那您就可以各位聽眾朋友就可以依照自己在哪1個縣市然後去支援做這個活動這樣子那現在的話也有順便宣傳一下勢壯運奧會這邊也有召集了大概 6位 去做國際接待的部分那就是希望可以做在 5月 的時候在雙北舉辦這個 1個 大型的賽會活動那可以讓我們就是能見度越來越好真的在這麼多的這個賽事支援裡面幫忙忙協助第1個就我們看到幾乎是全天候因為從早上開始要訓練比賽一直到最後比賽結束甚至用餐回到他飯店可能都是我們翻譯或陪同人員的責任但實際上不會太辛苦就大概大部分都是抱持著 1個 熱忱那同時又有工作費又有供餐就是我是覺得沒有什麼好所求的因為這機會不是人人都有如果你要進入到這個賽場上你要踏到這個 F OP 就是實際上比賽的場域就算是新聞媒體記者都不一定能踏進去的但你有這個榮幸可以踏進去就是要感謝會這個媒合真的身邊這位就是國際發亮的選手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協助其實真的很難得你也應該有交到不少好朋友還有聯繫那因為今天節目時間的關係要在這邊告1段落那最後一點時間我想請 C J 為大家來做 1個 結論好不好好這個活動主要是希望說大家對國際事務有熱忱對比賽有熱忱的聽眾朋友可以一起來共襄盛舉在報名期間就會從本週開始到 5月 15號 的晚間都可以來投地這樣是針對您自身喜歡的運動或什麼的可以來試試看這樣的活動也是希望大家可以來為臺灣的體育界來協助讓大家可以更好我們聽起來其實真的難度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高最難的一點在於我們自己的行動力對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收穫滿滿認識好多好朋友而且還有很多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我們真正進入體育頂尖賽事的賽場我們今天再次感謝2位 謝謝中華奧會 C J 謝謝我們這次參與培訓的學員而且現在也負責市狀運的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的吳培恩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收聽歡迎大家積極來參與我們下次再會囉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事務人才","體育賽事","體育相關","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培訓營","主持人","奧會","中華奧會"],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fe2c271e7f430022de035e",editor:"李大華",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你我,都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談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guests:[{name:"蔡秉欣",unit:"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綜合企劃科科長",title:"N",email:"",notified:!1},{name:"薛博文",unit:"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處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經濟發展跟技職教育非常相關,技職教育目的其一,就是要培育專精在特定領域的人才,但現在很多的家長學生甚至國中小老師,不這麼清楚了解技職教育的內涵、到底在學什麼?
\n\n破風者計畫的最大願景是技職永續,下一代應該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職業趨勢衝擊?現在熱門談論的半導體和 AI,在這群孩子們長大後又是不一樣面貌。我們思考,在課堂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希望走出教室、以不制式、多元內容,並加入技職的實作精神,讓家長孩子感到有趣來認識職業試探。更聚焦在國中學生和老師家長,將以職業試探和適性推廣雙軌並行。從分區域推動適性探索並串聯合作、整合技職推廣資源最佳化利用、進而提高技職認同感與生涯希望感。因此,你我,都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
\n",date:1745856e3,pictures:[],keywords:["職業試探"],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10bf1ffbcfa30022d3d064",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bd3b87900225d12cb",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5924700,end:1745928e3},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10bf8725e8a1000a14c7ad",key:"fb2eed40f802a035e20d7374f9396ad2",duration:3299.5098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2cb",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2cb-1-20250429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29 20:01:11",dir:"2025/04",size:53405079,mimetype:"video/mp4",name:"fb2eed40f802a035e20d7374f9396ad2.mp4"},channel:{_id:"6810bfab25e8a1000a14c7c1",key:"1f025532b6551268d88cd30350ddb592",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2cb",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2cb-1-20250429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29 20:01:47",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1f025532b6551268d88cd30350ddb592.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5927967,updatedAt:1745928022,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4710695,updatedAt:1748214064,stt:{transcriptId:"9acecee6-c9c4-4266-8464-998667b4f443",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多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這個時段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談 1個 這個職涯跟學校接軌的 1個 議題就是我們現在都希望說在學期間我們就已經可以學到帶著走可以進入職場的專業知識當然我們更希望在這個公司就能夠找到對的人才所以像這樣子的 1個 需求我們從 10年前 開始看國發會當時在探討這個學用落差學用分離的情形時至今日我們真的做了很多很多不同的計劃來做改善或者做補強而在今天我們要探討 1個 議題我們也看到很好的成果就是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劃那這個計劃現在在教育部技職司正在推廣那到底計劃的內容重點有哪些我們要介紹今天 2位 特別來賓和大家一起來分享第1位為您介紹的是教育部技職司的蔡秉馨蔡科長嗨科長好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是科長也是我們節目的好朋友那常常會在節目現場跟大家來分享很多教育部新的計劃那第2位呢我們要接軌到學校我們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薛處長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大家好還有科長好是非常歡迎署長那當然我們知道署長在這個高雄在學校裡面我們現在越來越感受到學校跟業界接軌的脈動非常的活絡所以在今天節目一開始呢我們要針對職涯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劃來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所以首先呢我們就想要先請教一下蔡科長在談這個技職永續破風者那當然這是非常重要的 1個 這個名稱這個命名由來也很好奇技職師這個計畫想要傳達的初衷理念跟內容當然還有包含對象是哪些是不是請科長跟大家來分享謝謝主持人我們今天一起跟我們聽眾朋友分享1個 部裡面今年開始延續推動的非常重要的計畫那剛剛主持人特別有幫我們引言職業試探跟生涯發展這個是我們成就每一個孩子都要做的 1個 很重要的 1個 概念教育部技職師在推動這個技職永續的破風者其實有他的前身那過去 6年 呢我們部裡面有推動 1個 職業試探的 1個 聯合技職校院的 1個 計畫那當初這樣的計畫執行就是由北中南總共有四所的科大那跟我們國立的社教館所包含大家假日可能會常去的科教館海中的工資圖高雄的科工館屏東的海生館那我們在這個社教館所內呢我們建置了 1個 場域那目的是要讓進來館所的無論是家長或者是兒童能夠瞭解我們職業試探的一些很重要的 1個 內涵那在過去這6年的推動呢我們是從產業來出發讓接近這個展的我們所有的民眾能夠瞭解產業背後它需要的職業那對接到我們技職教育它的進入性是什麼那它選擇的群科是什麼那過去這6年也累積了非常非常多參觀的人次有好幾10萬的民眾的參與那我們也在去年年底開始思考那今年我們要怎麼樣來重新規劃所以做了一些研究我們瞭解到以我們國家的 1個 整個教育階段的 1個 劃分我們從國中畢業之後就是我們所有學生第1個面臨選擇 1個 重要的 1個 抉擇點那究竟以他自己個人的特質他的性向興趣適合選擇我們的普通高中或是技術型高中他們在國中就需要做 1個 很明確的1個 思考跟抉擇那我們也希望在這樣子 1個 關鍵的時間我們教育部能夠有一些資源能夠投入那針對國中的無論是老師學生家長提供他們最正確的技職教育相關的認識包含是從產業面著手開始那從去年年底這個重新的聚焦我們再構思了 1個 今年第1次推動的新的計畫就是技職永續的破峰者我們希望部裡面跟著學校跟著產業一起當走在前頭就像那自行車隊一樣第1個就是我們的破峰者帶領大家能夠前進能夠瞭解我們國家國家有非常非常好優秀基礎的技職教育讓我們適性的孩子能夠來選擇所以我想這是從當初的命名緣由跟我們的構思最主要的1個 初衷是當然我們知道說破峰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大家自行車車隊有這樣經驗騎車的經驗的話或是說你 1個 人騎車1個 人騎車其實你就一定是破峰者但是我們知道說破峰者我們是指的群體是他在前面如果幫大家破峰的話在後面整體會非常順暢而快速當然我們也看到驗行理論大願在天上飛人自行在飛的過程中前面頂峰也是破峰者所以我們會常常會包含車隊也是我們常常會換手頂了一陣子之後很辛苦然後在旁邊馬上再補上去然後他在後面來乘著風繼續來飛翔我們就知道團隊的力量很重要所以現在技律師就扮演整體團隊的設計者當然破峰者我們就發覺說政府部門有教育部有技術師同時各大學也有所以我們今天也邀請到了高雄的科技大學我們邀請薛處長也在我們節目下跟大家分享尤其處長您所負責的這個處很重要是創新創業發展處所以在這邊我們在破峰過程中我們好像我們選擇風你可以選擇不同的不同產業來跟我們接軌所以在這裡有沒有一些實際的經驗或是說在這個計畫裡面先跟大家分享的部分其實我們原來在這個今年要執行的計畫其實跟過去做了滿大的不一樣的轉變因為初期這個計畫的用意就是在社教館裡面我們設立一些子彈的一些相關的資訊然後讓一些民眾可以在週末假日的時候到這些子彈中心去那一開始會這樣子做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的國中生他們如果在學校裡面大概只有可能一學期可能就一到 2次 的時間有機會去做職業試探這個事情其實非常的少但他們平常在上課的時候就很忙所以只有到週末的時候才真的有可以放下一些心情來好好去享受這件事情可是到週末卻沒有地方可以讓他們去體驗所以我們在過往都是跟社教館這邊來做職業試探職業試探展的結合那結合裡面還有一些手作還有演講那中間也跟一些科大還有技高做一些合作那在往年的一些成效上面其實也創造了大概有 160萬 人次的參與這些實體活動那滿有趣的這個因為我們在高雄在高雄是跟科工館來合作那科工館裡面有關職業試探的這個展應該是科工館人流排第2多的所以它也創造了滿多的話題那對於一些來參與的學生他們其實都很有感觸那家長也很喜歡那但是這邊會有 1個 在我們這樣觀察下來從統計資料來看但到這個社教館的民眾可能都是家長或親子這比較多那我們真正會攸關到什麼時候開始選擇技職教育的國中生反而就會相對比較少這個是我們過往的經驗裡面那這是統計資料發現所以我們也大概了解到說那家長了解之後其實國中的輔導老師也是很重要所以我們才會希望說慢慢的在辦理這些的職業試探的時候必須再把這個對象再更聚焦一點所以我們會希望是更多的國中生參與那甚至更多的國中的老師能夠參與我們在去年有做過 1次 統計大概在高雄地區南部地區平均大概國中的輔導老師裡面只有兩成的老師對於技職群科有足夠的認識然後來告訴學生那這樣相對的那只有兩成在學校裡面學校時間又少就只有兩成的老師有辦法去幫忙做一些技職的一些資訊的傳播所以它其實是不太足夠的那所以我們在過往也開始嘗試著跟地方的教育局來開始合作那跟地方的教育局處合作也滿特別的因為所有的國中的學校管轄權應該都在教育局在各地方的教育局所以我們就透過跟地方的教育局其實在教育局每一個地方都有它自己辦的特色譬如說在我舉高雄地區的話它有辦了教育節的活動所以每年也都是會有 5600位 以上國中生還有國中的老師會來參加所以我們就嘗試著來結合地方的教育局看看能不能透過這種方式來有新的嘗試讓我們未來在接觸這1段的同學或老師能夠是更直接的對象那這些做法其實也是滿創新的做法這個也滿符合我們計畫這個破空的想法把這些想法然後慢慢當到跟地方的教育局那為了這些小孩子那能夠去做一些技職永續的教育那我想另外特別滿重要的就是我們也嘗試做更深入的1個 主題式的建學遊程那這種主題式的建學遊程對象也是國中生那還有國中的輔導老師那直接帶到場域裡面去瞭解那慢慢的可以讓他們有一些情感認同那還有一些講座來讓他們瞭解那整個效應在待會有時間我會再多說明那其實整個效應看起來是非常的不錯而且滿精彩的那這個大概就是藉由這個今年的計畫繼續把這些效應再持續擴大然後讓包括結合教育部技職室裡面的能量還有科大的能量讓整個活動夠精彩而且它的效應是真的可以呈現出來的是這段談話是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是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恩特別很有感觸跟大家來分享國學院現在的做法有什麼地方在學校或是說在校外的場館參訪過程中有哪些更精進的地方那其中特別有提到主題是建學遊程入校植牙進入情感認同支持講座這方面也有所以我們在這邊要再請蔡科長來談一下我們整體教育部推出的計畫好像真的結合多方那剛剛有提到像是在地方的教育館所特別我們像是產官學技職嘉年華像這個活動它所參與的部分真的可以說是環環相扣這也跟大家介紹一下是那我也再補充一下剛剛我們薛處長其實也是我們這支計畫教育部計畫的 1個 總辦公室的 1個 計畫主持所以從過去的參與到今年的推動我們跟高科大高科大也帶領我們全部的科大一起來很用心的推動這個計畫那以剛剛主持人提到這個產官學的技職嘉年華其實我們知道各地方政府尤其是六都他們也會有自己推動職業試探技職教育的一些重要的場合或是活動那但是呢我們也透過這過去的經驗跟現在的計畫我們試著來做個連結就是中央它在推動著重的事情跟地方著重的事情是不是能夠結合那也把科大它最主要的優勢就是科大有很多的產學合作的產業能夠帶進來一起合作所以從中央的教育部科大產業以及地方的技高到國中我們可以串聯在一起一起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技職教育而努力所以技職嘉年華就是這樣子很好的 1個 體現那包含我們除了跟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那過去我們跟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都有這樣子在活動上面的 1個 連結那我想這樣的模式很值得我們在之後破封者計畫我們由我們加入的科大團隊包含高科大那還有榮華科大還有虎科大在他們在地結合地方政府一起來做這件事情會有更多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夠共同響應職業試探適性發展這件事情是像國中端特別都是中央縣市政府教育局是主管機關那同時地方縣市政府還有主管就是有關於業界在職場方面所以在這個建學遊程是產業界跟科大最強的 1個 串聯那這方面也真的就像剛才 2位 所提到的如何讓同學在這個國中端的時候雖然我們只有 20% 的老師對於這個在高職技術型高中方面有深入的瞭解但是我們也透過不同的活動其實這時候不只學生也可以讓更多老師能夠參與其中那能夠知道但我們這是整體的學者從大學到國中的這個思考的脈絡所以這邊我們今天就可以從這集節目裡面大家可想而知我們會把整體目前最新的在技術教育跟業界接軌的整個路徑會擘畫的非常清楚我們這邊稍微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的時候我們繼續請教今天 2位 特別來賓許智思的蔡炳星科長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薛博文處長來繼續深入來談我們這次的重點計畫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非常歡迎您持續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1跟禮拜二晚上 7點 05 到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當然我們節目裡面是所有教育部現在最新的政策我們的擘畫方向執行的細節學界業界接軌的訊息都在教育開講節目裡面1次 的為大家來呈現特別是我們今天所談的我們的主題是計畫本身是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但節目我們這個計畫的精神就是你我都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所以不管是不是現在在學還是現在在業界我們都是全民都是破風者我們要怎麼樣來串起這個學界學生他在學校在學期間就有業界的經驗畢業之後還沒有畢業畢業之前就業界接軌在今天我們就邀請 2位 特別來賓非常專業的來賓在學界是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處長以及在教育部在中央主管機關技職司的蔡秉新蔡科長那2位一起來談這整個計畫所以我們來看在今年或是說去年我們與在地教育局跟學校來合作的活動裡面有好多不同的活動像是有見習遊程技職博覽會還有教育節在推廣的效益現在看起來我們回顧看起來是如何那這活動本身影響力的觀察那這方面我們先從學界開始請薛處長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好我想在跟地方教育局合作這1段剛剛那個科長也有提到其實在整個國中跟技術型高中他的主管可能在教育局那過往教育局都各地方的教育局都有他辦理的活動那在串接上面一般教育局能夠做的就是讓國中生去瞭解技高端一般的活動那他可以把這2個把他媒合起來找了技高的學校來類似擺攤位做一些技職嘉年華那讓國中生來瞭解這些技高但這邊可能就缺少了 1件事情 當我們去介紹國中生這些群科的時候但他看不到在後面是什麼譬如說這些群科念完了我念到技高那我後面要怎麼接那我甚至後面要怎麼接到科大的時候那我接到科大我後面要從事什麼職業這1段在過往的這種教育局裡面辦理的時候它是有點斷掉的所以我們後來在從前年開始就開始做這種產官學的技職嘉年華那第1次在科工館辦理那藉由部裡的支援我們把這些整個串起來因為在部裡面它可以動用到的一開始就在科技大學端科技大學端對產業又很熟悉所以我們跟地方型的教育局來合作的時候剛好就讓這整個串起來從國中到技高到科大到產業所以我們 2年前 第1次在辦理這樣子活動的時候其實滿特別的就 1次 把它整個串起來那第1次我們在科工館辦那那1次總共有大概將近1000位 的國中師生一起參加那這對國中生來講真的很難得因為以往他們可能在學校裡面頂多老師是講到技術型高中有哪些群科但他不會跟你再往後談但這1次同學來的時候他不但看到了技術型高中他更看到了科技大學的科系他更看到了產業端的樣貌所以這對他們來講是很特別我們過往可能讓他們從群科了解然後去選科系那我們這1次反而倒著回來讓他們先看一下這些產業那再從這些產業去告訴他說你想進到自動化智慧化的產業你必須學什麼你會什麼技能你想要進到航太加工的你要什麼技能你想要到比較特殊的一些生技產業你要怎麼樣倒著回來去選我想用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去瞭解那我們也從這些產業界找了一些比較年輕一點的從技職畢業的學長姐來跟同學們面對面的去聊天我想因為過往我們有一些比賽或是一些技職大產業大師等等他們也是技職品系一路念上來但這些人物他在社會上地位很高對國中生來講他有一點隔閡反而比較不容易親近所以我們反而是找了比較年輕一點的從技術型高中畢業的這一路走上來的這些學長姐來跟他們聊你會發現同學們的提問度非常非常的高所以他們會很好奇我們找到這些包括有科技農場的負責人還有一些在做點心的師傅還有他在從事一些資安駭客還有室內設計師科技工程師等等學生果然這國中生果然會對於科系跟資安的好奇一直提問他用這種方向來瞭解他自己的未來那這個我也必須講在早期辦這些活動的時候有地方型的教育舉辦活動其實要在平常上課日要把學生動員來這些參加活動是需要去稍微請託或拜託的因為大部分的國中還是升學為主就新國際班的同學要留在學校裡上課但所以我們第1次在辦的時候確實在要 call 學生上面會有一點難度要去很多國中這樣撈但在第1年辦起來效益不錯之後其實從去年第2年開始這件事情就不太需要再去請託了反而會有很多國中老師主動的打電話來詢問請問今年還有沒有要辦我們願意帶 2個 班級3個 班級的學生去參加我覺得這個效益有慢慢的浮現因為他們也會覺得在國中生看到技高看到科大甚至看到產業他倒著回來去思考這個問題是蠻有趣的對我們是分段處理國中就把這個書念好然後進入高中就好了那你就頂多 2個 選擇 1個 普通高中那其他的不用問那到了高中就說你趕快讀書趕快學習那你進入大學為主可是進入大學之後怎麼樣我們也在高中段號不見得能夠看得見所以我們今天做一項很好的示範就是我們讓國中的同學可以 1次 可以知道說他如果選擇在這個就業型高中裡面不同的系科那麼巡科然後到了大學他可以對應到哪裡大學畢業之後又可以對應到什麼樣的工作而也許還有未來在工作以後你還可以怎麼樣再精進甚至你還有其他再回到學校學習的可能所以這些讓所有的不只同學連家長都會覺得說這是 1個 非常好的 1個 做法那當然剛剛有提到說有些學校真的 1次 兩班都來參觀那這個其實學校有很多這個國中尤其國中我們這個人數也不少所以我們是在實體活動或者是線上我們是不是有一些資訊可以收集可以來瞭解或者說學校是不是可以來提出什麼樣的需求申請有什麼資源可以提供那這個我們稍後我們聽 1段 音樂跟這個廣告以後供應廣告之後我們繼續回到現場請今天的特別來賓蔡敏馨科長以及薛博文處長跟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們休息一下今天共有 9個 獎項教育專題報導社會關懷節目兒童節目藝術文化節目音樂節目娛樂節目公益廣告以及海洋永續特別獎報名時間從 4月 1號 到 5月 20號 晚上 12點 截止一律網路報名下1個廣播星星就是你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好好聊天了呢媽陪伴不一定要很久啊一起吃頓飯聊聊天就是幸福的時刻5月 15號 是國際家庭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今天一起做晚餐吧好啊來做你最愛的菜教育部邀請您參加北中南東四場幸福的時刻巡迴推廣請上家庭教育自願網查詢一起分享家的溫暖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46年 來每天天一亮患小兒麻痺的秀珍阿嬤就開始撿回收為了壯肚智障的老公與小兒子還有長子留下的 2個 孫子她從不含苦也不放棄她說我不勇敢真的不行我是紀寶如請支持 19 19 食物銀行一起把食物包送到阿嬤家陪她勇敢走下去19 19 要救要救修愛教育聯合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修愛教育電臺歡迎您繼續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所談的是技職這條路我們從國中端我們就可以讓同學充分了解在高中的選擇就已經高中一直到科技大學然後直接再讓國中生和家長看到了未來在業界可能的發展性甚至有其他的可能在業界還可以再學習再回到學校其實都是可以的在今天節目我們就特別介紹這個你我都是誰都是破風者而且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所以它是 1個 永續的發展我們都可以在中間扮演 1個 重要的角色不管現在我們是在各行各業或者是我們在學校裡面那這是談技職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所以在剛才的前一階段我們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處長跟大家擘畫了一下也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像這樣子的 1個 計畫那在這邊我們也要繼續邀請教育部技職司蔡秉新科長為我們在這個議題上再做一些補充也特別再跟我們所有的聽眾朋友來分享因為在一般學習過去可能真的都是國中高中甚至大學都很專注在課業上其實在某種程度都延後了我們所有人對於職業的瞭解工作的瞭解因為我們最終離開校園可能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來布局所以過去這種延後對於職業的認識其實滿可惜的又錯過了很多認識自己或者發現自己優勢或者是瞭解未來工作世界的機會所以剛剛處長提到說我們這1次職業試探的設計要扭轉或者是破除一些過去對於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我們要先把產業未來前景放在前面讓我們的民眾能夠瞭解究竟這些產業它有非常好的發展它需要就讀哪一些科系需要哪些技能再慢慢推回來從遠到近對於他們在進入選擇上面所以還是要從認識工作世界這件事情來做 1個 起點我想這樣的 1個 切入在過去的執行剛剛講的很多活動面都有很好的回饋我想這也是讓我們國中學生比較能夠貼近能夠容易瞭解的 1個 方法就順著剛剛的題目就除了我們那麼多的活動以外我們今年開始會在跟社教管所場域的設計上面我會擴大成總共 4個 學校4個 管所來一起合作除了在高雄我們持續由我們高科大跟科工館以外我們在北部是由榮華科大跟科教館的合作中部則是由雲林科大分別跟我們的科博館以及工資圖來做合作未來在這些社教管所上面都會有新的職業試探展的 1個 設計開放給所有的國中青資生以及全民來做參觀來做學習所以我們有這麼多的立體交叉的方式讓大家可以同步來做學習但我們現在流行線上同步非同步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可以用同步的方式在教學現場我們可以由許多的像職業上面的這個也許是在國中端我們請高中在技術型高中的這個群科的老師來國中分享也可以透過活動跟業界來接軌知道說國中選擇了這個技術型高中之後進入科大而畢業之後我們現在和未來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那這樣讓同學真的很有感很有感覺國中生也會思考到他更多的可能甚至會跟家長來商量那當然家長要參與的話也是有機會我們在這個網路上面或我們有資訊是不是也可以同步跟家長來做分享那這也是有的嗎有那當然在這一部分我們也想知道在今年今年最新的 1個 情形就是臺北臺中跟高雄這個四大展場那有哪些的亮點跟活動規劃這一部分我們要先請這個薛署長跟大家分享因為剛才蔡科長有介紹薛署長在整個計畫過程當中從一開始的這個發想設計有高度的參與同時因為在學校端有很多實作的經驗所以署長你是不是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北中南高雄有四大展場的亮點規劃我們今年其實有新夥伴的加入過往就是 3個 場館跟三所科大那今年是有四校四館高雄的部分就是由我們高科大跟科工館來辦理那首先我們會在 5月 20號 會先辦理祭祀嘉年華再跟地方的教育局一起來合作那整個展場我們預計在今年的7月 下旬會開展那裡面有高達 250坪 的職業直探任役們我們把這個主題定為直探任役們那用踏入以踏入生活不同空間作為出發點那從這些生活當中去感受到祭祀原來是很貼近我們的生活那讓這些學生還有參觀的展覽的老師或家長能夠有更多的參與度那此外其實我們也結合了在剛有提到國中生他其實能夠接觸到的就是祭高那對於大學他們其實還有他們的憧憬所以這裡我們也想跟教育部這邊也辦了 1個 要做1個 科大版的 Open Day 就是Open Day 就是我們以往可能讓國中帶著國中去參觀一些祭高的學校那我們有沒有機會讓這個國中來參觀科大的學校所以如果有機會把因為教育部其實每年支持科技大學裡面有很多不錯的科技研發中心還有主題基地這些如果我們來辦個科大版的Open Day 讓學生國中老師甚至家長能夠來看讓他們知道走這條路其實也是非常有前景而且是不輸一般國中大學的規模那藉由這種方式再把它結合起來我想對於整個的亮點還有活動上面的規劃就會更全面更完整是祭高讓我想起蔡科長我們之前有談過 1次 就 3 + 2 那現在是國中端就可以了解科大那當然如果他也配套的了解說我們在進入技術性高中之後你現在所了解的科大在高中端你就可以率先到他裡面去上課了這也就是另外1種政策方面的1個 完美結合所以科長是不是您就針對這個計畫或其他的可以合併的部分也可以跟他做 1個 總體的1個 論述剛剛薛署長提到這個 Open Day 的想法其實就是把科大資源提早讓國中新師生能夠接觸那剛剛如我們剛剛主持人說3 + 2 新武裝模式也是一樣科大資源提早挹注到這個專班計畫的祭高身上所以這個概念都是相通的就是科大作為 1個 我們學術機構以外他也有他的社會責任去連結區域內的高中跟國中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回到我們這個破風者的這個直探的 1個展 那除了高雄的展以外我想北部榮華科大跟科教館的合作那他展出的產業特別是對準了目前很熱門的AI 產業還有半導體的產業的探索那我想對這一塊產業有高度興趣的民眾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去了解這個細部的內容那在中部就更豐富了中部在我們的國資圖有跟虎尾科大合作的這樣的 1個 展覽那他的 1個 設計是比較偏向闖關的活動的設計那他同時伴隨著各種的大型活動有一系列的職業試探的闖關活動所以我想都是我們家長可以帶著學生在假日的時候非常好的 1個 活動的 1個 場地那另外在員林科大合作的科博館我們在今年也會有相對應的 1個 特展會做處理那就是要跟大家報告的是就是無論您在臺灣的北中南南哪1個縣市我們從上半年開始45678 我們都有一系列不同的職業試探的活動那歡迎所有的國中的青師生可以一起來參與是從 4月 29號 開始是虎尾科技大學企畫打造 1個 闖關的模式那剛剛科長有提到說 56月份 會有 20 25 國資圖的這個技職探索體驗系列活動群科沙龍活動還有產業達人經驗分享其實達人經驗分享對於這個家長跟孩子聽完之後共同討論應該也是蠻重要的那我們會請到像是達人分享的話是有沒有特定哪些產業他好像我們就有像科技業還有其他相關產業都會有對我們會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職業那他在這個場域有相當好的成就然後來跟我們的學生家長一起分享他們心路歷程那剛剛還有提到說中部臺中是由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來企畫技職永續方舟那麼在科博館之前有做過這個我們要先試水溫館內的技展自然史教育館鼎裕在這邊也有在好像我們有資料是在這個斗南火車站 7號 倉庫要做第1年的展出基地可是我們布展的點其實會很廣那我們都是希望讓民眾能夠方便就近到附近的社教館所剛剛我們提到所有的活動場地然後來瞭解我們產業瞭解我們職業這樣子是我們在看展的時候有各種不同職業的串聯那同時我們在北中南我們有不同的場地大家也歡迎現在臺灣真的是1日 生活圈如果說今天在相關的一些假期或是說同學如果考完試考完了以後這個禮拜或這1兩個禮拜家長也可以規劃 1個 像是北中南有個祭祀未來前途家族串聯的 1個 旅遊行程那其實這也會寓教於樂同時更有感那常常我們也知道說大家平常都忙那家人之間的情感要維繫其實真的只剩下假日了那假日如果說你看電視他滑手機那也沒什麼機會互相來聊聊所以趁著這個孩子在國中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維繫感情上面多加把勁特別是為了孩子跟自己未來家庭的前途那做 1個 這個北中南的祭祀巡禮我相信是 1個 很棒的行程那讓老爸老媽先來頂風吧我們都是這個破風者好稍後回來呢我們還有最後 1個 階段邀請今天的特別來賓為我們來談談看在我們的這個計畫裡面還有哪些的亮點跟大家可以有收穫的地方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今天在教育開講裡面我們所談的重點就是我們現在最新的 1個 祭祀的計畫那麼就是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那我們常常會看計畫會畫重點每個字都不能少特別呢這邊我們畫的重點我畫的是共育這2個字就是說我們不管祭祀怎麼樣來培育或是說我們的學生前途國家前途那共同培育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那在練武功的時候師父多一點你功力會增強一甲子所以我們在今天就特別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意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處長以及教育部祭祀室的蔡炳星科長 2位 一起來從政策面跟學界總體為大家來介紹這個計畫那特別前面有你我都是祭祀永續的破風者那破風真的就掃除障礙讓我們的這個祭祀發展讓國中生的前途更加的順暢所以我們到現在時間過得很快我們最後 1個 階段我想請教 2位 有關於我們在這1次的計畫裡面很期待今年的各項活動所以除了祭祀永續破風者計畫那是不是還有相關的祭祀政策這方面科長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一併來談一下是還是很快的跟大家來做一下說明那這是一系列的 1個 作為我們真的在破風者這個環節我們要先破除大家對祭祀教育的 1個 過去的刻板印象那其實部裡面也非常重視共育跟產業界的緊密結合所以我們從 11 1年 有所謂的區域產業人才技術培育的基地計畫那這個就是以科大為核心結合區域的產業重點產業我們替產業培訓人才也替周圍的科大甚至是技高一起合作來培育人才那用的都是產業最新的設備技術最所需的來做這樣基地的推動那產業也包含了甚至半導體離岸風電這一些我們國家一直都是重點發展的領域類別來做設計那另外在打通學志這一塊我想過去有機會跟大家報告就是 3 + 2 新五專這樣的1個 政策透過科大跟技術型高中的緊密合作我們把科大的資源特別是課程的資源產業的資源實習工廠的 1個 資源提早挹注給技高學生讓技高學生不用考試能夠升讀理想的科大那過去在準備考試科目節約下來的時間要用在哪裡呢用在專業技術的學習那獨佔的專班有機會成為我們就業的急戰力那我想這些政策就是環環相扣搭配著提升我們整個技職體系所培育出來的人才的品質跟數量是請教蔡科長那個 3 + 2 的這個專班我們上次有提過那也許有些聽眾朋友他可能剛加入我們沒有聽到上一集所以是不是可以談一下3 + 2 就是在技職端這個3年 那另外2年在科大科大如果畢業如果 2年 結束以後可以授予附學士像物專的像這樣的證書那我想提 1個 問題就是說如果他在 3 + 2 的最後 1年 他決定說我還想繼續來完成大學的話他是不是有可以選擇的機會繼續讀大三大四呢對也有這樣子的彈性就是以我們專班的目的是 3 + 2 取得附學士那如果學生在完成這 3 + 2 附學士的學位階段性完成了那他還想升學或者是他想要一邊就業 1邊 升學那我們專班都有不同的接軌方式那如果您想要再升學那你可以再銜接後面 2年 也就是二季那二季完成取得學士學位或者是我剛剛提到說我想先工作但是我不想放棄學位沒關係那您可以讀二季的進修部一樣可以完成學業那或者是有另外1條路那我直接就業3年 之後我來升讀碩士班我想這都是目前在專班以及法規都允許的彈性那我們也都說 3 + 3 + 2 新五專的學生是目前自由度選擇最多的一批學生對就是說你可以就學而且不同學制不同的學程你可以選擇就業之後再就學或者你覺得就業做得很好在業界發展得很棒你就先在業界發展吧等到你想學的時候再回來那只要超過 3年 我們都可以直接來攻讀碩士班那這些都是非常棒的一些選擇所以我們看到教育部的技職政策現在不斷推陳出新而且環環相扣維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大家不會怕說我選錯計畫了你當初選的是那個所以現在不適用不會現在幾乎每個人對所以很棒那另外我也想請教在學校端薛處長薛處長其實我們也知道說在您所這個組長的這個碩士裡面在創新創業這一部分其實也有很多的計畫那有些學生在這個學校裡面想說那我這個學成了以後就像我們這個技職規劃以後我們是往這個業界發展我們有很多業界跟我們一起來聯手聯合來促成那也不排除同學他學了以後發覺說我現在有能量可以創業那學校是不是也有相對的一些資源可以提供我們在今天這一集節目裡面我們也擴大這一方面也跟同學來分享一下好不好在這個議題上面真的就更廣泛了其實在科大端我們滿鼓勵同學隨時去把自己想像的東西把它實作出來那有機會把它實作出來之後其實我們像在高雄地區我們有連結高雄地區的一些CE O 我們其實在高雄在南部地區有一些新創企業或者是那種比較事業有成的老闆他們有 1個 共同的群組那他們會幫助這些年輕人然後他的想法可以用在哪裡從這種方式來幫他去做結合那我們其實每年在學校裡面除了培育學生在技術上面之外我們也讓他有一些創新創業的教育所以在這1段我們是希望在這個未來你要就業那你要經過這種所謂創業的訓練但創業的訓練並不一定是你要去創業但是你可以瞭解創業者注意什麼事情瞭解創業者的心未來你投入就業市場的時候你就不會以自己為觀點你會以整個企業的發展來當作你的思考我覺得這個對同學未來投入職場的訓練那種感覺會不太一樣那另外我們剛剛其實也會帶同學去參觀一些就剛剛科長有提到一些建學遊程從這些遊程去瞭解各個產業裡面要什麼人例如說我們在去年有帶同學去高鐵的高鐵的總機場在宴朝那裡面其實有九成的工程師技術師他們都是走技職教育出來的那老師他們發現說哇原來他們做的事情是這麼有意義的是為了整個臺灣要把這些零組件本土化然後又維持著整個國家社會在運轉 1個 這麼重要的角色讓他們也瞭解到說你學的東西是有用為這個國家社會是有用那同時你也可以假設我技術有成我自己願意出來去變成一方之霸這個我們現在講的獨角獸這個你也有機會那當然你沒有要這麼做你要進到產業界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主管要這樣子的發展我想這種高度不太一樣的訓練會帶著學生一步一步的來圈零那我想為了整個不單只是技職走技術型這一方面的同學其實整個下來對於整個國家在做搭個這種公寓剛剛大家有提到公寓這件事情其實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使得上力我想這是我們科技大學一直努力的在幫同學銜接到舊也讓你成為你要創業也可以你不創業在公司裡也可以那但是你要了解創業者的辛勞跟創業者的高度為你的職涯的路可以一路一路的往上爬這是我們最大的期望是我立刻心中就有 1個 圖像出現就是變形金剛它是由各種就是專業能力功能實力所組合的 1個 有機體那但你知道它也可以成為可以拆解變成不同的工具也就是說我們剛剛聽到 2位 蔡科長還有薛署長在談到有關於我們這次的新的計畫它是這麼樣的多元豐富結合這個學校校內校外不同的學校資源來整合也有這個管所教育部的這個各北中南的管所有這樣展覽讓大家可以實際上看得到又結合了業界同學可以有機會能夠聽到藉 CE O 來演講或者說我們有機會去國中專業有機會去了解這個工作的亮點在哪裡那同時我們也可以發覺說學校結合這個創新創業相關的這個部門我們可以提供很多資源讓同學其實真的看到或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遠有時候你會發覺說我可能想創業但我先學好一點再創業那這個學習包含在學校裡面可以學創業你有專業但是你財快要不要法律要不要行政要怎麼辦那這些整體的觀念以後那就算一開始沒有創業就像剛才處長所提那你可能會或者科長所談你可能在這個創業之前你先進入別的企業裡面會發覺你做 1位 非常懂行規的工作者會讓老闆覺得說他就是這個一點就通非常那個在工作流程當中就是很接地氣的 1個 新進人員那這時候對於不管是未來就業或是未來想要創業都是非常棒那今天我們看到了就是不只 1條 龍好幾條龍同時起飛那大家都可以在上面悠游自在但是重要的是學到本事那我們今天在節目裡面幾乎我們所有計畫都已經講得非常完整那最後我想請 2位 各自做差不多 1分鐘 左右結論那以這個計畫能夠對應到我們的不管國中端還是科大端或企業端然後讓大家更深 1層 的了解首先我們先請薛處長我想整個回到職業試探的跟教育的本質這種藉由體驗跟適性讓孩子多多嘗試那此外我們在教育的第1線我覺得永遠要學生就是會不斷的去嘗試我覺得不能讓學生阻礙他想要嘗試的這種心因為這就是他創意的來源那另外對於他整個學習的熱忱我覺得這種熱度都要讓他一直保持住因為我想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針對他有一些創新的體驗他必須不斷的去成長那我們在學校裡面我們也很鼓勵學生多去嘗試那對於未來各種新鮮事物的發展各種產業別他也要能夠感覺到他一直想要突破想要學習因為未來的產業變化是非常多元現在少子化之後1個 人要當多個人用你都要各個專長所以保持創新跟整個學習的熱忱我想這個是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也是未來人才非常需要具備的 1個 能力是非常感謝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處長保持熱忱是很重要我們今天發覺說真的要提供這麼多面向有熱忱的內容光是這個在中間的工作人員包含 2位 要帶領都是充滿了熱忱那接著我們要請教育部技職室的蔡炳興蔡科長為我們做這個最後的結論非常建議大家要提早了解整個產業的變化工作世界的現況有好的工作會有幸福的人生那提早了解我們的工作然後提前幫您的學習各種進入來做規劃會有最好的人生發展那還是再廣告一下我們所有的訊息有個網站技職大玩 J ob 大家用 Go ogle 搜尋技職大玩 J ob 就我們剛剛我們今天本集節目所提到的北中南所有職業試探的展館的活動以及所有的活動的時間點都會在上面完整的呈現好非常謝謝教育部技職室的蔡炳興蔡科長這技職大玩 J ob 是 1個 非常多元訊息滿滿的 1個 資訊網站但裡面分門別類很有層次所以剛剛特別也有提到說其實如果說能夠這個看我們的展覽就能夠了解最新的產業趨勢我相信這個不只國中生有興趣所有家長聽了都想說我不管你看不看我要先來看所以最好是帶著家人一起來參加來參觀我們的這個最新的這個技職的這個展覽這個展在北中南不同的時間點但是從 4月 29號 開始在護衛科技大學這邊就已經率先開始來出發所有地點展場地點歡迎上網技職大玩 J ob 都會有那今天我們都期許你我每個人都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我們再次感謝加入技職室的蔡秉馨科長謝謝您謝謝也謝謝高科大創新創業發展處的薛博文薛處長謝謝感謝 2位 同時也謝謝所有聽眾朋友收聽我是李大華嘉義開講我們下次再會好",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教育局","國中生","教育部","技職永續","薛博文","科技大學","創新創業","職業試探","科大"],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e3ae66b6cf3b0023c5195a",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行動工程師人才培育計畫",guests:[{name:"王秋燕",unit:"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行動工程師人才培育計畫」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推動,多年來持續在新南向國家及台灣偏鄉進行基礎建設與社區營造工作。
\n\n該計畫的成立動機,在於培養不僅具備專業工程技能,更擁有「善於傾聽、誠於對話、富有溫度與國際觀」的新世代工程師。
\n\n計畫對於「行動工程師」的定義,強調工程師不只是技術執行者,更應是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合作,並關懷在地需求的專業人才。
\n",date:1745769600,pictures:[],keywords:["行動工程師"],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0f6da5fbcfa30022d3b80d",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bd3b87900225d12fb",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5838300,end:17458416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0f6e0925e8a1000a147947",key:"f73240d65dfaf44449f9ba8ba3839932",duration:3300.212289,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2fb",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2fb-1-20250428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28 20:01:13",dir:"2025/04",size:53416572,mimetype:"video/mp4",name:"f73240d65dfaf44449f9ba8ba3839932.mp4"},channel:{_id:"680f6e2825e8a1000a14795e",key:"50c8619c8eb10e469318c89d95740fe7",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2fb",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2fb-1-20250428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28 20:01:44",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50c8619c8eb10e469318c89d95740fe7.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5841573,updatedAt:1745841620,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2974566,updatedAt:1748214029,stt:{transcriptId:"42c6407d-2557-449c-80d2-30485d671a06",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角節目我們節目在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和大家分享的教育現場最新的議題我們要來談談工程師的培育計畫那什麼樣的工程師呢大家很好奇現在因為我們工程師的這個名稱我們定義其實又很廣泛那麼有各個不同的面向的專業我們有工程師 engine er 來為大家來做設計來做施工來做這個工程鋪陳所以我們在今天特別要來談到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那這個計畫到底在談的內容有哪些我們要特別邀請由教育部技職司所推薦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王秋燕王博士王老師王老師你好你好是那您現在是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是所以我們就談到說工程師的培育特別是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那在這個計畫裡頭那我們就思考到說他要培育什麼樣子的目標人才那特別是我們當初想要訂定這個計畫的時候當時的這個背景我們是怎麼樣來產生的我們臺灣科技大學呢這1個本身呢就是以工程起家那後來當然陸續還有這些管理然後比較人文相關的科系那我們也今年就是剛辦完50週年的 1個 校慶那在這 50年的 1個 過程呢當然培育了很多的工程師跟著臺灣的產業的 1個 發展那我們覺得說工程師呢都很認真做事那臺科呢就是精於做事成於做人但是關於精於做事當然就是大家用專業去認真的執行但是呢成於做人這個跟精於做事他是緊扣的要怎麼樣把事情做得好其實是很需要人的溝通尤其是現在越來越跨領域了所以工程師也不再只是局限於我們比較以往的 1個 概念就是比較數理的方面相關其實跟管理的人然後人文方面的人其實都很需要的溝通在教育部呢那這個 US R 也就是大學社會責任的計畫開始呢是 2018年 那臺科大我們這個行動工程師呢是2017年 就已經開始更早對那表示說大家都認同其實人才的培育不只是在校園裡面課堂上那要怎麼樣去讓他更跨領域的去延伸在不一樣的剛講的各種領域的特質那管理的人要怎麼樣我們怎麼跟管理的人溝通然後他們怎麼樣跟工程師溝通這個對 1個 比較大的企業那從小到大也是這樣要怎麼樣去跨領域都是非常的重要那剛提到說那在校園裡面我們都是大致上都是有分科系那大致上都是根源在自己科系的專業那要做到這個跨領域呢我想大概從這個教育的脈絡來看的話可能 230年 的時候 230年前 呢大家已經有一波的概念就是說我們需要一些通才那時候我們叫做通識教育那就有開了一些所謂的通識教育然後有一些規範希望學生在不同領域上再去拓展那我自己也是大概是在那一波那到我回來教書之後呢我覺得這是 1個 更大型的這個概念的延伸就是說讓學生去在學校裡面修所謂的通識教育我覺得很好可是大家也覺得好像還是不是很充足那我覺得這個教育部這個概念還有臺科 2017年 就有這樣的概念去做我認為是更大型的跨領域甚至以我們是執行國際型的來講是跨國家跨文化的這樣的 1個 大型通識那所以有教育部的這個支援的話當然讓這個校藝廣度深度都非常大所以我想這是 1個 最早最早的 1個 出發點要怎麼樣讓不只是很刻板印象的工程師只關注於在學校裡面去培育然後未來的溝通上我們也不可能只是跟所謂的你自己相關非常相關的所謂的工程背景訓練的那提到這個所謂的工程這件事情呢實際上是什麼叫做工程或工程師你只要應用所學的就是我們講的不管是我們一般認為的數理的科學實際上管理也有科學就是以這些比較基礎我們都叫做科學的知識去把它應用來解決問題那當然就根據你學的不同領域的那甚至要跨領域的科學去解決問題這件事情其實它就是工程所以大致上是這樣的 1個 概念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話以這個國際臺灣科技大學在推動行動工程師這個部分剛才王教授講得非常清楚就是說我們主要問題在這個problem 我們把問題解決人家講說你要完成這件事情它是龐大的工程這就是這麼回事你要你把它變成工程後就你一定有共同的目標然後你要有策略跟執行細節它的架構是非常清楚而明白那不明白是什麼呢很多不同的部門的人很多不同位置的人他可能不明白對方在做什麼甚至不明白我們總體的大目標是什麼我只知道我自己階段的小目標所以這都需要 1個 頭腦非常清楚而且對於各方面的專業起碼他自己的專業他是非常的了解而且又善於溝通讓別人講什麼話別人就秒懂那他就是我們所需要的行動工程師所以王教授我們剛剛有提到之前我有很深的一些就是感觸我們在業界常常講行動工程師好像對應到的職稱可能是 PM 也許是 P MP 的這個管理的 PM 或者是Produ ct Manager 或者 Pro gram 那他在中間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到處溝通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在做 1個 比方說網頁設計好了我們有從企劃開始進入設計可是設計端去做這個設計過程中要跟工程溝通有時候工程師會覺得設計或是說 PM 會覺得工程好難溝通他講我聽不懂我講他聽不懂所以這時候最好的 1個 設置會覺得說在設計部門最好他有前端工程師的經驗那時候做介面就很方便所以在這方面剛才王教授所提到已經非常清晰仔細那我想想繼續進一步來請教就是說這個行動工程師人才培育計畫那我們講說本身它就要具有很高的目標性的視野那我們在培育的工程師就是要訓練善於傾聽等等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把這一部分跟大家談談看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成為這個行動工程師或者說想要成為行動工程師的人我們要給予他哪些的課長是的剛剛延伸我們講的工程師的1個 部分我們加上行動似乎比較有這個動態的感覺那其實也是呼應了這個名稱我們需要的是隨時的根據剛所提的其實需要非常多的溝通那常常是跨領域的以這個主持人所提的設計網頁那他可能懂一點點程式可是或許設計也設計網頁這件事情包含了他設計什麼樣領域的網頁那就會這其實就是 1個 轉譯就是你怎麼樣把不同的介面翻譯給彼此可是他如隔山又來這邊是不是非常恰當對所以而且常常這個現在不是隔一行現在是好幾層那我們行動工程師其實也有這樣的特質我們從老師老師申請這個跟教育部申請計畫跟學校有一些資源的挹注然後再來我們有自己這個助理然後接著我們有資深的學員當助教然後下面還會有每一屆新的學員就是我們即將要培育的那其實這些都是不一樣層面的1個 介面要怎麼樣去做溝通所以其實在我們這1個計畫裡面有時候會覺得說好像是出去做在什麼樣的場域做那些是會以為是最重要尤其是新的學員可是實際上它是 1個 媒介而已也就是說類似鋼鐵的你設計網頁它只是 1個 媒介最重要以我們要培育人才它只是我們的 1個 我們需要一些素材去做大家有 1個 共同的介面可是怎麼樣在這個介面上尤其是我們希望它有國際跟行動力所以我們是國際型的1個 計畫它是 1個 媒介然後我們藉由這個媒介最重要的還是在這些人之間的溝通那剛剛還沒有提到包含了我們其實不是只有我剛剛講的這屬於比較我們的內部那我們上面申請主要的經費是從教育部大學社會時間 US R 計畫來的可是我們對外我們雖然希望有一些平臺也就是說我剛剛有提的我們要跨出校園這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常常學生然後老師當然是盡力去教可是學生也會常常好奇那學的到底有沒有用所以就跨出去用實際的去做 1個 學習可是要有對應的人協助所以我們有不一樣的場域那雖然我們是國際型的我們有對應的印尼越南甚至從去年開始我們又開了 1個 比較新的場域是日本也在做根源的 1個 部分可是我們也有 1個 已經做了 5年 左右的場域是國內的 56年的 場域是宜蘭東奧的 1個 場域所以我們滿需要這些更重要的外部的資源來做這個協助那剛剛提到了像宜蘭東奧的話它是 1個 泰雅的原住民部落他們遷徙下來從山區往東奧靠海邊這邊遷徙那國外的場域是不同的文化所以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剛強調的不一樣的介面的這個溝通所以老師也是這樣學員更是這樣所以在這一些溝通的 1個 過程裡面去執行所謂的好像外部的人一般比較看到我們去做一些水資源屋頂一些修繕好像一開始的情況學員也會是比較好像把重點放在這個可是我們會需要經常去提醒尤其是學員我們要培育的讓他們知道說做這些很好可是最重要的是不是單純只是從你自己出發想要去把它做好而是大家的溝通你說去做這些我們也可以像在課堂上在學校裡面你也可以做這些可是為什麼我們要出去做甚至出國去做就是因為它涉及更多的溝通是大家要理解同1個共同的大目標因為有時候我就覺得我覺得我沒有什麼參與感好像淪為手腳因為我只看到說我這個部分我要做什麼那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也不知道或者我也不想去問不想去理解那就非常可惜所以主要是任何人參與 1個 大計畫裡面哪怕是 1個 小小的螺絲釘但是你如果說面對別人的提問你可以回答的非常完整主要是你知道每一個人在做什麼每一個人最需要什麼大家發揮最大價值可以給誰幫助那這時候我們就已經達到先輩的先輩的這個知識的理解然後再加上你剛剛提到了我們還培育他像是態度這也是重點那我們在這邊稍微先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我們繼續針對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來訪問臺灣科技大學的王秋燕王教授馬上回來非常歡迎您持續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為您專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王秋燕王博士王副教授那在節目裡面我們就談現在在執行 1個 非常重要的 1個 計畫就是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我們現在只要任何事情加上行動我們知道說它就是現在最需要的動能要動起來它可以貫穿整個計畫讓每一個部門的不管是工程師還參與的人員都能夠同一步調然後往 1個 方向來邁進這是很需要的所以我們在剛才的節目裡面我們已經請王教授跟大家來分享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人才培育計畫它的最主要我們當初的這個起心動念就希望培育能夠貫穿整個計畫的人才但它也必須具備工程師的身份因為整個行動工程師就是要執行1個 大家團隊的 1個 計畫所以在這裡我們是不是可以去來談這個行動工程師計畫這個您有提到說我們有跨國在印尼在越南在日本現在最新的然後在臺灣的東方那在進行的過程裡面是不是可以談談看這個計畫主持人是怎麼樣去選定這些地點執行的國家這個從剛一開始為什麼有這樣的 1個 概念那我們就要去發想說尤其是我們希望讓它更國際化希望培育學生的這個國際化跟國際觀那著手在我剛剛提到我們臺客已經 50週年 了那大概我們也是滿早期就開始耕耘對外的外籍學生的 1個 部分所以我們在外籍學生的培育以及他們東南亞的學生來臺客大進修之後回去任教的其實數目滿多的我們的系校有滿多的因為已經耕耘 230年 了因為外籍社好像是現在全部數一數2多的就是來自國家超過 50個 以上的國家所以不只是人數那時間也是累積已經很久了所以他們回去也都滿多在他們的教育節那我們就根據這樣的 1個 想法然後去跟他們聯繫這其實是 1個 世界的等於是潮流大家都有意識到關於要怎麼樣我講的從以前比較局部的通識的培育在校園裡面到要怎麼樣到社區甚至是跨國的這個概念所以大家其實都一有這個想法甚至其實都有多少不一樣的面向在做在各個國家所以我們就想說那我們既然在東南亞有很多的系校有那我們就跟他們提出這樣的 1個 概念他們也在那認教那馬上就獲得了很好的 1個 呼應跟協助那就一路合作到現在這樣真的是很重要有時候我們發覺說學校的計畫並不是完全是 top down 那有時候反而從這個學生特別外國學生他們來自國家看他們的需求所以這有很多像是這個屋頂電力維修水資源地方社區創生我們講的東奧像這一部分那我們就想這個計畫是如何訂出來就我們看到需求面向以後是經過什麼樣子的 1個 管道或是說是由教授呢或是說學生反應呢還是如何產出這個計畫這個是 1個 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說你要怎麼樣去找到可以一起做願意一起做以及我們去怎麼樣的地方做這一樣呼應到剛剛我們為什麼說需要也感謝我們已經耕耘了那麼久的臺科跟歷來來臺科念書然後回去他們自己的國家貢獻的這一些系校友會需要當地的人的協助可是呢如果沒有這一些已經畢了業的系校友去做溝通以及他們對他們自己在地的瞭解跟需求的話我想並不是我們想要去接觸就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真的更是不會有相對應其實有些時候我們會許會覺得說教育很緩慢可是呢如果只是由我們尤其是這種跨國跨文化的沒有他們這些系校友的協助呢我想這個成效會非常非常的差所以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起的 1個 角色所以有些人的想法會覺得好像是他們需要我們其實認真想不是就是說剛剛有講了大家都對於培育人才都覺得非常的重要所以是大家認為都需要所以他們其實也不是只有臺科的學生在做這件事在我們這個計畫我們合作的對方的學校他們其實也都有學生的參與所以這是 1個 大家一起在投入的 1個 事情所以並不是說好像是誰需要誰甚至呢對於這些我們講的水資源維護啊這一些其實他們當然會有一些需求性可是認真說是不是非要我們去不可這其實也不是也不是所以這大家應該都是要有對的信念那在這1個過程裡面才會是互動的基本態度他會是對的不然就會有一點偏了那還是回到剛剛講的所以在任何 1件事情 的溝通上只是我們現在沒有每一屆是這個行動工程師的場域的這些維護啊一些小小的計畫可是這個其實他就是用這麼小的 1個 點未來就讓我們的學生學院有這樣的 1個 特質有這樣的 1個 基因植入在他們的人格特質裡面他就會清楚說很多東西不管你是大的小的你都需要去互相知道彼此的立場然後願意去為了大家共同一起認為是對的想法想要把它做好的目標去做這1個對應的溝通所以回到更前面我們提的這些做的好像比較具體看得到的東西他其實只是 1個 平臺這樣是好是王秋燕老師王教授那所提的這個面向我有 3點 感想這滿深入的感想第一就是我們常常說從歐洲第一所大學成立以後我們就發覺說當時設定就是也很像大學就是社區的腦大家都心情工作沒有時間去想我怎麼樣發展地方怎麼樣發展沒關係啊大學我們裡面有學生有教授都是一石之選精頭腦幫社區來想辦法那現在更是我們發覺說這個大學不只是臺灣社區的腦還有其他甚至全球都會有很多國家的學生要到臺灣來求學因為有很多的社會教育的資源還有灌注那第二感想就是這個提庫很重要也就是說我們看你去哪裡念書最貴管院你去華頓你去哈佛或是說你要念理工 M IT 為什麼這些學校他學費那麼高除了消費物價以外那就是因為他們有很多很多的個案那這個案子拿不到的所以如果學校有越來越多的全球的個案我們自己做的那非常珍貴所以我相信王副教授一定也是有感觸的那第3個部分就是我們常常講什麼樣的問題最大就是沒問題問題就解決完了當你一家公司1個 家庭或一所學校有沒有問題沒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了所以當我們就發覺臺灣做得這麼樣精善精美很完善問題越來越少的時候發覺說來自其他國家的問題變成我們解決的提庫的這個之一那我們就覺得這是 1件 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呼應一下剛剛王教授講的他不是說最幸福的是來我們這個學校的學生他收穫最大而是在臺灣我們已經解決大多數問題的臺灣我們可以再幫其他國家解決這麼多深入艱難的問題的時候也培育我們的學子能夠在不同場域全球化的觀點還有各個難易的問題都變成我們可以解決的方案是這真的是我剛剛聽了以後我覺得哇那我們在這裡可能要稍微先聽小旦的公益廣告過 2分鐘 之後繼續訪問我們今天特別來賓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王秋燕王教授好小朋友你知道臺灣有哪些好玩的傳統文化嗎歡迎跟著小蕃薯偵探隊一起學習布農族的達爾濟客家的擂茶品嘗臺灣的美食讓我們聽故事玩遊戲發現臺灣文化的驚喜每個禮拜五中午 12點 32分 歡迎大部分的小朋友跟著小朱子傑還有小蕃薯偵探隊一起玩翻臺灣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好好聊天了呢媽沒什麼時間陪你一起吃頓飯聊聊天就是幸福的時刻5月 15號 是國際家庭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那我們今天一起做晚餐吧好啊來做你最愛的菜教育部邀請您參加北中南東四場幸福的時刻巡迴推廣請上家庭教育自願網查詢一起分享家的溫暖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女兒啊你看我在 F B 上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理財說會提供標股還保證獲利很多人都有賺錢耶爸現在有很多假冒名人或專家的投資廣告這些都是詐騙千萬別相信要記得不要聽穩賺不賠的消息不加入陌生可疑的群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理財還需要謹慎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您繼續回到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那大話今天為您邀請到的特別來賓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的王老師王秋燕王教授好剛才教授有跟大家分享在臺科大我們主掌這個計畫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事實上我們計畫面向很廣也不限於在臺科大的學生而已那所以在這過程裡面我們就延攬了這個就網羅了這個全球只要我們可以接觸碰觸到的議題而且很多是從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提出來像水資源的話也是很重要那這個水資源的問題在學校裡面要解決是為了印尼嗎還是其實水資源是 1個 很重要臺灣也是當然也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這個最新的場域日本其實也是因為水資源對整個現在地球都是非常重要的 1個 議題所以並沒有說一定只是說剛有提到說在不一樣每個國家階段性的發展它是不一樣那臺灣當然是水的乾淨度這些處理都已經相對好了那印尼跟越南因為還在發展中所以他們對應的這個本身要求的標準跟發展的過程就是還沒相對的到位那時候是淨化這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知道臺灣其實水資源不會匱乏因為它就是有這個夏季有颱風或是退流雨那有梅雨那在印尼跟這個越南其實雨也不算少非常少非常多他們雨季的時候那個夏季還是根本出不了門是你沒有辦法有乾淨的水這是它的大問題是所以那我們是透過一些方法那日本的話它是什麼樣的問題日本的話它其實主要可能不是水資源匱乏但是對於基礎的 1個 像我們現在是在他們 1個 比較偏遠的山區那日本它因為已經高度發展所以是人口相對外移跟老化那就會涉及到說那他們少數的小朋友比較年輕的小朋友那它對應可能就比較沒有爸爸媽媽在的話那相關的 1個 概念雖然在山裡面其實認真想起來可能也不缺水可是相對的概念還是比較沒有所以我們在這個區塊去做一些培育那因為我們去的那個山區它早年主要是做伐木就是類似以前我們那個山區那臺灣當然是檜木他們有一些山木那去結合這些他們的資源怎麼樣去向下扎根然後再來也是讓再看看因為剛剛有提到這個場域是相對比較新所以那1個環境非常好那要釐清 1個 點就是說關於大家會覺得說什麼樣的場域才應該要施作那首先第1個就是我講我們是要培育人才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再來是什麼地方需要去施作以及適合我們培育人才去當施作的現場這個並不是說好像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不是用這樣去定義的而是每個不一樣的場域就會讓我們的學生以我們要培育的學生甚至我們現在其實是幾個不一樣場域的學員跟老師在做 1個 輪動的 1個 動作所以大家才會去吸取到不一樣的 1個 量能所以R ot ation 嗎對就是說印尼做完做越南越南做完做日本對然後他們也會過來我們本來就會過去就是說這也是感謝教育部這麼多年來的支持才有辦法累積這樣的量能不然一開始的話大家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可是對於彼此的耕耘都還不是很熟悉的時候雖然已經是我們的系校有可是我們還是要到對方的社區場域那些其實都需要滿久的耕耘我必須要講這個常常是三到 5年 回憶一下就是這中間其實我們經歷了 3年的 疫情那我們這個國際的場域基本上是出不去甚至呢我剛剛有提到我們有 1個 國內的宜蘭場域東奧那時候我們當然一開始早期疫情的時候其實臺灣是控制得非常好可是還是有1兩波稍微比較緊張的時候那是連國內的場域都沒有辦法施作所以這些其實都需要很長期的1個 耕耘所以我覺得教育部呢他非常的有遠見就是說他願意耕耘這麼久的時間然後所有參與的計畫學校也是在這個比較可能等於是現在總共是第4期了在第2期第3期的時候主要是第2期的時候是疫情完全是大家重疊在一起那從第3期呢大家就是從教育部我覺得裡面很多的這些師長都非常的有遠見他開始知道說已經一起耕耘了5年 然後他們試著讓大家更有一些方向也更能夠對內去省思整理然後可以讓大家知道說我們其實需要一些調整不然以我們自己的經驗我們當然是很有熱忱也覺得培育人才很重要可是說真的我們真的滿缺少管理啊然後以及怎麼樣去統整什麼是關於人才管理培育的累積這個區塊跟一般我們認知理工的工程師的訓練我們可能對數字啊怎麼樣去施作這個工程是比較清楚但人才培育我們覺得很重要可是關於這個比較人文啊這個區塊的整理我必須要承認至少我是滿缺少的那我就說教育部其實在第2期第3期的時候內部這個比較有經驗的師長們其實他們都有在做這樣的引導然後辦了一些活動那說真的也是學習很多所以關於人才培育呢在比較前面的第1期第2期呢就像我講的我們好像會比較以為我們是要培育學生就是比較以前的想法我們是老師嘛所以我們要培育學生好像學生才需要被培育可是到了第3期現在第4期的時候我有不一樣的 1個 認知其實我們也是在被培育的那1個區塊是有時候真的我們就發覺說點線面有時候我們很專注的時候看到這個點然後再進一步的時候看到說也許跟我們有接觸到的幾條線但真正我們在格局拉得很高我們從外太空來看地球那種感覺發覺說哇這整個計畫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很多寶貴收穫以前可能都放掉了那現在教育部一樣提到有不管是統整的這個機制啦或者用一些這個計畫引領計畫的一些方式就發覺說他真的可以越擴越大然後大家收穫越多包含老師在內都有很多視野上跟實務上的收穫對是非常謙虛啦在過程裡面你也協助了好多不同的國家的學生還有整個計畫包含教育部我們彼此之間都是互相來 think 嘛那在這裡面我想請教一點就是說在我們來執行這個計畫的過程裡面那我們也看到在國際有很多的我相信有很多同學他自己眼界大開或者說在旁邊看也覺得說哇我也想來參加但是我們在篩選學生進入這個學程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樣的標準或是誰才能夠加入呢是我們是確實就我剛剛講的我們一開始自己也比較侷限因為我們自己的本身背景都是比較工程師所以那時候這個計畫的一開始在 2017年 也是因為剛開始所以我們一開始那1個暑假的招募是很快的在暑假要開始的時候在 1個 我們學校的相關可能 F ace book 的 1個 群體的網頁粉絲頁去發了 1個 幕學生然後就有一批學生可能是10個 左右就跟著我們最早的發起人是這個劉志誠劉教授那現在是我們臺科大的副校長那時候他是擔任工程學院的院長所以其實是最早確實是從工程學院開始那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因為自己的訓練的1個 背景有一點本位的主義所以一開始的前面 1 兩年會覺得說對啊然後在臺科當然也是可能有一半以上是這樣的可是很快的我們就發現學生其實是比較開放的反而是我們老師自己侷限然後我們就開始有課程然後就發現好多不一樣的科系的就跑來說那我們可以參加嗎因為他們對於我們定義的這3個字也害怕那我們自己也因為這3個字有一點侷限了自己然後就開始有一些管理的設計的學生也來參與我們的這些招募會跟說明會甚至我們辦展的時候他們也都很有興趣然後我們一開始也是也是有頓了一下後來我們就覺得所有的人應該都可以參與這個是我們老師自己先侷限的反而是學生幫助我們去打開了這件事我們就說對啊應該要全部都可以所以從那之後就是在臺科所有的戲院通通都可以參與甚至更後面在可能第2期第3期的時候開始就是我講的這些不一樣的採訪其實都有很大的協助幫助了其他的戲院校就有人會專程跑來說我是哪裡哪一些學校其實也有這個跨戲院校的學生來進行這些參與的 1個 方式那當然也是根據每個學校的1個 適合學生的 1個 方式去讓他們可以去受益可是確實到最後都是完全打開的 1個 部分並沒有誰才可以參加那當然有人數的限制那大致上從我剛剛講一開始沒有課程的時候是直接很快的很快速的招募一下子是 10位 那是 2017年的 第一屆人數稍微少那後來就也因為有這個教育部的資源的 1個 投入然後有課程那其實很快這個就形成 1個 潮流我們如果是從招募會的話常常會有100個人左右來聽那因為這個非常的花時間因為他們要休課然後要出團出團之前要溝通結束之後要整理然後要有一些成果發表其實這個是 1個 超過 1年 時間以上細節繁瑣而且他的時間又長他不長的話其實也是所以在這個情況下100多 人每一次都是這樣那大概只有疫情的時候稍微受影響那100多人不可能我們很想但是這個總是量能有限然後學生其實到最後他們也要考量因為這個需要花費他們很久的時間所以大致上就會從我們跟他們說明你們需要這個按部就班超過 1年 然後大概會需要怎麼樣的量能呢大概就會有一半暫時沒有辦法參與可是甚至我必須要講我們是有一些資源的投入可是學生除了時間的付出以外他們也要部分的尤其是出國外的場域他們也要部分的自費這也是我們希望他們有一些責任感然後當然也是資源有限尤其是像我剛講的第一屆2017年 都還沒有申請教育部就 US R 還沒開始的時候那些學生是全部自費所以臺科至少參與我不能說只是臺科因為後來也有其他學校會來參與有這樣的動機的學生其實他就本身具有 1個 很熱血的特質那他們需要的是更能夠溝通跟協調的引導因為這些中間過程剛剛有提到疫情疫情其實那時候最比較連臺灣都很緊張的時候是連臺灣宜蘭東奧場都沒辦法去但是那時候大家最多的就是時間哪裡都不能去什麼都不能做所以他變得更想要做是那會不會大家就有點散掉了就反而不是因為他時間有因為我們剛剛講說他有一半100多 人來聽那有一半可能就先退出這一屆不參加是因為第1個就要出時間第2個要出經費這也要出錢旅費這些那可是還是有這麼多的人有超過 50 人以上願意來投入那就說明一點就是說我覺得說明 2點 1個 是他真的很有心他眼睛很亮一看到說我這邊有我要的收穫那第2個是說其實他也都是滿用功的學生因為他要花 1年的 時間在這堂課上面學分數的時間投報率很低很低那除非怎麼樣就是我前面都修了大多數學分所以應該大三大四的同一居多會不會不是也不是而且我們後來發現說其實最適合的是大一因為他們最熱血大3大四有些時候你會覺得好像休課可是他們也是面對下1個階段可能要升學跟就業那其實大一是最好的我們覺得是最好的其實也真的是因為我們知道說現在的大學世新發展這件事情大學真的很繽紛大家在這邊他會覺得勝過我去雙主修或輔系因為這是 1個 未知的無限可能在裡面他就很享受不過這邊也要推崇在老師方面你說一開始可能只看到我們自己想到的點但後來為什麼可以開放這麼大不限學校跟系所都歡迎參加這看出來老師的視野跟胸襟因為這個是雙重的也就看到說我做計畫老師看到大目標為了國家培育人才為了全球培育人才那時候當然我們沒有任何的限制而且我們感受到好處不同國家的系所跟學校的同學他們能夠貢獻度都不一樣我們這邊要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我們就還有 1段 的時間差不多 10分鐘 左右還不到我們要請王教授跟大家來分享就是有關於我們這個計畫那麼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持續 6年 疫情以前開始到現在同學的感覺怎麼樣他有什麼樣的 feed back 那還有這行動工程師在不同國家進行多年以後當地的人一定也會有一些回饋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今天在教育開講裡面我們談了 1個 非常大的計畫那這個計畫呢讓每一位同學都可以成為行動工程師那當然你要工程師的話當然你要具備專業囉這一部分教授他認定是每一位學生只要你對自己的系所認真負責學習你就有專業而且會更擴大你的軟實力就是你會接納去理解不同專業的最重要的幾個合作選項關鍵掌握好就可以做 1個 非常溝通力非常強的行動工程師所以今天我們在節目裡面特別邀請臺科大的副教授王秋燕博士來談那當然王老師主要是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授課現在發覺說哇你的電開得很大不只材料科學與工程是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下短短的時間想分享一下就是同學參與以後同學的反應是不是跟大家來談一談從剛剛的 1個 衍生就是說不一樣的領域包含他們一開始的疑惑我們自己是工程背景的這個也自己有問號然後就是說他們疑惑說他們不是理工背景好像不是那可以來做什麼以及我們也想說人文管理好像我們也覺得很重要就是我講的剛通識的 1個 概念可是那怎麼樣讓我們的一起加入之後這1個培育的計畫更好讓大家在裡面也都被培育得更好那麼其實很快就發現說是真的是非常的需要不一樣領域的因為關於施作這件事情好像理工的人比較適合可是呢反過來也是那人文跟管理的人他看到理工的人是怎麼樣去做以及在為了要做這個區塊好像看起來是比較理工怎麼去做溝通另外1個我剛剛有提到尤其是有教育部的資源投入了之後教育部也試著讓我們知道說不一樣的階段應該要有一些統整成果這些其實有一點點就比較不是工程師擅長的要怎麼樣策展要怎麼樣讓東西呈現的是美這件事情工程師是把它做出來可以用或很好用可是是不是很好看這是 1個 很大的問號因為在包含說怎麼樣讓人知道你 mark eting 行銷要怎麼做所以很快的大概在第1期的12年 內我們就一直知道其實真的是相互收穫都非常的大所以任何區塊領域的人真的都非常的適合一定都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區塊並且學習到你想要的或你沒有認知到的 1個 區塊這個在學生的反饋裡面都非常的明確互補這件事情在他們身上發生是沒錯學生在這個互補的區塊的1個 反饋就是很明確之外他們其實也很在意的就是說你也可以把它我剛剛是說這很像是 1個 很大型層次很高的通識教育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 1個 很龐大的社團甚至跨了校跨了國所以這也是很吸引學生的 1個 點對這樣講也真是像你參加一些比方說籃球社演變社圍棋社那來自各不同系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同樣 1個 目標逼世界那種革命情感就產生了所以你剛剛提到你參加那1個社團也是以那1個主軸去當 1個 媒介然後可是那個也一樣是不一樣的科系領域的人在做以這個媒介去做溝通跟交流只是說我們是用 1個 跨國的這種國際型的 1個 行動工程師才培育的 1個 計畫讓所有不一樣面向的其實再1次的就是說不是只有學生被培育了包含了這裡的行政助理以及我們老師其實也是所以這些大家其實都是跨域的雖然看起來目前我們主要負責的三到 5位 老師還是很工程背景可是我們陸續也都因應歷來的我們的一些計畫的內容有邀請一些協同的 1個 老師們包含了這個應用外語管理其實我們也都會去請教所以檯面上看好像還是很工程可是檯面下其實已經因應這個計畫有非常多的衍生那所以也是另外1個就是我說的老師其實在這裡也被培育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跨出了自己的系所雖然看起來譬如說我是材料科學工程我在工程學院一下那剛剛提到了我們現在的主持人老師他在化學工程那說真的如果沒有這個計畫或許我可能會知道我有這位同事可是可能沒有什麼太多的交流因為各自在各自的領域努力好像在 1個 小而美的臺科大可是你會發現其實不是很靠近但是不是很熟悉偶爾呢今年這學期的專任教師會議他坐在我旁邊是大概是這樣的 1個 想法所以這個還是讓我們有很多的彼此的交流在不一樣的層面上而不是我們一般會覺得說要像在專業領域上才會有所交流可是在這個人才培育上可能跟我們一般的教授比較是在學術上的交流有很大不一樣的 1個 面向是我相信你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那不管是同學還是在您自己身上體悟到的有沒有一些具體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蠻多的情況下就是在場域的 1個 溝通就是那當地需要的就是我們前面我們要讓彼此都是善於傾聽你要願意去聽而不是只是很願意做因為我們是去做總是去人家的家裡你不是你想做就做對因為剛剛也有講不是什麼樣的地方需要我們做那可能是我們很本位的 1個 想法你覺得那裡好像水需要怎麼樣可是他們每天還是過得很好我們去其實是打擾他們我們當然是帶著善意覺得說可以更好可是好這件事情是因人而異的每天的意義不一樣對每天應該要怎麼排可是他覺得他每天只要怎麼樣就好所以這個是認知上很大的1個 差異那沒有對錯那更是需要去溝通跟這個所謂的對齊所以怎麼樣去傾聽因為你如果只是很急促的這也呼應了我剛剛講的其實還需要很漫長的 1個 過程跟人才培育其實是一模一樣所以要怎麼樣去覺得說很深刻有些時候都是小小的點那你認真的去回想偶爾你會想起說對那當下沒有特別覺得只是後來突然間會進行到某1個階段的時候你會覺得那個時候可以這麼做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然後你會那個感動來得很慢這個其實滿深刻的在我們老師之間的一些交流那因為我們的學生畢了業其實也就散出去在業界那講是說我們已經第4期然後也耕耘了很久78年 了可是呢他們散出去之後總是新人業界的新人他就是很認真的在經營自己的 1個 職業那辦活動的期間我們當然會邀請他們那目前回來的呢他們常常可能週末也都也有自己的家庭然後也有工作還在繼續努力那有一些甚至也不在臺灣都到了國際的一些企業去所以看起來會好像人數上已畢業的學生就是陸續會有一些回來參與但是人數上並沒有辦法像他們還在當學員的時候每一屆都到期那可是呢就我們知道了實際上是就是說他們只要是前後屆的因為我們有滿有這個運作的機制的剛我有提到說我們有從老師助理然後到學員可是呢這中間其實學員他還有資深學員就助教所以他們其實有一些都參與超過兩屆甚至於三屆那比較靠近的上下屆尤其是當過助教他們其實就會有 1個 自己的群組常常他們就會私下的自己去交遊活動然後讓我們老師們很羨慕這樣那其實也是我們樂見的就是說類似我們剛講的社團的 1個 概念他們畢了業之後還是會有 1個 工作共同的興趣何況是我們講的會來參與這個都有他 1個 熱血的 1個 特質所以並不侷限說一定是非要是我們辦活動的時候才會可是我們知道他們彼此以及對於我們這1個活動他們都是非常的關心的在這個過程大家有投入你就會有 1個 認可這個是可以一直往前延續最重要的 1個 部分這樣真的很棒我們就發覺說在大學裡面以往我們就講說你進入哪所學校呢哪個系所大概就在裡面專業的發展那其中很多同學是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部發展本身班上同學還不見得熟悉但現在還是一樣但是只要進入這個場域也就是王教授王秋燕共同來做這個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裡面的同學他進去以後就發覺說好像是在學校裡面我們機制就植入了他們彼此分工多元理解有更好的基因在裡面所以不管在學校是不是回來學校來參與學弟妹的活動或者說各自在領域發展他們都互通的非常的融洽所以我們在今天其實時間已經到了那也非常感謝王秋燕教授跟大家來分享這次所談第4期的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那麼計畫會一直下去吧第5期第6期大家都值得期待全國學生同學或師生都可以一起來參與王教授因為我們時間已經到了最後可能用兩句話可以跟大家做個結論或呼籲謝謝大家的 1個 參與然後也都非常的歡迎那剛剛提到的其實不是只有國內的那我們國外的場域他們其實也都會來臺灣互相交流他們去日本或者東南亞他們也會交流所以這真的是 1個 很大的 1個 引領潮流所以是 1個 很有意義的活動跟計畫所以感謝所有參與的學員跟老師歷來的助教們所有的投入非常的有意義謝謝大家是我們再次感謝王秋燕博士王副教授那當然在過程裡面只要參加過的同學大家很有感也有在裡面在發展出很多的刺激團體包含像現在什麼青商會類似這種組織都已經開始在雛形了所以歡迎大家一起來加入這是教育部由臺科大老師們所推動的行動工程師培育計畫我們謝謝秋燕老師謝謝也感謝大家的收聽我是教育開講下次再會拜拜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科大","臺灣科技大學","工程師","臺科","教育部","行動工程師","東奧","王秋燕","培育計畫"],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e3a67ab6cf3b0023c518b5",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技術型高中與科技大學合作 3+2 新五專模式專班招生宣導",guests:[{name:"蔡秉欣",unit:"教育部技職司科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3+2 新五專模式專班不同於五專學制或是技高建教合作班,無須提前進入職場實習或工作,而是在現行技高課程架構下,透過與科大(二專)共同規劃銜接式的實作課程,幫助學生重視專業技術能力養成,同時經由技高三年和二專兩年在校的扎實學習及訓練,培養學生的就業即戰力。
\n",date:1745251200,pictures:[],keywords:["新五專模式專班"],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0784b9fbcfa30022d3271e",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bd3b87900225d11a0",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5319900,end:17453232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07850825e8a1000a12c45f",key:"1a51fc033a19a2afc5fc333e7f5f3995",duration:3300.0567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1a0",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1a0-1-20250422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22 20:01:12",dir:"2025/04",size:53414009,mimetype:"video/mp4",name:"1a51fc033a19a2afc5fc333e7f5f3995.mp4"},channel:{_id:"6807851325e8a1000a12c46c",key:"d3a0cd1ad3c0de3e2a3c691c87de35e2",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1a0",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1a0-1-20250422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22 20:01:23",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d3a0cd1ad3c0de3e2a3c691c87de35e2.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5323193,updatedAt:1745323225,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2972538,updatedAt:1748214028,stt:{transcriptId:"c7124ba4-3811-4068-a99c-bb516248a50a",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多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和大家來談教育議題真的是我們常講說 10年 河東 10年 河西會覺得就是好像風水輪流轉就是一些像鯉魚我們就可以有些很多案例可以來體會但用在教育上是不是這樣子呢有時候我們不能說 10年 是1個 標準的時間但是我們常常會發覺說社會的脈動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教育算是基礎或者說頭端在應用端尖峰不斷變化我們就要因應而生產出更多的一些知識量跟含金量高的人才那以今天我們談的主題我們最主要要來探討就是技術型高中與科技大學合作三加二星五專模式專班這一部分我們現在開始招生了看喔現在技職體系跟一般的普通高中或者一般大學在畢業的這個點我們不要看起跑點我們看到終點線學業的終點線這邊然後往職場看的時候到底現在我們的職場的情形跟培育出來人才的面向哪一邊比較符合或者我們比較適合哪1種的教育體系那這真的是 1個 顯學很重要的問題而且現在這個界線相對來講沒有劃分這麼清楚它稍微模糊意思就是說更加多元模糊好像不清楚但是很清楚它是很多元的發展但我們在選擇高中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依照現在的形式我們去選擇我們未來就業的路線而選擇現在的高中這樣子 1個 專業的議題我們要特別邀請這位來賓他平常在組長相關的計畫也有在這個教育現場跟許多的學校老師長們校長來溝通我們為您介紹的是教育部技職司在完全為大家來掌握這個技術型高中與科技大學合作三加 2 新五專模式專班的技職司的科長蔡炳新蔡科長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是那我剛剛談的這個部分就是因為我們這個節目其實也行之有年多年超過10年 以上所以我們就看待整個這個趨勢發展的過程中我不知道講的就是說跟我們現在您在規劃是不是是同樣的這個情形剛剛主持人有點到 1個 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國中學生他適性選擇普通型高中或技術型高中的這個的確是顯學重中之重就是因為現在少子女化的趨勢下我們每一個孩子他能夠適性的開展發展走到成為他最棒的樣子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的確這是非常重要的1個 教育的議題我們現在不管是在學習或是說在這個一般公司在經營這個管理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說我們要用很多一些工具比方 OK R 就是我先設定目標然後制定策略然後開始從現在腳跟立定以後開始執行往目標走那其實我們在教育方面我們看也是這樣那所以我們先看看現在社會整體發展的形式就發現說現在的我們在推的這個三加二新五端模式其實非常符合現在社會的需求是那我們想來談談看那我們什麼是三加二新五端制度好也利用這樣的 1個 很好的機會跟我們所有關心教育的朋友來分享我們教育部目前從這個年度正式推動的三加二新五端模式那因為我們其實教育部應該說我們整個政府看到了產業的變化非常快速那過去我們技職體系的孩子有個非常好的優勢就是他實務能力很好他的專業能力很足所以通常是很能夠快速適應職場的需求是那但是剛剛提到產業變化很快所以我們也希望把產業變化的這個趨勢最能夠掌握產業變化趨勢的這個科技大學能夠向下延伸跟我們的技術型高中能夠做比較深化的合作所以來推動這樣子三加二新五端那這邊的三就是技術型高中的 3年 那以及科大的 12年級 或者是我們說的二專的12年級 合稱為新五專的 1個 模式那同樣也是剛剛前1段提到的小資女化的情況下希望每一個孩子有志在技職教育體系發展的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這也是我們推動的初衷之一是那大家就有 1個 想法就是說新五專就是三加 2 3年 高中加 2年的 科技大學那跟我在國中畢業之後我直接選五專一樣也是 5年 是那我們畢業之後授予的學位也是副學士是其實是一樣是那但它中間一定有差別對那差別的地方是在於哪些地方對國中畢業生可以選擇就讀五專那他這五專的期間那他就針對他當初選擇的那個專業科目譬如說您是企業管理您是機械或者甚至您是護理那您在這5年學習這樣的 1個 專長那但是我們觀察其實有很多的學生那他會選擇技高3年 的時候他其實期待的是 1個 可能未來就讀科技大學這樣的 1個 進入那我們也觀察到有很多的技術型高中的同學他被這樣升學這樣的 1個 事情所應該不能說束縛或者是提供他很大的壓力那我們就希望他在技高畢業升讀科大的這個升學的環節我們把他打開透過我們剛剛提到三加二的合作把所謂的升學的壓力能夠鬆綁然後可以把他 3年 跟 2年的 學習能夠結合起來那所以這個制度來講他其實沒有影響到目前的學制的變化五專還是有五專技高還是 3年 那您對接的科大前2年的二專一樣這都沒有變化那但是我們讓技高的學生能夠有第1個免除升學壓力那另外就是在技高 3年的 階段他有機會提早有科大的資源能夠進來這是跟五專的 1個 區隔對科大跟五專其實都是我們講說大專但是不同的學校或合作的合作方有不同的優勢或者是強項那這時候我們剛剛聽到剛剛蔡哥講說我們如果讀技術型高中加上 2年 在科大這個部分相對來說我聽出來有 1個 重點之一就是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性選擇權會掌握在手中雖然我們知道說在大學現在也有講說這個我如果這個系我讀的好像我覺得我可能對另外一邊更有興趣我可以雙主修可以輔系甚至我轉系但在三加二裡面那3年如果念是同1個專業的話那麼群科那我在科大的這2年我有沒有機會會轉換或者微調是回到我們三加二的 1個 設計的初衷因為一定是要由我們科大的系所來規劃我要用什麼樣的系所來跟技高的群科對接那其實孩子在加入這個專班之前他就知道我未來的 3年 假設我讀機械科我可能對接的可能更是更跨域一點的系所但是他就可以在這個階段就能夠清楚明白我之後升上去的科大可能會是什麼樣的系所那當然就像主持人剛剛講的有沒有可能轉變的可能有的因為通常我們在科大的系所他通常是對接產業是比較明確的那他不會受限於我們技高的一些群科的 1個 限制他的系所是更加的多元跨域所以當然有機會在科大階段他是 1個 有一些轉換或是跨域的學習在裡頭而且在科大已經進入了這個目標的科大以後那2年畢業我們就要說是附學士那他也可以選擇說直接去工作或者我繼續來攻讀 3年級 4年級 那這就是我們提到在制度設計上面我們當然很希望 3 + 2 之後取得附學士學位的孩子因為您在這過程中有很棒的專業能力養成那您可以投入職場一定具備這樣的 1個 集戰力的 1個 那但是以現況來講當然很多學生或是甚至家長他期待孩子能夠有個學士學歷那這就是在我們 3 + 2 的新五專有個配套您可以在往後再加二也就是 3 + 2 + 2 您可以在取得附學士之後再往後面您可以讀二技的進修部或者是日間部那讀進修部同時也代表著您是有一份工作在但是我繼續進修或者是有些孩子他期待我希望先念完 4年 也可以所以這是我們 3 + 2 後續的配套的延伸當然核心精神還是一樣就是我們希望 3年的 技高跟 2年的 科大能夠緊密連結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有無限可能的發展那這個好處是什麼就是說我們已經知道篤定方向以後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國中畢業到高中的階段我們就已經把未來的路我們先鋪出來 1條 但路其實是人走出來的我們可以從這邊這條路上我們可以開拓可以更寬或者我們可以到了 1個 maybe 八字路口我們可以做更多選擇這就是 3 + 2 方案的 1個 好處那我們在這邊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我們稍後回來繼續訪問教育部技職司在這個專案的負責的科長蔡秉新蔡科長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Do 今天在教育開講節目現場我們特別歡迎蔡秉新蔡科長來和大家來談談看有關於現在大家知道教育部努力在推動也就提供更多的多元選擇給國中畢業生進入高中尤其是技術型高中來再加上2年的 這個科大的 12年級 或者二專然後我們再一樣取得複學畢業可以選擇繼續升學或者我們先到市場職場來工作那這邊其實還有很多細節部分我相信許多的國中應屆的或者說國二的同學尤其家長很想瞭解所以科長我們是不是可以談一下有幾個大家可能會想到的點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我們讀了三加 2 3年的 技高然後加上 2年的 科大那這樣子的話跟我們直接好像一貫下來你要說如果我們選擇這個program 可能在高中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科大的課程跟現在我們如果沒有選擇三加二我只是高中畢業之後進入高中畢業我直接上科大或直接上二專它的差別所學會不會有什麼樣的不一樣那我們可以對比一般的技高生跟您是加入三加二這個專案專班生您在技高階段有什麼不同首先第1個三加二的專班學生他有機會在每一年至少能夠有 4個 學分是由我們科大開放的開出的預修課程那這課程我們強調就是要結合專長實務跟產業脈動的最新的相關的無論是專業科目或實習科目的內涵提供給我們專班的學生那目的是什麼呢有 2個 第1個既然是預修的學分那未來您升到所謂的科大的12年級 或是二專那您就可以做學分的抵免就是預修的概念那另外1個意義就是說授課的方式您可以到科大上課或者是我們科大的師長連同我們產業界的業師一起到技高上課那來科大的好處就是您可以優先接觸我們合作科大的無論是實習設備工廠校園氛圍那甚至是上課的方式這都是會跟技高單純技高生的教學現場會很大的不同那這樣老師也去上課的話也會受到影響可能也會用交錯的方式在高中的課堂上展現出來那他當然就是教學相長各自有專長優勢可以做補足甚至同時精進所以這就是參與三加二專班孩子在課程上面他我們提到的能夠提前跟科大連結接觸到產業最新的東西這是第1個部分那第2個部分跟一般技高生的不同就是升學方式的不同那過去技高學生大家能夠理解就是要考取統測的成績那無論你要透過甄選入學或是登記分發升讀您理想的科技大學但是專班的學生呢他就能夠免除這一些統測的考試科目的準備那但是把這個所謂的升學壓力免除我們期待的是讓孩子能夠回到回到他技高3年 專注在專業在技能的學習那我想這也是跟目前技高現場可能最不一樣的剛剛提到 2個 地方但這邊如果說就讀過技術型高中的同學或者家長那很清楚剛才蔡科長所談的這個部分那如果說對這方面的這個專業領域不這麼瞭解的話可能會有個問號就是說我們技術型高中我們讀了 3年 那3年統測感覺好像學測大概是差不多的意思啊那你現在是在考你所學嗎那如果說免除考試你可以專心在所學那如果說在所學那你考試一定會過啊可是這種東西我覺得還是有不一樣的差別是那現行我們統測學生要準備國音數專業科目一跟專業科目二就對準您所學的選擇的全科的專業科目那但是不可諱言的國音數它還是各自 1個 獨立的科目那對於一般的技高生來講那他要五科如果您要考取心目中很理想的學校五科我都要非常的併進那在同樣有限的 3年 時間勢必會有不少的時間要額外準備所謂的國音數這樣的一般科目那所以我剛剛提到如果有機會把這個升學制度拿開那照理講我在國音數就如同主持人說的我在課程上好好學習之後我是不是有更多課餘的時間來回到我專業科目專業技能的階段來加強而且這一些是業界最新而且是透過科大來做 1個 課程設計的課程那更值得學生在技高階段就花多一點時間在專業技能培養是那這邊我做 1個 簡短的這個詮釋那也就教育科長跟他分享就是說我們以前是拔尖式的教育包含技高在內技術性高中也是就是說他所謂一般我們知道說在普通高中拔尖那就是看他各科成績都是最好的你可以填你自己想要的志願那在國外可能是數學系在臺灣可能就是醫學系這不太一樣美國國外不太一樣但是我們發覺說現在在這個技術性高中方面他最大不同就是他的拔尖像我們技高拔尖就是選手對不對你在出國比賽冠軍那他這一定花很多的時間全時間在他專業上面鍛造空調對線路的規劃很多啊那你說有多少時間在學國音術好像相對來講時間一定會被壓縮但他如果這邊好的話我們就說那這樣好可以保送嗎所以當初拔尖的思維是這樣那現在我們是 1個 都不能少我們讓每一位選手都可以達到像技高的優勢所以我們在 3年 裡面只要你 1個 基本國音術你在基本的要求我們學校有考試所以要求會通過但是更多的時間放在我們自己最有興趣的專業像機械那他就可以在技術上做很好的精進那未來到了科大甚至出國比賽那我們再去進修比方說英文我們更強一點那時候就是我們自己要的東西就有不可能每個人 18般武藝 都會所以在這過程裡面我相信對於技高同學來講是很大的鼓舞對也期待能夠更彰顯技職的特色就是我們務實自用專注在技能專業的學習那其實這個都是連動的就剛剛主持人提到的很好的例子如果我是 1個 技能技藝選手那如果他最終他要面對全世界的挑戰或是他以後要接觸產業是國外的產業那他在以英文為例他學習英文的動機就會非常非常高那但是他是帶著 1個 他自身已經準備好的專業來處理他國音術的問題我想這或許也是我們技高孩子特色他學習的角度我覺得可以不用像過去我們要國音術設置像蒲高生一樣全面都要很均等或者都要很優秀他才能夠找到自己不一定所以我們應該發揮他的優勢就是專業技能切入專業技能好那國音術再來提升是所以賽事長現在真的你每天都要面對很多的像分析啦或是說一些回饋嘛整理出 1個 最好的方案那有時候我們在職場上面也會在聊起來的時候也會覺得說滿有意思的學維基分啊學這個三角函數啊請問你在工商用到嗎其實沒有辦法說每一項都用到但是在生命的歷程中你如果碰到的話它就是有用的那我們先來看在年輕生命裡面他對未來已經有憧憬的時候在他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體力最好的時候可以精進發展他自己所期望的專業那這時候就發覺在這個時間點讓他想要的事情發生其實學生很大的鼓勵啊那我們今天談的是三加二這個學制所以在大學端方面我想請教一下我們現在在高中其實在 12年 國教裡面我們已經有像是適性揚才那當然我們在這邊也有很多的選修的部分那學校裡面是不是本來就已經有些選修那如果說三加二的話大學方面的這個老師教授也會到高中或我們到大學上課中間會不會有些重疊那我們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是在我們新課綱的 1個 架構下其實在技術型高中他都有所謂的除了部定以外他有校定的一些他對應無論是技能領域他自己規劃的選修課程其實就非常有個別學校的特色有群科的特色但我們更希望的就是說在技高他自己的 1個 特色下我們不忘要抬頭看一下產業趨勢的變化那如同我剛剛講的我還是非常對我們科大都很有信心他絕對是我們學校教育端連結產業很重要的 1個 樞紐他有非常多產業的技術產學合作的經驗那可以把這一些的特色或是經驗再跟我們合作的技高學校他目前的課程架構來做 1個 討論所以我們期待的是這樣的合作關係是所以說在這邊剛才蔡科長提到說我們在科大是 1個 顯見時尚的 1個 Hub 在過去要熟悉教育政策的朋友或常常聽我們教育開講節目的朋友一定會記得我們在之前從這個產業學院開始來推那時候就是技高教育系所不管是主任老師都要跟各工會來做結合那每一個工會裡面哪怕在尖端或在小型的一些 Maybe 是0件 生產的像這樣廠商他的公司也許人不多公司的量體人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可是用工會來對接的時候就把最新的知識要傳遞給學生他們要夜市授課然後學生學會之後要保證如果他成績夠好他有意願保證要進去工作就業那這方面真的在各科大其實都是非常接地氣是老師也是定期要業界去學習業界去做應該可以說是他個人的精進但是要在業界發聲是我們知道在一般大學裡面老師在一定的教學年線之後會有1段時間你可以來申請可能到國外去做一些像交換學者或者進修自己申請也可以大概有在一到 2年的 時間那在科大其實我們接地氣的方式就跟所有臺灣產業包含在國際間的一些產業可以來結合把最新的帶回這個課堂裡面那我們還有很多相關的這個議題要請教一下蔡秉鈺科長我們休息一下聽完 1段 公益廣告我們馬上再回來孩子的世界因為故事而變得精彩突然一束刺眼的光線從課本裡彈射出來要眼睛睜不開啦每週6週日晚上 9點半 到10點 跟著晚安故事屋發現更多精彩的故事一起愛上閱讀你的影子不見了全臺最大規模的反毒教育特展就在嘉義文化創意園區沒錯從 3月28號 到 5月7號 免費參觀喔那是不是也告訴大家這次特展有什麼特別的互動體驗呢有記憶特務解謎遊戲讓你體驗毒品對記憶的影響還有 3D 全息投影直觀瞭解毒品對大腦的傷害好精彩喔快上教育部防治學生藥物濫用資源網或撥打 24 小時免費諮詢專線 0800770885 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在臺灣社會的角落裡仍有許多發展遲緩兒及弱勢家庭正等著被看見他們需要的是完善的早年早餐的早療服務還有來自社會的溫暖關懷我是醫電基金會公益大使林玉婷邀請您支持弱勢兒童服務計畫用勇氣抱抱讓孩子獲得長大力量支持專線 0800025885 或搜尋醫電萬飛天使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您繼續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我是李大華今天在節目裡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加 2 新五專模式專班是教育部技職司的蔡炳新科長科長好大家好對想說為什麼我不晚生幾年現在選擇管道非常多元可以讓同學在國中畢業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各種管道包含說技術型高中選擇還可以直接選擇三加二結果發現說1個 人在工作的歷程當中你要轉換職場甚至你要創業他在過程裡面起碼經過好幾年的時間去試錯發覺做下去以後你就花投資的時間再轉好像也划不來我繼續做做看搞不好可以闖出 1片 天後來發覺還是不行最終你花了大概 8年 到 9年 你終於決定你要放下一切然後另謀出路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在 33年 十到 40歲 其實滿痛苦的但如果說發生在 15 到25歲 那你覺得還是可以接受那重點是說你在學習過程中他還有實習的機會是不是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今天所談的這個新武裝3 加二的這個模式那麼他在整個職場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他跟職場接觸的深度或者說頻繁度他可以怎麼做我們剛剛前1段也提到說如果我是三加二的專班生跟一般技高學生有什麼不同剛剛提到課程跟我們所謂的升學的方式是不同那再下來就提到職場的這一塊那這也是我們在計畫申辦請各校規劃的 1個 重點就是我們剛剛提到如果科大他真的是 1個 Hub 那您怎麼把這些產業資源能夠提早讓我們技高學生能夠接觸所以反應在課程面我們有所謂預修的課程那這是跟產業跟技高一起共同規劃共構的那無論的夜市或者是設施設備有機會讓我們技高學生提早使用這都是某種程度能夠接觸業界的資源再來就是如果技高學生升到我們的二專科大的這個階段我們也非常要求他把什麼樣的產業資源提供給我們專班學生舉例來講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獎助學金這我們也讓學校很彈性的規劃那我們不做硬性的規定但是我們有開了幾個可能的1個 項目讓學校自己去做思考哪1個產業類別哪1個專班孩子適合什麼樣產業的協助所以獎助學金會是一環那另外就是可能是畢業之後的正式職缺這就有點類似剛剛主持人提到產業學院的概念那畢業之後進入這個合作企業直接就業那這個所謂的正式職缺也可以是我們三加二規劃的職場資源之一那另外一般常見的就是無論是徵才的訊息或者是在科大階段的各種到業界去參訪體驗這我想都會是我們三加二專班學生他能夠享受的產業資源是那有些像我們知道說業界其實求差若渴以現在臺灣的情況來講以前是這個一職難求現在是一財難求大家都缺工這個議題但是工不只是說我們講市農工商的工也就是說就是缺人白工白業了對是不是也可以適度從另外一面下來看可以緩解業界人才荒的需求是這是我們政策的目標那就因為我們這麼在專班重視專業技能的養成其實我們最終目標真的是希望他們三加二複學式取得他能夠去職場去業界去闖一闖學了 5年的 功夫能夠到產業界去做真正的工作經驗的累積那所以這也回到剛剛主持人說的這個專案其實我們的 1個 設計也希望它是非常具有彈性多元選擇的 1個 專班的模式那這樣其實也有助於複學式畢業的孩子能夠投入職場適度的去緩解一下我們不同產企業他最不同人才的 1個 需求那我們也非常鼓勵就是我們科大特別是工業類或者是我們現在很需要人才的無論是資通訊產業或者是各種製造業機械等等能夠對準這些產業的缺工需求來開這個專班就是說我們既然彌補了像這樣子的 1個 需求那就表示說我們出去到這些企業裡面公司裡頭的專業的工作他會覺得說很好就是說不會花很多時間去磨合或者說重新再教 1次 然後磨合 1段 時間過 3個 月不到可能又離開了那這樣才能解決他們問題就是不離開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就怎麼樣能夠確保學生他是在畢業之前他就已經具備了各行各業他們在公司裡面已經認定的這個能力他中間有一些過程可以無縫接軌嗎是我覺得這個很關鍵還是回到我們的課程規劃設計那如果我們學校教他教的產業的需求的技能沒有反應在教學上面那的確就像主持人講我們培育出來的人才到職場他是要重新適應重新學習的所以我們還是很注重在專班上這5年的過程業界他跟我們的課大技高共構課程那關鍵就是您要把業界他的需求他期待的人才的能力或者是專業素養甚至是工作職場態度能夠帶到課程裡頭那他的確畢業就有機會成為我們產業所需要的人才我想還是關鍵在課程規劃所以課程規劃要共構跟業界共構其中有 1個 軟實力就是應對進退對職場的工作態度那現在想說他們在就行的高中科技大學在求學的過程裡面先很重視一點就是直接實務的操作還有業界的實習所以在這邊有沒有一些像這樣的機會那如果是有的話3 加 2 是發生在 3 呢還是發生在 2 可以來實習他是發生在我們的 2 也就是課大二專的一或 2年級 那通常是規劃在 2年級 因為 1年級 的時候還是要讓他熟悉我們課大的環境準備好提升他的準備度那依據不同的專班規劃他可能在二下他可能會有很多的時間都在產業端進行學習跟實習這都是可以透過實習的規劃放到專班的課程裡頭所以也的確如主持人說就不用擔心他會在 3 加 2 的 2 能夠大量接觸職場的真實的工作環境 OK 我有點多我要轉個方向來問現在在大學裡面其實很多同學他在就學的時候不管他是本身生活需求或是說他有學貸那大家都會打工現在已經算是另外1種學分了他不會給你學分但是你的老闆會給你收入嗎這樣子打工那我們想說如果在課大的同學假設他本來也有在打工那我們在學校教課的時候我們都會期望也呼籲同學如果今天你有機會你打的工你的工作範圍他的面向是跟你無關未來就業能夠相輔相成可以 m atch 的話那當然是很鼓勵但如果說你打工都是多半是跟你自己本身不符合的話那這樣的話可能時間上面會有點流失有點浪費所以那我們是不是從這個方向來想就是打工的過程裡面我們的時數還有收入現在打工是不是也都有收入對打工其實是另外1個議題我們應該說實習實習的收入實習那它就可以區分成它是課程的有幾類不同的 1個 實習的規範那當然它會有所謂的實習津貼能夠對應到那它就在實習課程的規劃之初一定要從學生的實習權益來做保障那因為我們不能把它全然當作是 1個 員工因為畢竟它是學生的身分到我們的公司到產業端去做學習那本質還是 1個 學生是有這樣的規範培育人才所以我們還是會從學生的就學權益去做考量這個是不分是不是專班學生所有的學生科大學生在進行實習課程我們都會去顧慮到跟要求的那當然都有相對應的規則規範甚至是法規來處理這樣的 1個 細節包含契約的一些範本我們也會讓學校跟產業間在討論時有所依循那有沒有所謂的實習津貼就回到它不同的類型的實習的規劃的設定那據我了解是有一些是有所謂的實習津貼去對應的是當然這邊也跟所有的聽眾朋友來說明解釋一下就是我們在業界跟學界互相在看待過程中那如果說今天它這個實習機會呢含金量非常高而且這家公司平常你要進去都很難就是不是你個人的能力是學校跟公司協商好的甚至很多跨國企業讓你進去可以看可以學怎麼做那這個你所得到的收穫會比他 1個 月給你多少津貼要寶貴太多了而且他還要多花人力來帶你那那個人本來他有很高的產值現在就等於減半或者沒有了公司要出 1個 人養 1個 人來教你那這樣的話你還要領公司的錢很多時候很多企業覺得說怎麼講好像也講不過去所以這方面可能我們就會用這個學習的這種心態去過去去那邊花的時間事實上有很大的收穫那另外一方面就是說另外角度來看就是如果今天去一家公司去實習就發覺說你所做的是有產值的那這種以實習角度來講那你可能可以跳過你可以去很多你能夠學到更多的地方的一些 program 你去實習不然的話你只是再做一份好像你與生俱來就會的工作了所以我們在規劃同學實習的過程中每個系數可能都不太一樣我這邊也分享 1個 觀點因為其實從產企業接納我們實習學生那除了可能真的會在人力上面有額外的負擔行政的流程那但同時他可以說是他們預先去招募人才的 1個 前置的階段那他可以很細部很近距離的觀察我們某位學生他在職場的表現跟他的潛能那我覺得對於現在我們所有企業都對人才這麼樣渴望的前提下他是可以提早布局把好人才留下來的 1個 途徑跟管道所以也有部分產業是從這樣的角度幫公司長遠的人力去做規劃考量那當然更大的是社會的責任我們產企業跟學校系統共同育才所以我覺得越來越多的產業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 1個 事情是是很好的 1個 方向那很多企業也願意投資你知道這種人才的投資如果你沒有在企業裡面或者說管理階層或者擔任過人資工作的話你很難想像他們的痛苦在對於職場的朋友來講求職有時候會失業那是因為有1個名詞叫摩擦性失業就是說他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坐下來覺得說不適合他就離職了但還沒有找到下1個工作叫裸辭那你自己就你現在失業嗎對就是擦邊一下然後不合我就先離開然後我還會再進入企業但是對企業來講如果你是你求才都就是擦邊性的人才的話那這舉起來來講傷害很大他招募成本不斷的增加還找不到人才去生產他的產品所以這方面的企業當然願意花時間花人力花物力跟金錢去培育人才儲備人才所以在 3 + 2 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有結合很多企業對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專班的1個 試辦讓我們產業界對這樣培養的方式的孩子有信心3 + 2 的孩子有信心我想會吸引更多產業做更深入的產學合作在這一塊 OK 講到這個關鍵點上我們就為下1個問題來鋪陳一下但我們會先聽小3音樂然後回來探討這個問題這個議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根據統計高職生近 10年 來大量減少就突然一下就減少了這當然跟少子化有絕對的關聯還有臺灣的大學數目跟目前出生率做 1個 比較中間的落差所以政府過去要力推新 5專 要由這個技職復興但目前學生家長跟校方仍然是影響學生選擇的關鍵所以多數家長認為說技職就是工人做工的人他對技職現在發展的日新月異比較沒有那麼多的一些理解和想像所以這一部分政府要從哪個角度扭轉家長跟世代的觀念我相信這一部分也是蔡科長的專項也是花心力最多的地方我們稍後回來談這一塊好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我們今天談的是人才培育尤其是在國中畢業要進入一般高中普通高中還是技術型高中在這個議題上很多的選擇跟徬徨那事實上現在在學校裡面已經有很多的這個職涯的工具大家學生都會做國中端就有做適性發展到高中我們叫適性揚才但在這個國中做完之後家長的意見跟孩子也會討論跟老師也會討論而今天我們就找到最重要的就是說學校或者政策方面規劃邀請教育部技職司的蔡秉新蔡科長跟大家一起來談我們的3 + 2 專班那剛剛我們提到 3 + 2 有很多的優點很多好處那可是我們再來談到說好像最近技高的學生他就突然就減少很多那也造成很多科大的一些會覺得說怎麼會這樣學校要經營這麼多的班老師跟空間那我們就想說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原因那剛剛我們提到可能出在父母的觀念那現在的情形跟父母當時的看到形成的觀念是不是已經有很大的落差我覺得這真的是 1個 非常重要的議題能夠討論的面向非常多但我想還是跟聽眾朋友分享就是其實我們無論是技高科大甚至是對接這些的產業的現況可能跟您過去接觸的經驗有很大很大的不同這10幾年的轉變所以如果在過去真的是有停留在技職體系的孩子出來就是做工這樣的概念其實我們可以更新一下資訊是就我們目前看到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無論是資通訊科技的產業它也用了非常多我們技職體系的孩子那當然百工百業都有它的辛苦點但非常非常多的企業也在改良它內部的 1個 工作環境流程甚至是它的待遇等等所以整體來講技職體系對應的產業它其實有非常非常大的不同跟提升那我想本質上面這樣的1個 狀況改變我們的確需要更好的方法跟我們面臨選擇的孩子跟學生好好的說那這前提是存在我們不能講個假的東西讓家長學生有錯誤的期待所以我們的確是觀察到職場環境科大技高都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了我們有這樣的基礎跟信心接下來就是我們怎麼樣跟這些學生家長孩子來做說明溝通那這一塊就是剛剛主持人提到我們部裡面在另外推動的 1個 1個 重點的業務那過去我們的團隊有很多的做法我先跟大家簡單報告一下就是我們在大家知道有我們社教管所包含我們科教館或者是我們的國子土在臺中我們有這樣的很好的社教管所它平時就有非常多的人流包含各年齡層的家長學生都會去做參觀參訪那我們也利用這樣的人流的機會我們把很重要的職業試探的核心概念做成特展或長射展的方式讓我們這一些到管所的孩子或者學生能夠接觸能夠對於技職教育有比較正確的認識這是我們過去一直在推動的目前在持續在做的 1個 方法跟外界溝通技職體系職業試探的認識那我們在今年 11 4年 我們有推動 1個 新的方案我們叫做技職永續破風者計畫有點長但是它有幾個概念隱藏在裡頭就是我們技職教育推動一定要長遠持續的推動讓它能夠永續發展那我們需要有一群走在前面的人就像如果各位有在瞭解自行車運動有前面有所謂破風的人他去突破一些困難打開一些環節關節我們希望這樣的計畫有這樣的 1個 使命跟功能那我們就希望透過不一樣的方式特別重點是跟地方政府的合作那能夠就地的去設計適合這一些不同地方政府他們區域內國中孩子職業試探的活動那因為剛剛提到過去我們跟社教管所可能從國小到高中大學年齡層分布非常廣那但同時我們沒有辦法集中心力設計好的內容給我們要影響到的人我們過去執行的經驗得到 1個 結論就是最關鍵的時間點就在國中影響他最大的人就是國中的市長以及他的父母親那我們希望把我們透過新的計畫把這個要宣導的對象重新聚焦我們再來做一些細部的措施 OK 那所以在這邊我們就知道說國中這階段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也換句話講國中生在國三下學期的時候他的心裡是非常非常的徬徨對他如果說沒有選擇跟以前一樣那就直接考試了看幾分我去哪裡什麼都不用想那現在不是現在好多選擇給你那事實上每個選擇都有它的優勢跟強項而我們在今天推的三加二這個新五專的這樣子的模式他這邊就好像已經綜合了很多的優點把它合在一起是新的 1個 制度是那剛剛有提到說我們在這個一般我們是社教館所臺北是這個科教館臺中是科博館高雄科工館科工館有1個技職大玩家是常設展你說今年的新的展是在哪裡我們新的 1年 一樣我們在剛剛提到的科教館科工館還有國資圖都會有 7月 開始會有新的重新更新的布展那就特別針對我們國中的青師生他們怎麼樣認識我們技職體系的內容那我們背後同樣有不一樣的科技大學來支援我們這樣的內涵確保這一些的技職體系的認識是最新而且是符合產業變化的一些內容是所以在這個展場上都可以看得到都可以看得到7月份 開始對歡迎大家小學去我覺得就非常適合提早認識多接觸我們剛剛在講你如果轉行創業在我們看到的普遍平均年線大概是八到 9年 尤其創業像這樣但是這八到 9年 沒有說你幾歲到幾歲你如果越早萌芽越早去嘗試越早去除錯你就發覺說其實你在國中高中的時候你就很多經驗了當然我們學習過程還是會轉變但是我們知道做這件事情真的是很重要親身參與這也是技職體系的顯學對鼓勵大家做對是那當然我們在今天節目有限時間之內我們談了很多在這個職涯探索方面的還有就是說三加二像這樣子的五專新五專制度 3年 技術型高中加 2年的 科技大學那我想提一點就是說副學士我們拿到這學位那麼如果我們進入職場之後他可能還想要有個學士學位也許在 1年2年 以後甚至 5年8年 那他到時候如果要再回歸到學校完成他的學士甚至再往上碩士那另外了那有沒有一些難度好久沒有看這些考科了我是我可以用別的方式進入學校體系嗎我一定還是跟大家一樣考試嗎如果您是副學士取得之後依照我們現行的規定您工作 3年 之後您可以直接銜接碩士班是那當然現在碩士的取材方式也非常多元那除了看您專業的那譬如說一些碩士的在職專班會更看重您的工作經歷跟您一些過去曾經完成的案子等等所以我想就算是取得副學士之後要去做進一步的深造或深學都是非常暢通的對金雅系的朋友就要看到跟不同面向就是時間的投資報酬率如果說時間我是投資在學校的話那我們就繼續然後我就付學費然後取得學士然後再來碩士那但是如果投資在職場的話大概說在這個 3年的 工作你可以抵 2年的 學業沒有付相關的學雜費但你還有收入最重要一點就是你在專業上跟人生的歷練這並不是能夠在單一學院派可以學得到的這我覺得真的是非常重要不過也很公平因為別人 2年 就大畢業你要花 3年 取得同樣的資格好那如果說是這樣的話碩士入學考試的時候那因為每個系所不太一樣是的確那大家還會有點擔心也有點想說那我要怎麼準備呢所以不同系所是不是有不同的不同就用面試或用作品或是用經歷來做對所以當然大部分都會有所謂的面試那甚至有一些會可能要請我們的考生準備他過去的作品集如果您是可能跟設計等等相關的那大部分都會是透過面談跟資料準備履歷這一些來做處理這是最多的最大宗佔為最大宗 OK 那如果大家你知道我們現在是廣泛的談但如果說今天我們真的想進入就由複學試然後 3年 工作經驗然後進入碩士的這個學程那當然你自己心中一定會有目標到時候我們就不管上網還是親自拜訪請教一下教授相關或是說有沒有學校原先我們在這個科大的師長討論一下我們都會有非常具體的方向對那我們今天節目時間到這邊要告1段落我們最後剩下大概短短 1分鐘 時間我們邀請今天的特別來賓也就是主談這個技術型高中與科技大學合作 3 + 2 信武專模式專班的教育部技職司蔡炳興蔡科長跟大家來做個簡短結論這個專案還是非常鼓勵我們所有的國中孩子來選擇那目前這是 1個 新的市場市辦方案如果對於這個有興趣的無論是家長或者是孩子可以回過頭跟我們學校的教務處甚至是我們技高師長去做請教那我們目前在申請的量大概有超過 100班 所以我相信全臺各地不同縣市都會有各種的專班會即將展開那歡迎大家來加入我們的專班的行列那我再插 1個 問題雖然已經是結論了就是說如果今天我已經是1年級 的同學那我馬上要升 2年級 那我的學弟姨妹他們可能就有這個專班對於現在 2年級 的同學來講這很難除非你降轉或怎麼樣我們特別針對因為今年是過渡期第1年推動所以我們還是有針對高一您要升高2高三的孩子有機會加入專班那這些人全部都有機會了對那太棒了所以我最後這個問題還蠻寶貴的大家可以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上教育部的技職司網站去瞭解我們就要打關鍵字就是三加二星五專我相信就可以找得到我們方案那裡面所有職掌都在這個技職司的蔡炳清科長的腦海中跟手作當中那現在也真的親身經歷了去跑了全國的學校有很豐富的經驗上來如果有任何問題我們也可以留言那蔡校長或是他的同事都會回答你再次感謝技職司的蔡炳清科長謝謝您謝謝感謝大家收聽希望大家可以把握我們人生的機會轉捩點我是義大華教育開獎我們下次再會",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技職體系","教育部","教育部技職司","技術型高中","專業科目","主持人","模式專班","科大"],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f62f681e7f430022dd6b95",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學術網路資安防護經驗分享",guests:[{name:"李美雯",unit:"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老師",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Q1: 目前學術網路有哪些資安防護措施?
\n\n▪ Q2: ASOC主要負責那些資安防護任務?
\n\n▪ Q3: 學校師生常接到釣魚信或詐騙信嗎?該如何防範受騙上當呢?
\n\n▪ Q4: 教育體系師生人數眾多,如何提升或強化使用者端的資安防護?
\n\n▪ Q5:近期國內多個組織發生加密勒索資安事件,學校也有嗎?有甚麼防範建議嗎?
\n\n▪ Q6: 聊聊資安工作的甘苦~
\n",date:1745164800,pictures:[],keywords:["學術網路資安"],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806333b1e7f430022de9dc8",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bd3b87900225d11d0",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5233500,end:17452368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806338625e8a1000a127b5d",key:"4f5fe4da2324c92e10e711f9083efe47",duration:3300.136611,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1d0",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1d0-1-2025042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21 20:01:10",dir:"2025/04",size:53415210,mimetype:"video/mp4",name:"4f5fe4da2324c92e10e711f9083efe47.mp4"},channel:{_id:"6806338f25e8a1000a127b6d",key:"1d1a95f8869bb59574228e1884630bd3",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bd3b87900225d11d0",originalname:"67cfdb3bd3b87900225d11d0-1-2025042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21 20:01:19",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1d1a95f8869bb59574228e1884630bd3.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5236795,updatedAt:1745236827,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4187240,updatedAt:1748214055,stt:{transcriptId:"d3f4e327-cb49-42b4-a136-0af52961f516",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禮拜一跟禮拜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和大家談 1個 現在顯學重中之重我們現在是資訊時代所以所有事情所有的任何我說事情真的是事情個人事情個人事務家庭的事務學習的公司的學校的我們全部都會上網上雲端當然資訊最重要就是安全那資安如果沒有顧到的話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危險特別是現在我們知道說像詐騙呢我們從一般的這個人對人的詐騙現在已經到了網路上面所有事情就是上網只要動動手指所有的像是我們的資料啊或是我們的金錢大概不到一秒鐘全部都會煙消雲散或者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多麼可怕的事情所以在今天我們就特別來談學術方面的學術網路資安那這方面其實更是牽涉到非常多的重點要項那學術網路資安的防護也就是學術資安維運中心這一方面我們到底是怎麼樣在運作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來了解在今天我們透過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我們邀請了 3位 特別來賓在我們節目裡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個重要議題那首先第1位要為您介紹的是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的李美雯老師李大哥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是非常歡迎美雯老師我們知道說你現在所負責的是重中之重謝謝整個學校的資訊安全其實我們都要顧前顧後而且每天有這麼多新的產出對然後外部的這個不管是像是駭客啦或其他有心人士的能力也不斷的在加強所以真的我們在中間要做把關的動作是很艱巨的任務對對對但我也相信這個邪不勝正我們也常講我們做資安的幾乎是被追著跑的駭客在後面追我們就得不斷的精進要適度的去調整我們所有的措施對1個 個人的密碼多久改變1次 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設計自己的密碼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要思考很久對很辛苦何況我們管理學有這麼多不同的這個部分不同的資料那當然我們要有很好的管理也要有團隊所以今天林美雯老師有帶 1位 同事一起來是我們在這個計算機以及資訊網路中心的專員陳小姐各位聽眾好是我們知道說很多事情我們剛開始入門之後要有許多先備知識然後進來之後很多還要再開始學習然後熟能生巧那剛剛有提到 AS OC 我們就要特別介紹我們第3位來賓也就是在學術資安維運中心 AS OC 的資訊工程師大家好李大哥還有各位聽眾大家好是陳先生每天工作會不會很繁重就滿繁重因為我們業務算滿多的然後加上我們也是防護各個學術網路底下的學校的一些資安的實踐是的的確有時候會比較繁忙一些對我們都立刻要肅然起敬不會對我們要不斷提升被追著跑我們要提升很多技能那很多都在工程端那這一方面不但是要學習而且還要研發很多新的一些應變措施要寫很多新的程式那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首先想要跟大家來分享就是學術網路資安的防護經驗那這一方面目前學術網路到底有哪些資安的防護措施或者說我們從問題端需求端來看到底有哪些地方是非常危險的需要我們做防護呢美雲老師謝謝李大哥其實應該這樣講其實學術在資安這一塊其實走得滿快的像我們剛剛提到我們這邊成立了 1個 AS OC 團隊我們主要是接教育部的1個 資安計畫那 S OC 是做什麼呢它的英文就是Sec urity 那它就是負責主要是負責因為我們就是監看整個學術網路的上面的一些資安有沒有什麼異常我們除了監看我們也偵查然後有異常我們就會開單去通報那大家也應該很熟悉常常聽到的 1個 D Do S 攻擊那個一打起來幾乎是讓很多網站或很多服務就動不了了那我們也是早在大概 10 5年 就成立了 1個 清洗中心那所以只要有 D Do S 攻擊我們就會把那些流量導進來做清洗馬上就可以大概幾分鐘 5分鐘 以內就馬上就可以恢復正常這麼快對所以我們自己其實我們自己也是看到這個成效我們自己也是滿驚喜的覺得是很好因為原先是完全無法動彈的像我們已經早期是在路由器裡面在那邊看哪1個哪1個 IP 可能是攻擊者那個超辛苦的那現在有透過一些設備很難辨識非常難辨識特別是我現在很多聽眾朋友有這方面需求跟困擾但是在這方面其實涉獵不多可能不太瞭解清洗的意思所以可以跟大家來簡單說明一下那稍後程學會稍微說明一下怎麼清洗那我們是運用哪一些機制那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加個 A 就是因為我們是教育學術那所以是 Ac ad emy 那所以才會有個 A 那一般你會聽到政府單位還有財經單位然後醫療單位各個還有那個像 N CC 這種傳播都有成立就陸陸續續都成立有S AR C 因為他要去負責偵測異常然後通報然後彙整所有資安的一些情資那政府也是 G 是不是對現在叫做 N 了 G 早期叫 G 然後後來大概 10 6 全部都改成 N 了那政府就叫 N S AR C 那我提到 S AR C 之外呢我們又有 1個 叫 IS AC 就是 In formation 它是 1個 IS AC IS AC 團隊所以國家是 N IS AC 那我們學術是 A IS AC 那它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各個像如果是醫療的政府的各個單位的 S AR C 偵測到任何的其他單位的異常就會往 N IS AC 通報那所以 IS AC 就是 1個 情資交換的中心他就會譬如說假設我們有學校去攻擊某一家公司假設他們偵測到了那他就可以透過 N IS AC 把情資轉給我們我們就會去封鎖那個 IP 去請那個使用者去處理或者是管理者去處理這樣子所以 IS AC 也很重要像最近不是有醫療單位遭到加密勒索那像它就有 1個 叫 IO C 它就是也是 1個 情資如果說它如果我們分享這個情資那其他單位就可以預防就趕快去針對這個情資加上去做偵測如果一發現有這樣的那個的攻擊的時候就可以做阻擋所以情資也蠻重要的就是通緝那還有 1個 就是 S ERT C ERT 是 Com 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為什麼當你發生資安事件之後你是不是要緊急趕快處理所以那國家是 N 那我們學術叫 TA S ERT 所以 T AS ERT 那所以我們就是 IS AC 3個 團隊算是 1個 金三角那幾乎在各個部會或者組織大概這3個組織都會有那就是要互相合作那我們除了這個之外就像李大哥剛剛說的我們會因應一些需求再去成立一些團隊來幫忙那我們大家也知道網站其實你現在看攻擊最容易打的就是網站那網站也最多那所以我們也是考量到這個所以我們也成立了 1個 資安弱點防護團隊那它是專門會去去協助提供網站弱點掃描那大家學校都可以上來申請都是免費的然後接著發覺有一些因為網站的被攻擊之後有些個資會外洩那我們也協助看有些個資有沒有在網路上那我們也會開始去通報那之類的那接下來呢因為我們知道資安法也是在好幾年前就通過了那所以教育部也是在大概10 7年 左右它也成立了 1個 團隊專門針對學校做資安稽核針對技術面和制度面也是非常的深也很 t ough 的對對對他們每個學校都會被稽核那還有 1個 就是資安攻防團隊我們剛剛提到網站很容易被攻擊所以呢我們有 1個 團隊專門當攻擊手來打各個網站然後打下來當它打下來不會去掛什麼 logo 啦但是它會馬上通報你說你有什麼弱點然後就要趕快修復對對對那還會再做複測然後最後結束整個演練結束呢還會做教育訓練這方面特別還會針對學校的像除了自己的學校網站以外還有學校的信箱對對對 em ail 那很多老師的信箱因為學校老師很多嘛那學生也很多但使用學校其實尤其老師收件特別多的時候有些訊息可能類似像釣魚的訊息或是說什麼你要加薪啦要怎麼樣啦或是說教學資源如何就點進去之後就可能就整個網站中毒了對所以我們在做演練的時候或是說做那個資安在這個甚至集合或檢驗也就針對各個不同的地方各個不同的系統去看你有沒有弱點那我們待會也會有 1個 我們同仁也會分享就是因為現在的釣魚性和詐騙性非常多然後我們學術呢就是 1個 因為很 open 很自由嘛所以我們簡直是 1個 試驗場我們會看到所有的攻擊都在我們那邊出現所以對我們來說詐騙性釣魚性非常都不稀奇了因為每天都會收到其實會不會覺得說我們現在在學校負責或是說在這個整個學術界負責像這麼重要的工作有點先知的感覺我今天碰到你會碰這些我早就以前都碰過我有跟你們講過對所以我們就常常說覺得教育訓練也很重要因為我們就透過一些不斷的提醒然後同仁也真的也不斷的在進步這樣真的是好朋友我們今天真的非常開心而且非常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所有的聽眾朋友可以蒐集到現在最新的資安防護方面我們的經驗談還有就是我們怎麼樣做可以讓我們的網站我們自己的甚至我們自己的這個電腦或我們的平板這使用的用具可以更加安全我們這邊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我們再請教 3位 有關於剛剛提到的學校師生常受到一些像是詐騙啊釣魚啊這些資訊的話我們怎麼樣來避免上當好馬上回來Oh man B ang Open your mind 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我們今天在教育開講節目裡面特別要來和大家分享怎麼樣在現在網路世代當中網路世界裡面可以不要被詐騙可以防止受騙上當最重要就是我們可以在資訊安全方面可以把關把得住所以我們邀請到 3位 特別來賓真的非常專業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的李美雯老師以及在中心的陳小姐陳專員還有就是在 AS OC 就是學術資安文藝中心的工程師主要就是負責資安的工程師承學那3位在我們節目剛剛前半段有稍微分享那特別是美雯老師有深入來談有關於現在我們所要重視所要負責的部分有哪些那在這個階段一開始我想首先請教就是說現在詐騙或釣魚信件真的非常多因為詐騙全民防詐但是全民防詐的時候往往就是說已經被詐了才想說我要怎麼樣怎麼樣來擺脫或解脫可能都會為時已晚所以想請教就是說在學校裡面學校師生最常接到的像是釣魚信件詐騙信件大概是哪些類型如何來防範受騙上當釣魚郵件跟那個詐騙信件是駭客最常用的攻擊手法之一那他們都會透過寄送郵件的方式那他們都會有用那種聳動的標題或是偽裝成可以被信任的來源那聳動的標題呢就像是最近剛出爐像是美國關稅或是股市之類這種標題來吸引人去做點擊那也有可能會透過一些業務往來的信件比如說像一般可能會計人員或行政人員他們可能會比較容易去疏忽就點擊的一些像炸彈帳單或是開會通知或者是政府機關就是有我們可能資安院或是財政部教育部以這些偽裝成他們的名義去寄送的一些可能更新通訊錄或是資安預警的這種信件然後他主要目的就是誘騙我們這些一般同仁然後失去戒心去點擊他的那個附件或者是連結那教育部從 101年 開始就開始對我們學校會進行電子郵件的社交工作建成演練來提高我們學校教職員的防護戒心那我這邊可以提供幾個範例就是給大家參考說我們可能有收過哪1個類型的郵件就是比如說像是資安院他會以攻擊預警的方式就是提供給大家像剛剛麗老師說的他可能就是比如說他可能說最近勒索活動很頻繁那寄給大家 1個 殺毒軟體然後他用壓縮的方式再加上密碼就是讓你下載之後然後解壓縮然後你就可能像我們之前有個資安前輩他就有拿到這封信去做分析那下載下來發現說他是會指向某1個惡意中繼站指向某1個惡意中繼站那這邊對很多非資訊相關的朋友有點門檻而且不只 1個 中繼站是什麼非惡意是什麼其實他就是 1個 C 2 他叫做 Cont rol 這個好像有點忘記反正就是你他一樣是 1個 僵屍電腦就是被控制的電腦那他就是已經被駭客入侵了那他把你的目標 IP 指向那邊他去由那邊去做中控然後再去做任何的惡意行為這樣子也就是說有點像是人頭帳戶的感覺有點像就是他本來是非惡意但是已經被入侵了然後把他變成了 1個 他的中繼轉介的基地把所有人就倒到那裡面去然後大家也不一有他看起來就不像是 1個 詐騙對象但是他進去以後就會被轉走會被洗進其他資料進去他有可能就是拿到你的帳號密碼然後再繼續騙其他人或者是就把你的電腦全部做加密然後跟你勒索金錢所以那這邊怎麼辦呢因為你看我們看到他的他的這個 tit le 可能就是 1個 我們可以信賴的 1個 單位然後他講的話也是好像合情合理最近有什麼樣狀況確實什麼解藥或一些工具那我們要怎麼樣能夠做到因為並不是每一位的每一位朋友他數學能力這麼強都會去分析其實可以從平常信件往來比如說你跟這個同仁你常常用的用語他跟平常不太一樣然後或者是他的寄件者可能比如說原本是. com 那他突然變成. c. om 這種一些比較細節的部分去看所以就只要你看到對你有好處的事情你就要先打問號不一定是要送你錢讓你有房租軟體免費送給你或怎麼樣這些你會覺得說這會不會有問題當我們發現有問題的話該怎麼辦我這邊補充一下就是像比如說剛剛提到的那個案例就是他寄了 1個 附件然後他還需要他用壓縮的然後他又給你密碼其實他的目的是什麼是沒有辦法去把它打開來看的檢查所以他就要先逃過去那再 1個 你說好 1個 會議通知或者是 1個 邀請函或者是任何訊息他不需要壓縮他也不需要加密那再 1個 你覺得有點懷疑的時候你還可以打電話去跟對方求證那我們真的就是在幾個月前有好幾位老師收到某1個單位的邀請信去演講而且這些人確實是真的有來往過而且他們裡面的內容他們的信件內容是就是他們以前收到的內容只是不同的議題然後比如說那個信是 3月份 寄的然後他預計 4月份 要開 1個 研討會但其實是 2月份 就開完了然後他就這樣寄那老師不清楚的時候就會去點擊然後最後他那邊就幫你 M ount 到 1個 D isk 然後他以後遠端就可以連到你的電腦裡面我們是完全去把它解出來了就知道他那個二議程就是要做什麼事情甚至防不勝防是啊如果老師要不上當也很難因為他已經幾乎都做到你完全無法而且他寄件者就是他們認識的也確實是那個單位的人那有 1個 老師就很警覺的覺得怪怪的因為他稱呼他的比如李老師他竟然稱他的名字直接稱他的名字他就覺得我們也這麼熟嗎他就說美文老師那他就覺得很怪因為以前你不是這樣稱呼我他就打電話去問就確定那個就是詐騙OK 是所以這邊我們大家要提高警覺那有 1個 可以大家會有 1個 異群的點就是壓縮如果他今天其實壓縮他會寄壓縮檔給你的時候而且這個壓縮檔其實一般人不太會用壓縮檔那如果真的會寄壓縮檔給你絕對是現在你們在討論的一些事情也許他太大了或是怎麼樣或者有機敏資料有的人是確實是會壓縮他可能就會告訴你說或者密碼理論上也應該後傳對不對一般的話我們謹慎的說因為我的資料很機密我可能會用別的方式把密碼傳給你我不會放在信裡面給你沒錯直接就是公開的有時候我想就寄信寄個壓縮檔給你可是用手機簡訊或者 L INE 傳 1個 密碼給你那這樣的話是相對合理所以我們知道說這方面請大家要放在心上千萬不要受騙上當好我們要休息一下我們聽 1段 公益廣告資訊我們稍後回來我們還要談很多重要議題包含在學校裡面其實我們在教育體系裡頭或者近期我們有國內多個組織發生加密勒索的資安事件像我們剛剛所談的還有就是有關於 AS OC 主要負責哪些資安防護的任務我們稍後還要繼續訪問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包含資深工程師陳學還有陳專員以及李美雯老師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孩子的世界因為故事而變得精彩突然一束刺眼的光線從課本裡彈射出來眼睛睜不開啦每週6週日晚上 9點半 到 10點 跟著晚安故事屋發現更多精彩的故事一起愛上閱讀你的影子不見了全臺最大規模的反毒教育特展就在嘉義文化創意園區沒錯免費參觀喔那是不是也告訴大家這1次特展有什麼特別的互動體驗呢有記憶特務解謎遊戲讓你體驗毒品對記憶的影響還有 3D 全息投影直觀瞭解毒品對大腦的傷害好精彩喔快上教育部防治學生藥物濫用次元網或撥打 24 小時免費諮詢專線0 800 7 70 8 85 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大家好醫電基金會早療服務邁向31年 每年服務超過 2萬名 發展遲緩兒及弱勢家庭期待您與醫電同行為孩子們打造安穩共榮的成長樂園邀您行動支持弱勢兒童服務計畫守護慢飛天使勇敢冒險捐款專線 0 800 0 25 8 85 或上網搜尋醫電慢飛天使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您一起鎖定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談的是資訊安全那特別是在學術方面學術網路怎麼樣維持資訊安全現在在臺灣有100多所大學那當然在學校裡面我們各個不同的系所不同的專業分工我們都有自己的像是網路我們的區隔但是在整體學校我們還是屬於教育部的學術網路骨幹那在這方面其實我們做得非常仔細像剛開始建置的時候其實校園裡面是我們網速最快的區域因為學生多老師資訊也非常多但是我們也發覺說資訊越來越多的時候也變成很多這個駭客他們基於的目標因為人多他可以有很多的資源他可以取用所以在這裡特別接受挑戰而我們當然這個我們現在是魔高 1尺 道高可以一丈所以我們現在節目裡面我們邀請到 3位 專家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怎麼樣來維護我們的學術網路資安防護我們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的李美雯老師李老師好李大哥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李老師剛才為大家來介紹我們現在資安的一些訊息真的非常的受用當然我們在這個階段還要談有關於像學術資安維運中心怎麼樣來做好整體的防護第2位為您介紹也是在臺大的這個資訊網路中心的陳專員陳小姐李大哥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是陳專員之前有多重的工作經驗對對那是負責我們在臺灣在學校學術的網路部分是非常專精那當然在回到學校之後我們發覺說其實異地而處會發現各有不同的需求跟重點想像那配合上面因為彼此都有做過 R ot ation 所以也會覺得配合得非常好那配合對象我們今天有1位之前在 AS OC 的同事現在還是在 AS OC 在這個學術資訊資安維運中心資訊工程師陳學李大哥好各位聽眾大家好是那我們剛剛提到就是說在這整個資安學術資安的這樣子的情況底下我們怎麼樣能夠讓這個資訊安全可以不怕受到攻擊而且我們可以不斷地與時俱進所以這邊是不是可以跟大家談一下 AS OC 主要負責的資安防護任務大概有哪些好那因為我們 AS OC 主要的話是有分就有認為說可以分成 3個 面向來說明那其實第1個的話是 1個 叫 I PS 防護的部分那第2個是 D Do S 攻擊的清洗然後第3個的話是那個我們會去針對一些高風險的漏洞或是說 I o T 的設備去做偵測掃描那我想說我等一下透過這3個點然後跟大家來做 1個 分享那首先剛剛提到第一點I PS 防護的部分那因為它的全名叫 Int r usion Prevention System 中文名稱叫做入侵防禦系統那因為其實我們傳統因為以前我們的資安設備可能都是用傳統的防火牆那防火牆可能都是會去針對單1個 IP 去做封鎖如果它是可能有疑慮或是我們會把它加入到黑名單去做封鎖因為其實以前的方式它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就是說如果今天我們把 1個 IP 給封鎖了那因為那個 IP 它可能會有很多其他的一些網站的服務有在上面那如果我們封鎖那個 IP 的話其他的服務它可能就沒辦法連線進去了所以它可能會造成一些的問題所以後來我們就有改用 1個 叫 I PS 的 1個 設備去做處理那它的處理方式呢我們是會去使用 1個 商業版的一些規則去偵測進入水網的一些網路的風暴對如果它有去匹配到說一些惡意的行為的話呢我們就會把那個網路風暴給它封鎖是所以說其實我們透過這樣的方式呢我們今天不是封鎖 IP 我們是去針對你的惡意行為去把它封鎖我們就可以減少我們剛剛提到的那個傳統方向遇到的問題因為它會去把 IP 整個封鎖掉它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服務那如果透過我們 I PS 另外1個入侵的偵測方式的話它去針對你的行為去做封鎖就可以減比較大幅的減緩剛才我們所提到的一些問題這也很像就是說我們看那個恐怖攻擊的時候原先我們針對炸彈客結果封鎖之後發覺說帶炸彈的不只他 1個 人所以之後我們又針對炸彈封鎖對就有這樣的概念對那這是我們 1個 I PS 1個 大概的 1個 防護的方式那其實除了說我們透過這樣的防護之外呢因為我們 I PS 要去蒐集一些 L og 的一些紀錄那我們會去透過相關的紀錄如果我們發現一些比較重大的1些 資安的事件的時候呢我們可能會去轉發給小校的學校單位然後請學校可能小校的一些可能設備管理人請他去儘快去修補那些漏洞或是說檢查他設備有沒有遇到一些情況對就先做前端的防禦然後後端的去請學校來做來做相關的修補對那當然我們同步因為我們一直在體檢嘛在檢測所有學校的這個學術網路只要是檢查出有漏洞我們還有經過教育訓練或整體告知然後把工具也給他對那我們也對應到就像之前也在AS OC 那就是陳專員嘛那現在在學校那也就變成跟AS OC 的窗口了是不是或者我們總會有幾位窗口嘛對來聯繫那當學校接收到這樣資訊以後那學校要怎麼做呢我們會先分析一下就是說他這邊來的事件會不會是誤判因為機器畢竟也是有可能誤判嘛那如果我們確定是有這個事件的時候我們就會把這個轉交給我們下1個那個系所單位可能比如說這個 IP 的管理者跟他說這個 IP 有問題可能被入侵或是中毒或是什麼樣子的事件可能請他去釐清跟確認那我們會先做限制然後再給他時間做處理那確認如果真的是事件或是處理完成之後我們再回報給教育部我們的處理情形這樣是對因為我們自己有自己的主責的部分有專業分工那我們也彼此來來這個互通我們的這個專業的部分我們查到資訊老師要補充所以我補充一下就是我們現在臺大機制中心接這個計畫的特別點就是我們又是偵測的人然後我們自己也就是學校所以我們很清楚說學校的使用者的狀態所以我們會兩邊做同步的調整就是可以修正有哪些不太恰當的地方會越來越貼切那甚至於說如果我們發覺說最近我們偵測到很多的很突然有新的偵測到一些攻擊或者是漏洞或者是有後門程式之類那我們就會去我們學校看看哪1臺我們去研究一下看它的影響是什麼所以就是可以等於是好像我們講說你有 1個 很好的1個 磨練的研究然後可以更清楚它的攻擊模式是怎麼樣而且非常務實不是考古題最新的題庫然後又解題的人要找題庫我們這邊就有那也可以讓我們這個治安越做越強好我們剛剛提到的第1個 I PS 那第2個部分第2個部分是那個 D Do S 的清洗防護的部分因為其實稍早那個美文老師有提到 D Do S 的部分那想說我這邊可以去做一些比較詳細的一些補充那因為其實 D Do S 應該說大家都滿常會聽到 D Do S 的攻擊那如果今天我們 1個 學校的網站如果去遭受到 D Do S 攻擊的話它我們就可能會造成網路無法去順利的去連線的1個 情況因為其實這個情況就還滿像是說我們去例如說搶演唱會的門票那因為今天其實很多比較有名的演唱會都很多黃牛會去搶票之類的那如果我們一些真正的歌迷可能就很難去搶到去買到我們想要去那個演唱會的門票對啊對都搶不到還要去買那個黃牛票那其實我們 D Do S 其實它就很像這樣的 1個 概念就是說我們今天我們 D Do S 的清洗防護呢我們今天就是會把那些黃牛都把它趕走然後讓我們 1個 我們一般的歌迷都可以順利去買到票讓它穩定可以去順利去運作我覺得這個情境有點像滿像是我們 D Do S 防護的 1個 概念可以跟大家來做分享那其實我們我們主要的 D Do S 清洗的方式呢我們有分成 2種 那第1種是我們去主動偵測學網的一些網路的流量因為我們其實我們平常會有因為其實我們在學術網路呢有去有擺放一套那個清洗的設備那這個設備呢它會去它會去偵測學術網路的一些骨幹的網路的流量那如果今天它這個網路的流量如果超過我們的我們設定的一些流量的標準之後呢它就會發送告警那我們的我們 AS AC 的同仁呢我們就會去把那個 IP 呢把它加入到清洗機然後去做相關的保護所以第1個我們去主動偵測的方式是然後那第2個部分的話就是說如果今天學校啊今天發現他們的網站如果可能說好像變得很滿好像有被好像有被遭受到攻擊那他也可以去到我們 1個 教育部的 1個 平臺去做申請那我們今天我們今天收到之後呢也會快速幫他們的 IP 去加入到我們的清洗機去做保護是那清洗機啊是是怎麼使用它是 1個 什麼樣的概念因為我們知道說D Do S 啊它是屬於像是洪水式的攻擊是不是一整波過來那你就會發覺說流量怎麼超標嘛然後速度整個速度就一定會變慢那以往是就是頻寬最寬的那一般在家裡面會覺得說有時候你可能下載影片量大啦或同時使用啊家裡面的一些一些這個網路啊那就會覺得變慢特別是如果說你住在社區社區共用 1個 網路的時候哇那你可能就晚上大概 8點檔 時間嘛晚上 6點 到 12點 大概都是很多人那可以理解可是學校就不應該出現這個現象對沒錯所以一偵測到這個速度就洪水式的攻擊啊 D Do S 對所以我們認為它可能是有被攻擊的那我們就會把它把它加入到我們清洗機來做保護那清洗機是什麼樣子的概念它的設置它的設置應該說我們偵測到一些異常的流量之後呢我們會去在我們清洗機的設備去設定 1個 目標的IP 所以等於說今天不管是攻擊者或是說合法的使用者例如說他想要去臺大的臺大的首頁好了那我們如果把臺大的首頁加入到清洗機的話呢那今天它的流量都會全部會經過我們清洗機的設備然後去因為其實清洗機的廠商他們有 1個 算是 1個 他們的專利就是他們會去偵測他的行為去做分析那如果今天認為說他是 1個 惡意的行為的話呢就會把那個風暴給丟棄所以惡意例如說駭客他可能就沒辦法去順利連到臺大的首頁但是我們一般的使用者呢他是可以順利連到臺大的首頁的所以我們會在設備中去做 1個 分析然後去把一些惡意行為把它排除掉像他這個惡意行為通常我們在解讀的時候就怎麼樣知道說他這個是惡意行為跟一般想去臺大首頁的不一樣因為其實一般我們攻擊的話因為我們其實 DD OS 攻擊它分成滿多種的攻擊的類型那像比較常見的可能就像是 UD P 的放大攻擊或是說 TC P 的 1個 可能中斷攻擊因為它的種類真的還滿多的滿多的對分散式的或是放大攻擊都會有所以其實我們也是會去透過 1個 清洗機廠商因為他們的確他們有他們的專利他們厲害的地方他們就會去針對他們的一些規則然後去分析說他這個攻擊是不是惡意的然後去自動把它去把它丟棄把它排除掉對頂多我們就上去看看選課啦或是說進入學校的某1個系所啦這樣子對或是說怎麼樣去攻擊這個網站這個行為在清洗機裡面很容易就辨識他們可以辨識得出來他們可以辨識說容易也不容易啦但他們有這個能力對我先補充一下我們想你去連 1個 網站它就是正常的 44 3 或 80 4 但是 UD P 攻擊它就是 UD P 那我們正常的連線叫 TC P 就是一來一回那 UD P 是你不用回我的那所以這種 F ard ing 嘛我們剛剛講的像洪水式的所以它的設備其實它有好幾個參數一直在微調就像剛剛我們說這樣它會依照現在的狀況有沒有抑制到有了它就持續它覺得好像有點抑制過頭它又會放一點然後慢慢的去調整調整所以其實應該說我們針對的清洗機這種放大攻擊的清洗機它是針對真的是要大攻擊但是如果你是 1個 駭客你是手工打造然後去這個網站然後去 t ry 一些 UR L 去 t ry 一些東西這個清洗機就不是它的長項所以它其實我不是有應該有分開的另外1種可能就是我們講的是 We b 那它又有不同的專長那這種我真的就像李大哥說那就是洪水的所以對它來說它們會有 1個 th reshold 再去把關再去調整當然我相信很多朋友聽到這邊就會覺得無論如何不管是不是這方面的專業的人士就覺得很放心因為我們想到的他們也做了沒想到的我們也已經做好了對隨時因應各種可能性的情況我們去做出一些防治的一些措施那當然我這邊有 1個 個別的問題想請教一下陳雪對因為您負責是資安工程師那平常像工程師我們知道說要做很多的像檢測還包含程式撰寫要來使用那您平常的工作大概是做哪一部分平常工作的話就是說一樣是可能像剛剛前面提到的 I PS 的防護的一些可能設定跟調整然後跟 D 6 20 的的一些設定跟調整然後加上因為其實我們比較我們比較算是也比較繁忙的1個 業務就是說其實我們平常也會去針對一些比較高風險的漏洞或是說一些 I o T 的設備去做相關的檢測物聯網的物聯網的部分對我們也放很多心力在這一塊那想說剛好也可以順便去介紹一下我們這一塊的相關的業務對因為其實我們定期我們都會去針對水網的一些設備去做掃描應該說我們會先去針對高風險的漏洞因為其實我們其實每天或每個月都會去可能網路上都會去發布一些比較高風險的一些 C VE 的漏洞那我們就會去針對一些比較嚴重的一些漏洞我們去掃描水網看它那個設備它是不是可能有符合這個漏洞的 1個 潛在的風險那如果有的話我們就會去做一些相關的一些可能去測試跟驗證那如果確定它的確有疑似有相關的風險的話我們就會去透過開單的方式然後去開給學校然後請學校去做修補那比較常見的做法可能就是說可能把一些軟體的版本更新到到 1個 安全的版本之類的就是我們會去透過這樣的方式然後去針對高風險然後去做掃描然後去通報給學校請學校來做相關的處理是聽起來好像這個工作沒有下班的時候對有時候可能會晚上或是突然1個 說有 1個 很嚴重的漏洞要趕快來去做處理對對對我們要有幾乎 24 小時值班人員不然就是我們要 on call 對不對對是對好今天呢我們也要讓這個來賓稍微休息一下我們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呢我們繼續請教我們剛剛有講三項我們講了兩項嘛都講了這兩三項就講了那我們回來我們繼續來探討有關於在這個學術網路資安防護方面還有哪些大家要知道一定要注意的地方休息一下馬上回來就愛教育電臺好我們現在短短大概差不多 10分鐘 左右的時間可能還不到但是我們有幾個重要議題還是要跟大家分享要向來賓來請教那特別就是說最近國內我們發覺說很多的組織或者集團發生了加密勒索資安事件在最近這幾年來各行各業都有不只是像資訊傳產也有所以呢學校會不會也有呢那有什麼樣防護的建議可以跟大家來說明那志源是不是請我來做個簡單的說明因為其實近期的話的確有多個組織可能遭受到一些勒索的攻擊那實際上比較有名的話近期就是某某醫院的被中加密勒索的攻擊那其實如果以學校的學校面來講的話其實我們大概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去年端午節的時候PH P 有去公開 1個 比較嚴重的漏洞那因為其實我們學校的網站呢很多的都是用 PH P 去加設的所以其實當時的我們學校的學術網路呢其實會遭受到 PH P 的漏洞入侵被駭客入侵然後入侵後呢可能就會去做一些相關的加密動作所以我們去年端午節的時候也有遇到那所以說今年的話是剛好那個醫院醫療體系他被中加密勒索攻擊那其實那因為想說我可以先去分享一下可能像大家今年的時候那個醫院攻擊的1個 駭客攻擊的 1個 大概的1個 手法因為其實他一開始的話他是會去針對一些比較有漏點啊或是說有漏洞的一些服務去做入侵那其實他入侵之後呢他就會嘗試去做一些相關的橫向移動到一些重要的系統那其實他們就會移動到像是1個 像是中控臺的系統那這個系統呢那因為他底下有管理大量的設備所以他透過像 1個 1個 重要的系統呢他去可能發送了很多的惡意軟體啊到底下的設備去做部署對那其實他那我覺得他這個攻擊手法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說他當因為其實駭客呢他們是利用 1個 叫合法但是有漏洞的驅動程式去做安裝因為他是合法的合法的軟體所以我們當下我們去安裝的時候呢可能我們電腦的防毒軟體啊或是說 ED R 的設備他們是他是不會去告警的因為他是合法的軟體所以其實駭客他裝完這個合法軟體之後呢他就透過這個軟體的漏洞呢然後去達到權限提升然後提升他的權限之後呢他就會把那臺電腦的防毒軟體或是其他的一些 ED R ED R 的設備把他關閉然後去做後續的加密的動作對我覺得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他透過 1個 合法的但是有漏洞的軟體然後去做提權這是比較特別的是對那其實我覺得當然最重要的是說我們要如何去預防這樣 1個 加密勒索的攻擊那其實首先呢其實當然是說我們我們的一些可能一些系統啊可能要保持在 1個 1個 最新的版本然後減低他被入侵的一些風險那像是我們一般人我們大部分都使用 Wind ows 的系統是那就是說如果他有時候Wind ows 發布更新的話呢我們都要儘快去做更新對對對因為雖然說有時候 Wind ows 更新有點麻煩對還要強迫你重開機但是說但是我們會有一些資安的考量就是說還建議大家說有更新的話一定要趕快去更新是我相信很多朋友在使用這個資訊網路的時候或是說使用電腦設備這些軟體都可能自己有個經驗或是說聽到別人的經驗談就是說凡是這個版本升級或版本更新的時候第一代可能是白老鼠那你還要等一等喔對他可能還沒有完全修完全這個做好只是先讓你來來這個測試一下這種感覺那所以有時候就不會即時像第一時間像是這個陳學跟大家提的就是你要趕快有新版本要更新大家會覺得說怕怕的我會不會更新完之後不好用所以要等到大家都用了以後然後再看他改好了我再來升級那怎麼樣來看待這個問題呢嗯就剛剛李大哥提到的部分的確是我們一般使用者很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會擔心說如果更新後會不會突然有發生一些奇怪的問題就不太想要那麼快速的去更新但是就因為因為我們食安層面的考量的話我們大概是會建議說要趕快更新的是是是起碼如果不趕快更新起碼做到一點就是說防毒軟體也要更新啊對沒錯對防毒軟體是不會說不好用啦就是他如果更新的話只是牽涉說你要不要再付費的問題啊那這點這花費可能是必要的也要算在你的設備可能比你買購買設備還要重要吧是不是對啊老師是不是在這方面可以給大家 1個 建議其實我這邊補充一下如果你擔心說更新以後是不是會出問題你可以 R oll back 回去你只要在你更新前你有做好那個儲存點的話你可以 R oll back 回去那其實以我們目前的看起來大部分都還好目前大概大家更新情況下都OK 但是比較其實反而是一般使用者是還 OK 反而是 Ser ver Ser ver 伺服器比較影響比較深遠對一般有的話會用 1個 備援機一定會有 1個 備援機在旁邊那他這邊先升級真的出事趕快換回來這樣因為難保真的有的時候因為再怎麼樣也都是機器一些在運作的你有的東西那程式也是人寫的偶爾還是會有些不太匹配的情況會發生那保險你就是一定要有備份機制所以我剛剛接著陳學提到的加密勒索最重要就是要備份你就算被加密了你如果備份做得好這樣還原你就 OK 了對不對你也不用付錢給別人但是重要的是備份大家會用行動碟對不對接在電腦上面記住備份完之後要拔下來如果你插在上面一起被加密加密就是你只要有有任何跟他關聯的他就把你當硬碟一起加那如果你連在雲端也沒有斷的話雲端的一樣被加密有些人會說對反正我怕人家加密我的電腦我就把我的檔案放在雲端你總加密不到了吧但是如果你有做就是 al ways 是connect 的話他也變成你的硬碟的一部分他也會把你的雲端資料一起加密所以這一點就提醒大家就是備份要做然後要拔開然後再保險一點因為現在不是有地震可能有火災你可能要好幾份備份如果真的很重要像我們在是資安的要求就是要異地備援像我們學校重要的一些檔案我們都會備到我們的竹北校區它有一定的距離那或者是我們也還在校內的其他的 building 我們也有一份所以我們就會有備好幾份這樣子對是大家就備份絕對要做而且備份之後你一定要切斷就是你要拔開你的硬碟或是說你在雲端方面雲端有時候你說不連有點困難所以你就像異地備援的概念特別很多的像是金融機構他由異地備援到新加坡到香港那現在當然香港比較少新加坡就多了那這些都是要做為我們這個個人使用的時候重要參考依據好也給這個陳小姐給陳學 1個 熱烈的掌聲今天不但是工作在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也把所有我們的工作心得透過教育電臺來提供給所有聽眾朋友來呼籲自然重要還有該怎麼樣來做好防範特別是備份很重要是老師我們最後其實我們已經超過23分鐘 了我們再有這個30秒 做 1個 結論好不好好感謝李大哥給我們這個機會也感謝教育部給我們這個機會那其實我們走在這條路上雖然很辛苦但是也有一些滿欣慰的就是我們幫使用者解決了一些問題那你可以看到使用者的那個感動像我舉個例子我們學校有1位同仁他的電腦有 20幾年的 資料在裡面他被加密勒索了他當場真的是打電話就哭出來了那我們也當然我有輾轉我也很高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結識了很多資安界的朋友他就有朋友幫忙然後最後幫他還原了他真是高興到真的非常非常的感動真的20多年的 生命時間是然後那我們整個團隊呢在覺得這個工作呢讓我們在不斷的精進所以我們在技術上面也是被推著往前走不斷的 t ry 但是老實說做資安是要很低調的啦所以我們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那我們也希望能夠在技術上面越來越進步那也希望所有的使用者啊不管是學校長官或者我們的同仁或者是學生都能給我們一些支持跟鼓勵以上非常感謝臺大國際臺灣大學計算機以及資訊網路中心的李美雯老師以前我們總覺得工程呢好像是最冷的但我們今天聽完節目以後發覺說其實工程啊你如果說需要幫助的時候或你能夠被幫助到的話你就覺得說他們真是暖啊好熱情好熱心而且為我們的安全一直在不眠不休的在把關很偉大好也謝謝陳專員陳小姐也謝謝資安工程師陳學謝謝 3位 今天接受訪問謝謝謝謝李大哥謝謝各位聽眾謝謝大家收聽我們教育開獎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學術網路","臺大","教育部","清洗機","資訊安全","李美雯","愛教育電臺","資安院"],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f62e73fbcfa30022d1df31",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讓教育設計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guests:[{name:"陳慕天",unit:"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創辦人理事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閱讀的動線很重要,教科用書的圖像、表格也要能夠輔助教學,讓孩子循著教學策略及學習重點走。因此好的教科用書設計,是依據教學原理及搭配良好的教學策略,可讓孩子在課堂學習、課後自主複習更容易進行。本計畫過去透過眼動儀實驗,透過設計前後對照,可看出經由良好設計的教科用書,明顯有助於提升孩子的瀏覽動線、重點提取,幫助孩子更有效率的建立閱讀理解策略。
\n",date:1744646400,pictures:[],keywords:["教育設計"],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fe4a511e7f430022de0592",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a8c89020022c6692c",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4715100,end:17447184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fe4a8925e8a1000a10c43f",key:"9022c4d6d5e849b8f8a50ebb3c140e85",duration:3299.586733,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a8c89020022c6692c",originalname:"67cfdb3a8c89020022c6692c-1-20250415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15 20:01:13",dir:"2025/04",size:53406298,mimetype:"video/mp4",name:"9022c4d6d5e849b8f8a50ebb3c140e85.mp4"},channel:{_id:"67fe4a7a25e8a1000a10c424",key:"da814907d56ab8beaa0a6112817b6b1d",duration:3295.744,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a8c89020022c6692c",originalname:"67cfdb3a8c89020022c6692c-1-20250415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15 20:00:58",dir:"2025/04",size:52731904,mimetype:"audio/mpeg",name:"da814907d56ab8beaa0a6112817b6b1d.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4718417,updatedAt:1744718492,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4186995,updatedAt:1748214054,stt:{transcriptId:"b11a86fd-4692-475c-8153-f6856d7dc4e1",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我們的頻道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和大家談 1個 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義的話題也就是說大家都念過教科書從小學開始到國中高中當然我們知道教科書現在我們多元化不像以前只有國立編譯館現在有許多的像民間的出版社也有教科書在應發應行但是我們知道說教科書它的設計這一方面其實常常左右了讀者也就是每一位學生他讀書的時候的邏輯思考他的心情或者說他願不願意打開書本的意願這跟設計都很有關係所以今天我們特別由教育部國教署教育署它所設定的 1個 主題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就是讓教育設計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哇你看這是何等宏觀的思維我們的教科書設計變成國際的座標到底是什麼意涵呢我們在今天節目就特別邀請 1位 專業的特別來賓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所以我們現在要歡迎我們今天主題就是讓教育設計成為讓臺灣成為世界座標的受訪者社團法人每一個人美感細胞協會創辦人陳牧天理事長理事長你好大家好我是美感細胞創辦人牧天是那我們知道說真的把教科書變成臺灣成為世界座標那習近平跟大家擘畫 1個 形象這是什麼樣的 1個 情形這其實會有這樣的理念就是說雖然我們我覺得還沒有達到繼續努力但是在裡面其實是因為如果你去瞭解臺灣的教育在整個亞洲甚至國際上其實非常非常創新的我們亞洲第1個做實驗教育通過實驗教育三法這樣子那我們的設計也非常非常厲害臺灣的設計因為在我們的環境非常的多元然後非常的自由所以其實我們很多設計在國際上都屢獲大獎那我一直都覺得說其實這個下個世代是 1個 跨越的世代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把這麼創新的教育跟這麼棒的設計把它這個嫁接在一起的話有沒有可能它成為 1種 新的大家認識臺灣的方式你想到很多那種傳統工藝文化你可能會想到日本你想到這個設計一些美學可能也會想到北歐那我就覺得教育設計也許是可以讓大家重新認識臺灣的 1種 新的方式OK 其實都是讓設計者跟使用者他能夠心連心結合在一起是那有的時候使用者是相對來講是比較被動因為設計者會創造 1個 場域或是 1個 型態或者一本書的架構出來你剛剛提到說臺灣有很多地方是在教育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於現在可能在過去 9年 國民教育甚至有 6年 國民教育時候的朋友我們現在進入超高齡社會那大家可能已經是 60 或者說 50歲 以上的朋友很難想像因為他們那時候念的教科書就是 1個 版本對不對所以想說怎麼樣讓教科書我們教科書可以再把臺灣教育可以墊高到世界屋及那這樣就是說那他的想像畫面會是什麼所以是不是先談一下就是我們現在教科書跟過去最大不同點在哪裡早期因為國立殯儀館時期所以我覺得它其實是 1種 非常單一審美的 1種 狀態因為我就 1種 標準那我就告訴你說這個東西叫做好這東西叫做美那插畫或是大家如果有印象像那個國立殯儀館的這個國語裡面的這些小名對我們其實不會說這些插畫畫得不好其實都畫得非常精緻也一定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可是當我們只有1種標準的時候你很難去說這個東西是全臺灣人都應該要長成的模樣那這個東西我們在談美感其實我們有很重要的1個 論述我想看看怎麼跟大家比喻就好像品酒一樣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告訴大家說1支 紅酒就是全世界最好喝的酒而是我們應該要鼓勵大家去喝全世界的酒你每一個酒你都品嚐過之後你可以選擇一款你心中所最喜歡的最適合自己的對就算你最後選擇的可能是便利商店價上最便宜的一款酒也都沒有關係但是你不能誤以為全世界的酒都在便利商店的價上我們過去的教育的這種比較1個 版本的模式它就有點像告訴你說這個就是標準你畫畫這個叫做標準你這個東西這個就是唯一的好那現在從一剛多本打開之後我們當然就期待有更多元更好的設計插畫都可以進到課本裡面就像美術館一樣它會有很多不同的展覽甚至可能有不同國家的風格這些都是我們希望讓孩子在長時間耳濡目染而課本它是最公平的媒介不管你有錢沒有錢你都會拿到一本而且你 1天8 小時你就是要打開放在桌子上面所以與其說我們蓋很多美術館我覺得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這些影響孩子每一天的這樣的毒物剛才我們談到這段談話是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的創辦人穆天理事長陳穆天他講這一點讓我們想到臺灣真的很與時俱進而且臺灣很有聯想力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聯合國在談包含我們有 17項 S GS 指標從這個 S GS 我們談到執行要怎麼做呢一開始講 D MI 你要夠多元你要 inc lusion 你要融合結果後來變成不是 D MI 就夠了現在變成 DE I 中間還要 equ ity 你要公平不是你說了算那大家其實都可以說了算那怎麼樣取得 1個 平衡取得 1個 公平性那這一點很重要像穆天理事長他你剛剛有提到我們現在的教科書你不要說只有1種雖然它也很好但是我要學習的過程中我覺得我怎麼樣可以讓我學得更好更得心應手我可以有我自己的版本或更適合我的版本我可以選擇沒錯所以其實這幾年包含這個12年 國教上路之後課本有蠻大的改變就是說它的很多內容更加的開放然後有更多讓孩子更自主彈性學習的地方所以在設計上面其實經過這幾年教育部跟我們這邊很努力的一起推動之下還有出版社那其實它的美學的風格也一直在慢慢的打開過去你可能會覺得說字體它其實就一定是標開體可是這幾年其實慢慢開放了它其實有可能黑體各式各樣不同的字體它可以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可以出現其實字體它也表達 1種 風格所以不管在字體圖片插畫甚至這種所謂的 In f ographic 怎麼樣可以讓孩子在 1個 圖片之中可以讀到很多課本的資訊內容用圖像視覺化的方式溝通這些都是在這幾年慢慢在持續改變的我們知道說在圖像化跟文字的結合除了圖表以外我們現在心智圖也是對對以往心智圖用 B ranch 導出心智圖大概都在多半是在設計或廣告公司創意部門那現在很多軟體包含 AI 它也是最後就導 1個 心智圖給你因為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裡面其實是很管用那這只不過是剛才這個陳博天理事長說的這個眾多之一所以我想說我們這個善用聯想的也有很多的做法其實你剛剛一談我想說除了這個教科書以外以前做的像郵票對不對中華郵政它設計出來之後那你只能細細的貼著幾款那後來你可以自己個人化設計我照片貼上去都可以當郵票沒錯所以以後鈔票是不是也可以鈔票可能稍微麻煩一點稍微麻煩一點這個有的政委要辨識OK 那我們今天所談到就是有關於在這個教科書讓教育設計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那當然要做為世界座標有感覺說大家都想看到臺灣教科書的亮點這個設計其實對於實際上教學跟學習是有幫助的最後我們還是得回歸在學習這方面沒錯其實就在設計裡面有一句話叫做用即是美就是什麼叫最好的美學就是1根 湯匙設計最好的狀況下是你喝完湯之後你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就代表它非常好用好用到你已經覺得說好像跟你身體融為一體這樣子所以這樣的 1個 精神其實在講說所謂的美這件事它不是只是說形式上面我做得很花俏而已而是我在功能上面我也要能夠符合教學所以我們在重新設計過後之後很多的內容它可以跟著你的視覺動線去做引導我這邊插 1個 話就是說現在教科書不是很多元嗎對不對那我們現在設計的就是眾多裡面其中之一其實都有多多少少改變就是說我們做 1個 領頭羊我們可以稍微主導一下教科書的設計風範沒錯現在其實教育部都有舉辦好幾年的教科書設計獎就鼓勵出版社說你把你好的設計拿過來那在這個評選過程中就回到剛剛主持人特別提到的就是功能的面向除了你憑說它的圖片插畫細不細緻引起學習動機之外當然也要去討論這樣的 1個 設計能不能降低孩子的認知負荷OK 那我們在這邊稍微休息一下聽小端醫院稍後回來呢我們就直接要請陳木田理事長跟大家來討論揭示一下教科書設計要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以及學習成效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談就愛教育電臺明天所收聽的節目是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這個時段 7點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那大華今天為您邀請到的特別來賓是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的創辦人陳木田理事長木田兄你好大家好那剛才我們提到說怎麼樣透過我們教科書的設計讓同學學生在看教科書的同時他就提升了他的閱讀意願跟學習成效那這一點我們要怎麼做呢它其實有分 2個 部分通常我們第1個在談的是學習動機你 1個 好看的圖片好看的插畫其實可以讓孩子更願意去讀這個課本那我舉例就是現在很多的課本例如說自然社會或是英文它的開頭其實都會有一篇故事跟漫畫那這個故事跟漫畫如果它的情節足夠動人的話其實它可以引發孩子想要去理解這個課文的過程所以其實我們這幾年都一直有辦這個所謂的插畫家或設計師的交流會那這個交流會其實我們就介紹最棒的插畫家畫最好的圖片吸引孩子的這樣的 1個 動機那第2個部分的話其實就是回到他的所謂的認知的部分例如說怎麼樣在裡面設計一些有趣的小遊戲然後讓孩子們可以在邊玩的過程中邊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甚至會有一些色彩的方式去做1個 對應例如說像這個國小可能剛開始學注音的時候那你這個ㄅㄆㄇㄇ它是在最上面還是在最下面像有些人比喻就是說用衣服跟褲子或是什麼的那就用一些比喻的方式視覺的方式色彩的對應方式可以讓孩子知道說原來ㄅㄆㄇㄇ它是在這個注音符號的上方那下方的話可能是這個ㄥㄥㄥ這樣子的那像這些都是用設計師跟編輯團隊一起討論之後把它設計出來的所以這幾年教科書設計獎其實有選出非常多很棒的作品像康軒的國語手冊它裡面就有非常多很棒的插畫像繪本一樣像繪本的遊戲式的對對那還有像這個之前南一的自然國中它一打開因為國中生一打開它就是用很大一面的鯨魚的圖片很像 N ational 就像雜誌一樣對那種海洋生態那種張力那以前這是比較少的因為如果你用很大張的圖片的話那其實是很他們會覺得說有點浪費空間對是不是我每一頁都要塞字以前觀念是這樣就是說你的圖片放這麼大又沒有資訊在上面是不是這一頁就沒什麼用你又要把它縮小一點字放多一點老師看看可以教多一點可是狀況是這樣很像那種那個升旗的時候校長如果跟你講 1個 小時你大概一句話都記不住但如果這校長只跟你講 5分鐘 或是說校長只講三句話說這個學習我們一定要快樂學習那你永遠記得這三句話所以我覺得有些時候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你會把使用者體驗放進去你這個訊息太多了我們就會建議出版社說你這裡分段要分一下不然這邊孩子消化不了你這邊圖片要大一點因為它這樣才有視覺張力它才會對這個課文或內容有吸引力所以透過這樣的 1個 方式去處理那最後的話就是類似像 In f ographic 這個是這幾年非常重要的一塊像漢林的高中他就有就圖表對假設我們再講 1個 媒體識讀好了同樣 1個 媒體這個主持人最熟了同樣 1個 事實不同的這個採訪方式剪輯方式他會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我記得他在公民課本裡面其中有一頁他就在講同樣 1個 他最上面是 1個 車禍現場或是 1個 就是這個抗議現場那再往下的時候兩邊擷取的畫面不同最後出來的答案好像會讓觀眾有完全不同的想像這個東西如果你純粹用文字去講沒感覺但是你用圖表再加上中間產字的流程他有好多議題可以在同1個畫面裡面去做討論所以這些都是設計的重要性那我覺得這也很棒因為在 12年 國教之前其實我們教科書計價裡面是沒有設計費的他只有圖片的費用他認為說我就是把圖放進去所以你 1張 插畫多少錢你其實在設計的邏輯裡面要有1個 設計師他有一組人專門去思考這些設計的策略所以像這樣的 1個 概念其實也都是在 12年 國教過後慢慢加進去那當然我們還是持續倡議然後希望說這個價格可以越來越合理這個設計費越來越多讓這個設計師可以做更好的教材給每一位孩子其實設計它是人因設計因人而異在好的設計師他所設計出來就像我們常常講說到底我們做這件事情他的可能用料的成本他就是這樣子不高可是你的巧思跟你的技術他這邊站得很高沒錯他其實是很多動腦力的這種腦力的創意在裡面所以我們再回推他就是 1種 智慧財那如果說在我們的社會裡面這不重視智慧財覺得怎麼樣想法都沒關係我們可以 cop y 我們可以盜版我們只要買原物料材料很便宜就可以把它組裝起來那就可以了那這樣的話就是抹煞了更多的創意因為當然不想做了我做什麼想那麼多也沒用因為大家拿去抄襲但是我們從這個年代山寨年代我們知道說其實臺灣任何 1個 國家都是最早的時候也許都會觸碰到一點因為法治不夠完善後來立法之後制裁法這些方面都有的時候我們就跳脫了而且我們很鼓勵智慧財產所以剛才您提的一系列就是說很像現在你看我們的這個權重在搜尋引擎方面權重以前是文字最高後來變成圖表圖片沒錯圖表後來變影音現在影音權重最重那影音我們也知道現在誰看你這8分鐘 3分鐘 我都不點了對那有 1個 辦法說我可以 1次 看 20分鐘 為什麼因為他前導片做得很好他片頭很好所以您剛剛提到說我們在這個教科書裡面我們前面畫了 1個 非常好的漫畫或者我們做了 1個 像是遊戲室像幾個問題互動這樣同學讓學生直接看了就會進來了對家長都不用買一些什麼童話故事了對其實主持人剛剛提到那個觀點非常好過去大家都以為說教科書的競爭是可能康軒跟南一南一跟漢林或是什麼這種出版社之間的競爭但其實完全不是教科書競爭對手是我們的手機是我們的網路遊戲所以當手機網路遊戲它的視覺它的這些效果已經拉到這個層次的時候我們的課本在投入的資源上面沒有到位那同學一定覺得上課好無聊他心都不在這裡是所以這個是我認為非常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現在就發覺說用平面方面用平面跟動畫來競爭這我們也不是現在開始做畢卡索就做過了沒錯沒錯他在這個藍色時期粉紅色玫瑰時期一直到立體時期那時候他引領這個就西方藝術的潮流到萊特修帝發明飛機然後這個電影開始的時候結果他說沒關係他開始解構在 1張 靜態的這個平面的這個畫紙上面他也畫出 360度 的立面上下左右前後 6個 立體的立面他全部 1次 呈現給你所以我們現在發覺說教科書也在也是可以而且現在呢穆天理事長就在做這件事情了持續努力其實剛剛主持人提到的那個概念我覺得非常非常好有1件事情是我們希望美感可以帶給孩子除了動機學習動機跟認知以外我覺得很重要的其實是孩子的想像力過去的設計也許他過度的單一他的可能性就被限制住了可是我們在想如果我們像現在 AI 這麼快你幾乎你的極限值就是你的想像力你知道嗎就是你的能力就是你想像力的極限所以在這樣的 1個 情況之下如果我們讓孩子從小可以覺得說這個視覺然後這些美學或是這些創意可以有無邊界的 1個 可能性我相信在 AI 的加持之下這些孩子未來一定有更可能更大的 1個 發展對受啟發以後說我自己做門教科書給老師看沒錯這個我們完全認同我覺得其實下個世代應該是這個樣子結果做了 1個 自己的 Q 版的郵票一樣是之前不是有 1個 北一女學生她就自己做了 1個 自己的學習筆在網路上賣爆是非常厲害我們就發覺說視覺然後立體化跟這個文字的結合自己也規劃圖表最主要是邏輯貫通讓人人秒懂那這件事情其實現在都有顯學大家想說怎麼樣學溝通就是我不說話你就懂了沒錯對所以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提到教科書加入美感設計以後那讓同學學習這個意願大增而且學習的成效就會更好那但是怎麼樣設計就是我們今天要請這個陳沐天理事長跟大家分享的部分我在這邊這1段節目還是要一點時間我也跟這個沐天理事長來 feed back 一下剛剛提到說文字這件事情就隨著我們時代不一樣現在文字當然大家看密碼文字我寧願你有一行是加粗或是放大在主管看履歷表一樣密碼嗎 A 4 2張 誰看所以你一定要分段那這邊就像我覺得回應就是臺灣現在的社會跟很多在開發與開發國家一樣就經歷過不同時期今天大家只要吃飽就好飯特別多現在吃飯很少了都吃菜了所以我們在我們呈現在教科書上面我們現在也是如此的繽紛那我們稍後回來想請理事長跟大家分享幾個重點話題就是現在國教署來委請這個臺北市立大學來辦理美感與數位教科書研究計畫那這裡面的成果大概有哪幾項比方說美感數位教科書的這個設計推廣課程我們大概是怎麼樣辦理或者說這個數位教科書它出版交流會還有這個字體設計你剛剛提到不同字體這字體設計工作坊交流會裡面怎麼樣呈現繽紛的設計好稍後馬上繼續回來訪問今天特別來賓陳木天理事長讓孩子的世界因為故事而變得精彩突然一束刺眼的光線從課本裡彈射出來眼睛睜不開啦每週6週日晚上 9點半 到10點 跟著晚安故事屋發現更多精彩的故事一起愛上閱讀你的影子不見了教育部樂連樂林學習中心開學囉今年教育部核定全國 37 2所 樂林學習中心讓長者在社區就能輕鬆學習而且課程超豐富像是運動保健還有在地文化藝術甚至還能組建社團喔沒錯像臺南高齡 90歲 的李景春阿嬤加入千歲太鼓隊學習太鼓還得了終身學習楷模獎呢你要人生下半場更精彩嗎快來加入樂林學習中心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我是簡文秀 4月 27日 禮拜天下午 4點 在大安森林公園我是 1片 雲音樂會有民權國小旋樂團師大管樂隊臺大校友合唱團帆浦歸真太鼓孫維廷黑旋風音樂磁場陳明前還有我現場購贈送藝光LED 高效能手電筒 1000支 還要再邀請你們來看火星國喔就愛教育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鎖定我們的頻道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和大家來談教科書現在教科書真的發展得日新月異而且呢我們還有這個專人或者專責單位大家一起集體來創作但我們需要有 1個 主體所以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的共同創辦人陳沐天理事長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歡迎沐天理事長我們剛有提到說美感教育現在我們用在教科書上面真的非常繽紛光想到說這麼多不同的科目其實就是而且裡面有剛有提到這個前面有這個前導的插畫或者一些小遊戲在裡面引起學生興趣而且把 UI 的概念放在裡面使用者介面讓同學覺得學生看了就很愛很喜歡然後裡面又有充滿了圖表而且呢又有媒體試讀的像這樣子的 1個 教學在裡頭老師也可以跟這個同學互動那當然最後我們覺得說它好像這個有點奧林匹克數學的概念是你有書圖同歸或者是不同的設計你導向不同的結果讓同學可以像做實驗一樣看教科書很有意思是那我就想請問新的設計像這樣教科書它裡面有一些像是我們辦理美感與數位教科書研究計畫它有幾項成果那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是這幾年非常感謝國教署一直在推動美感那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剛剛從課本開始談起所以我們也希望老師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具備這樣子的 1個 美感跨域的這樣的 1個 技能那我覺得最基本的 1件事情 其實就是簡報以前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是用黑板寫字所以學校都教版書那現在因為很多你要放影片你要做很多互動所以老師開始用一些簡報軟體來跟同學們做上課可是其實過去學校裡面不太教簡報怎麼做以前只用 1個 這個 PP T 對那這件事情就很嚴重因為學校會以前的這個示範體系會教版書可是現在用簡報的比例越來越高的時候卻沒有教簡報如何設計所以我們其實在全臺各地就開始幫老師上簡報設計做自己的課程某種程度就很像老師自己編自己的教材那你要怎麼編才可以引起孩子的學習的動機然後同時你可以讓他很容易就閱讀得懂老師有時候過去習慣把所有的資訊都塞在上面然後用很多顏色畫重點那最後一眼望去反而就沒有重點了那其實好的簡報其實大家看那個蘋果發表會它其實就 1個 訊息就在上面1個 節奏 1個 節奏像說故事一樣那你就很容易吸收進去所以我們就一樣這樣子去不斷的教老師說或是跟老師一起辦工作坊讓老師理解說怎麼樣可以引起孩子這個學習的動機那除此之外的話其實也做了很多研究其實臺灣過去的教科書風格有很多的演變過程從最早期的國立編譯館時期然後到開始一綱多本然後 9年 一貫然後這個 12年 過程它其實課本的設計1年1年 是在演進的那我們就開始把這些風格做1個 紀錄去瞭解說臺灣的這樣的風格演進對一些視覺文化的影響以及如果我們未來要持續發展下去的話臺灣的這個教科書的美學應該要怎麼樣去找到 1個 好的策略跟方法那除此之外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字體是 1件 非常關鍵的 1件事情 大家可能沒有概念就是你如果打開你的 W ord 檔案那你會發現英文的字體大概有上百種但是中文的字體你可能有看到的不多比較不多那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當然因為中文的字母非常的多所以它要設計很多種不同的型態是非常的困難的可是有1件事情我覺得很關鍵在日本其實他們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發明所謂的教科書體什麼叫教科書體呢就是專門給孩子學習用字的字體我們現在的標準寫法都是用所謂的這個毛筆字軟筆字但是你現在很少拿毛筆寫字所以很多孩子們在學那個毛筆的時候他如果用鉛筆去學他會去把那些轉彎角度就把它畫出來他是用模仿去畫出來導致他的字反而更難寫得好看所以日本其實他們現在的教科書都是用所謂的硬筆字就是用硬筆字去寫1個 標準的寫法當然臺灣現在是沒有這樣的字體的所以其實教育部也不斷在研究說什麼樣的字體可以讓孩子最好的模仿學習跟閱讀理解那除了字體之外因為出版社在過去設計的過程中其實很容易就是說自己內部的人討論完然後遇到學校老師就在 1個 過去的習慣性裡面所以我們其實有辦了很多的交流會邀請了業界的設計師插畫家那去跟出版社做交流那這個交流是雙向的因為出版社有很多教育的這樣第一現場的經驗這是非常寶貴的那設計師可能有一些比較天馬行空或是說業界最新的這樣的 1個 風格那我們希望兩邊交流過後可以把這樣的 1個 可能性帶到課本裡面所以這幾年的教科書設計獎有些得獎的不管是它的這個封面或是它的內容其實都是這些交流會所媒合起來的一些設計師或插畫家有沒有一些你印象深刻的例子或是畫面可以描述給大家知道其實非常多例如說像國語文我覺得是改變最快且最大的因為國語文的插畫很多要配圖片然後過去的圖片我認為它都是跟課文是比較沒有想像空間的我們在畫畫的時候有1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並不是畫課文裡面說什麼我們就畫什麼因為這樣就跟文字一樣我們要畫出文字所沒有講到的東西那個情感你知道學文學它很難的地方是什麼你每個字都看得懂組起來你可能就不知道它的意涵了對奇怪為什麼你理解就是跟其他同事不一樣這件事情我們可以透過圖片去呈現所以我們會一直不斷去揣測那個作者的心境是什麼我如何用圖片去呈現作者心境那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他就可以說我這個文字讀完了那這個圖片你看到什麼你會不會感受到這文字背後你以為他在寫很開心的事情其實他在諷刺他其實是非常哀傷的 1件 事打打的馬蹄是我美麗的錯誤那怎麼畫對你不能畫個馬很開心在跑對如果你真的畫 1個 馬在跑的話那你可能就搞錯這篇文章的重點了所以我們有非常多篇課文他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處理的那我們挑插畫家的時候他是非常安靜的靜態的還是他其實是非常生動的很有力量的那這個都會跟著這個文章去做1個 處理所以這個是我們這幾年來一直不斷在鑽研而且也讓臺灣新生代的插畫家一直可以不斷讓被孩子看見就像辦 1個 展覽一樣每一本課本都是 1個 美術館其實這邊也是有一直我們在做教科書的這個研擬的過程當中會碰到同樣的議題會思考但是也會更多元比方說我們之前就是一綱一本一綱一本為什麼要用你的方式來設計我的課本所以大家開始一綱多本一直演進到現在那剛剛講到說如果插畫那這位插畫家那他所理解或是經過我們討論賦予插畫家 1個 圖像意象他畫出來了這課本裡面也只能容許 1張 插畫或者是不是有可能就是說我們是 1個 會議我們交流會也許大家有 5個 不同畫面同時出現了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課裡面我們就同時出現了三到五幅的畫是我覺得主持人剛好點出 1個 非常重點就是我們的研究計畫現在正在準備的 1件事情 叫做數位教科書過去我們常常遇到 1個 狀況就是一本課本要給好多小朋友使用儘管現在已經一綱多本了但你一本課本還是要給好幾萬接下來可能是幾10萬的小朋友使用那現在我們在看的1件事情 是數位教科書它有可能可以打破這樣的 1個 困境因為在數位的時代裡面你任何 1個 圖片它可能要換是非常快速的那我們以前在拜訪學校的時候曾經有聽過 1個 原住民的學校他們的校長其實有跟我們分享一些案例過去這些課本因為都是比較偏都市的使用者居多所以裡面的案例都是什麼飛機或是這樣的 1個 都市的這些數學的題目都是用飛機來做計算這樣可是對原住民的孩子來講沒有共鳴所以後來他們自己就做課本他要做什麼他把所有的這個單位都把它換成了例如說小米跟他們的傳說跟他們的故事是連結在一起的這件事情以前你說我說的課本要這樣做是很困難的可是在數位教科書裡面你可能可以 1件 就換成適合你們學校的風格適合你們學校的題目這個在地文化在地元素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跟鄉土做 1個 連結跟他們這個傳說跟他們的故事做 1個 連結所以這個是我們其實在看數位教科書未來可能的發展以及它對學習的一些影響資本跟數位我們並不認為數位可以完全取代資本我覺得不是的但是它能不能做 1個 輔助當我在閱讀資本的時候我還有一些有趣的這個數位的內容去做輔助那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在持續努力的那數位也要做得很有美感那我們剛剛講的這種不管多元的文化或是更方便的閱讀這些東西就是我們在規劃中對跟參考書是不太一樣它是 1個 從現在設計課本裡面的 1個 延伸就是課本讀完之後你還有選擇你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選擇說如何理解就是我們現在如果說在課堂上我們覺得有一點點好像 KK 的有點被擋住無法前進那我們就上鷹才網幫你診斷然後直接幫你教學沒錯那這有一點我覺得像數位線上它更多的功能就不只是說來幫助你突破而是說給你很多不同的參考方向因為這就是是才是所那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我相信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從課本紙本直接進入數位以後它還有很多空間我絕對相信以後你們發展出來還有很多它不但 in put 它也可以 out put 出來沒錯還可以在網路上跟很多學習同好一起交流是所以我們其實從數位教科書我們的理念其實就是包含這個開放多數人想到數位教科書第1個想到的是說它有很多媒體互動那這個是一定必然的但我們更認為是它有 1個 所謂的開放性我們相信在未來越來越多學者他們的學習的資源其實是在網路上是在更多元的 1個 地方那有沒有可能我們把這樣的東西拉到課本裡面那回到你前面講每個老師是不是都能夠重新透過數位的方式編輯自己的教材每一個學生在閱讀理解之後他能不能重新編輯設計自己的教材那我覺得當你有辦法吸收再創造的時候那你就是真的學會了這個不但 in put 還可以 out put 那我們稍後我們聽小的音樂回來以後呢有兩項重點我想提問第1個就是說我們在跟老師互動的過程裡面我們希望我們也請老師來學習如何做這個教材如何用這個簡報的方式不限制 Power Point 這個軟體那我們有哪些的綱要讓老師掌握就是說今天我們就讓聽眾朋友一起來分享我相信在我們收音機前面或我們線上有很多老師也許不是每位老師都有上過理事長的班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現在呢教老師做 1個 教材要怎麼樣做沒問題那第2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今天主題是說讓教育設計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是那這邊我們就想說那既然是世界座標的話那世界上其他國家他們現在是怎麼樣我們怎麼樣可以定位出來臺灣他的座標在哪裡或者說我們可以把臺灣定到大家可以一起來觀摩或學習的目標我們來談談看其他各國的做法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鎖定我們的頻道收聽教育廣播電臺禮拜1跟禮拜2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我們節目播出時間就是在週1週二晚上的 7點 05 到8點鐘 每個禮拜這2天我們就有最新的現在教育現場上的政策最新的教學資源會提供給所有聽眾朋友那我們今天呢就邀請了特別來賓陳木天理事長來談我們的教育怎麼樣讓教育設計這件事情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也就是說大家只要看到臺灣的教育教科書都發覺說超有設計感的那這個定位就是臺灣教科書要給大家全世界的印象所以我們今天邀請這個教科書再造計畫的共同創辦人陳木天理事長理事長我們剛剛提到就是說臺灣現在教科書設計越來越好越來越鮮活也教老師怎麼樣來在課堂上做他自己的教材那這個簡報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做出來精彩簡報呢是第1個東西就是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對因為大家可能都會覺得說因為這個簡報有 1個 大螢幕所以我要把所有東西塞上去但就往前面講的就是說你塞越多東西孩子們可能越不容易看清楚越不容易看懂所以我們通常都會建議就是有 1個 關鍵數字就是 3 3 是什麼概念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有 1個 畫面你裡面的訊息的重點不要超過 3個 你盡量就是盡量在3個 以內那在 3個 以內你才不會說這個有 3 大段落然後你就全部把它丟進去或是 4 第2個重點其實就是說光影 3 這個數字它還可以從另外1個角度來看就是它的色彩色彩其實很關鍵你看我們的街景我們常常在說臺灣的街景有點太亂了這個亂是為什麼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顏色我們其實很容易在使用色彩的時候不會去注意到它周遭的環境所以就覺得我要它亮出來那你想想看如果你 1個 簡報上面有 45種 亮出來的東西那可能就已經失去它的焦點就像 1個 街景一樣有點混亂你去看看美術館或是看任何這個有設計過的作品那大部分的作品它的顏色的控制都會做得非常的精準所以一定在關鍵的時刻才可以用顏色我們大部分都會在一開始教老師先設定幾個色彩例如說灰色或是說這個咖啡色好了假設我們用咖啡色做為顏色那它可能就有幾個色階的咖啡色那它再跳 1個 可能跟咖啡色比較相近但是比較亮的顏色是橘色咖啡色跟橘色去做 1個 搭配所以這個畫面它底可能就是米色那上面的文字可能就是淡咖啡色那有些時候用深咖啡色那很關鍵的時候用橘色把它調整把它調出來那這樣子它的層次就會出來所以用這樣的 1個 方式你的畫面就會變得比較乾淨俐落那接下來的話就是你要去思考的不是你有多少話要講而是有多吸引觀眾也就是說今天你可能想講的事情雖然有這些但是如果你評估完這些東西孩子們其實都沒什麼興趣那也許比不上你直接放 1張 大大的圖片你是自然老師你可以找 1張 非常漂亮的很漂亮的星空或者很帥的 1個 影片做 1個 開場那又或是你可能是社會的也許你拿 1個 迷因梗圖大家可能很有共鳴網路上常看到的 1個 梗圖先破 1個 題那你後面再講說你看完這個梗圖之後我們有 1個 提問我就一句話就好你不用寫太多你一句話打1個 問號就看像蘋果發表會一樣它就是 1個 價格或是1個 功能就打一句話就這樣結束那這個東西結束之後你再開始動機來了之後你就開始問然後開始互動互動完之後你就說那我們發現剛剛大家講的東西有 3個 重點1 可能是什麼二可能是什麼三可能是什麼那標題一定要大我們在講文字排版的時候這時候要講到我們講的第2個概念叫做跳躍率這個比較專業但它的意思就是你的字很大跟很小它的那個級數要差得夠多就是你畫重點要畫得夠重所以你不能說我這邊稍微大一點例如說你可能是 14 級跟這個 20 級這個其實看不出差別比較無感特別在簡報上面是無感的但如果像我的話例如說我標題它可能就直接先 64 那我的一些比較小的字它可能就是 maybe 它差了三倍所以你視覺上哇然後你想要再往下理解這個標題的時候你再去看這個文字你這個視覺才有導引的動線那講到動線我們講到第3個點就是視覺的順序性有時候老師就說我左上 1個 右下 1個 然後這樣把東西都塞滿不是其實你要想的是我們通常都從左下看到右下所以你的視覺是從左到右那可能剛好有 3個 大的標題左邊到右邊或是你從上到下它可能是 1個 順序性的圖片那透過我們剛剛講的 that 就是從三的原則不管是你的訊息是三以下或是你的色彩是三以下先做出 1個 大綱的 1個 這樣的規劃然後接下來我們剛剛講就是你要有 1個 層次的差別把層次做出來所以你的大跟小要很關鍵那最後你要把這個視覺動線要把它拍乾淨那這個狀況底下它就會在美感上面在使用性上面功能性上面都達到 1個 很好的這個強調那新手最害怕的就是他會擔心太空他不敢留白那就覺得說這邊好空好害怕會不會怎樣我告訴大家不會完全不會你留白你才有說話的空間你留白才有讓學生喘息的空間所以就像我們講話的時候要分段要休息 1下 看電影就是結束之後你一場跟一場之間可能也要休息一下所以留白只要你勇敢留白基本上你的設計不會太醜就是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塞太多所以醜而不是因為留白醜那我鼓勵大家可以去看 2個 東西這不是唯一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它是新手入門假設你只聽我 Pod cast 聽這個廣播的話最好入門第1個一定是看賈伯斯時期的蘋果的簡報他的這個發表會你就發現他塞了很多梗但是他訊息很乾淨俐落第2個是有1種簡報風格叫做高橋流那這個風格很有趣就是他所有的簡報都只有文字但是他的文字只有關鍵字而且很大的關鍵字那這個不是說老師要完全去模仿他但是說讓老師可以看到這是 1種 風格那就算我只有關鍵字我一樣可以把一場簡報講得非常精彩就讓大家知道留白其實也可以做得很精彩不是說你一定要畫得五顏六色才叫精彩一定要做動畫才吸引人高橋流就是這個高是高地的高橋就是這個這個過橋的那個橋那他是 1個 日本的流派非常好玩大家看完之後會覺得很精彩就可以試看看其實高橋流他做簡報的時間非常快我知道老師做簡報都很花時間好累喔如果用高橋流的話有些時候那個關鍵就幾個字打一打其實有些時候我有時候演講太趕來不及準備我就用高橋流很方便而且效果特別好那再來有幾頁呢很簡單的話但他的頁數可能會稍微比較多一些因為等於是我們剛剛講的每個重點例如說美感 2個 字你就可以開始講講到美感的時候那我們要用什麼稱他美感教科書 3個 字然後說那教科書是什麼他是最公平的媒介所以美感教科書就像 1座 美術館美術館就出來了給孩子 1座 美術館那這樣類似像這樣他就 1個 關鍵是這樣 1個 p unch 那你看完之後你就會覺得這個其實他的每一個出招都很有力道是我們發覺說在這個課堂上面講課的時候老師要吸引學生高橋流的概念像這樣就絕對我們剛剛才聽到沐天理事長所談到的就是留白然後簡單對不對然後尤其剛剛講的這幾個部分第1個吸睛第2個有節奏第3個動線要顧到沒錯我整理很好對我來整理我整理給大家一起分享好我們就發覺說教學跟演講以前我們把它分開來是 2個回 事演講很舒服你坐在演講廳聽演講聽一聽今天就你心情就隨著臺上的講者為之起伏對不對就像剛才沐天理事長講的時候異樣頓挫跟他放的這個簡單的這個power point 像我們常常看這個比方說這個 T ED 這個很多簡報也是我們可以觀察很多簡報有像符合剛才這個理事長所說的那大家聽完之後就大概會記得幾個印象可是有時候老師教學的時候他有點負擔他覺得說我不但讓你聽了覺得有興趣我要讓你學會所以這時候就要做取捨那我那些文字怎麼辦那那些重點該放在哪裡所以如果說老師一開始帶起同學興趣以後讓同學如果真的能夠學到老師想要告訴他這麼多的訊息的時候那有沒有什麼變通的辦法是雖然我們剛剛講的好像啊那我知道第1線老師一定會覺得說啊蘋果發布會結束之後他又沒有出 1張 考卷對不對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覺得他其實是 1種 功能性的區分功能性的區分這些東西他真的是要在簡報上面嗎還是他其實在課本裡面就已經講完了還是說他其實是 1個 學習單可以去解決的或是說他其實有 1個 段落就是讓大家抄筆記的雖然我不鼓勵說都是用抄筆記的方式但是如果你的教學法真的是這樣就是要抄筆記就是要幹嘛那我的操作模式我也可能前面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先引起動機講完觀念最後我們就直接有 1個 橋段式好來這個筆記的圖表我已經整理好了來我們現在來看如果我們那通常筆記要有 1個 邏輯好的筆記是有邏輯的你才記得住沒有邏輯的筆記喔你是死背記不住了沒有錯既然邏輯來了那我就 1個1個 出現我第1個段落然後這個圖表說這個東西引發了什麼事情不管是化學反應或是歷史事件那這個東西又引發什麼這個圖表就慢慢出來所以關鍵時刻對我來講你就好好把那個圖表設計好那你前面把這些引起動機然後這個邏輯順序講完之後最後我就把圖表放出來然後那我們來默寫1次 來默寫 1次 來來來試看看所以他還是可以去做這個巴赫法則的區分 80% 你可能還是可以用一些比較有趣活潑的方式 20% 那我們就來集中既然你都已經有動機有興趣理解了那我們就集中火力在這邊把它背起來我相信大家聽完了剛才陳博天理事長所談這個教學法之後心中已經覺得說哇現在的這個教育設計果真已經要成為這個臺灣的世界座標不敢不敢各位老師還是很專業的那我聽了很有感觸啦那在教學現場我也現在也有正在教學那我思考的一點就是說其實學生學會在課堂上老師在教的時候其實未必看得出來那是因為呢老師都在講嘛學生沒機會表現所以如果說用剛才的這些方式就是說我們用比較屬於吸睛的讓同學用概念式的先去引起他的興趣跟注意吸收以後也許我們在這個一堂課或兩堂課的時間裡面老師可以也可以用巴赫法則老師可以也許我們可以換成55 法則或 46 法則當然當然那老師講完之後呢學生怎麼樣的學會老師知道就學生當場產出對也可以嘛對不對想完以後那教科書上的細節都有大家就依循著剛才講的方式然後透過你教科書的工具書然後你設定 1個 作業製作什麼出來簡單的那難一點呢回家做是是是我覺得沒有錯啦那當然因為是線上的這種分享關係所以大家可能沒有辦法完全聽懂或理解所以我當然還是歡迎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邀請我們去學校做分享那可能就比較可以更理解我們的整個理念那你可能也更好去實驗那你也可以把你實際的狀況告訴我們因為我知道每個老師教學法都不一樣那你實際的狀況我們就告訴你說那可能還有很多解法不是我剛剛講這一招而已是是是那因為今天節目時間的關係到這邊節目已經時間到了那我們本來還要繼續再分享像是國外教科書啦還有從這個從國外我們研究看到國外教科書以後印象最深刻的一些設計我們是不是符合我們的需求那這些近幾年我們也透過這個我們的計畫出版公司人員教師增揚還有辦了多場的這個設計人才的交流會剛剛提到嘛我們最後這邊做 1個 結論就是說我們沒有談到的部分像國外啊還有就是我們現在最想做的一些事情再 1分鐘 好其實我覺得看完不管日本韓國甚至北韓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的課本我覺得臺灣的課本還是非常具有活力生命力這種多元的展現那我覺得這是我們的特色那也是臺灣的這個環境跟氛圍所以我非常希望說各位老師在看課本的時候或是在選擇課本的時候當它的風格很多變或是它的風格很前衛的時候其實可以多去這個參考或是多去選用因為我認為這個可能就是讓孩子們可以看到更不一樣東西的 1個 機會那這也是我們的特色那當然其他國家都有它厲害的地方那我們也都在持續努力學習當中那我們還是相信每一本課本都有機會成為 1座 美術館課本是最公平媒介我們把美放到課本裡面課本會把美傳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大家現在已經非常期待趕快看到這個陳鋒先生理事長團隊所設計出來的最新的課本概念那當然如果說現在想要跟陳理事長聯繫也歡迎跟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來做聯絡上網可以 Go ogle 那我們今天再次感謝教科書再造計畫的共同創辦人陳木天謝謝陳理事長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感謝大家收聽教育開講我們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部","樂林學習中心","教科書","國立編譯館","康軒","國教署","愛教育電臺","理事長","美感細胞協會"],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ecf020fbcfa30022d1369a",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二)",guests:[{name:"林俊宏",unit:"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為培養學生多元能力,高等教育除教授學生專業知識,更要透過通識教育,涵養學生的人文情操及社會關懷,擴展人生視野,務使其人格成長更加圓熟。因此,教育部自96年起推動「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特別創辦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除銘心感謝教師們的積極投入外,更期待藉此獎勵典範教師,激發教師加入通識教學行列,引領創新教學的風潮,培養學生跨域融通能力及宏觀多元的視野,可獨立思考、主動察覺問題並提出解方。113年度舉辦第11屆選拔,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於59位教師中評選出5位得獎人:分別為: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玫教授、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俊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林質心副教授、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施盈佑副教授及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謝銘峯副教授。
\n",date:174456e4,pictures:[{id:"67ecf17725e8a1000a0cdcd5",cover:!1,description:"訪林俊宏教授(中)"}],flash:{title:"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二)",introduction:"為培養學生多元能力,高等教育除教授學生專業知識,更要透過通識教育,涵養學生的人文情操及社會關懷,擴展人生視野,務使其人格成長更加圓熟。因此,教育部自96年起推動「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特別創辦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除銘心感謝教師們的積極投入外,更期待藉此獎勵典範教師,激發教師加入通識教學行列,引領創新教學的風潮,培養學生跨域融通能力及宏觀多元的視野,可獨立思考、主動察覺問題並提出解方。113年度舉辦第11屆選拔,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於59位教師中評選出5位得獎人:分別為: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玫教授、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俊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林質心副教授、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施盈佑副教授及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謝銘峯副教授。
\n",cover:"67ecf1ab25e8a1000a0cdce3"},keywords:["傑出通識教育"],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fcf915fbcfa30022d259da",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b3a8c89020022c6695c",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4628700,end:1744632e3},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fcf93d25e8a1000a1074d9",key:"7a729886653d8c5a285ef78c0797e431",duration:3300.290511,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b3a8c89020022c6695c",originalname:"67cfdb3a8c89020022c6695c-1-20250414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14 20:02:05",dir:"2025/04",size:53417798,mimetype:"video/mp4",name:"7a729886653d8c5a285ef78c0797e431.mp4"},channel:{_id:"67fcf8f625e8a1000a1074a1",key:"87861e644895c29e817fdba8aec5a0c5",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b3a8c89020022c6695c",originalname:"67cfdb3a8c89020022c6695c-1-20250414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14 20:00:54",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87861e644895c29e817fdba8aec5a0c5.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4632085,updatedAt:1744632141,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3581216,updatedAt:1748214043,stt:{transcriptId:"24ee965c-2809-4862-88ee-140a1b7b3d6c",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特別和大家介紹 1位 非常棒的老師我們大家都有學習過從小學一直到國中高中再往上專科大學研究所博士大家有不同的學制學程還有出國到國外很多不同的學校裡面去學習當然我們知道說在學這件事情上面來講你說教育重不重要呢這太重要了有時候覺得我跟這位老師好投緣有時候會發覺說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哪些疑難之處才剛剛有點疑問老師又給了解答所以有許多非常美好的學習經驗但是我們也知道說老師要這麼樣的用心知道說你什麼地方不足馬上看你眼神知道說你懂或不懂什麼地方有突破點可以來繼續來跟你教學這些都是要花很多心思巧思還有許多的經驗那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來推薦 1位 好老師給大家認識是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得主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林老師好大家好我是南華大學林俊宏老師大家都叫我瘦瘦老師瘦瘦老師你看老師一開口大家覺得說耳朵又豎起來了老師教學精彩豐富又跟學生打成1片所以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覺得自己可以當 1位 或很喜歡當 1位 老師呢謝謝我在擔任教職之後大概第3年的時候覺得需要讓學生找到他們自己的信心那在找信心的過程當中我就成立了 1個 志工隊讓自己也是志工也讓學生有機會來服務大眾我在那個行動的過程當中發現除了學生的轉變之外我自己也在轉變變得越來越愛教學越來越跟社會連結和學生連結度更高所以說我起點大概是從做志工開始從做志工開始然後開始覺得說對教學產生了熱誠那之前有啊沒有熱誠就不會來當老師了可是發覺說好像一直在嘗試哪些方法是最直接的對學生最好的那你剛剛提到說在志工服務的過程當中就是越來越喜歡教學那我相信在喜歡教學的動機裡面一定看到學生學習的成果吧你是不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或帶同學做志工服務有設定一些目標讓大家達成是我在一開始在做志工的時候其實是發現同學們他有些想法那有些想法但是不敢去做所以我就成立了 1個 南華大學樣品環境志工隊那在這個裡面呢把它帶同學出去服務那在課程當中呢我們會發現說課程上課程的但是志工他是課後的東西那要如何把它結合在一起那在結合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它是可以讓我們的被服務的單位或社區讓它是更永續的那像我們的一般的課程我們會帶同學們在做一些環境教育的社區行動但是他會遇到 1個 困難就是他會遇到寒暑假寒暑假的時候呢學生就不見了那剛好我就有 1個 學生團隊他可以來填補這個寒暑假的行動那他們知道場域的需求之後呢他就可以在學習當中就變成我的 TA 當成我的助教那我也會在寒暑假的時候呢這些學生他找到社區的需求我很快的就可以把它帶到學期中的課堂來所以我大概就是用這種課堂型的還有志工型的行動讓我的跟社區的接觸是綿延不絕的就不會因為寒暑假而中斷我腦海中跳出 8個 字努力然後共好然後最後結果是好成果對就是說過程裡面因為老師的 1個 巧思跟帶領讓同學親自參與之後那就發覺說真的10 8 課綱的自動好就產生了就自發互動共好完全就在你的志工隊裡面展現出來是是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那林教授呢是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的博士那在過程當中有教授許多特別是我們這次的獲獎是在通識教師獎所以在通識教育中心有教授像自然生物科技系有擔任的老師在整個研究跟發展過程中其實在這個通識中心自然生物科技這邊有做長期的 1個 耕耘那另外呢也有在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研究中心方面我們看到您一路從這個學習然後畢業之後從助理教授一直到教授過程那有很多的部分都跟同學互創那也有評審委員對你也很推崇就是說您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基礎透過了低碳永續社群學校服務還有河川巡守因為在 20 11年 您成立了這個南華大學河川保育隊這是志工從當時你看當時帶著同學到現在我們頭尾算起來已經 14年的 時間了他們現在在各行各業發展了不管有沒有在永續的像這樣工程上做起碼他的內心或是說他做的事情都是往永續來做的對他們現在這些畢業的校友呢他們也在各行各業裡面找到自信雖然有些他是沒有繼續往生物科技或往他自己的專業走但是最近我跟他們聊到了他們在這段時間的轉變是什麼呢他在跟我做實踐的時候社會實踐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勇敢了找到自信然後也找到自己想要的路像有些學生尤其現在大家那個要推甄的時候呢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那可能我們有一些 K al igo 或大學問等等的會讓大家去找到自己嘗試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進到大學以後真正面對到未來的職場的時候呢大家會比較迷茫一點是那我的做法就是我們先去做做看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再找另外1條路來去做實踐所以我的想像是實踐它是 1個 沒有辦法被 AI 取代的東西還有真實的環境體驗那在過程當中你會不斷地反思我覺得做是一回事但是最後最重要的是後面的反思能讓你自己釐清自己的方向還有自己的能力還有自己的興趣但是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是老師給予 1個 非常重要的前導就是要反思之前你要先有成果你才有目標去思考如果都沒有實踐沒有做的話你無從反思起所以在這個部分老師有特別強調就是國際服務這也是策略還有這個培養學生自信服務利他問題解決非常多元的面向互惠多贏的價值觀那這邊都是老師給予學生的有沒有哪些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怎麼樣能夠達成學生有這樣的成果好那像我在帶同學去泰國做移地教學做志工服務的時候我都是會訓練同學他自己要籌備整個旅程因為有些同學他從來沒有出過國為了讓同學可以出國那就是要訓練他們自己去搬護照找旅行社要找機票便宜的機票安排當地的住宿交通等等的那培養他這些能力之後他未來才會去持續的脫離學校以後才會去持續的服務所以說在過程當中我現在正在 4月 的時候我也正在籌備今年 6月 要出去的團隊那他們也會去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一些海外志工的計畫也要培訓他們培訓這都是前段那我們出去服務的時候之前還有最近有遇到一些困難點就是像目前在東南亞家長會比較擔心學生去東南亞那時常會有家長打電話來說你這個學生去東南亞會不會被賣掉會不會被割腎等等的那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其實要第1個要先讓家長安心那讓我們知道說我們去那邊合作的單位他其實是已經合作很久了也是由我們的姐妹校老師都全程跟著那第2個呢我們去培養學生剛剛講到自動好的能力讓他可以自己去籌備 1個 活動而不是老師幫他安排好好的他只要去做服務而已那我們到現場去服務的時候呢我們就是會朝幾個面向來走第1個就是在我們去的地方是泰國清邁離那邊開車要走山路大概 3. 5個 小時的 1個 線那路非常的彎曲學生到那邊第1個下車都是雲車的那我們去那邊就會做一些有關環境教育那還有一些氣候變遷的行動尤其那邊以前有被土石流淹沒過我們就在那邊做一些環境的行動那還有一些是生命教育還有華文的教育那我們在臺灣的時候就是要培訓學生他在每一個地方的能力就是像今年要出去的他們要去做氣候變遷我就培訓他們去拿到內政部的防災室的資格然後他有能力出去做一些特殊的行動我們在這幾年做下來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有跟當地的社會企業合作跟那邊把一些像豬還有雞舍等等我們把它蓋在當地的戒毒中心讓那個戒毒中心它的經濟變得比較好變得比較好以後它就比較不必受到經費的限制它就可以在當地收治一些社區的輕度的戒毒者它那個機構它其實比較缺資源週末還有讓當地社區的小朋友來上主日學但是他們也有供餐但是就是缺少錢所以我們在那邊有好幾年的行動例如有幫他們種果樹他們就可以去賣這個果樹的果實 1次 去多久1次 有大概 30天 最長到 30天 這是後來有些家長有疑慮有些學生他也說他暑假後面要打工等等現在都大概 20天 左右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一些畢業的學長姐他就自費前來他覺得很有意義有些學長姐已經來了 4次 了畢業以後繼續自費跟著我們一起過去我覺得這個是 1個 不錯的傳承我們在那邊做一些滿有意思的行動是就是說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以外老師還帶領大家走出教室走出學校還走出國門那我們怎麼樣跟對方聯繫像我們在泰國在清邁在泰北這些地方我們如何取得他們的一些機會呢是我們在國際之公和儀地教學的時候是在一開始在 10年前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聯繫所以說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到處找臉書看有沒有比較缺資源的當地的華校還有華南村是可以進去跟他們互動合作所以我在 10 4年 的時候第1次過去就是其實我也在嘗試我也是第1次做國際之公我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我就帶著 10幾位 學生一起到那邊去實踐那後來對那個地方更了解的時候我就會比較投入了那個地方是葉豐宋府的拜縣那邊有個海域中學海域中學它是位在山地村裡面都是華仁村那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就發現我們可以做他們的教堂前面有塊碑就是說他們被土石流沖毀然後又重建的碑是用繁體中文寫的碑那我就發現說我剛好是在做環境的那我可以帶著我的志工隊朝這方面來走所以說一直走到現在已經今年第10年了我覺得可以做出一些延續性的東西是我們常常講說供需會結合在一起那特別是有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我們的供給面在對方看起來我們是供給那實際上我們做起來也是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面因為同學我們要補同學的不足在臺灣現在臺灣社會發展相對來說是富裕的對於泰北來講泰國那可是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讓同學覺得好像什麼都有了都在附近好像就沒有一些生活下去的動力你自己不餓那但是你有沒有辦法解決別人的飢餓所以老師就是真的很用心為大家來創造很多的領域讓他可以實踐那在這過程裡面還有好多的這個精彩的故事我們休息一下聽曉丹音樂回來之後繼續訪問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這次全國通識教師獎得主是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林老師有很多的這個事蹟得獎不斷我們稍後 11 來分享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今天在教育開講節目現場我們為您訪問的特別來賓是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有許多林老師的學生發覺說好像不是這個畢業之後就師生關係可能就放在這個櫃子照片形容一下就好了而是好像還是會長期聯繫像包含您剛剛提到了已經畢業多年的同學還願意跟你的志工隊自己出機票然後到國外去做志工所以我想說從通識教育裡面已經讓同學可以說上課上出了生命的光輝他們就覺得很多事情他們引導的方向他們自己就會發想好多有沒有其他課程的例子好比說跟同學在互動過程裡面怎麼樣讓同學對於我們的尤其是自己生命的發揮發展有他自己的主見好那我跟當地的社區就是有滿密切的合作例如我們會到嘉義縣大林鎮的上林社區是 1個 人數比較少的老年化的聚落他們現在也在推廣一些生態友善的農業還有一些社區發展等等的剛好他就在南華大學旁邊騎摩托車大概 3分鐘 就到了好近所以說我們就跟那邊一起合作把它打造成 1個 氣候變遷的生活實驗室我們就可以再把同學們在課堂上所學的到那邊去實踐那我們在那邊跟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還有總幹事在合作的有幾個第1個就是像野菜野菜像前幾年我們春季在中南部有乾旱但是我們就想到說以前的先輩們在面對自然資源不足的時候他們會使用自己家邊的一些自己會種一些小菜譜吃一些田邊的野菜等等的他們也會把它變成他們的生活一部分但是因為隔代教養還有老年化的關係這個知識慢慢就消失了是所以我們就帶著學生到社區裡面去記錄阿公阿嬤的野菜食譜還有他們到哪裡去查那因為他們採的時候就是他們都會講俗語就是閩南語的俗語像芋頭菜他會吃它的嫩葉那芋頭菜在講國語的話它叫做龍葵它會有 1個 轉譯的問題所以我們大學生就在可以在裡面擔任 1個 角色我們有那個公民科學的軟體i Nat ural ist 的 app 就去辨識那個野菜是什麼我們就幫阿公阿嬤把那個臺語的變成比較學術化的名字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去對照它的怎麼利用等等的是不是比較精確對那第2個就是我們會記錄阿公阿嬤的食譜那他們的食譜呢就是他怎麼料理這道菜他要講給我們聽然後像前2天我的學生才到社區裡面去記錄阿公阿嬤他們正在炒這道菜的經驗那這個其實我就把它文字化以後還有圖像化以後變成 1個 食譜就是海報的食譜那到了期末的時候呢我就會把這個東西回饋給社區因為他們社區需要一些社區發展還有一些文史的紀錄我就把這個回饋給社區那在像我們課堂作業的時候呢這都是通識課它都來自各系的學生那他們就會把它設計成老人食堂他們每個禮拜五中午都會有老人食堂那我就把這些野菜還有就是自己家裡菜譜的這些東西設計成老人食堂的一套餐有主食的也有菜的有飲料的也有湯的還有點心讓他這些東西都可以回饋到社區裡面去那我覺得學生在做的時候呢他們很多通識的學生他是沒有到過社區的尤其是都會的來自都會的小孩他沒有看過跟阿公阿嬤很直接的互動還有另外1個就是比較不會講臺語所以我們在過程當中他們有些同學就會擔任講臺語採訪的角色有些同學他當紀錄的角色例如我們學校有傳播系他就會拍得很專業把那影片紀錄下來那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他們到期末的時候回饋他們都是覺得這是在通識課程來講是非常特殊的一門課因為很多老師不太願意就是因為可能經費的關係還有一些安全的考量比較不會帶同學出去那只有我會比較願意帶同學到社區裡面去而且不只去 1個 學期裡面去個 2次 到 3次 我們在比較平凡的過程當中學生就覺得這個通識課程比較不一樣他們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也發現原來社區還是有那麼多的需求還有那麼多的特點那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他們認為說這個可以跟他們的系的專業結合我覺得我的通識課程的目標就達到了真的很難得你要 1位 大學生畢業之後或畢業 10年20年 回想你大學最有印象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就是參加老師的這個校外通識課其實一定都會有因為你自己做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而且是透過自己的內心去設計所以再回頭對應到我們自己所學的系所真的是非常難得的一堂課那怪不得這個老師你的課已經開出來就爆滿了我們先休息一下稍後回來我們繼續請教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其實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的這個做法那同學也有一些反饋那特別是這個課程安排不是做志工是在做社會實踐那這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情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達成我們休息一下繼續回來請教一下林教授小朋友你知道臺灣有哪些好玩的傳統文化嗎歡迎跟著小蕃薯偵探隊一起學習布農族的達爾濟客家的擂茶品嘗臺灣的美食讓我們聽故事發現臺灣文化的驚喜每個禮拜五中午 12點 32分 歡迎大部分的小朋友跟著小朱子傑還有小蕃薯偵探隊一起玩翻臺灣教育部樂齡學習中心開學囉今年教育部核定全國 37 2所 樂齡學習中心讓長者在社區就能輕鬆學習而且課程超豐富像是運動保健還有在地文化藝術甚至還能組建社團喔沒錯加入千歲太鼓隊學習太鼓還得了終身學習凱膜獎呢你要人生下半場更精彩嗎快來加入樂齡學習中心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大家好醫電基金會早寮服務邁向 31年 每年服務超過 2萬名 發展遲緩兒及弱勢家庭期待您與醫電同行為孩子們打造安穩共榮的成長樂園邀您行動支持弱勢兒童服務計畫守護慢飛天使勇敢冒險快樂長大捐款專線0 800 0 25 8 85 或上網搜尋醫電慢飛天使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繼續鎖定教育廣播電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那大家好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訪問 1位 非常棒的老師給大家認識那也相信有許多朋友早就已經認識他了是南華大學林俊宏教授林老師好你好是除了這一屆獲得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以外那你真的是得獎無數可是你也沒有想做任何這件事情是為了得獎對都是因為大家上完課或在學校裡面大家會知道說哇他推的這麼樣的靈活而且常常要填單我今天要帶學生去校外教學所以在校外教學對老師來講真的是很大的挑戰為什麼呢要挑戰就是說你要去的地方遠近學生的安全還有如果用的時間那學生又去通識課你是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同學那前後如果我們出去時間不夠長可能也不會達到我們的目標對那要考慮到學生他有沒有辦法來出席這些都要精算在你的這個課程裡面是所以你覺得開通識課尤其是校外教學對你來講最大的挑戰會是什麼好那在開通識課跟開專業系所課他們的課程比較不一樣就跟剛剛主持人講的他通識課的學生他來自各個科系那他的前後的作息都不一樣那我在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就是對外的合作夥伴我就在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會選擇比較近的時間的單位就像我們合作很久的大林鎮上林社區那邊就離南華大學比較近那我們就可以在 2 小時之內來回而且在那邊可以做 1. 5 小時的實踐還有取得素材那就節省了很多時間那假如是這個志工的行動他就是比較沒有這個時間的限制那我們包括保險還有很多的提前的作業要做除了校安之外那還有就是跟合作單位的聯繫也是要聯繫得好我們要去做什麼如何在 1. 5個 小時之內把這事情緊湊的要做的任務做完所以很多的前置作業要做那其實我也非常感謝我的 TA 們也就是我的環境志工隊的這些學生們他們有些願意來到課堂上當我的 TA 他其實幫了很多事情他也幫了很多跟場域溝通的問題還有跟老師溝通的問題我非常感謝他們這些人剛剛提到說這些 TA 這些課堂上的助教就是志工隊的同學因為志工隊跟課程我們是分開的志工隊是在寒暑假期間我們成立那服務的地點也是在學校周邊對我們大概就是我們一開始也是從學校周邊開始但是我們服務的其實就是整個嘉義縣還有雲林縣那包括我們跟更遠的社區互動其實我最近這5年在做的大概就是北港溪的一些行動那因為北港溪是臺灣三大嚴重污染的河流之一那裡面的畜牧廢水等等還有老年化的問題等等的都蠻嚴重的那南華大學剛好是在這種老年化像縣市裡面年輕的力量我們可以做什麼當然我們社區的那些阿公阿嬤他們可以早上 6點鐘 起來掃地但是我們的大學生沒有辦法可能會比較賴床一點但是我們就找到大學生可以做的什麼東西我們就找到他們可以做青營邵共學青營邵對做一些有意義的行動例如我們跟嘉縣環保局合作他們都有河川巡守的志工那當然這個志工的平均年齡都很高那我們的角色呢就是來把這個志工的訓練變得更有趣可以吸引到更多年紀比較低的小朋友就是一起加進來做河川巡守那這個河川巡守它其實就是在社區裡面大概就是做一些環境的維護還有在目前中南部滿大的問題就是很多裝潢廢棄物到處都亂倒倒到河川地等等的裝潢不是建築是裝潢廢棄物那會是有哪些它的裝潢廢棄物大概就是它會 1個 卡車就載過來到某個黑暗的河堤旁邊它就一倒然後 5分鐘 然後就跑走了哇偷倒是那裝潢廢棄物可能就是隔間拆下來的一些牆板或是一些木料一些破舊的家具這些那這個很雜你要分類才不好分對所以我們現在因為嘉義縣雲林縣都是老年化比較嚴重的縣市所以我們的我南華大學的角度我的志工隊就是希望找到更年輕的社區夥伴大概 340歲 這樣子一群那另外一群是小朋友國小的小朋友讓他們可以變成河川巡守隊的隊員讓他們去關注環境那在社區巡守的時候我們就去把那個培訓的時候把那個很無聊的志工訓練把它變得更活潑一點就是做一些實作然後踏茶然後畫巡守地圖還有一些科普的 DI Y 等等的那把這些變得有趣之後我們發現加進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就是找到大學生志工可以做的事情讓他們做著跟銀髮族還有小朋友之間溝通的橋樑OK 所以這就是青雲校共學對那在這邊我們就在銀髮族跟小朋友現在溝通除非是隔代教養的家庭不得不溝通因為阿公阿嬤要照顧孫子孫女那否則的話真的像我看到這個資料上也顯示說我們有效翻轉嘉義縣飛山飛市的社區是其實飛山飛市這邊確實是很容易讓人忽略就感覺你不這麼偏遠也不在都會但是感覺那你就中等吧一般吧可是就是沒有資源那我們要翻轉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的重點主體要翻轉飛山飛市要用什麼樣的辦法好因為在西部地區還有一些臺灣一些地方那飛山飛市的地區就是比較不容易看到就是雖然我們有在推一鄉1 特色的特產等等的但是相對的資源比較不容易投入就是說它不是原住民的族群或不是都會的話它其實目前少子化的過程當中它很容易就是沒有人力尤其我們社區的夥伴一直在老化當中所以我們在過程當中就是一直在透過我自己的志工隊的力量做一些小小的行動例如我們把就是有 1個 國小叫做大南國小在梅山鄉非常感謝那邊的校長還有主任們我們一起來合作那在他們自己本來就有他們自己想法在 10 8 課綱的時候他們把水資源還有一些環境教育永續的概念放到他們的 10 8 課綱裡面那我的角色就是義務的就是帶著同學們培訓他們的國小小朋友當志工就是水環境需水隊的志工所以說他們的學校從學生一直到老師全部都是合格的志工那這種學校型的志工他們就可以把核酸新手跟他們的校本課程結合在一起那一起來搭配著合作所以說他們在前2年有獲得那個臺美這個生態教育的律期我覺得還不錯那在學校型的志工有1個需要面臨的挑戰就是他們每一年都有學生要畢業那有新生就要進來包括南華大學我的團隊也是一樣所以說我就是一直培訓我的團隊有新的成員進來那帶著他們到國小裡面去一起合作還把他們的新生也培訓起來其實這種混零的教育它其實是比較有挑戰性的但是我們跟這個社區還有學校一起合作我們玩得很開心就是我們的訓練是比較多的行動比較多的環境感知讓這個志工訓練變得更有趣是 1個 團隊要活絡起來要每一個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思很有興趣然後彼此間還有互相來分工跟合作那這個整個架構就非常鮮活而且我們現在以這個計畫來講等於學生是中間的主體然後讓這個學校就是校本課程的小朋友跟長輩他們在兩端可以串聯那過程中有很多的變因我們同學甚至可以指派很多工作給小朋友來合作所以是真的很開心那我們在這邊稍微休息一下聽1段 音樂回來之後後來我想請教一下林教授想談一下就是說那整個過程當中您覺得尤其通識教育你要結合這個 5個 核心的要素那5個核心到底是哪5個核心怎麼樣建立還有就是我們現在行之有年做這麼多的多年的這樣志工社區的環保還有就是我們讓這個社區活絡起來我們對未來的展望如何我們也一併跟大家來分享休息一下我們今天過很快馬上到今天教育開講最後 1個 階段那時間非常寶貴我們有邀請我們難得邀請到的特別來賓在今年獲得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在南華大學的林俊宏教授林老師剛剛我們分享好多有關於帶領學生到社區到國外去擔任志工特別是你在通識教育的課程裡面也結合了學校所有系所的同學來修你的課有沒有看出來就是說修課的同學多半是比例上是大1多還是其他年紀多好那修我課的同學呢各校的通識課大部分都是開放的選修我們沒有辦法預期到會收到怎樣的學生那有收進來的學生又選到課的學生呢在前面一定要講清楚說我們這門課是有要到校外去實踐的那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尤其在中南部的地方氣溫比較高那可能會流汗在真實環境裡面可能也會蚊蟲等等的那當然在這個講解過程當中我發現很多同學都留下來了都不會因為起初這樣講然後他們在加退選的期間人就跑掉了我就是為這個來的對對對他是這樣子的目標的所以說在過程當中願意跟我一起走的學生就課程形式的學生我們就一起往下走那志工型的學生呢我目前也是訓練他們說我們雖然是叫做志工你做完以後會得到衛福部的這個時數但是在整個服務過程當中我比較希望他們比較把資源服務的東西把它變成社會實踐的東西因為我在 10 6年 的時候有獲得這個教育部的服務學習肌肉教師那個時候我的概念就是服務就是學生去行動那社區是被動的服務後來那個社區被動的這個其實我覺得這個需要被翻轉因為我們永遠是給他們都是收那他們有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動力往前走所以我最近這10年就把我的方式改變了雖然我是做志工隊但是我做的是希望說學生要自己找到 1個 跟社區合作的社會實踐行動我們要成長社區也要成長社區我們他走不動我們帶著他一起走大家一起共同成長而不是我們每次都是服務他被動的接受服務那對社區來講他好的方向是他自己會成長那對學生來講他會找到 1個 服務以外的社會實踐的路他會自己要寫計畫書去解決一些溝通的問題等等的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會對目前來講10年的 時間對學生的成長很多社區的成長很多所以我們每年做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就會階段性的在做一直往前面推進每年的議題都不太一樣所以就滿有意思的對這個畫面是非常美好的不是就是說你就躺著吧我有力氣我推你對我們大家一起坐著聊聊天就坐在這邊不是這樣子是真真實實的設計 1個 目標然後大家想策略然後一起來行動那在過程中彼此都有很美好的收穫但我們知道說您在推動課程的過程裡面要期許同學要有 5個 核心素養這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是這個 5個 裡面呢他大概就是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學生要掌握自信他要在行動的過程當中可以找到自信那老師的角色呢我引述一下信音大師講的就是要給人希望老師的角色就是提供 1個 場域讓學生他是可以在有指引的狀況之下去做社會實踐那不能放牛吃草所以我們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要因為他是課程要學習所以我們老師要嘗試去解決場域的問題解決學生行動中遇到的困難包括心理的困難那總之就是我給學生希望學生有信心就往前走雖然這個很多的路他是比較不明的因為社會實踐呢他會走到怎麼樣我們都是摸石子過河那場域也在學老師也在學但是我們方向定了以後呢他其實是很明確的就是我們慢慢走總有1天會走到我們的目標說不定裡面大概就是談到有一些服務利他的就我們做的時候呢是要利他的那利他的過程當中也要給自己也會獲得那還有一些環境的實踐還有一些在這些東西呢他其實是可以讓老師社區和學生一起共好大概是這樣子OK 所以我們在這個核心素養在形塑過程裡面他們也是邊做邊有感用行動來實踐 1個1個 素養把它建立起來那多元面向來針對這個課程型的服務學習來進行當然我們有你剛剛提到不是放牛屎草我們有限制他的項目限制他的時間我們還是以學期為單位那當然我相信一定有同學就是說學期結束以後還是很有興趣他自己還不斷回到社區裡面去有像現在大學裡面也在推自主學習的課程那我的很多學生在做完通識課節後呢他都會找我他們想要自主去有些行動所以我們在自主學習課程裡面他是有學分的那他可以申請 1個 自主學習課程他就可以依照老師的指導和社區的一些場域的提供我們就可以用一門課程的規格去支持他做社會實踐是對所以我們知道說這個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很多同學這花的時間上課以後那課餘時間還在用盡心思希望怎麼樣把這些這個 program 會做得更完整那未來對於他這個畢業之後甚至還沒有畢業在畢業之前他就已經有很多在創業的想法很多要做社會企業這些因為已經有實驗場域了他不斷自我在做實驗所以在整個生活就是實驗室這也是您的自理名言我們在過去這麼多年來我們所執行的這個通識教育的課程也從這個校內拉到校外校外拉到國外那在未來大家想說這個課程安排特別因應現在這個 Z 世代的學生他們通常好像人際溝通互相用言語交流的這個技能並不是那麼純熟但對於載具這平板手機這些電腦的溝通是他們在行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方面有沒有什麼樣的這個方式安排特別你看做志工這件事情他就是需要他抽離從這個數位抽離出來活到人間那我們未來的安排像是志工轉變一下變成社會實踐這是您的目標請您再來說明這具體做法要怎麼做好剛剛主持人講到說現在年輕人包括學生他的手機使用率是很高的那對我來說他反而是 1個 工具那我的做法在就是說他會尤其像 AI 的工具很強那我在去社區做一些社會實踐的時候他會需要一些給社區的想像想像我的做出來的東西會是長什麼樣子那例如他去開 1個 菜園開 1個 社區的農場他會有怎樣的想像學生以前我有開設計思考的課程學生都要自己做模型做模型然後會用繪畫的方式但是有些同學他又不是專業的科系他做起來會有一點恐懼但是現在 AI 的方式非常方便這種想像的圖他 AI 一下子就產生出來了我可以很快的把這個 P rot otype 就是實驗的原型很快的跟社區溝通他就把學生的數位工具善加利用他的數位工具跟社區溝通我覺得未來在環境教育這邊或社會實踐這邊真實場域的體驗是 AI 沒辦法取代的但是 AI 是 1個 很好的工具他可以協助我們做很好的溝通很好的想像學生都會使用這樣的工具去跟社區溝通我覺得未來 AI 和真實環境的體驗它是並行的有機會讓學生更加的卓越是尤其是大學端老師在思考到說這個 AI 一出來之後同學有時候就覺得說他是不是真的也沒有想讓 AI 做就好了那在思考到說怎麼樣我們用 AI 來並行把它變成老師跟學生之間溝通的工具然後學生在他 AI 產出之後再在這個基礎上面可以說快速的優於學生第1層想法上面再架構自己的想法那我們現在在通識教育課程裡面哪怕是我們在這個志工的學習是不是老師有想到說怎麼樣運用生成式的 AI 好第1個就是我在設計思考的過程當中因為它有 5個 階段那有些階段它是沒有辦法用AI 取代的就是大家要去訪問訪問人他要得到他的生成的需求是什麼他的痛點是什麼當然我們現在可以用AI 幫我們做會議的紀錄就是他可以可以採訪完以後他幫我們畫成新制圖學生就會很快的進入狀況那第2個就是他要形成 P rot otype 的時候他要發想很多創意的方案那我們會我會讓學生在過程當中先去嘗試你先問一下 AI 他會有怎樣的做法那我就請學生先避開或融合這些想法把它變成新的想法第2個就是不要直接用 AI 的東西因為我們社區的需求可能 AI 它沒有非常準確的達到它的 deep need 所以我們就用這種方式先問一下 AI 它可以有怎樣的方案但它的方案就會比較粗淺一點但我覺得訓練過程當中要訓練學生如何下指令要下對指令他才會有好的回饋所以我會在課堂上讓學生嘗試讓他想出一些好的方案但是他自己的 ide a 就是如何找到那個關鍵點那個指令要自己找對所以在這個我們在課堂上面剛剛老師有講到 2個 部分2個 方法 1個 方法是說AI 產出的東西我們就避開你就不要用他的但他就給你一些啟發起碼他用刪去法然後剩下的你就想一想那在這個基礎上面大家通常就會訓練大家思考那第2個方法是說他出來 3個 你就融合他把 3個 變 1個 或 2個 變 1個 5個 變 1個 那這時候你看怎麼樣來做面面俱到而且 AI 是AI 他沒有現在就站在這個社區裡面你在裡面你看到這些方法之後可以怎麼樣活用所以這可以讓同學真的我們常講說他也許以前要花三堂課他才能夠自己訓練或理解一些能力那現在呢可能 1分鐘 他就知道說原來這個是這樣子AI 用他的方式跟他互動來解釋出來讓他能夠理解所以我們不管世界怎麼變或者說在科技方面怎麼樣發展人只要是有自己有想法有意識我們永遠沒有辦法被取代的地方所以今天我們很開心在這麼好的老師循循善誘之下在通識教育課程裡面各系所的學生在南華大學都可以獲得這麼有滋養的課程那現在您課程是不是也開放校外選修目前沒有人來選可能地點比較偏遠是對大家如果說我們要往這個志工路上走或者怎麼樣解決社會基礎的一些面向的問題或怎麼樣做好社區營造這些都可以上這個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來看林俊宏教授他的課程那也歡迎大家這個不只是來修課大家互相來碰撞更多的巧思如果有人願意來加入像我們的這個國外的志工團是不是也有機會可以跟你們聯繫非常歡迎謝謝我們在臺北這個華人社區裡頭這個我們有非常多需要幫助特別最近地震也希望更多的一些服務我們都可以跟林老師做聯繫我們今天節目時間到這邊要告1段落那林俊宏教授我們最後是不是用 30秒鐘 來給大家做 1個 結論非常感謝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那我覺得在生命過程當中如何讓學生有自信讓他願意慢慢往前走這是我想要在大學裡面做的就是說給人信心給人希望那我覺得這是大學老師也要踏出去這一步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教學熱情是我們再次感謝這次獲得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林俊宏老師他不只是給信心給希望也一樣有給人這個滿足歡樂也給人很多的學習上的方便我們也希望說所有的聽眾朋友能夠從這個方向來發展或者說接取剛才林教授他所教學方面的一些想法資源也可以做為重要的參考那我們再次謝謝林俊宏教授謝謝大家感謝大家收聽教育開獎我們下次再會謝謝大家",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教育部","志工隊","林俊宏","社區裡面","南華大學","傑出教師獎","社會實踐","教師獎","愛教育電臺","教育開講"],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e3a4fbb6cf3b0023c5188a",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科技華語課程宣導",guests:[{name:"林芝立",unit:"學術交流基金會計畫長",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訪問題綱
\n\n教材的背景:您能否分享一下這套「科技華語」教材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如何和教育部合作?
\n\n課程設計:這套數位教材的內容及特色為何?有哪些教學資源來輔助教師和學生使用這套教材?
\n\n教學反饋: 您主要用哪些方式對外宣傳這套教材?上架以來是否有主要的下載使用者?是否有收到使用者的反饋?這些反饋對教材的改進有什麼影響?
\n\n未來計畫:未來是否還有其他專業華語課程的研發規劃?主題和方向為何?以及如何進一步支持全球華師的教學需求
\n",date:1744041600,pictures:[],keywords:["科技華語"],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f50fe2fbcfa30022d1cc64",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aabd3b87900225d1063",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4110300,end:17441136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f5103d25e8a1000a0ea55b",key:"ff16fb9d8aa0e78e83fc60de80d039da",duration:3300.056778,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aabd3b87900225d1063",originalname:"67cfdaabd3b87900225d1063-1-20250408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08 20:02:05",dir:"2025/04",size:53413880,mimetype:"video/mp4",name:"ff16fb9d8aa0e78e83fc60de80d039da.mp4"},channel:{_id:"67f50fe125e8a1000a0ea517",key:"ee90507048ab887660d2a4d67237fbd2",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aabd3b87900225d1063",originalname:"67cfdaabd3b87900225d1063-1-20250408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08 20:00:33",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ee90507048ab887660d2a4d67237fbd2.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4113634,updatedAt:1744113690,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2972155,updatedAt:1748214028,stt:{transcriptId:"696f9b91-2c9e-4354-88e2-499c6c6cc1b9",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顆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角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和大家要談 1個 議題我們教育開角談的都跟教育相關但是在學習或者教學我們在同一份獎學金裡面我們可以來實現但這個獎學金非常特別也是由 1個 很特別的基金會所提供的我們今天在節目裡面就要邀請專家來跟大家來談談看當然也就是我們要談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計畫長請林志力在節目裡面和大家來現身說法志力晚安李主持人晚安大家好我是學術教育基金會的 L isa 我們今天請 L isa 在我們節目裡面和大家來暢談在學術教育基金會大家覺得說聽到這個名稱會思考說這是哪1個學術教育基金會對那你們請問一下你們基金會全名是什麼全名就是學術教育基金會對然後做什麼樣的學術交流那從英文會比較好理解我們英文就叫做 F ul bright Taiwan 那F ul bright 這個詞這個字就是美國國務院的 1個 計畫叫 F ul bright Program 那這個計畫是從 19 46年 杜魯門總統簽署之後然後 19 47年 中華民國那時候首都還在南京的時候就開始執行我們就加入這個計畫了然後一直到現在那當然中間又落了 10年 所以在臺灣這邊是從 19 57年 再重新開始是中華民國的年曆就是 19 46年 就民國 35年 35年 那時候才剛這個 2次大戰 結束 1年 所以那個首都還在南京另外呢隔了 10年 之後才開始執行是 19 57年 是不是民國 46年 那時候到臺灣已經有1段時間了但一開始大家知道說兵荒馬亂沒有什麼時間去做學術交流這件事情但你知道學術交流基金會 F ul bright 它是專屬於美國國務院嗎我們的董事會有包括美國一半一半的董事委員是美國的然後一半董事委員是臺灣的包括臺灣政府跟民間機構那美國那邊是美國政府跟美國的民間機構OK 那這個基金會來說就是由這個董事來成立也就是募款或董事出資所以這一部分的基金會就是由這個美國跟中華民國一起來合資OK 所以美國也透過這個計畫跟所有國家來做簽署嗎是的19 46年 那個時候會有這樣的 1個 法案通過就是因為 2次大戰 剛結束然後他們美國F ul bright 這位參議員他提出了這個法案他希望就是可以透過文化跟教育的交流減少衝突達到世界和平所以這個計畫呢目前全球總共有 160個 國家在執行這個計畫就跟美國做雙向的那臺灣這邊由我們基金會來執行那就是美國政府每年編列預算然後臺灣政府這邊也是每年編列預算一起匯到這個基金會這邊來然後基金會再做各式各樣的獎助計畫包括美國人來臺灣跟臺灣人到美國是在這個計畫裡面第1個就是說美國全球性的他跟每一個國家絕大多數國家吧對來做交流那當然我們在最近我們看到美國的新聞非常多也知道說美國在整個發展 200多年的 時間裡面他們要立足在這裡有先天性就是說他們從英國渡海到美國去成立這個國家那他們希望說這個國家能夠安全能夠壯大所以交朋友是很重要的彼此交流所以跟全世界交朋友也做這個良善性的 1個 互助合作所以那個時候才會有公共外交這樣的 1個 舉動那公共外交之下就是教育跟文化的交流是他就在做這些事情就非常正面的那我覺得名字是美國國會議員 F ul bright 他用他提案所以又以他的名字那如果說以聲音或者說部分的字樣來看的話也是非常正面充滿了光明F ul bright 那當然這邊我們也希望說能夠透過學術交流帶給國際間各個光明面好我們在這個交流的過程裡面我們有這個學術文化的交流那特別還有華語計畫華語教育計畫也是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主軸那所以林姿麗 L isa 所以這個計畫本身來說它一定要經過多方的溝通是的華語教育這一塊我們是從 20 11年 開始做那 20 11年 我們開始每年推送華語教學的助教到美國的大學去任教那從最開始第1年那1年只有推 3位 出去就是第1年新的開始到現在每一年大概推將近40位 左右那國務院他這個計畫他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讓美國的學生更有國際觀所以他其實是在全球有 30個 語言 50個 國家在執行這樣的 1個 計畫那簡稱叫 F ore ign 就是外語教學助理到美國去各個國家的外語教學助理到美國去那臺灣過去的當然就是華語那華語這一塊除了我們另外就是新加坡那新加坡每年大概 23位 過去所以其實我們算是整個的語言裡面最大宗的一塊在這些華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知道在過去 20年 中國大陸其實有很多的這個好像華語的資源對不對深入到全球去那當然現在有做一些消長跟轉變可是在這20年的時間裡面美國有沒有曾經也與中國大陸合作呢有華語助教其實是由中國跟臺灣兩邊一起包辦的那在 2020年 的時候川普總統的第一任總統任期的時候他終止了富貴計畫在中國的執行所以以前中國是有富貴計畫的那但是從 2020年 之後他們就現在沒有這個富貴計畫所以所有的華語教學助教的 load ing 就放在臺灣這邊了是所以在這個華語本身發展來講從這個發源地一直往外擴大那也有很多的像是我們講說有一些文化或次文化語言有一些主體有一些次要那在新加坡確實也有一些代表性對就是他們比較強調是 res ource diversity 所以他會希望來源是多元的然後也可以呈現出華語圈其實也是很多元的所以新加坡就會有兩3位過去好我們知道說在這個美國希望說由這個助教能夠到美國的各大學那既然是助教他就不是教授或者老師他所負責的工作會是哪些呢雖然叫做助教但是純粹還是要看每一個大學他的需求所以有的大學譬如說我們每年會派 2位 華語助教到西點軍校那到西點軍校的華語助教他們就是從 1年級 教到3年級 都有而且是都教大班的那像我們之前派出去的華語助教他就說他第1次知道原來美國人可以學孫子兵法學得這麼的深入比他自己還深入我們在臺灣可能都還沒有這麼深入的研究孫子兵法那有的助教在他可能就是比較是跟學生做一對一的練習的對話畢竟他帶來的是臺灣的年輕人的那相對於美國的大學生他也會希望知道比較當代現代的文化不是那麼傳統的也許他那麼傳統對他來說他會覺得沒有辦法引起共鳴因為畢竟他現在生活在現代那所以在推廣華人文化的時候就是中文的華人文化的時候我們也會希望我們的助教也能夠把臺灣的年輕人的文化不同的包括原住民的客家的各式各樣新住民的文化也帶到美國去讓美國的學生了解到說臺灣是個非常多元的文化的社會跟美國是一樣的其實語言學習本來就是 1種 多元的生活文化流行所以希望透過不同的語言就是同1種語言但不同的時代的演變讓這彼此之間可以交流所以剛剛提到說雖然我們是選送助教到了美國各大學去但他實際上所負責的工作其實我相信在美國就算他們已經有這個教授或是說在美國住了多年的美國人帶教中文中文講得非常標準但是對於現在最新的一些文化還不是很了解對所以助教跟有時候是助教上課教授也在旁邊聽是的那這邊就講到 1個 重點就是說誰可以參加那參加這個計畫聽起來說很棒那是我自己可以選學校嗎或者說我過去的話那我的一些機票或者我有一些開銷該怎麼樣來進行呢怎麼處理那這在其實我們這邊的預算裡面其實都有思考到所以怎麼樣來支付還有怎麼樣來申請我們聽一小段音樂休息一下馬上繼續回來訪問我們今天的特別來賓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計畫長 L isa 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和大家來介紹的這個計畫非常特別大家不要覺得說好像最新的計畫都沒聽過很新奇這個計畫已經哇快 100年 囉從成立到現在 670年 對我們看那這樣算起來真的很長的時間 670年 怎麼樣來瞭解這個計畫本身我相信大家會覺得說那麼久以前民國 35年 1946年 簽訂的計畫那現在還可以 work 嗎請跟大家講這個計畫現在在進行的非常的這個活靈活現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就符合條件最大多數我們在教育方面或是說對教育對語言教學特別是我們今天講的題目對文化交流有熱情的朋友都可以來參加所以我們就特別邀請學術教育基金會的計畫長領執地 L isa 在我們節目現場和大家來分享 L isa 這個計畫我們剛剛只提了 1個 華語華語文教師助教那誰能夠參加呢只要是大學畢業應屆畢業生也包括然後有語言教學經驗語言教學經驗沒有限定是正式或非正式所以包括像語言交換的夥伴這樣的語言教學或是網路上的語言教學都算在內所以只要是大學畢業以上或是加上有語言教學經驗就可以來申請這個計畫不需要有華語教師證照因為我們會由我們自己這邊培訓出發之前會培訓 120個 小時那我們的培訓內容就是完全的針對在美國教學的現場所以包括語言教學語言的語言學方面的語言教學部分還有在就是美國大學生想要了解什麼樣的文化我們對文化教學的部分會做更多的著墨再來是文化敏感度跟政治敏感度這些因為畢竟過去美國就是代表臺灣那而且又是透過國務院的計畫所以有一點政治敏感度會比較就是可以行禮如意比較恰當OK 那我這邊有 3個 問題要請教第一問題就是說只要大學畢業就 OK 任何 1個 國家大學畢業都可以還是要在臺灣的大學畢業任何 1個 國家的大學畢業就OK 只要是教育部承認的那第2個問題是年齡有沒有限制呢沒有年齡限制沒有年齡限制沒有是那甚至很多朋友你在教學的熱忱雖然現在已經屆齡幾乎已經退休你還是可以我們今年才現在人在美國的有1位我們的助教他其實已經退休了他是從金融業退休的然後他去上了華語教學四字班然後開始覺得他想要把他的第二春貢獻在華語教學裡面所以他來申請所以我們一樣就是他表現非常好對他表現非常好所以我們一樣是錄取他然後送他過去OK 那第3個問題是我們知道這個基金會是在 19 46年 由美國國務院跟中華民國所簽署的那所以他選中的教師他都為了到美國教學那所以有沒有限制語文條件我們當然有因為畢竟應該說我們會限制英文能力對英文能力我們會希望是以托福跟或是亞斯來看因為這個的獎助基金是除了去教學之外他需要在美國的大學裡面休課對他一整個學年下來總共要修四門課但是是免費的那這個休課就在於說你的英文能力要能夠夠好才能跟得上進度那所以英文能力大概就是大學的英文能力在托福大概 79 80分 左右就可以那亞斯的話就大概 6. 0 對但是申請之前如果還沒有達到這些英文能力標準的話沒有關係還是可以來申請很多人都會擔心說我的英文能力口說能力好像不夠好能不能申請我們會鼓勵大家盡量來申請那申請上之後我們會有緩衝的時間可以讓申請上的人再慢慢準備甚至我們提供免費的托福券讓錄取者再去免費考托福所以就是不用太擔心英文能力的這一塊有時間可以慢慢練習那如果真的還需要再更多練習的話我們這邊也有其他的資源可以提供所以發覺這個很多面向看起來都相對友善所以說鼓勵歡迎大家都要來參加對那有沒有名額的限制呢看每一年的美國大學的需求通常在 40個 席次上下那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大家也許會聽到說其實美國的大學花語大學這一塊花語學習的需求好像有在下降但是我們派出去的席次基本上沒有變化太多就是這23年3年 來大概都是 40位 左右都 40位 左右其實真的以 40位 我們聽起來就是說全臺灣每年大學畢業生這麼多如果要來的話40位 好像不太多可是實際上面我們觀察到好像申請的選上各方面機率都還是幾乎很高大概 80 所以意思就是說我們名額雖然有限但是還有很多機會還有空間歡迎大家趕快來是的那我要問另外1個問題就是說在這個學習教學之前就是我們到美國要學習要教學那之前你說有 120 小時的課程那這 120 小時呢它是大概分配在幾天總共 16 到 18週 左右然後每個禮拜六要上線線上課是1個 禮拜 1次 對但是是上一整天上一整天對所以就是總共 6個 小時然後加起來然後再我們會額外安排文化培訓譬如說前幾天我們才帶了幾位就是有獲選的人到故宮去教他們如何介紹故宮的文物透過故宮的文物的介紹然後帶進語言教學的現場裡面所以就不會是純粹是介紹文物了是透過文物來介紹文化跟學習語言是是是非常樹洋島上的教學方式是的是的那另外1個就是我們在教學的過程裡面這一定要有很多讓大家可以接受的教材是的那這時候要怎麼做呢因為要接地氣的教材不見得我們現在在臺灣心裡想的做好了以後包含文物在內啊過去他就可以瞄懂所以怎麼樣產生教材呢教材部分 1個 是我們當然會鼓勵準備出去的老師們他可以自己發想然後當然我們也會告訴他們說怎樣才叫做符合美國學生需要的教材那另外就是我們自己基金會也有在做教材我們目前總共做了 2種 教材1個 是繪本就是透過繪本然後來介紹臺灣的文化包括像同志運動啊然後夜市美食啊或者是環島自然景色就是這些所以有這樣的一套繪本那另外就是我們有發展出我們的半導體華語因為很多美國的學生其實有提出這樣的需求就是他們會希望有機會來進入半導體的產業來工作那基本上現在對美國大學生來說他學習第2個語言或是第3個語言都是為了他將來的職涯發展所以為了配合他們的職涯發展那我們當然也會有半導體華語這樣產生那同時我們也有提供獎學金歡迎美國的大學生畢業之後來臺灣利用我們的獎助金來臺灣念半導體的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我們知道現在臺積電在美國設廠鴻海很早就已經過去了那所以在這個工作過程當中半導體現在在全球來說都是顯學美國也非常希望有培育很多半導體人才那當然美國大學的半導體人才培養也很好可是以全球來講在臺灣是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水平最好的 1個 國家所以他們也希望選受學生來嗎對對對所以選學生來學半導體之外我們其實有發現在 1個 半導體的公司裡面除了雖然大家的技術上面的用詞通常是英文但是如果你要能夠在 1個 半導體的公司裡面好好的發展然後跟很多不同文化的人溝通半導體華語這一塊還是需要的畢竟是我們臺灣的廠出去成立的這個廠那很多的主管一樣還是臺灣人所以美國人他們也有意識到說他們需要學習半導體華語 OK 我們現在就給他 1個 名詞叫科技華語是好林志力計畫長跟大家來分享科技華語的課程那當然這一部分我們在歡迎國外的朋友美國的同學來臺灣來學那臺灣教授華語的助教在課程上面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比例會談到科技華語是的其實譬如說我們在培訓他們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需要他們自己練習寫教案我們就是直接用這套科技華語讓他們去挑其中的課程然後去模擬說他要如何去做教學那他有 1個 完整的1個 課實的教案的規劃所以他們將來出去之後就可以利用這一套教材去做更多的發揮OK 所以我們知道說現在科技華語的 1個 起源那當然我們也有跟教育部合作是的是怎麼跟教育部合作呢 1個 是其實這整個架構是在臺美教育倡議下面那臺美教育倡議就是美國政府跟臺灣政府簽了 1個 倡議的協議 1個 M OU 然後希望可以有加強兩邊的教育的合作那執行單位因為畢竟 F UB RI 本身我們基金會本身就是一直在做臺美的教育的交流所以我們其實在這個教育倡議之下占了很大的 1個 比例那基金會本身我們剛剛有提到說臺灣政府這邊也有在我們董事會裡面那其中 2位 臺灣政府的代表 1個 就是外交部北美司 1個 就是教育部國際司的司長2位 司長是我們的董事那所以當初是那個時候的國際司的司長李燕穎司長他因為臺美教育倡議有這樣提出這樣的需求就是美方也有提出這樣的需求那他們就在董事會上問說那基金會有沒有辦法可以做這樣因為畢竟我們那時候其實已經開始在做半導體的碩士的獎助金了然後我們也已經開始在做所謂的專業華語的部分就是 Ch inese 那這個部分就是我們也有自己的教學團隊 10位 老師然後教美國的大學生不管他的中文程度如何依照他所在的臺灣的碩士課程的背景學術背景然後去做 1個 相對應的華語教學所以我們也已經在發展所謂的專業華語的部分了所以那時候國際司就來問說那基金會有沒有可能做這樣的1個 半導體華語那所以我們就開始就是承接下來這個這一塊科技華語的部分是就是因應著時事過去彼此交流的一些基礎上面然後還有就是政府跟民間的合作就是非常快速就建立務實而且非常好的 1個 教材那最近的教材內容是如何我們休息一下下半階段的教育開講我們繼續再訪問林志力計畫長謝謝教育電臺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麻吉同學會的會長唐妮大家可以叫我妮姐姐每個禮拜四禮拜五晚上的9點30分 歡迎所有的麻吉朋友加入麻吉同學會讓妮姐姐陪伴你一同成長一起學會今年的外交小尖兵英語種子培訓營現在開始報名而且跟以往大不同喔有什麼改變嗎以前都是用競賽方式進行而今年則改成零隊形式5天四 夜的全英語沉浸式學習還能培養外交實務和國際溝通力哇好棒喔表現優異的學員還可以在 8月 出國參訪親身體驗外交工作那誰可以報名呢主要是高中職 12年級 以及五專一到 3年級 的學生都可以報名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用聲音傳遞感動讓廣播閃耀光芒趕快來參加第22屆金聖獎吧今年共有 9個 獎項教育專題報導社會關懷節目兒童節目藝術文化節目第21屆教育電臺金聖獎即日起開始報名歡迎踴躍參加就愛教育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那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和大家來談科技華語的課程那科技華語是什麼呢也就是現在臺灣我們知道有許多的科技強項在國際間發光發熱那許多的外國的朋友國際間的好朋友想要瞭解或者加入臺灣的企業公司或者是在這個不同工作場域裡面可能會和華語的工程師同事互相交流所以科技華語這一部分真的是非常重要那也對於外國朋友來講是非常務實的一項工具語言那怎麼樣學呢或者誰來教呢這跟今天我們的特別來賓就非常有關係我們今天在節目裡面特別由教育部國際級兩岸教育司很推崇像這樣子 1個 主題就是科技華語的教學課程那我們就邀請到在學術交流基金會現在擔任計畫長的麗莎林之麗在我們節目裡面特別到現場跟大家來分享麗莎好大為好我們剛剛談到說在整個這個發展科技華語的過程當中那有提到說現在我們在學習因為它有很多專業的面向所以我們要也跟這個教育部跟業界互相來溝通特別是要把科技華語整理成一套教材那這要很專業對不對要符合現場的需求對它也有一些名詞它太多的名詞或是做法大中小輕重緩急其實我們都要做分類對整個教材其實我們一開始是先設定說是教學現場可以使用的同時自己也能使用的就是假設學者學生他自己想要學那但是他沒有華語老師的話那所以是設定這樣同時兩步進行的那其實這樣的設定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大部分的教材是給教學現場使用的比較少去針對自學的因為這樣的設計的概念是不同的那另外1個就是很多人都會認為說學專業華語是必須要等到中文程度在中高級以上才能學對那但是我們會希望這個的學習是更多人來學的而不是只有中高級以上的人因為中高級其實他以後自己就可以學了是對所以這個程度我們就設定是在A 1 然後 A 1 就是入門級跟基礎級所以這樣的設計其實本身就是給我們自己找了設定了很多的門檻了對那就是很高興也很幸運我們有非常資深的編輯顧問還有我們的教學顧問那我們的教學顧問林雪芳老師她在臺灣她其實承接了非常多美國國務院的密集團密集學習團的教務主任就是她譬如說像美國國務院她有派很多的跟臺灣有一些合作是短期的然後來臺灣學習譬如說 2個 月的 1個 月的這樣很密集的華語學習團那雪芳老師她是就是這10幾個團的教學主任了對所以她非常非常資深那她在美國也擔任過華語老師也是擔任很久的華語老師了那所以我們希望就是借重她的這些經驗因為她對美國學生非常了解那她對美國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會怎麼樣使用教材也非常了解所以不只是對學生了解同時要知道老師會怎麼樣使用所以她設計的這一套教材就是非常符合老師們的使用習慣那再加上我們打破了我們把整套教材數位化所以是放到了網站上面我們自己的網站上面然後再就是我們把它做成是簡報的形式不是一般書的翻的形式所以簡報形式讓老師非常的簡單她想要教學她直接用這個簡報她不用再自己去做簡報去節省老師方面很多的時間先把她的順序給理順然後每一個章節把她規劃出來然後她用放簡報一頁一頁的過程裡面她如果需要深入了解的人裡面有很多的連結可以點對而且我們有錄音所以裡面每一課每一課都是 1個 對話所以這個對話我們有錄音老師可以直接就是錄音讓學生直接聽到專業華語老師的錄音了對然後再來我們有生辭有文法文化點的部分就包括譬如介紹臺灣的半導體公司裡面可能會有學長學姐制然後臺灣的半導體公司半導體政策全球的半導體政策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這些我們都放在文化點裡面讓外籍學生了解說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從零到有到這麼的蓬勃發展是聽了又好想看非常歡迎可以像目前有法國的老師日本的老師然後臺灣的美國的老師來跟我們申請說要下載這一套教材那他們就可以直接使用在他們的語言中心裡面了是無償提供嗎對真的很棒我們知道說在半導體如果說以大家熟悉的臺積電這家知名的公司來講它裡面既然它的良率這麼高它就非常重視它的製程嗎是的那在這個除了現場製程以外他們有很多就是說我們也知道曾經在臺積電擔任過工人師的朋友像有1位彭老師他出來寫很多書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如何開會還有就是說你在這個每一年年終的時候要檢討那主管不是看你檢討你今年做了哪些成果而是看說你今年在會議中間你曾經承諾過做了哪些事情對不對你現在有哪些做的還有哪些沒做所以謹言慎行或者說你要爭取表現這些都是好像在 1個 地球的兩端但同時你要呈現對所以我們也把這些您剛剛講到的點都有呈現在我們這套教材裡面同時我們另外搭配了 APP 就是手機的 APP 可以直接下載那總共有 5顆 的 APP 可以看那像您剛剛提到說開會這個部分如何做談判協商我們就直接把這樣談判協商的整個場景用 360度 的攝影機錄下來對然後一樣有真人的對話所以所謂真人的對話就是像我們平常這樣講話比較沒有像華語老師那麼字正腔圓的方式的外國學生來到臺灣之後他知道會有 2種 說話方式1個 是你在課堂上聽到的字正腔圓的方式1個 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常常會使用到的一些發音的方式所以他會聽到 2種 方式會讓他更覺得非常沉浸式的學習就是他可以在來臺灣之前就先使用這套 APP 那這個 APP 他也是一樣是無償下載的在交流過程中除了我們給予老師給助教彼此交流我們也接納了這個外國的同學或者各種不同身分的人士到臺灣去學習以外我們還把這些教材廣泛的讓所有有興趣的人都能參與對但是我們本來想說有點遺憾就是說知道的人不多對但是我們把遺憾在嘴邊沒有講出來是說還好是的馬上更多人知道了我們節目其實收聽率很廣讓大家曉得說尤其是對學習有興趣的朋友是的對那上網站有沒有一些特別要打哪些關鍵字其實可以打學術交流基金會就可以搜尋得到然後我們有好幾個官網但如果搜尋不到的話其實學術交流基金會搜尋到之後有我們的 E -MA IL 直接 E -MA IL 給我們搜取就可以了就是他在網路上面不見得看得到他其實應該是看得到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去買關鍵字所以就是沒有買關鍵字的狀況下就是需要大家常常輸入去洗腦這個大語言的資料庫所以輸入學術交流基金會然後半導體華語基本上應該都找得到那我們就可以看到那教材的話在上面也是直接看到還是要對直接看到但下載的話就不能下載嗎對不能直接下載不能直接下載下載要連絡我們OK 就連絡學術交流基金會或者你可以直接寫 E -MA IL 給 L isa L isa 對馬上提供是那這些部分都是經驗智慧的資源對累積我們這10幾年來的經驗尤其是美國老師需要什麼跟美國學生需要什麼但是我們也發現其實剛好就是這是意外的驚喜就譬如說我們剛剛提到的繪本繪本的最後來很多來索取的其實臺灣的中小學老師因為現在臺灣中小學也在做姐妹校國際姐妹校那臺灣的學生他不知道如何用英文介紹臺灣的文化然後也不知道說要介紹哪些文化所以他們可以透過這些繪本去培養學生臺灣的學生如何跟外國人介紹文化那同樣的半導體華語我們本來想的是美國的學生可是後來發現越南的學生非常喜歡他們也很需要因為其實很多越南的學生會來臺灣的一些科技大學就讀像明星科技大學那像我們剛剛講到的 APP 其實明星科技大學提供非常多的協助那他們有半導體人才培訓培養基地那他們有模擬的工廠所以我們其實我們其實有借用他們的模擬工廠拍了 1個 實際穿無塵服然後在觀光室裡面做交流的溝通的 1個 場景在我們的 APP 裡面所以越南學生也很需要像有影片在裡頭嗎對然後也有實際的對話是直接跟這個 APP 做互動對其實我們知道說在臺灣我們半導體非常發達但是卻很少有臺灣的同學在學階段或臺灣人真正知道半導體在工作的場域裡面它是怎麼樣進行的然後一關一關它是怎麼樣把這個半導體晶圓從這個晶圓的原料一直做到晶片那晶片為什麼這麼難它多小幾奈米幾奈米是什麼概念其實這些大家不是那麼瞭解對但是在你們的這個教材教案的這個簡報檔裡面其實都會呈現是的所以臺灣學生其實如果不是在這領域的話也是可以下載來看來瞭解的是下次我想到國外交流到美國去的話可以透過學術交流基金會嗎那這個就更加 1層 貼近感真的是很棒那我們這邊要稍微再休息一下稍後回來呢我想繼續請 L isa 跟大家來分享就是我們知道有很多朋友對這有興趣那但是不知道如何下載我們今天有提到你可以跟學術交流基金會來做聯繫那另外呢就是我們想瞭解說到底現在已經下載的人你剛剛提到一些有的是學校嘛對有些是哪些人可以跟大家進一步來分享還有就是分享完了就是說大家下載完之後他總會感謝會把他自己怎麼使用的有什麼收穫會 feed back 給你們是的那這部分也請可以跟大家一起來談讓更多人或通知新的朋友知道說有這樣子的 1個 資源我們可以來取用好馬上再回來B ang B ang Open 就愛教育電臺Do 我們常講臺灣臺灣到底要怎麼介紹呢如果說到碰到外國朋友你會講說一開始臺灣面積 36 000平方公里 人口 23 00萬 人然後幾條河幾座山山很高都有 3000公尺 以上百越有多少座但這些講完之後大家還是覺得無感啊那到底臺灣是怎麼樣我可以跟他有關係有接觸到那現在會提到說臺灣是 1座 充滿高科技的 1個 國度那這邊有許多的大廠一提到名字大家可能就曉得了可是進一步要怎麼樣介紹呢可能還需要上點腦筋因為怎麼樣把這些我們腦海中的一些文字把他圖像化有畫面感讓大家知道那現在呢有1種教材或者有一項課程讓大家可以很輕易的可以學到甚至你可以透過一些program 直接到美國去擔任助教教給這個美國的朋友我們今天就介紹學術教育基金會來談科技華語的課程所以臺灣這麼重要的課程一定要找到計畫主持人L isa 來在我們節目現場跟大家分享志力好你好我們剛剛提到說有些朋友真的上來看到了然後也很喜歡也下載了在學校也有老師跟同學分享或者公司主管跟同事來分享那在分享過後到底效果怎麼樣那大家也不曉得所以他們會不會有些回饋feed back 會回到網上或跟你們個人來交談是的其實目前分享來跟我們說去教材分享有包括美國的法國的日本的還有臺灣華語中心各個大學的華語中心的他們老師來說去那譬如說像我們跟中正大學即將在 4月 14號 就會簽訂 1個 合作備忘錄因為中正大學他們跟臺達電臺達電在泰國的廠他們有這樣的 1個 合作就是幫忙培訓泰籍的員工學習半導體華語所以他們即將開設這樣的課程那我們進一步的除了提供教材教材本來就是提供免費的我們跟中正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進一步提供師資培訓所以會由我們的教學顧問來幫中正大學的老師就是培訓說如何使用這套教材那另外就是我們會提供官課跟醫課就是實際去看老師的教學方式然後提供我們的建議所以會有這樣的後續的合作那像這是跟中正大學的 1個 即將因為量身打造對然後會特別針對他們跟泰達電就是泰國的臺達電泰達電的合作然後再來就是中正大學他們有在做所謂的 T EP 教育部的國際學生蹲點計畫就是來臺灣做實習的這個計畫所以他們也有讓泰國的其他的學生來做這樣的實習所以會整個工學院的半導體的相關的學習都會做這樣的 1個 加入進來的合作那這是中正大學另外就是跟臺大也正在談這樣的 1個 合作臺大的語言中心的中語組他們也有準備開設相關的課程然後像崑山科技大學還有像育達科大臺灣的華語中心有慢慢的開始知道然後也有老師就是譬如說獨立授課的老師就是他自己是私人家教的他也來來跟我們申請然後說他的學生日本的學生很喜歡這一套因為我們知道熊本也有在設場那他們想要有用這個 APP 跟這個教材直接去做練習所以法國也有法國里昂大學也有來也有老師來申請那美國的老師們來申請但就是我們的 FL T M 他們會知道這一套那會使用那我們目前大部分聽到都是非常喜歡非常有這個需求但是唯一 1個 聽到希望我們能夠做稍微改變的是美國的老師有提到說能不能也出一套簡體字的版本簡體字的版本我們可能目前還沒有辦法因為畢竟這個是國家的計畫那所以可能還要再跟長官們討論說簡體字的版本的需求到底有沒有需要我們但是其實因為我們是做成簡報的檔案所以其實美國的老師他其實就是他可以自動轉換一鍵轉換對他可以直接的轉換因為他畢竟不是一整本書一整本書他當然就很難轉換那如果是數位教材其實他可以自動的轉換對其實如果以文字來說就是便於閱讀的話那就可能不同的對象因為在這個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大概都是用繁體為主所以這方面特別 AI 現在也是一鍵轉換就 OK 了只是說大家想到中間還有一些像是有一些是不是機密性的學習或方便與否可是現在以這個時代來講越來越不是門檻對所以這些部分就變成說提出來或者說同意與否反而變成 1個 好像政治立場上的 1個 攻防那就跟學術之間就沒有那麼直接的關聯我們就可以跳過因為真的要為了學習目標的話怎麼樣都可以學得到都可以改變的所以那另外一方面我想說提到中文或者說科技華語那這邊大家想說以往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世界上使用各個不同國家在通用決定還是以英語為主那這個議題我們剛才在前面第1段我們有提過那就想說除了這個華語科技除了在工作上溝通以外它有沒有說最主要的關鍵點在哪裡或者是不是有一些名詞或者做法其實不用華語還真的不好溝通的主要是譬如說工廠裡面半導體公司裡面的學長學姐之那學長學姐你在英文裡面很難找到相對應的英文裡面沒有 1個 學長或學姐這個詞前輩前輩比較偏日文英文好像完全沒有這樣的他們沒有這樣的詞可是我們知道在整個半導體的環境廠區的環境裡面它是需要非常的遵從前面的上1個人它是有1層1層的把關因為它要確保它的製程跟它產出來的東西是由一官一官的人去檢查去核可的所以這個學長學姐之然後還有在是學長學姐帶領學弟學妹去學習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那另外就是我們在講說有關稱呼的時候在美國的職場裡面可能會直接稱呼某某先生或者是直接就叫名字了但是在華人的就是華人文化裡面我們可能會稱呼李經理或是陳董事長或者是就是會有陳組長之類的可能會在溝通上會比較不習慣那這個也是需要去帶領學生去瞭解說為什麼今天我在做這樣的介紹的時候會做這樣的介紹因為我們的教材是從最開始的新人的新生訓練就開始了所以這個設定就是設定是外國的學生包括總共有 4個 國家的學生所以我們不是只有設定美國 4個 國家的學生到臺灣的半導體工廠來做實習它整個的情境是這樣設計的所以學生來這邊做實習他一定會聽到他的臺灣同事介紹說這是某某總經理之類的那這樣聽到之後他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那我可不可以直接叫他David 直接叫他 David 所以這個也是要引導那再來就是譬如說我們要確定說你一定要完全遵守規則就是一定要你的主管說 OK 了你才可以開始下一步那這個跟歐美的教育就比較不一樣歐美的教育是你可以發揮你的創意所以不一定要完全得到所有人的許可那這跟半導體的工廠就不太一樣了所以這個部分也雖然用英文可以解釋這樣的概念但是溝通上怎樣才叫做合宜的講話那這個是從我們對話裡面才比較學得到的所以在這邊我們知道說就發覺說半導體的製程的過程當中有很多是必須非常嚴謹的非常嚴謹就是說嚴謹跟自由當中它當然一定會有一些不同但是不表示嚴謹在某方面就沒有自由而是它很精確比方說用英文 C apt ain 跟 L ie utenant 就是不一樣但他們都叫 Daniel 那你要找哪1個 Daniel 呢你說陳先生你是陳組長陳先生還是陳經理陳先生然後他是哪1個部門的陳先生所以這邊方面就從語言教學裡面再把企業文化或是國畢的文化都把涵蓋在裡面也讓學生可以更加這種就一站夠足一堂課就學習完那種感覺那這很棒總共有 30 課30 課對每一個單元有 3 課所以總共 30 課的從最少的新人新人的進來報到開始到後面的去探討整個的半導體的政策都包括在內所以我們在教材編寫的過程當中很花心思就是必須要把很多不同的元素全部放在一起然後再把它做好分類這個分類是是給完全不瞭解這個文化跟產業文化的人外國的同學去瞭解所以做了很久吧編寫老師其實只有 4位 加上教學顧問 5位 他們 5位 一起做這樣半年的努力這樣不眠不休的把這 30 課做出來然後我們又請了另外1個前緣科技公司前緣科技公司跟我們一起做5支 APP 那這 APP 全部包括教材 30 課全部都是要錄音所以也是請這4位專業老師來做錄音對那當然也有請另外2位專業老師一起錄音因為錄音的工程非常非常的龐大對那所以整個做起來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然後另外我們也把這整套教材帶去 EC FA 就是美國的外語教學的學會的年會 11月 的時候在費城的時候帶去做發表對所以那時候我們也有請我們教學顧問一起去做發表去解釋這一套教材的整個的製作過程跟它的概念大家一聽然後聽完這個簡報然後再問這多久做了做了幾年半年大家一定很驚訝吧OK 好那在這個整個教材我們推廣出去的時候就發現說你剛剛提到了這麼多細節這套教材也是可以下載的嗎是的就是總共 30 課是可以完全自己下載所以其實有很多老師譬如說華語中心的老師他自己 1個 人下載他就可以分享給其他人是所以我們會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收到對但我們也有提到說在這個我們申請的獎學金除了我們可以好像說到美國地區去做科技華語的老師以外有很多像我們自己去學習或者說我們在其他方面的教授也是可以透過 F ul bright 的學術交流基金會是的對那尤其像很多的孩子應該說大學畢業生已經是成人馬上進入社會可是從歐美到臺灣現在我們都會有 1個 g ap year 的概念是的我念了一輩子書好不容易從小學念到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我是不是有1年的時間讓我體驗一下生活對那很多人選擇度假打工或很多人選擇就是直接放空就逛個 1年 但是我發覺說你們也有提供獎學金對我們其實很鼓勵學生就是應屆畢業生或者是對語言教學有興趣的其實不一定要對語言教學非常非常有熱忱也不一定說要把這個當作是將來唯一的職涯發展只要你大學畢業你想要透過這樣 1個 計畫去獲得更多的國際經驗尤其是國際職場的經驗我覺得這個我們的 FL TA 計畫是非常適合的因為你不用花自己很多的成本因為它是 1個 全額獎助金所以你有很大的容錯的 1個 空間你可以到美國的這個國際職場去理解因為你是去當助教所以它基本上就像是一份工作了你有那麼多的主管你要參與整個系務會議要參與整個的教學會議所以你可以從年輕的人可以從這個職場裡面去學習到說我怎樣才能做好 1個 好的受僱者將來你的職涯發展是全球了在美國這邊學到的部分你是可以應用在全球不是只有在臺灣找工作那我們提供的像機票往返還有就是生活費那住宿呢食宿還有簽證跟保險OK 去搜尋學術交流基金會那今天我們真的非常感謝L isa 在我們 1 小時時間之內我們就全方位的把整個program 都介紹給大家也歡迎大家可以直接上網學術交流基金會我們去搜尋我們所需要的資源謝謝大家謝謝我是易大華今天也特別謝謝林智麗計畫長 L isa 我們下次再會本節目由教育部提供最詳盡的政策解說都在教育開講",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半導體","教育部","總統","學術交流基金會","科技華語","交流基金會","中正大學","美國國務院","學術交流","學術教育基金會"],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bd55b4bad44000221e5193",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一)",guests:[{name:"王玫",unit:"東南科技大學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王玫老師開設與美學相關之通識課程,不僅將其自身對美的感動充分體現於所開課程中,並發展出獨特的美學與美感導引方法。王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訪社區,進行實地踏查與五感體驗,經由靈活的作業設計,例如引導學生以文字來描述現象和以繪畫來陳述心得,不但讓學生對於學習有感,還拓展了學生視野,對在地文化開始有所認識,與此同時,甚至發展出各種行動方案以協助社區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學生普遍感受到王老師的優雅與熱情,修習其課程之後,對通識教育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變,並願意繼續投入「深坑學」。
\n',date:1743955200,pictures:[{id:"67bd56b5611bf2000ae3080c",cover:!1,description:"東南科技大學 王玫教授(左)"}],flash:{title:"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introduction:'王玫老師開設與美學相關之通識課程,不僅將其自身對美的感動充分體現於所開課程中,並發展出獨特的美學與美感導引方法。王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訪社區,進行實地踏查與五感體驗,經由靈活的作業設計,例如引導學生以文字來描述現象和以繪畫來陳述心得,不但讓學生對於學習有感,還拓展了學生視野,對在地文化開始有所認識,與此同時,甚至發展出各種行動方案以協助社區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學生普遍感受到王老師的優雅與熱情,修習其課程之後,對通識教育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變,並願意繼續投入「深坑學」。
\n',cover:"67bd5824611bf2000ae3088c"},keywords:["傑出通識教育"],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f3be61fbcfa30022d1b40f",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cfdaabd3b87900225d1093",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4023900,end:17440272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f3bebe25e8a1000a0e4d02",key:"f65ba77230721f604ef8a20eac70c5e6",duration:3300.0030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cfdaabd3b87900225d1093",originalname:"67cfdaabd3b87900225d1093-1-20250407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07 20:02:06",dir:"2025/04",size:53413036,mimetype:"video/mp4",name:"f65ba77230721f604ef8a20eac70c5e6.mp4"},channel:{_id:"67f3be5d25e8a1000a0e4cc3",key:"5b756517054762a2de5c8f6bfadcc342",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cfdaabd3b87900225d1093",originalname:"67cfdaabd3b87900225d1093-1-20250407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07 20:00:29",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5b756517054762a2de5c8f6bfadcc342.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4027233,updatedAt:1744027294,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0461492,updatedAt:1748213985,stt:{transcriptId:"a10a7d26-2f4f-4066-b928-e5956c10dea3",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講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點 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那麼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要和大家介紹1位 老師我們知道說這個我們在讀書過程中如果現在大家畢業多年那閉上你的眼睛張開眼睛也沒有關係回想一下曾經在你求學過程中讓你非常難忘的 1位 老師或者到現在你還記得他在課堂上跟你講過一句你覺得非常受用的話那我相信對於這位老師絕對是這個他的教學他的行儀這會印象非常深刻會覺得他真的是跟大家來探討也談一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怎麼樣給同學幫助當然我們在今天介紹老師是獲得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郝老師為您介紹是東南科技大學的王梅教授你好王教授好我們知道說你在學校裡面其實通識教育這方面是幾乎等於說讓同學獲取好的知識但沒有門檻大家都可以來修那你只有很好的課才會被放在通識非常有價值所以在這過程裡面我也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王梅教授其實他得獎無數在近年來像是全校學術研究績優獎全校榮晟教學績優獎優等獎還有全校評鑑績優教師那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大學教師優良創新課程及教學競賽的佳作也在國立金門大學創新創業團隊企劃競賽創新企劃獎後面還有很多獎項那我們想說想請教王老師為什麼你可以得這麼多獎首先好像你要做很多事是其實這應該從很久以前的那個1個1個 機緣開始就是在 96 97年 的時候那時候其實學校開始需要去進修那我那時候其實想我是不是該回去學校因為我們五專到科技大到學院到科技大學那很多老師都回去念書補 1個 博士那在那個氛圍之下我們剛生小孩然後小孩剛生小孩對要照顧小孩子該去念書所以其實有一些就是有一些趨勢那時候我就決定用論文升等那論文升等我需要有一些資源所以我就想說我也許可以從申請教育部教育部的計劃然後得到計劃得到資源之後然後來寫著作然後慢慢升等所以就在 97年 的時候那我就申請了 1個 教育部的優通計劃那就過了那給我 1個 很大的1個 這個這個很開心的 1個 機會對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開始接計劃那一路就開始看教育部有什麼計劃我就接就寫什麼計劃就有很大的 1個 期許跟目標所以我就是很鞭策自己做計劃然後認真執行然後寫成果報告然後發表論文然後累積篇數然後提升等所以這一路上就後來就是從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然後到教授所以其實這樣十45年朝著 1個 目標就悶著頭這樣一直往前走其實有時候發現我們在做 1件事情 的時候我們站在門外看會覺得說事情很累要做哪些哪些觀察很多但是唯有從開始捲起袖子做的那一刻開始才會發現說你真的一切事情就只要開始做你就會進入 1個 系統然後一步一腳印也發覺說當你進入這好像是 1個 海洋裡面洋流一樣你跟上這個洋流之後你感覺自己沒有在出力也可以跑很快但是其實外面看到你你是拚命在飛跑但是那種感覺就是真的盡心盡力而且實做是很重要的其實也是具體呈現教育部有多元升等的像這樣的管道其實在那個時候還不流行多元升等但是我就是想說這也許是 1個 好的方向因為我其實從小學的時候寫我的志願我就是希望當老師就從來沒有改變過其實教學對我來說我就是覺得是很享受那個過程的那如果能夠順便的把它變成1個 固定論文的發表然後累積那個篇數然後最後能夠達到 1個 在學術上的 1個 我覺得人生裡面還滿重要的目標我覺得這個是多元功效然後目標一致是當然我們也聽到我們教授他是非常謙虛那我們也知道說要做這些事情要真的像你剛才說的做很多取捨是你做這麼多事不是你去做就可以的你要有時間所以要花很多的時間同時要兼顧教學然後另外還有家庭所以在家裡面你看這個 baby 剛出生你一定要有1位神隊友是所以在整個工作家庭生活還有自我的突破學習跟成長同時發生那時間管理當然是很重要不過我在這邊我更要跟大家來先做 1個 前提條跟說明就是老師獲得通識教育教師獎這真的是很不容易全臺灣有多少所大學多少老師來參加評選那所以開的課程我們也讓大家知道老師開的跟美學都很有關係像是在 11 2 學年度因為我們現在是11 3 我們就往前來看1年 11 3 學年度就開了 2個 學期都有開這個在地美學感知與體驗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以及這個在地文創企劃與設計還有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所以這些都跟美學很有關係也跟在地有關係另外在 11年 有開這個環境美學在地文創企劃與設計還有在之前有開過這個有關生活美學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藝術與美學西洋藝術欣賞工藝美學還有食農美學所以都跟美學相關是因為其實我本身沒有藝術或美學的背景如果硬要扯的話我國中的時候念過 1個 美術班但是其實我的實作能力真的是不怎麼樣所以後來其實也沒有再往藝術這1條路發展我很多同學後來就是考藝術系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我就念了一般高中然後念大學所以其實我的背景是念歷史然後後來研究所念的是教育所以其實我原本在通識裡面一直就是教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中國通識臺灣史這1類的那我的個性就是覺得這個課每天上一樣的就覺得沒有趣味那後來呢因為我很喜歡旅行然後就有一些機會然後開始去義大利法國日本土耳其德國這些地方去旅行我就覺得也許在通識可以來開一些相關的一些課程可以把我在歐美國家看到的一些建築藝術整理一下所以我就開了 1個 歐美旅遊藝術好實用喔我常常覺得義大利是去歐洲的1個 入門款因為它其實包括古希臘羅馬然後中世紀哥德師教堂文藝復興巴洛克全部都可以看得到所以之後我就回來就整理了這些資料然後就開始邊準備邊開然後其實我就覺得很有意思所以陸陸續續我就開相關的藝術欣賞那其實我對藝術的入門還要感激 1個 我大學 4年級 的時候的 1位 老師因為我念歷史那時候早早就修完課都滿足了那我就想說要修什麼課呢我就修了一堂西洋藝術欣賞那這個老師他教的就是印象派那雖然我念過那個從末內印象日出開始對念過 1個 美術班可是其實我現在回頭看我們臺灣的教育在美術班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的訓練其實對欣賞對欣賞的那個部分是完全沒有顧到的所以我就在那一堂課裡面我開始認識了木內以前是還沒有 Go ogle 這些東西的所以我要看到這些畫冊的要去圖書館那買的話這種好厚重而且非常昂貴新裝的好貴對所以其實那時候上課我就覺得這個印象派怎麼這麼讓我著迷所以從此以後我就開始踏進了藝術的這個 1個 門檻老師為我開了 1扇 窗所以我始終這個堅持著這樣的 1個 想法在這所有開課跟通識美學有關的課程裡面我都秉持著這樣的 1個 精神就是這個初衷就是我也要讓我的學生感覺到藝術在這一堂課裡面開了 1扇 窗所以其實後來我接著後來到不管是旅行或者是我到美國念書的時候我到了那個一些美國的美術館比如說大都會美術館芝加哥美術館或者是那個法國的奧賽美術館當下就是你看到了真機你會覺得這個真機好像是從我的畫冊裡面跳出來在我的眼前我有1種久久捨不得離開的那個感覺那我當時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只覺得看到雷諾瓦彈鋼琴的女孩這個這麼近的在我眼前這樣看到其實後來我在美學開始從事一些研究找一些文獻的時候原來這個就叫做美感經驗所以其實這個美感經驗我覺得就是我一直很想要去帶給我的學生美感經驗其實就是當我看到1個 對象物我深深的被它吸引著迷然後我的當下是放空的是專注的是抽空的是自由的是無私的沒有任何的目的的就是完全專注在彼此的那個物我之間的專注跟交流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很多的事情就是喝1杯 咖啡那個當下也許只有一秒鐘我早上起來沖泡了 1杯 咖啡然後聞著咖啡香然後喝下的那個當下很享受的那個時刻那其實就是 1種 美感經驗是那個經驗是 ex per ience 那個經驗當然有時候大家講說有時候在午夜夢迴或者你工作1天 要有點 me time 然後自我對話或是如何但是自由的對話還是也許是你心中想的事也許是白天發生的事或明天要做什麼事或者你現在自我放空可是這跟美感經驗最大差別是說你的對象1杯 咖啡 1杯 茶那種當下的那種對應出來的那種經驗的感覺你要提到的 1個 形容詞特別引人入勝是無私這件事情有時候你看到 1個 人覺得哇另外1種經驗那可能你會想說我想認識他可是那種無私的感覺是完全抽離所有現實是所以當 1位 老師在上課可以傳授你這種非常難得的經驗跟體會而且可以旁增薄影再加上這位老師他也感謝他的老師你就知道說在上這堂課是多麼的開心跟充實那我們今天訪問的特別來賓是東南科技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的教授王美王老師那王老師他教授的課程美學為主相關延伸到我們旅遊啊生活啊這一方面他也講無數我們透過這次也透過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認識了王老師今天也讓大家一起來瞭解他的所學跟他所教授的課程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再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當然歡迎您繼續鎖定我們的頻道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今天在節目裡面我們特別為您專訪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得主東南科技大學的王美王教授王美老師好您好剛剛提到說在教學的經驗裡面我們傳授很多像是美學教育而且是身體力行到國外去看到所見所聞特別是很多是本來在臺灣就有學到或看過或喜歡的畫作看到真機的那一份感動但那種看到的這種感動那怎麼樣把它傳承給同學或是說讓同學也有相同或是說營造相關的經驗我相信這可能也是另外1個授課重點是後來開始申請計畫就開始需要把這些東西畫作一些有系統的東西所以其實我就在我的我滿喜歡寫計畫的所以因為它可以讓我去統整然後讓學生在活動裡面可以有一些參與所以我記得我那時候提了 1個 計畫就是用西洋境界藝術欣賞就是讓我受惠的那一門課但我的時間就拉從文藝復興到近代這樣 500年的 時間然後就把許多的藝術家彙整起來比如說有一些藝術家他們是自殺死亡的比如說包括半古然後有許多藝術家他們其實是有一些比如說你看昂紀羅可能被隱喻為是同志所以我就把這些東西變成一些議題性的然後透過這些藝術家的認識然後把這些議題做 1個 這個編排然後讓學生透過藝術來討論這些議題那我覺得就是這樣的 1個 方式其實可以讓學生覺得不是學一些很無聊的一些很枯燥的藝術作品不是用背出來的對這些藝術家的生平經歷然後去思考一下這些議題對就是現在大家在談論的議題那我們介紹的是這個古代的人物新古典從大概 14 一直到現在完全不同的時空背景可是我們可以探討同樣 1個 議題那他就必須要去先了解他去認識他他的對象是誰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被誤會還是如何是所以真的要認識梵谷的內心其實就是 1個 探索他畫作非常直接的途徑沒錯就是他能夠透過去了解他的一些生命的歷程然後他可能會有一些自己的發現OK 那順便也談一下那個同學的上課的情形或分享或反饋就是說當我們給他 1個 像這樣子的 1個 題目設定那同學他們怎麼樣在課堂上去學到或是會精進自己對於美感的認知就其實學生我通常就是喜歡用小組分組討論的方式那我就會事先擬定一些題目然後呢在我上完之後然後讓他們用小組拆解的方式一組一組的去做一些分享對然後讓他們能夠在小組裡面因為其實臺灣的學生就是比較不喜歡公開上臺講話的其實我在整個同事的課程裡面我前面時期比較教的就是這種精緻藝術就是類似這些大師們的一些作品慢慢慢慢後來我就其實覺得也許生活美學這樣的議題更容易讓大家很貼近他們自己然後不會覺得那種 Fine Art 是有 1個 距離的所以後來我陸陸續續就開設了一些茶藝美學然後跟地方做一些一些結合讓他們可以透過服務學習然後走出校園然後讓他們去跟社區直接做連結然後讓他們去跟社區直接做連結那那個感動我覺得會更深刻因為我其實覺得藝術或美學這個東西不是紙上談兵就像我一定要到了美術館看到了真機我才會有感動所以當我的學生只有坐在教室裡面聽課所以當我的學生只有坐在教室裡面聽課我覺得那個效果是沒有那麼OK 的所以後來我開了一些茶藝美學食農美學那那個階段我就開始設計了很多服務學習的課程那我後來跟深坑國小做 1個 大手牽小手就是有1段時間長期的合作譬如說因為我覺得讓大家能夠認識在地美學的方法就是因為深坑國小的小朋友都是深坑人其實未必對深坑有很多的了解真的是所以我就帶著我的學生去認識譬如說深坑的山上有很多的土腳厝然後深坑其實還有保留很多茶農他們還在做茶那深坑有很多的這個步道那其實有很多有形無形的資產是被保存的但是卻被忽略的所以我開始先從茶因為深坑其實是臺灣最早茶進來的 1個 原鄉最早臺灣茶進來就是在深坑福建人渡海到臺灣在深坑種茶來的時候從三芝然後到深坑其實就是帶著茶苗然後在這裡在山上種茶那我那時候其實在深坑已經教出 20年 了我從來都不知道深坑的茶種在哪裡所以當我開始想要投入茶藝美學這類的課程的時候我自己就先上山去跟地方做接觸真的是校學相長然後你才發現這裡真的其實就是1個 無盡常的寶藏然後在地的農民農友就很親切很熱情然後所以我們帶著學生去茶農家然後讓他們親自去體驗這個什麼時候去採茶怎麼做茶做茶然後做好的他們自己做好的茶再讓茶農教他們怎麼泡茶然後他們再泡茶去做 1個 小組的比賽然後老師啊或者是農友當做評審那學生泡好了茶以後再把他們這些泡茶或對茶的認識帶到小學去介紹給小朋友當我的學生是老師的時候他們要準備教案所以我覺得這樣的 1個 服務學習就是後來我這個在課程上很常用的 1種 模式OK 我們稍後回來我們有 3件事情 一定要請教王教授第1件事情就是你看老師教課獲獎無數而且這個同學反應也非常熱烈都有收穫那第1個就是教案怎麼寫可以幫助很多想要在我們教學現有教學情況底下再精進的老師我們開始思考怎麼做那第2件事情就是同學在上這堂課的時候我們知道說學長學姐會跟他說這堂課很好喔很好過嗎不是你會玩才會過大家要進出可是同學上課的時候我們是兩學分課如果兩學分課平常大概都是每週 2 小時可是我們要進出學校的話那可以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來思考我們都看過茶藝大師怎麼泡茶可是茶農泡茶不簡單他會去跟人家拚金牌獎的一等獎那有沒有特別的泡茶方式那這我相信對所有的聽眾朋友都會有幫助這3件事情我們先來談教育電臺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麻吉同學會的會長唐妮大家可以叫我妮姐姐每個禮拜四禮拜五晚上的 9點 歡迎所有的麻吉朋友加入麻吉同學會讓妮姐姐陪伴你一同成長一起學會你還記得去年 4月20號 性別平等教育日那天我們有去看展覽嗎記得啊有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4月19號 到 5月11號 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樓 哇沒錯手作活動帶領大家探討性別議題那我們趕快揪朋友去看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欸妹妹啊你看看到有專家在教投資說會報明牌還保證會賺錢很多人賺到錢耶爸那些都是詐騙的魔術千萬不要相信要記得不要聽保證賺錢的消息不要加入不認識的群組投資要找合法的管道而且要小心又要小心喔以上廣告由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提供愛教育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繼續鎖定國立教育館的那臺收聽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那今天在節目裡面我們特別專訪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得獎人東南科技大學的教授王美王教授王教授好我們剛剛談到說你的美學教育方面那我們有設計各個不同的跟美學相關的課程做而言不如起而行尤其同學用說的他雖然有看到資料現在有看到很多這個影印的圖片或影片可是還是不及親身經歷沒錯所以文化就把這個美學教育轉化成這個食農教育食農美學相關剛剛有提到說帶同學到這個深坑附近茶農去拜訪那我們用的計畫也是教育部計畫嗎是所以很感謝教育部提供我這麼多的資源那如果說要申請這樣的計畫的話是直接因為他不會訂出來課名他說有像大概用 US R 大學社會責任或其他的一些服務性的計畫那以跟茶農來交流的這個課程來說那我們怎麼樣來提這個課程我做過幾個計畫我都覺得是我自己覺得在這個教書的生涯裡面是讓我自己都很感動的事情我記得我提過 1個 新茶運動的復興因為其實我們的學生聽到茶都覺得就是老摳摳就是老人喝的老人茶那怎麼樣讓學生能夠想要去認識茶所以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就 1個 教師社群集結起來以茶藝文化復興做主題所以我們就是包括我自己開的茶藝美學然後還有試射系的他們就帶著學生做茶屋的設計然後試驗設計系對就帶著他們做一些茶具的研發然後樹梅系的就開始去老師帶著他們去搜尋搜集以前的茶的包割去做改編數位媒體嗎數位媒體系的然後修管系的就是他們就設計茶的一些那個步道的遊程然後餐旅系的他們就開始做茶實茶實的研發所以其實整個那當時應該是我們執行這個計畫有 10幾個 老師在這個課群裡面我們大家一起把茶這件事情就是營造成 1個 我覺得是 1個 很棒的1個 集體的教師社群帶著學生去做的經驗那到後來我們更想到 1個 很棒的就是迎接新生跟茶有關的1個 活動就是封茶把茶封起來封茶是製茶的過程當中不是因為其實它是在過去以前在南部臺灣那個農民種茶然後有些茶喝不完那浪費了所以他們就把茶封藏起來那過了很多年之後要喝再去烘它所以其實有些茶是被用罐子封藏起來的那所以我們就用這個概念封茶然後讓學生就有一點像那個時空膠囊的概念那我們大一的新生進來我們就讓他們集體去做封茶封藏青春封茶這樣的 1個 活動然後就先介紹讓他們知道我們深坑跟茶其實有這樣的1個 歷史的連結然後讓他們去體驗喝茶的感覺然後我們就整個 1000多個 學生分早上跟下午然後帶著他們然後事前讓他們書寫他們對這4年對大學的期許然後再用小的玻璃罐裝然後裝進去用毛筆書寫他的一些對自己未來的願望願景然後用紅紙然後封起來然後在大型的那個迎新活動的時候老師跟學生之間有這樣的 1個 互動4年 之後再把這些放在老師辦公室他們封藏的茶拿起來拆開他們是不是有在大一的時候許的願望有實現那這個活動我們連續辦了 4年 我覺得其實是滿有滿有意義的對很感動在那個打開對也會想說來看看這個 4年 之後我有沒有做到或者到 4年 打開之後還有另外1種感動對大一的時候就吐吐呆呆到了大四可能比較成熟一點了然後回想這4年所有的點點滴滴然後透過這個小罐子的封藏他可以帶回家做永遠的珍藏然後有 1個 玻璃小罐子然後有 1個 書寫的那個而且我沒有特別用毛筆讓他有1種儀式感然後再用繩子這樣把它綁起來真的而且是獨有是沒錯絕對碰不到第2瓶一模一樣的那這個茶在 4年 過程當中放在哪裡呢放在老師的那邊老師幫他們收藏著茶一般來講好像有時候它沒有年限的它是可以喝的但有時候我們去買到茶的時候使用日期有1個好像有個年限那事實上怎麼樣看這個問題呢通常就是茶如果喝不完大部分就是這樣子封藏起來那那個只要想要再喝的時候因為它會潮溼所以其實就是透過電鍋或是有一些特別的器具再去烘烤它把它烘乾電鍋的話就不要加水了直接乾烘會有一些特殊的那個專門蒸茶的一些器具是所以有的老茶大家覺得說特別珍貴所以這方面茶有時候看到那個外包裝說好像有打個日期幾年幾月幾號那大家就知道說只要你保存的好然後再拿出來之後要喝再檢查一下其實就像酒一樣很多東西其實就是越純越香因為年份有年代有歷史的時候你喝起來反而會有另外1種新進的感覺OK 我們在設計整個茶的課程還有全校來做這個蜂茶活動所以後來其實我還有 1個 課程我其實也是覺得還滿有意思的就是我們通識課程的這個班那他們大部分的背景是休館餐旅的那我們也是讓他們做 1個 系列的活動就是他們就是去體驗茶種茶這件事情然後一早 9點鐘 就是上山然後這個茶農帶著他們去採茶因為其實採茶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可以採天氣要好然後採是一星二葉然後就真的一星二葉是那是不是就屬於等級比較好的茶其實通常所有的茶就大部分都是要採上面的也有一星三葉的也就是採上面的嫩茶然後採完茶之後接著可能要靜置然後還要揉捏對然後炒晶其實它的工序是很繁複的那做茶其實也很辛苦它可能幾乎要兩3天是不能睡覺的因為它在那個靜置跟揉捏然後那個每2個小時可能要去翻動它攪動它那但是我們的課程的安排不可能讓學生在那邊兩3天所以我們就大概從早上 9點 到晚上 9點 這一整天讓他們那後續的農友會幫我們做好那接著他們做好自己親手採的茶做的茶之後農友就會再來讓他們泡茶那接著呢我們又設計因為其實深坑有四寶就是茶葉然後黑豬肉綠竹筍和豆腐那我們就讓學生用在地的這4個元素去準備 1個 茶宴然後要辦桌所以他們就必須要先去設計菜單然後設計然後再跟我們請了餐旅系的老師協助他們試做那最後他們要去賣票我們會在我們那時候就在深坑老街的集順廟前面辦桌老街中間那個廟對然後他們有分成四組那他們就要 P K 所以他們有的人做中式的有做西式的每組一桌然後他們就要到處去賣票能夠把票賣出去他們才能夠有成本賣給老師嗎賣給老師或者是他們認識的人或者是他們其實賣不掉的時候就拜託老師買一下買一下或者是賣給農會的那其實就是大家就是都基於鼓勵學生的心態其實老師們也很願意來參加這課程好鮮活接地氣還不只接一邊的地氣然後我們其實就會覺得這個是1個 東西文化的碰撞因為他們竟然也有設計西餐像我指導的那一組學生他們就是做這個黑豬肉三明治所以把黑豬肉用三明治的方式去呈現然後這個豆腐做成的是前菜然後綠竹筍做成的一些擺飾所以其實他們就是盡可能的把深坑的一些特產融在他們的餐桌設計裡面他們還要自己分組有的是做廚藝組所以其實那1次的活動在我的教學生涯裡面我就是覺得我自己都非常的感動是可以看到這個同學從課堂上第一堂課坐在教室裡面的學生現在同學有的時候上課還不見得抬頭但到後來就整個就融入然後進出在這個茶園在這個我們辦桌的這個這個席間後來看到了就是我覺得老師最感動的就是看到他們臉上刺青的深情是其實我覺得對學生來說能夠親身去參與他就才會有感覺有感覺就是他就會想要探究一些裡面的內容是就少子化這件事情會衝擊到臺灣的大學數量非常多以我們的單位面積來看一半多所大學所以那重點是怎麼樣能夠讓同學進來以後還不算他會轉學當同學有向心力會覺得真的學到東西要在於說他有沒有感受到老師給他的感動其實老師看到同學就覺得很感動同學看到老師設計課程他也很有感所以像這樣子的課程我相信同學每一位只要經歷過都會覺得畢生難忘應該說這一班有四桌總共多少人大概一桌可能就是 10位 同學所以大概這個班上就 40位 同學40位 同學像你有跟其他老師共同來經營這個課程我們有一些教師社群是早上 9點 到晚上 9點 大家還這麼熱血老師也參與很多老師一定要親自下去跟著他們一起課程分配尤其我們現在是 16 到18週 那這個學生怎麼樣來讓每一個禮拜只有 2 小時的課程他可以這麼靈活的做時間運用這個可能就是要跟別的老師去喬時間了這老師個人的魅力跟人際關係考驗因為其實我們要出去做這樣的活動也是只有 1次2次 所以其實就是跟其他老師做一些時間的那個喬一喬會不會用到假日時間有的時候會那就要考驗學生的想像力沒錯我教書的那個經驗裡面我是真的遇到過假日要找學生出去辦活動學生有一些很強烈的反應因為我們深坑就是每一年都有 1個 採地瓜捐愛心的活動那我們山上就是有1位蔡班長茶葉產校班的班長他就很熱心每一年就是大概56月 就是種地瓜然後到了 10月11月 的時候就去採地瓜然後採了地瓜以後就大家認很多深坑的人會認養然後再把這個錢捐作各種公益團體那這個活動其實就還蠻有意義的所以我每年就會帶著學生去參加這個活動那我有1年教了 1個 班然後我就說因為這種活動一定就是禮拜6禮拜天辦然後我就跟他們說這個禮拜六我們某1個禮拜六我們要上山去做採地瓜學生反應就很激烈就說我們要打工我們沒辦法去結果那1天那個班級的人都沒有來那這也讓我思考到我不是只有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我為了你們好去讓你們做體驗其實我也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他們確實禮拜6禮拜天可能是他們打工的時間所以後來我就覺得我是不是應該做一些調整那不要硬要規定說學生一定要來那我後來就想因為我們後來學校其實很多學校都有規定服務學習的那個必修分學分那我就開始那個在 1年級 我教的班級裡面我就跟他們他們在修我的課的時候或者有的沒有修我的課的我就跟導師釋放這個訊息我們這個學期有 1個 採地瓜捐愛心的活動那如果他們願意來參與的話我們就給他們服務學習的認證是是是經過這樣的調整以後我就覺得我不用強迫他們他們就自己來了自己調時間他只要來採個地瓜那個就可以得到服務學習的學分就很划算所以後來其實就是我的意思就是說很多事情我們其實不是只有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當我們從另外1個角度去做一些調整的時候其實是雙贏真的有時候我們的老師教課的時候直接是很快但是有時候要達到效果要用智慧對其實老師是很受傷的轉念想一下也許有些同學覺得說他很想來但是他打工不能來他就比較激烈的反應不過真的如果說他真的不喜歡或不看重這門課他就根本不來就好了對不對所以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說做 1件事情 要做到好所以在整個經歷的過程當中王美教授在很多學生的反駁或是說在社區的一些反應上面你會不斷的去修去調然後越做越好然後做到最好的時候就轉個方向是另外再有更多的不同的資源再進來其實這是很棒的 1個 教學過程是那你剛才也提到說要許多老師一起來合作或者備課共備這些老師互相借課那我相信這些方面也是平常時候大家都是互相協助那有些老師可能也要跟你借課的時候對不對我們來做怎麼樣調整那最重要的重點是透過節目跟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還有同學跟家長來分享就是現在的教學真的越來越靈活那這個靈活就是一定要讓同學能夠真正感受到他現學就現有用他在大家自己心靈陶養或者是他可以跟別人分享那我們今天特別訪問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的得主是東南科技大學的王梅教授我們休息一下王教授要教大家怎麼樣有這個冠軍茶的泡法在在地深坑的包種茶蜜香紅茶要怎麼泡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我們這一集時間過得非常快馬上就到了最後 1個 階段那今天我們介紹的是王梅老師他開設與美學相關的通識教育課程不僅把自己自身對於美感的這個感動充分體現在所開課程裡面而且還發展出來獨特的美學與美感導引方式那這些部分當然大家聽到深坑這個地名會想到深坑的老街可是深坑何止老街我們有好多這個文化傳承茶藝風土人情剛才談的這些王老師的種種的好都不是我說的是這次評審委員的推薦所以能夠獲得評審委員青睞而且這麼樣發生的一些推薦王老師真的是做了好多事情所以我們在這邊先給所有聽眾朋友1個 生活上的收穫我們也上點這個生活美學課程你剛剛提到說泡茶這件事情那大家都好像自己有泡茶經驗或是看過這個茶藝師怎麼泡茶規矩很多但是怎麼樣能夠泡出來怎麼做好茶好像茶農他們自己有自己獨到的方法是不是其實泡茶沒有一定的什麼規定真的就是每個人有自己做茶那喝茶這件事情我其實就是覺得就是隨性然後享受那個當下其實就是很棒的那我其實最近這幾個學期我一直就是用茶類似這樣的東西做五感開發的 1個 工具茶飲它其實就是我們的感官知覺能夠全部張開 1個 最好的 1個 活動那所以我其實那個在感官知覺的這個部分我自己引導的方式就是設計了 1個 色形質色澤形質跟質地形形字形構形狀線面那還有氣味生氣息味道跟聲音聲音也很重要對就是我常常用這個口訣去帶領我的學生其實不是只有喝茶所有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色形質氣味生這幾個方向去做生活美感感官知覺開發的體驗那所以像喝茶那個茶湯我們會觀察的顏色然後聞茶的氣味然後茶器的形質那還有喝進去的 1種 口感然後泡茶滴漏的聲音如果從這不同的地方去角度去切入的時候會帶給你 1種 就是感官知覺全面的張開那我們的感官知覺其實是同時一起打開的不是只有聽或看那所以當泡茶我們就是會讓學生學習布置 1個 茶席認識茶的器具然後整個流程然後讓學生從那個當中從這個色澤質地那譬如說我們喝的包種茶跟蜜香紅它的那個香氣口感就完全不一樣那有時候泡茶有些人覺得說那個時間其實蠻重要的如果泡不夠時間不夠可能那個水的味道太重如果超過那個時間那可能又覺得有點苦澀而且每一泡好像茶葉它所釋放出來的時間你要到剛好你的色形至這個氣味深深就差不多前面的幾樣會覺得好像過於不急有沒有一些方法或原則其實我也不是什麼泡茶專家但是其實平常我自己在泡茶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是時間的拿捏不是會那麼準確那我通常就是第一泡也許 50秒 60秒 那到了那個第二泡的時候我就會把它就是 2個 兩泡放在一起去中和一下也是一樣 560秒 嗎對所以可能第一泡就是差不多看茶覺得有的是重烘焙重烘焙或輕烘焙的時間其實都不太一定但是其實我覺得不用拘泥很多的細節自己有過經驗之後你會慢慢去拿捏屬於你自己喜歡的口音美學它就是 1種 很主觀的東西我自己 OK 就 OK 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我覺得就是這個隨著自己的喜好感覺然後多試幾次覺得自己覺得 OK 了就 OK 了是主要是生活當中王教授也推薦大家起碼今天有第一步你先去做這件事情然後之後我們就隨心所欲那隨遇也是你自己的喜好你覺得這一泡覺得這個味道很好你就記得大概差不多的方式怎麼泡那當然影響這個變數有很多包含時間水溫所以可能都會多多少少些微的影響那咖啡呢咖啡也是你很喜歡的咖啡對假如在家裡早上時間夠充裕的話我一定會用手就是現在比較懶惰沒有用手摸我有機器摸豆但我覺得那就是那個磨豆機的那個聲音就讓人其實覺得是很療癒很放鬆的然後我有 1個 那個人家送的給我的 1個 陶做的1個 滴漏的那磨好的咖啡然後再把它那個滯入那個上面然後現場煮滾熱的用我的法郎壺煮開水然後手沖那就是其實那個整個咖啡香就讓你覺得今天已經甦醒了那所以其實這一樣是可以用它的色行質氣衛生這個感官知覺的方式去整個去體驗是發覺說生活呢我們看似這個 1天 24 小時扣除睡眠吃飯其他時間我們怎麼樣運用但是我們也知道說在生活當中你加入很多的一些元素美感跟層次你會發覺說活得好像真的會不一樣就自己可以設定就像我們上課也是每天就要規劃幾堂課如果說都是 1天 就上課 8 小時沒有上到這個幾分鐘大家就睡著了那我們在美感教育生活體驗方面王梅教授特別在這個東南科技大學有開設相關的課程而且真的從自己開始就觸類旁通包含讓同學有這樣子的能力那我們在今天最後一點時間我們是不是請王老師再跟大家來提示一下因為你每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好像馬上要到下個階段了所以你在規劃通識教育的未來在想法或心法上面有沒有哪些的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實我的想法隨時都是跳躍的然後可能今天就突然有 1個 想法然後我就會去付諸去執行像上學期我有 1個 進修部的一群學生進修部的學生年紀稍微大一點他們是可以喝酒了那他們就說老師我們那個學期末要來辦派對那我就覺得辦 1個 派對然後OK 啊但是呢從派對裡面一定要有學習到東西所以我就突發奇想那那個 12月 那個聖誕節附近我們就來辦 1個 熱紅酒派對好了所以我就開始準備然後我就那個上網去查熱紅酒到底要那個怎麼做有一些那個什麼東西然後我就買了那個香料然後買了那個那個不用很好的葡萄酒然後切了很多的那個蘋果和柳橙的片水果片然後訂了 1個 很大的耶誕蛋糕那個名字我有點記不起來因為那是義大利傳統在聖誕節要吃的 1個 蛋糕然後我讓同學每個人也自己準備東西然後那個帶著那個一籮筐的東西就開始現場去煮這個熱紅酒那其實我就覺得很多時候都是 1個 想法進來然後學生 1個 建議然後我就很熱情的去準備這一籮筐的東西然後去布置去擺設那當下那1天我們所有的人就大家都喝得有一點委屈然後那個香氣逼人然後又我切了很多的那個水果片所以那個整個紅酒的味道那大家喝的那個都臉都紅紅的那我覺得就是很多時候那種隨意來的 1個 想法那我會很認真的把它看待1件事情 那這件事情我就會覺得在這個活動裡面一定要有學習讓大家是有收穫的那知情合一非常重要對然後跟同學之間像師生之間有很強烈的情感連結跟互信所以我只要提出來老師就認真對待那老師提出來的學生也是就是認真學習所以真的通識教育在我們看來好像在各系所在獨立的情況底下我們看起來好像通識教育就是比較無關緊要但是整體我們來看待對於整個人生的鋪陳其實在大學裡面你上過一堂好的通識教育課你會發覺說受用無窮有益一生我們今天再次謝謝這次獲得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的王美王教授謝謝您也感謝大家收聽教育開講我們下次再會拜拜",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美感經驗","教育部","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教師獎","李大華","科技大學","感官知覺","深坑國小","愛教育電臺"],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cfdae1d3b87900225d10c5",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與美感經驗共舞 —孩子的 100種語言",guests:[{name:"林玫君",unit:"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教授",title:"N",email:"",notified:!1},{name:"林彣娉",unit:"臺 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教師",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幼兒時期是美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出生到七歲 幼兒 的感官知覺正處於特別敏銳的時刻,且充滿著想像力與活力,而這也正是美感經驗的吸收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透過各種感官知覺,幼兒主動與周遭的自然人文環境互動 ,體驗箇中的微妙感受,並累積自己的美感經驗。同時幼兒也會運用「視覺圖像」、「哼唱節奏」、「音樂韻律」、「肢體動作」及「戲劇扮演」等各種媒介,表現個人獨特的想像、情感或想法,並在過程中享受遊戲、創作與回應的樂趣。
\n',date:1743436800,pictures:[],keywords:["美感經驗共舞"],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ebd5551e7f430022dcae45",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ac138a8744ef0022c6bbea",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3505500,end:17435088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ebd5be25e8a1000a0c9aab",key:"21b4b3ebb5455eff48bb92ae1e7b8438",duration:3299.952556,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ac138a8744ef0022c6bbea",originalname:"67ac138a8744ef0022c6bbea-1-2025040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4/01 20:02:06",dir:"2025/04",size:53412304,mimetype:"video/mp4",name:"21b4b3ebb5455eff48bb92ae1e7b8438.mp4"},channel:{_id:"67ebd54825e8a1000a0c9a69",key:"3f698080fd8f1e28462c3f69f3e14bd0",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ac138a8744ef0022c6bbea",originalname:"67ac138a8744ef0022c6bbea-1-2025040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4/01 20:00:08",dir:"2025/04",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3f698080fd8f1e28462c3f69f3e14bd0.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5a77137aefcc4e00056e5ea4"],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43459061,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3508821,updatedAt:1743508920,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1675233,updatedAt:1748214006,stt:{transcriptId:"4816e6d5-a2db-4863-b96f-5d32ce49f2dc",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講越學越多越學越多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講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全區在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這個時段 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教育開講節目我是主持人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要和大家來談教育當然每一季我們都跟教育有關係可是今天談特別是美感教育我覺得美感教育是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思考跟來理解它幾乎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那就是美感裡面其實不只是說美因為美是很抽象的你要怎麼樣來界定每個人看到他覺得美你也覺得美那當然會有一些對美的共同語言但它也保留很多個別尊重的空間所以這時候我們在共同基礎上面我們在發展每個人喜好每個人對於美的詮釋這時候我們就發現一切的教育其實從美開始一點都不為過那在這一方面我們也能更深入跟大家來介紹就是在現在美既然這麼重要雖然是基礎那從什麼時候開始呢當然一定要從小開始所以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邀請 2位 專家特別來賓跟大家來分享美感教育現在在臺灣如何來進行特別要從小扎根我們特別也是今天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所推動的很多計畫其中之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特別來賓所主持的計畫我們要談與美感青年共舞孩子的 100種 語言我要介紹的來賓是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英雄學系的林梅君教授教授好你好非常歡迎林教授我們知道說你長期以來在美感教育方面投注心力不說你還幫助大家很多忙而且自己已經被這個設定被綁定在這個區塊協助大家但你也樂此不疲對非常好玩而且有很多戲劇元素在裡頭來做應用那第2位為大家介紹的是在幼兒階段我們要培養美感教育在現場實際上跟孩子接觸是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的林文拼林老師你好是那也跟大家介紹一下林老師是前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的原主任是那當幼兒園主任很忙吧對因為我們知道現場的小朋友活動力很強東跑西跑這樣子那還有就是說我們雖然也有很多老師協助但是我們有更多家長的關心所以我們要照顧小朋友還要很負責任的應對每一位家長的提問巡查這些也都是幼兒園裡面老師特別主任行政工作很繁複的 1個 重點對比較忙碌那我們回到這個美感教育美感經驗共舞那在這邊孩子的 100種 語言我們要怎麼樣去理解它所以我們首先想請教一下林美君教授那我們也知道說您是教育部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的主持人那我之前我們在節目進行之前跟這個教授了解一下我們這個計畫已經進入第3期了對15年 所以真的要邁入第 15年 了對既然第2年所以已經有 12年 我們現在等於是等於是滿11年 往 12年 邁進那我們想談一下就是說在教育部的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那它有很多的這個計畫當中那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是唯一 1個 針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與幼兒的美感計畫所以我們目標範圍這個方向是對象是兩邊是就老師跟學生沒有錯是那為什麼美感教育美感要從幼兒園的這個階段就開始那美感向下扎根美麗的力量力美麗從幼起是我們 s log an 那重要的意義何在呢是大家如果常常接觸小孩你就知道小朋友就是充滿了好奇又喜歡探索又很喜歡玩耍那對他們來講的話透過他的五肝去覺察周遭的環境跟自然跟人文社會的互動人文環境的互動然後他再透過想像想像力非常的好你看他小朋友扮尬尬久你就知道他覺得很好奇媽媽到底這個工作是長什麼樣子所以他就變成媽媽假裝在那裡煮飯還是是說是這個他如果看到鳥在飛還是繪本裡面的恐龍他可能就是順手拿一些蠟筆在那裡塗鴉所以對孩子來講其實要從事這個探索在藝術方面的探索或是說是創造其實對他來講一點都不難因為他就是完全結合在他的遊戲當中而早期的這個五官的這個覺察的這種培育的這個能力的話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你會發覺隨著你年齡越大的時候你是視而越不見聽而越不覺然後也就是你的觸覺各方面我們就慢慢的就被那些桌子椅子限制了到了學校之後更是沒有辦法好好的去做開展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利用這段時間怎麼樣能夠讓美感能夠回到孩子的生活然後剛好就藉由他在這個 0 到 7歲 的這個感官知覺的發育期裡面然後能夠從學校裡面提供他各方面的五官覺察的能力因為其實我們回到美感美感的話它的媒介其實就是有一些藝術的媒介包含視覺藝術還有就是全身的動覺而這些不同的這個覺察事實上就是要靠你眼睛還有你的五官感受就是視聽設位處那事實上美感教育我們就是希望能夠喚醒或者是說是讓他跟家生孩子對於在周遭生活的這種探索覺察透過五官來去做探索覺察的能力然後他回來能夠用自己的遊戲的方法然後來做非常有創意的 1種 發揮他的想像的這種創作的能力然後他能夠回應別人回應自然回應生活那這樣的 1個 能力如果一旦成為 1種 習慣那這個美感教育就成功了所以它的確是 1個 關鍵期我們剛剛聽到林明鈞教授的描述在整個人生在成長過程中發覺說這完全是應該是 1個 動態的學習那前面講說我們現在小朋友他看到什麼反應很快很多畫面但是長大了以後發覺說我們眼睛也閉起來耳朵也塞起來了那感覺是跟小朋友完全不一樣但我們就想說人的成長從這麼活潑的人為什麼會變這樣呢有時候是學習的方法或階段沒有經過正確的教導引導引導比方說在小學班很好奇的但是老師就講兩耳不聽窗外喜你要好好讀書他覺得他也沒錯可是當你封閉久了以後你對外界就自然而然就會覺得說你不應該有太多的好奇有興趣因為他會讓你分心可是剛老師說的就是我們要學會你要關注的焦點關注的方法對很多事情好奇然後轉而在你專心的時候你要把原先收集到這些東西用在你現在專心上然後等到你要去可以我們出關了我們下課了我們再打開我們的感官再去學習所以中間動態靜態是互相交替的沒有錯你剛剛說得很好就是說我們常常在講就是這個美感很多人以為是美學然後是美術所以把重點放在那個名詞就是很多當初我們在其實要做這個計畫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因為我們有了新課綱就是在幼兒園裡的新課綱裡面有 1個 美感領域但是我們當初做了 2年 6年的 計畫之後呢去為老師們勾勒出你到了 2歲 3歲 應該要做些什麼樣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學習指標可是很多現場老師就問了老師我又沒有學藝術然後呢這個我又不會看懂任何的欣賞藝術作品那我怎麼來教美感所以他就把重點放在美但是你剛剛說他是動態的所以重點是在感所以他很簡單在定義上美感其實就是 1個 人的內在主動對於外在美好事物能夠去建構的 1種 潛能那這個潛能就是在幼兒階段所以它是 1個 動詞也就是說你如果常常探索覺察然後常常去表現創作然後常常去回應賞析周遭的但是我們是聚焦在美的什麼呢也就是視覺的話可能是色彩可能是形式可能是質地的感受那或者是運用跟表現還是說他是跟人跟動覺透過他的肢體聲音來去表現還是說他是音樂他是聽覺的這種覺察那如果是長期的這樣子去累積的話這樣的 1個 所謂的動態的學習終將成為他的 1種 能力而你剛剛也說得很好就是說因為美感是自己主動建構也就是是你有興趣的事物所以反而是可以讓孩子更專注的透過這個美感的訓練讓他更專注的在學習裡面是讓大家聽到林教授談的話會想到說很多時候也許每個人也不是也許是一定每個人他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這樣感官方面的1個 能力但是往往這個能力呢是被限制住了你不要做這個不要看那個那讓大家覺得好我什麼都不用講就因為現在大家會也很責怪現在的不管是多少世代了剛剛問什麼都不回答問什麼都隨便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在問他的時候你心中已經有標準答案他不管答什麼你都說不對然後就說要這個包含吃也是一樣不要每次都吃這個漢堡不要每次吃義大利麵那到底要吃什麼那反正老爸老媽說了算他就不用再回答都隨便了沒有錯所以在學校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就有餐桌美學從那個被動的孩子是挑剔食物然後覺得每天就是快快快中午就隨便吃吃然後就去睡覺然後到呢他成為餐桌美學讓孩子主動的去布置他的餐盤然後去布置他的餐桌所以他每一天都覺得怎麼那麼好吃其實食物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他主動的能夠去選擇食物然後去搭配食物甚至於從那個美感當中有1種歡欣愉悅的感受而那個感受就變成了 1種 主動有1個非常正面的跟食物的關係所以這也是要從小開始培養所以對於美來講我做主這件事情很重要那我們在這邊接著第二問題就要請教林教授就有關於我們的我們剛剛提到現在是第3期了第3期的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跟前兩期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更動隨著時間推移那要談這個話題我們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馬上繼續回來進行我們的訪談因為昨天的節目是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點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講我們今天開講是講美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不用否認也許我們不是用心裡面去感覺而是我們自然的感官就會覺得你想看的東西其實想看美好的一面那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樣來從小開始讓大家真的對美來說會有 1個 素養吧我們常談素養不知道素養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但今天呢我們的特別來賓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的林梅君教授就可以教大家怎麼樣從幼兒開始就讓他有美的素養所以林教授剛剛有提到說我們現在是進入第3期嘛我們第3期的計畫那全民就是與美感經驗共舞孩子的 100種 語言那他跟前面兩期有什麼不一樣OK 那我大概簡單描述一下我們在第1期的階段呢也就是說首先呢要打開我們現場的老師的眼睛然後去打破他的迷思就以為做美感就只要是做藝術這樣子所以我們必須快速的在全國22 縣市呢建立一些美感的學校我們所謂的美感特色園也是鼓勵老師們找到我們剛主動建構所以鼓勵呢每一個學校去找到他自己的特色或者他的喜好然後從那個地方切入美感所以我們建立立百靈五所的美感特色園然後同時也在全國辦理幾千場的這種所謂的講習啊或者演講類的單天的這樣的 1個 基礎啊那同時呢我們也同時去研究國外的這一些 5個 國外的案例像我們常常聽說芬蘭大國所以我們也有研究芬蘭啊等各國他們的一些實踐的案例然後回來再結合我們的美感的課綱然後去研究怎麼樣歸納出一些最基本的就是在課程設計的一些實踐的簡單的原理原則跟方法所以這個就是第1期算是利基然後去片殺的階段那到了第2期的話呢我們就進入到美感深耕是那我們在建立這些學校的時候你會發覺老師們他們還是對於特殊的一些美感的管道也就是說比如說我們就鼓勵老師說一群老師他說他們喜歡這個餐桌美學他們喜歡吃所以說好啊我們從這個每日的一時 2點 開始因為幼兒園每天就是吃啊喝啊然後吃點心這樣子但是問題是要怎麼做他們可能有了一些初步的嘗試但是到後來我們還是必須要去再深化所以這在第2期的話呢我們就開始成立了教師的社群那這個教師的社群就是說可能一組 30個人 然後呢如果這些都是對於這個餐桌美學有興趣我們就幫他們找教授幫他們找到外面的這個餐桌藝術家然後呢讓他們去學習呢怎麼做擺盤啦擺桌啊還是是說是一些怎麼去植物裡面撿食做一些什麼樣的佈置啊植物的佈置然後呢他再回到學校去做實踐所以呢我們非常重視是老師的這個自我的這個成長的社群那呢文拼從那個時候也就開始參加了我們這個成長的社群當然第2期的話我們也另外呢就是針對呢過去的這一些學校表現還不錯而且是有興趣持續要做的我們就開始做這個案例學校還有呢各縣市的基地學校也就是說他不是只是只有找到特色而已他要能夠作為那個縣市的 1個 小小的示範然後我們再把這些案例的學校的他們的案例收集起來然後整理出來作為其他學校的時間的 1個 參考那現在已經進入到第3期啦那第3期怎麼辦呢好像社群也做了很多了是那我們就希望能夠再開發更多元的課程我們銜續呢這個第2期的計畫比如說我們有什麼攝影的課程啦我們有戲劇的課程啦我們可能是有這個綠手指的課程啦等等我們就開發更多的課程而且呢在課程當中我們做分流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過去的話就是一群老師來跟著我們然後可能是來 1個 學期或者來 1年 他們來 3次 到 6次 的課程那我們現在的話呢因為老師其實他們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就是有這個初階的這個探索課程他們可能來 3次 三整天就夠了然後呢我們有可能再進一步的這個深究社群所以你有興趣的你繼續再來個 3次 所以他這樣就完整了然後如果你還有興趣的想要回去帶你的老師們那你就進入到領航社群那領航社群呢文彬也就是持續跟著我們啦他就變成領航員領航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種子講員所以他我們再給他們專門的訓練讓他們知道怎麼去帶社群所以他就是種子就遍撒回去到學校然後呢他們可以自主社群所以他可以是在他的學校或者是說是呢邀請周遭的一些有興趣美感的哪1個專門的主題的學校他們一起來然後定期的在他的學校裡面大家一起成長那我們會提供經費然後提供支援提供教授師資然後讓他們做自主社群那是感覺已經建構 1個 E cos ystem 對是是是所以說第3期那是 1個 生態區生態園喔沒錯還是有社群的分類那第2個的話就是再把過去的案例園的這些所有的課程再把它形成 1個 模組然後產生一些比較是所謂的微課程然後呢再配合教育部把它放在網站上面所以這樣老師們的話他們如果有需要參考你不管是 1天5分鐘 10分鐘 的或者是比較長期的課程你都可以到線上去 Down load 這一些課程的模組所以這樣的話方便老師們呢去做這1個美感的實踐是那第3個的話呢就是所謂的國際鏈結OK 那我們知道說在這個整個發展過程中剛才這個林老師林梅君教授已經把第1期第2期跟第3期的規劃講得非常清楚詳細所以我就深有感觸這個萬丈高樓屏蔽期你說一開始有建構出來有這麼完整的社群不可能啊頂多是 1位 專家帶領大家然後就他往前衝其他人也不知道怎麼做就好像就跟著吧那這樣走不了多遠啊雖然是一群人但也走不遠但我們要怎麼樣走得遠第1期第2期我們都已經建構好了到第3期的時候那發覺說我們可以有獨立各個不同的社群直接產生然後自己可以可以彼此共創也可以自創那這樣的話我們就等於說我們的計畫就變成 1個 寶庫的資源單位對我們就可以指引方向給予滿足那剛剛有提到我們現場另外1位特別來賓就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的林文拼林老師林老師也是之前在嘉義大學附設國小附設幼兒園的主任主任跟老師在工作上面有沒有最大的不同其實還是有很不一樣的1個 是現場的教學那另外1個也有關於就是行政領導的部分會比較多那這樣講起來就是說有不同思維行政領導的話你時間做時間做多了現場教學時間就沒有了就少了但是以我們今天來講我們好像有點教學當中的行政就你要當中指教師帶領大家然後你要 call 團隊要號召你要去演講以身作則相對來說你是在行政工作裡面負責很大的一塊教學行政是那是不是可以把在參與我們的團隊這3期計畫裡面你的心得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好的最主要我從第2期的美感計畫開始參與在共學社群裡面其實我在 10 8年 那時候就以自己個人的身分先加入戲劇融入課程的 1個 社群的學習我在想在我擔任行政帶領大家往前走之前我似乎先要自己知道我和美感的接觸以及我跟他的定位是什麼當我清楚了我才有辦法帶著我的團隊一起往前走所以我自己去參與了那過程中其實給我很驚喜的感受那時候第1次就是李美君教授就帶著團隊帶著大家一起閱讀書目然後一起用工作的方式去體驗很多的戲劇教學然後很特別的是我們在現場的學習會回到現場實踐實踐了之後在下1次社群的集會大家再回過頭來分享我們在現場做的狀況我被那個不斷的循環深入學習分享精進的感受其實會感動耶你會發現有一群同好喜歡戲劇融入課程的同好一起在這個方面大家一起努力那因為抱持著這樣的經驗我就忽然回想那我把這種經驗帶到我的學校我的團隊呢有沒有辦法讓大家跟著美感一起走帶著美感一起走 OK 就是我們不斷實作然後不斷體驗然後立刻就有回饋然後馬上就可以再修正然後再來超過 PD CA 的速度對就一直在滾動當中大家都一起進步像那種讀閱樂不如種閱樂那種感覺就出現了嘛請你舉一些實際的例子給大家知道你怎麼樣有這樣子的事情可以去更新它怎麼樣會快樂是因為這樣子的經歷我就開始回到了我自己的現場然後回到現場就跟現場我的團隊溝通這1件我自己在共學共好的 1個 快樂然後分享的時候其實一開始老師是很焦慮的因為戲劇這件事感覺跟幼兒園課程非常有距離感那個時候你是在幼兒園是在嘉義大學附設對那你剛剛提到 2個 現場1個 是學習現場1個 是教學現場所以你在學習現場學到的去跟教學現場的老師分享對那時候學到有沒有具體的一些案例學到的因為像是我自己之前就一直嘗試著戲劇融入教學然後在過程中其實梅君老師梅君教授就在現場帶著我們工作坊比如說他那時候就示範了 1個 5隻 猴子盪鞦韆的同時融入戲劇課程 1日 生活作息5隻 猴子盪鞦韆對我們以往就是念 5隻 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背水淹我們很習慣用它來做團體的集合但是我們卻沒有很驚豔原來這首童詩還可以玩用戲劇玩起來甚至他是玩長達一週童詩不是只是念讀它好像可以變成遊戲生活化讓孩子入戲甚至學到社交的同理說服等等的聽到這邊呢很多家長朋友就想說我家才 2隻 猴子最多 3隻 猴子那5隻都可以搞得定那我也來聽聽怎麼樣能夠讓 5隻 猴子跟鱷魚之間和平共處我們休息一下聽 1段 這個公益資訊馬上回來繼續第二階段教育開講訪問林梅君教授以及林文拼老師馬上回來哈囉我是端端跟著我你可以感受世界的魅力你可以聽見夢想的路上創作的刻骨銘心和甜蜜的果實來在每個禮拜四禮拜五的晚上7點5分 到 8點鐘 一起穿越時空走進表演廳同時也將聆聽到許多表演眼前的實況島林跟著端端一起來世界夢想表演廳你還記得去年 4月20號 性別平等教育日那天我們有去看展覽嗎記得啊今年也有展覽嗎有今年的展覽是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 4月19號 到5月11號 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樓 喔哇沒錯有光影互動展區手作活動專題演講等等帶領大家探討性別議題那我們趕快揪朋友去看以上廣告是由教育部提供用聲音傳遞感動讓廣播閃耀光芒趕快來參加第22屆金聖獎吧今年共有 9個 獎項教育專題報導社會關懷節目兒童節目藝術文化節目音樂節目單元節目公益廣告高校聲優以及海洋永續特別獎報名時間從 4月1號 到 5月20號 晚上 12點 截止一律網路報名下1個關卡廣播星星就是你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第21屆教育電臺金聖獎即日起開始報名歡迎踴躍參加就愛教育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更歡迎繼續鎖定我的頻道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邀請 2位 老師來談這個美感教育從小開始小要多小呢你覺得多小他就可以多小那這邊是真的沒有下限認識美感這件事情是沒有下限的那所以我們也邀請特別來賓跟大家來介紹到底怎麼樣讓孩子從小就可以有這個美感教育扎根像這樣子的 1個 能力我們邀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同時也是目前在美感教育方面教育部的計畫現在已經是第3期那是教育部的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的主持人李美君教授林老師好你好你好老師你現在還有教課嗎有有有上研究所的課研究所的課對那其實非常重要那你的學生其實也對於幼兒園教育還是非常有興趣對因為是在戲劇系所以他就變成來自幼兒園小學中學都有是是是把戲劇融入教學對沒錯或者是跨域的課程是那我們剛剛有講到說從童謠變成戲劇也融入這個小朋友跟家庭這是為大家介紹現在目前是在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的這個林文拼林老師你好是這個歌謠呢就是 5隻 猴子盪秋千然後鱷魚是嘲笑鱷魚被水淹嘲笑鱷魚被水淹 5隻 猴子邊盪秋千邊說那事實上鱷魚就活在水裡那但中間他們鱷魚想吃猴子那猴子就跟他商量那有很多不同的戲劇的元素存在裡面所以跟大家講這個例子是那因為有這樣子的經歷我感受到了所以我把同樣的課程回到我的自己的元素然後去組成共學社群讓他們也是體驗讓美君老師進來帶領這樣的工作坊然後老師們學習之後把這些教學技巧運用到現場去實踐然後再回過頭來分享那在過程中其實老師們最享受的就是工作坊的經歷了美君老師進來帶我們不管是 5隻 猴子還是運用繪本進行戲劇的教學像是桃加小兔等等老師都很有收穫他們就開始試著把這些課程帶進這些教學方法帶進自己的課程裡面很特別的是你會覺得開始課程變得有生命力它不再是一板一眼做著好像一對一還是直接式的教學法老師們試著開始活絡他的教學把戲劇融入生命中所以變成他們的 1日 生活作息連他們走著去戶外運動的過程中都可以玩戲劇遊戲123 木頭人是其實這就是老師充電的感覺老師在現場就覺得最難熬的地方是什麼呢可能就是面對孩子那大家一開始都就因為眼睛發亮看著你就發覺說你也沒有什麼太特別的跟他互動的地方大家一開始專心聽但是有那麼 1 兩句或幾個字聽不懂的時候其實就斷線了那就開始有點昏就是我沒聽懂嗎那其他人怎麼樣呢也不知道尤其那麼小的孩子他開始玩自己的東西但是經過了工作坊老師像 5隻 猴子或其他的部分就是好像不只給你 1顆 球跟他玩互丟了你 5顆 球跟孩子丟來丟去他們就很開心了而且變成說從老師到學生孩子可以開始變成主角自己開始來做一些事情對老師還可以觀察還可以與他教導那這個教學的那種熱絡氣氛就油然而生對老師們彼此班級在交錯的時候你可以看得到他們怎麼用戲劇融入他的課程然後甚至還可以兩班交會去這樣子互動你就覺得非常的有趣然後老師開始在課餘的時候會運用很多的時間去討論怎麼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更活潑那大家現在聽朋友在聽的時候覺得說我們也想進入這個班級我也當小朋友我還聽一下老師要跟我演什麼戲那是不是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在過程中怎麼樣能夠讓這個孩子會覺得專心讓他做什麼事甚至兩班如何串聯所以我們好像說老師上完課之後就把這個教案吧整場輸出帶到教室裡面去馬上知道怎麼做是比如說我舉 1個 例子他是 1個 班級他家大附幼有 1個 種植活動有1片菜園然後都在種植那因為梅君老師進來帶了〔桃家小徒〕這一本繪本之後大家就開始思索我們怎麼樣用繪本來用戲劇把它玩出來那剛好面臨這樣的種植活動小班的孩子遇到困難了他們想種胡蘿蔔但是不得其法不知道怎麼辦那大班的孩子就開始教說我們可以來幫忙啊所以這時候兩班的老師就開始結合就想那我們怎麼運用課程運用繪本讓孩子在種植之前就先感受到種植這1件事情所以他們就去找了一本繪本胡蘿蔔忍者忍忍然後跟著孩子就在菜園旁邊胡蘿蔔忍者忍忍那一本繪本的名稱忍者忍忍對那剛好就是它會顯現胡蘿蔔生長的 1個 過程然後他們就在菜園旁就把這個故事一邊說1邊 演慢慢的演完之後他們知道胡蘿蔔長大的過程開始卻又會變成 1個 種植者去種植甚至利用戲劇繪本裡面的情境來幫助那個孩子成長然後大班這樣子介入之後變成小班也開始進來變成主要的照顧這是不同的班級透過等於戲劇是 1個 很好的媒介跟潤滑劑幫助孩子去認識原本會很生硬的認知的課程然後就會孩子充滿了興致所以他們在經過那個菜園的時候是會跟胡蘿蔔打招呼的是會說你們準備發功了嗎因為那一本繪本裡面就有 1個 發功的詞彙然後孩子就會用繪本還用戲劇的方式去跟他種植的植物互動我覺得非常有趣彼此對話真的是這樣子就是大家覺得說養 1個 植物非常療癒甚至可以跟他對話每天看著他的成長茁壯覺得心裡也非常療癒非常寬慰那尤其植物動物有時候還不一定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動物真的會亂跑植物你跟他講 100遍 你覺得他真乖他跑不動那我這邊想要呼應一下就是說剛提到第1年就是說小班的孩子想要種胡蘿蔔大班的孩子想說我怎麼樣來幫忙像這樣子熱絡互動的情境其實沒有年齡差別你說小一的孩子想要種胡蘿蔔小三或小六的孩子來幫忙高一的要種高三來幫忙大一要種大四來幫忙其實都會常發生只不過也許種的不是胡蘿蔔但是這種經驗彼此互動共榮的經驗或一起成就 1個 美好事物大家非常歡喜的這種感覺其實沒有年齡差別對你們學校不是那1年要做那個50週年 校慶要不要分享另外1個例子我們其實學校有那1年遇到了 50週年 校慶然後我們就決定我們全員來做1個 共通的主題叫做 50 生日的抓馬派對然後全部有抓馬是戲劇嗎對我們就綜合了 1個 聽語式的集中式特教班聽語聽障它等於是聽障班對用這樣子不同年齡層的普通班跟那個集中式特教班的班級一起來做那我們就透過戲劇來融入一起來參與所謂 50 生日的這件事情我們就利用各式各樣甚至到最後把它產出了變成1個 積極的戲劇讓大家欣賞大家參與其中那是 1個 非常有趣的過程請描述一下那個戲劇怎麼進行了那個戲劇其實也是我們也是透過繪本因為我們就掌握了50 生日這種歡欣餘樂的氣息跟氛圍然後老師們就去選擇了跟生日派對有關的繪本然後跟班級的孩子討論去共構他們屬於自己的文本然後利用很多的戲劇遊戲去組織然後把這個故事好好的講出來然後利用 1個 全員活動來跟所有的小班其他班級的孩子以及所有的家長們分享像他們是用什麼樣的故事像有一班是用地下100層樓的家他把它後來把它結合成跟野貓軍團這一系列的繪本結合起來變成 1個 地下 50層 樓的生日派對變成這樣的繪本然後另外1個就是屬於尼克的生日派對也是利用孩子帶來的生日繪本進行改變我可以稍微補充一下對要慶祝校慶就是因為加大附設幼兒園所以加大的話他們大人想的那個 50週年 好像就是那個過去的歷史地理什麼所以我就是跟他們老師們在討論的時候就是說你要不要回來以幼兒的經驗來思考所以他們最熟悉的就是生日這件事情對現在還沒到對或者是說另外就是說可能是在校園當中的這些老樹老爺爺對他們來講他們很喜歡虛擬就是想像所以就是說前面做了這些童謠兒歌所以有些老師的話就變成是天天帶他們去散步甚至於增加他的美感的無關經驗然後回來他們就自己創作了新的兒謠關於那個老爺爺老榕樹的這個童謠然後他們就每一天變化不一樣的榕樹的姿勢然後老爺爺跟他們怎麼交朋友因為自己創作了好多的小故事這是 1個 例子那另外一方面的話根據這個主題的軸線因為畢竟他最後的話他們其實是每年都要跟家長做1個 比較大型的戲劇分享那我就說那你找那個生日剛剛說生日派對那也就是烏龜奶奶在地下100層樓要生日所以這個小空的主角他就經歷了好多層每到 1層 都會碰到一群小動物所以老師在學校的時候就利用每天 10分鐘 15分鐘 的片段的時間讓他們去經歷這裡的話是變成了什麼白兔那白兔會做什麼事然後會跟小空玩什麼遊戲他們都是亂玩反正就是玩自己熟悉的事情然後到了下1層這個是要做可能用蟋蟀一起唱歌跟蟋蟀一起唱歌反正就是他們去想一些跟這些不同的動物但是他們分很多天每一天做一點點每一天玩一點點他們就玩出一些花樣跟 ide a 老師最後是把他們的想法把它湊在一起編轉在一起所以也就是說其實他最後演的戲是演他自己每一天的戲因為他日日收在上演很多的不同的劇所以老師只是把它編轉起來再稍微切開然後他最後就利用學校也不是舞臺就是學校外面的廣場然後很簡單的一些音樂兒歌然後他們自己平常編的一些故事然後老師就是進去當那個 100層 樓的那個老奶奶然後小朋友就分組然後每一層都是不同的動物然後不同的小朋友就出來然後跟老師互動而且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說像那個小朋友自己的這些裝扮都是他們平日在學區裡面我們有美勞區就變成用日常的生活孩子自己逐步建構不是租了禮服讓孩子好像裝上去變成主角在舞臺上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是主角我們期待孩子在臺上就是很自然的展現出他在學校他在教室裡面本來參與這個戲劇遊戲裡面原本的面貌所以他在臺上就很自然的當他演的是兔子的角色他就能做出他相關的肢體動作我們那時候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組人馬演的浣熊浣熊在故事劇情裡面是用丟泥巴去捏塑很多的作品然後這一班的孩子其實有 1個 自閉額有一點過動開始一直老師們很擔心他有辦法融入戲劇加入戲劇中可是讓我們很驚訝的是他倒是非常融入戲劇中他成為浣熊捏塑起來的泥巴雕像整個在臺上的演出是自然的自然又自在老師們當下其實事後的分享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因為這個孩子一直沒有辦法很被受到肯定我們也無從拿捏怎麼樣去肯定他的各種表現但是他在我們透過戲劇的方式讓那個孩子開出屬於自己美麗的花這一點讓大家非常感受真的我們從剛才前面第一階段到現在我們覺得在很多的過程當中我們都有 1個 中軸線就是說不管你是自己設計你的劇本或是你是自己擺盤你的餐點或餐桌這些都讓孩子掌握了他的主動權而這種過程裡面有老師的協助他也很感激因為老師給他 1個 範圍或給他一些新的想法然後他一學的過程裡又保有他的自主性現在就知道了人家為什麼會想說這個影音平臺很好 You Tube 在老師角度裡面自己創在我的角度i Phone 我們不是做品牌廣告而是說我們當時思考在網路世界或是我們在用品的名稱裡面怎麼樣是你怎麼樣是我當你自己的靈魂進入 1個 戲劇或進入 1個 課業 1個 場域裡面有你的元素那你就會對它產生興趣跟你會好好的呵護保護它所以那尤其我們這不是用 i 我們是 We 的觀念對不對 Us 我們集體創作那我們今天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1個 1個 教案就是說 1個 計畫那這個計畫呢就是與美學經驗共舞孩子的100種 語言我們剛剛說的大概幾種語言還不到 100種 那還有哪些種我們聽完音樂回來之後我們繼續訪問今天 2位 特別來賓林梅君教授以及林文拼老師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就愛教育電臺歡迎繼續回到教育開講節目現場那大華今天為您邀請的2位 老師都是美感專家也是重要的執行者那我們所美感不是只有自己個人而已而是我們透過了教學讓很小的小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哪怕小小班就可以有這個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也不會說大家都是要期待我家有個美感天才他一看什麼都什麼都是從他手中出來從他嘴巴說出的演奏出來都是美的而是我們有透過一定的引導讓孩子們可以直接打開每一個個別種子他們的這個溫室他們的暖房進而成長茁壯為您介紹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的林美君教授教授好是林教授呢在推動美感教育方面不遺餘力大概全國推動美感教育的人沒有不認識你的因為在這方面尤其從幼小扎根與許多的幼兒園合作或是說我們來做一些教學的一些工作坊那很多老師都受惠包含在現在已經在這個工作坊裡面在我們的計畫裡面變成種子教師是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的林文拼老師你好林老師行政教學病重那現在特別是在教學方面當很多的這個學校裡面的這個種子老師雖然你是在一所幼兒園但是你接觸面極廣你平常要去多少學校呢我們是用跨園的方式因為像第3期計畫裡面的各種學社群就用跨園的部分所以我們等於在德南以德南附幼為基地然後有邀請其他學校對於戲劇有共同愛好的老師一同來參與這是目前社群進行的方式所以讓大家走進來你自己也走出去對那這一方面我們也感謝林梅君教授林老師其實真的經過了這個 10年 有成今天邁入第12年所以有很多做法都是與時俱進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談一下在這個各種做法裡面我們有說孩子的 100種 語言但有更多更多語言可以用可以讓孩子加入美感教育那是不是有透過哪些包含社區方面的一些活動或融入呢對其實我們教育部在推美感很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去連結他自己在地的經驗那所以你看像我們剛剛講到在地還有我們如果說美感要去實踐的時候它可以透過不同的管道那剛剛戲劇扮演是其中1種 那餐桌美學它是比較是視覺但是透過受惠處的部分那另外的話其實在視覺本身當然也是有很多視覺藝術方面的活動比如說用一些鬆散素材然後來去引導孩子比如說小朋友很喜歡撿一堆石頭不同色彩的布什麼然後讓它拼在一起然後去產生一些視覺的元素的組合老師做一些引導但在另外一方面的話你大概從來沒有聽過你可以想像嗎也就是那個 110公分 高度的孩子他竟然可以拿 1個 相機然後把他熟悉的這個這個幼兒園他們的後花園這個我要講的是 1個 橋頭潛能幼兒園的經驗然後最後甚至於就是可以拍個小小的攝影展全班的孩子一起然後邀請父母他們覺得很 pr oud 的去讓他們呈現他們在 1個 學期裡面對於他家的這個後花園就是橋頭糖廠的 1個 美感的經驗那地理位置在哪裡它就是在橋頭糖廠橋頭高雄臺灣都是一樣有好多的糖廠那這些糖廠他們現在都變成了是 1個 很大的這個週末親子共同去那裡旅遊旅遊休閒的 1個 地方所以對於那個區域的孩子或者那個學校的孩子潛能幼兒園的孩子來講這個就在他們家後面他週末常常去還有老師們他們也定期就是這個每一個禮拜他可能禮拜三下午就是帶著孩子一起去那裡散步他們走路就可以到了所以在他們散步的旅程當中他看到了大樹他看到了這個由這個不同的基建變成了 1個 機器人的世界他看到了好多舊的一些原來的這種製糖的這個設備然後他有好多的機會跟在大草原上奔馳然後在這個舊的五分車的火車上面玩耍所以他就有很多這些互動的經驗所以後來我們在這個部分我就跟老師們提醒說你們學校他們的特色是從小 3歲4歲 的孩子就有好多視覺在學校的視覺表現我們剛剛說像鬆散素材的這種藝術的經驗所以我說你要不要再往前一步讓他們增加更多怎麼樣透過手機然後來去捕捉他們心中的美感的經驗所以我們就開始從教室裡面然後從 1個 小小的學習區然後老師就是有一些有策略的一些引導什麼是近拍什麼是遠拍然後近近的拍可以看到什麼遠遠的拍可以看到什麼然後讓他們在教室裡面先做一些簡單的練習然後他們也玩一些光影投影的這個練習然後接著就在每一次呢到這個糖廠的時候他們就是收集家長的那個手機然後讓小朋友呢舊手機現在也很多嘛然後讓他們的學習呢從不同的角度來拍攝所以小朋友甚至於最後是躺在地上然後往外拍然後甚至於是那個夾縫的什麼鐵欄杆的中間他也可以拍可是那些都是我們大人不會去留意的這些小小的鏡頭所以在這個 110公分 的孩子的眼光之下他們把他們熟悉的這樣的 1個 生活的經驗呢把它呢就是陸陸續續的拍而且很重要的是他拍了之後每一次回來老師都會讓孩子們一起做分享他可能選幾個孩子來分享你為什麼拍這個啊拍這個有什麼特別你看他拍了什麼啊雖然有時候不模糊聚焦老師就順便讓他去彈一下喔你可能手要更穩然後就 1次1次 的練習當中他們就會捕捉到越來越好的畫面所以孩子在累積了可能是 1個 月的這樣的累積當中每一個孩子自己選他覺得最得意的作品然後他把它裝框啊或者是做一些什麼樣的擺設然後最後就用了這個橋頭糖廠的 1個 小小的1個 倉庫的 1個 空位然後來做了他們期末的這個他們的分享家長們來他們都很訝異哇我的孩子就像個藝術家一樣他能夠拍到這樣的照片所以呢大家都覺得哇很驚豔那事實上這個孩子就是在累積他的這個美感的經驗對我們這邊我自己有得出 2個2個 感想1個 感想就是說這個地區我們常會說美感經驗看到國外啊取材國外啊取材其他地方看到這個非常非常偉大的 1個 攝影師啊是沒有錯我們看到說他好像有他的平衡美學各方面符合標準但是跟我關係極遠因為他所拍攝的景物不在我身邊或我沒有辦法看到照片就聞到那邊空氣的感覺所以自我經驗很重要都是自我經驗那第二就是很有感覺就是他必須要實作他必須要思考持續所以時間因素很重要那有沒有我們就想說 1個 美感教育啊或我們把它當做1個1個 課程啊或者 1個1個 教案他是不是有多久的時間去執行然後他必須要像剛才教授講衍生出來再進一步再進一步有個成果對這些學校呢基本上都已經是老師從他們來參與我們的社群到自己回去成立自主的社群成立案例學校大概都已經是好幾年的經驗了我覺得這個很重要老師本身的素養很重要然後到他回到教室裡面做轉化通常的話我想如果快的話其實 1個 月就可以但是像我剛剛講到最後可以做出那樣的 1個 成果的話通常至少要 1個 學期1個 學期對他們從學期初但是他不是一開始就拿著 1個 camera 到處拍他一開始的話呢他只是在這個學習區裡面做一些學習然後另外是老師固定的每一個禮拜三下午帶他們去逛這個糖廠所以要累積他豐厚的經驗而且在逛的時候沒有一定要帶 camera 所以他們是到了後半段對他用看的有時候老師也會讓他們去寫生有時候也會在那裡大樹下玩捉迷藏的遊戲或者是說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來去觀看這棵大樹所以這樣子要學的過程學習過程有沒有年齡的限制說小小孩不行一定要是幾歲以上可以啊就是像三到 5歲 的孩子但通常的話我們大概他們能夠做到創作的程度的話大概都是要到中班或者是大班的孩子他們的創作元素也可以從小班開始累積是那如果是小班的話他們很多的時候是在他的學校的範圍在校園裡面撿拾樹葉啦不同的四季的變化有不同的色彩然後老師帶他們去覺察色彩的變化去摸摸那個樹葉的感受然後甚至於把那個樹葉回來給他 1張 紙讓他能夠拼湊一下然後產生出自己的創作所以他們可能從這個地方累積所以有時候或是小時候我們玩那個粉筆用粉筆在地上大粉筆在地上畫還是在牆上用水在牆上噴這個都是在小班的時候他有的一些關於比較是視覺藝術方面的一些色彩啊形式啊或者不同的媒材的一些學習跟練習所以過程裡面文彬老師這個循序漸進也是很重要是而且每個階段都要有成果然後最後又我又進步了一點但一樣都有成果是所以相同的例子我們也曾經在家大附幼做過我們探索的是在地的生活經驗老師就帶著孩子去嘉義公園一開始也是走訪野餐每天不同角落的探索探索到他們開始對裡面的雕像有感開始對裡面的遊戲場有感所以他們試著用自己的身體去建構出連結出這樣的經驗然後以至於發展出一系列很有趣的故事然後也在期末做這樣的展演那一樣的就是同時透過美感的媒介來接觸自己的生活當我觀察到了我如何再現可能是透過攝影的作品再現可能是透過肢體扮演戲劇經驗來再現是所以它的感動或者美感它可能也有很多是基礎的規則比方說它的排列或它的色彩它的對比這些給予它一些參考的 1個 架構它在裡面就會找到它自己認為美的事物對 OK 那因為今天節目時間的關係到這邊已經要告1段落了我們最後一點時間我們是不是請林美君教授為我們做 1個 結論剛剛前面提到就是說我覺得我們自己在這幾年當中做到這個部分我們就希望就是說美感終究能夠回歸到孩子的自己的身上還有他最熟悉的學校還有最重要的是還要透過親子的關係然後連結到他的家庭所以像我們的餐桌美學它連到他回到他的家庭孩子都要有儀式感然後要先擺盤然後家長才能來一起參與可是我們希望這個美感就是它不是只是自己好學校好它是更好的概念那擺盤是擺在菜色還是自己的餐盤就是餐盤他可能說媽媽等一下我要來稍微把我的這個吃的東西稍微擺一下或者說明天媽媽你可不可以買個小植物來我要在這裡稍微加點什麼樣的顏色所以他從小的時候他因為在學校的 1個 累積的美感的經驗的關係他就會想要做這件事情因為那是 1個 愉悅的經驗而這樣的 1個 經驗就會影響到他的家長重新看待他們的家庭生活然後重新去享受這樣的 1種 美感的經驗那剛剛就談到就是說但我希望我們這樣做其實我覺得臺灣不僅是只有我們這個美感向下扎根不管是在中學在各個層級裡面的這個整體的美感計畫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部都做得非常的好就要跟他按 3個 讚因為我們在做這個為什麼要做國際鏈接也就是說過去我們都是邀請人家來比如說像芬蘭的學者邀請人家來告訴我們他們怎麼做可是現在我們是讓他們知道我們做到這樣的程度所以去年我聽到最感動的一句話就是他芬蘭的學者他說我非常的訝異你們臺灣的美感已經做到這個程度了雖然我們是美感我們是這個教育大國但是我很羨慕你們有這麼好的資源然後教育部有這麼多的投入讓你們可以做到 15年 因為很多教育就是要往下扎根教育就是 1個 百年大計所以他看到的就是我們的成果孩子們的成果這些成果對所以也就是你要有長期的努力累積才有辦法做到這個程度真的非常謝謝林梅君教授在長期以來為美感教育扎根的這個計畫付出這麼多其實你看 10幾年 要投入像所有的時間腦力當然有自己帶學生但是都是往這個方向來做來努力我們真的很感謝您對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上我們的 F B 的連結就是你只要打幼兒園美感教育就會彈出我們的這個相關的訊息那 4月 27號 我們有個國際論壇歡迎全國的老師來報名參加太棒了老師趕快來報名那我們上網打幼兒園美感教育那我們這些剛剛講的這些案例的話都有影片你可以看OK 我們今天非常感謝林文君教授能夠接受我們訪問也感謝林文平老師臺灣美感教育扎根我們真的感謝 2位 那我們今天節目到這邊要告1段落了也感謝大家收聽我是李大華我們下次再會Bye ",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林梅君","教育部","老師們","應用系","餐桌美學","美感教育","教育開講","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特別來賓","幼兒園"],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_id:"67cfd9058c89020022c66820",editor:"洪秋玉",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title:"融合教育新趨勢-特教資源班間接服務的內涵與實施",guests:[{name:"廖聖惠",unit:"臺北市吳興國民小學教師",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live:"",introduction:"身心障礙學生在普通教育系統中學習,需要透過資源班教師將所需的額外教育或支持服務,如教育輔具、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及生活協助人力、適性教材及其他無障礙/可及性措施等人力和資源引入普通班環境中,減少、避免將障礙學生抽離到其他場域學習,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n\n因此,資源班教師執行除了直接教學之外的間接服務,如何在普通教育環境中,障礙學生周遭重要他人組成團隊,合作提供障礙學生所需教育、調整與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n",date:1743350400,pictures:[],keywords:["融合教育"],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67ea83da1e7f430022dc95a5",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67ac138a8744ef0022c6bc1a",channel:"1",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8a",start:1743419100,end:1743422400},selected:"channel",audio:{_id:"67ea840425e8a1000a0c4ba1",key:"d1e2033c433d017b7b274da0ff84f548",duration:3298.961133,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67ac138a8744ef0022c6bc1a",originalname:"67ac138a8744ef0022c6bc1a-1-2025033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4",createdAt:"2025/03/31 20:01:08",dir:"2025/03",size:53396251,mimetype:"video/mp4",name:"d1e2033c433d017b7b274da0ff84f548.mp4"},channel:{_id:"67ea83c825e8a1000a0c4b66",key:"f58b2469cd0ab0ad275fe6706e89728e",duration:3296,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67ac138a8744ef0022c6bc1a",originalname:"67ac138a8744ef0022c6bc1a-1-202503311905-5a83f4e9c5fd8a01e2df008a.mp3",createdAt:"2025/03/31 20:00:08",dir:"2025/03",size:52736e3,mimetype:"audio/mpeg",name:"f58b2469cd0ab0ad275fe6706e89728e.mp3"},program:{_id:"5a83f4e9c5fd8a01e2df008a",owner:["5a712e314d13430005edf2b7","5a823b1aee33c600058c36ee","5a80ec34df964c00064e8c63"],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教育開講",channels:["1","4","5","9","6","7"],categories:["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cd"],time:{hideStartEnd:!1,text:"每周一與二",start:"19:05",end:"20:00"},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hl.lee888",introduction:"(一)「教育開講」節目係由教育部與本臺合作製播,從教育政策,解讀教育時事,瞭解並真實呈現教育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政策過程觀點及面臨困境,做為政策制定者與教育行政人員良性溝通管道及平臺。
\n\n(二)「教育開講」針對當前影響學習領域的重要教育政策,如已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感教育、人才培育、高教創新等,國家重要教育政策,邀請教育行政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學生與家長共同提問探討,以多角度、多面向分析、比較、深入研議,並討論其未來可能之影響,深入觀察與剖析,幫助社會大眾瞭解教育政策發展、執行現狀、進步空間與具體成效;進而帶動全民對教育的重視,實現全人教育優質願景。
\n\n*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二19:05~20:00
\n\n\n",keywords:["李大華","教育開講","教育政策"],cover:"6359debc8e7e760007f392b5",squareCover:"639fc730484bbf0007500887",link:"",onShelf:!0,podcast:!0,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18597353,updatedAt:1728890413,englishName:"Education Talk",englishTime:"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
1.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s produc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From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current news, the program truly presents the plights and opinions of education officials face. This program can be a policy maker and good communicative platform for education officials.
\n\n2.The “Education Talk” program invites education officials, expert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discuss about current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ys. The program analyzes potential effects and help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implement progress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hen rais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vis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n\n3.It is on air from 19:05 to 20:00 every Monday and Tuesday.
\n",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743422426,updatedAt:1743422467,using:!0},onShelf:!0,createdAt:1741674757,updatedAt:1748214006,stt:{transcriptId:"c27ba67c-a544-486b-820b-35299e3bc022",transcript:"接下來請聽教育開角越學越多越學越好玩如果教育是春雨我希望能滋養每一棵種子如果教育是陽光我希望能活絡伸展每一株幼苗聆聽學子心聲分享教學心得關懷環境變遷擴大教育資源的平臺歡迎收聽李大華主持的教育開角教育從今天開始一定發呆各位親愛的親朋朋友大家晚安非常歡迎您鎖定國際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每個星期一跟星期二晚上 7.05 到 8點 為您播出的教育開角節目我是李大華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要談 1個 非常重要的話題那與其說話題那不如說它是 1個 全民需要一起有共識的議題因為這是 1個 國際趨勢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講在不管淨零碳排啊這個聯合國的 17項 SD GS 的指標啊那還有 ES G 我們知道做這些事情啊都需要 3個 元素啊就是 DE I 要 d iversity 要 equ ity 那最重要的你必須要 inc lusion 就是要融合大家一起融合在一起然後用很公平的方式再把多元的不管是文化還是各個不同的層級啊融合所以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來談 1個 主題是融合教育的新趨勢那這個趨勢呢一則是特教資源班間接服務的內涵與實施聽起來就像是1個1個 專案1個 案子它有內涵啊必須實施好像蠻硬的但中間要執行的部分是超級柔軟那我們要怎麼談呢邀請到專家跟大家介紹這是由教育部國教署特別推薦臺北市信義區吳興國民小學同時現在介調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西區特教資源中心的廖勝惠老師廖老師好非常歡迎您那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要和您來請教那也是對於特教這個部分我相信大家都覺得說它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那尤其是像我們現在是融合式教育那融合式教育的做法還有就是說它要如何融合那融合是全部時間嗎有沒有其他時間還是有在做不同的分段式的教育所以這邊我們就首先想先談談看這個融合教育趨勢底下為什麼這個特教服務中的間接服務它的重要性會提升那什麼是間接性服務好的因為的確像主持人說的融合現在好像是 1個 趨勢而且是國際的趨勢那臺灣其實做融合做好久了那目前我們臺北市或者是全國大概在特教服務的資源的部分是蠻充裕的了那只是說為什麼在融合之下還要再來談間接服務呢因為我們雖然有充裕的特教服務可是我們現在融合的現場是學生放在我們的普通教育的環境裡了那老師之間比較是蛋打獨斗就是說剛剛您提到的是是說那過程中是什麼樣的特教服務的形式呢那部分的時間他們其實會在普通班進行課程還有跟大家一起生活在一起那有些時間他會到特教的資源教室來上課但是在這樣的服務跟普通班的這個適應上好像各做各的那我們過往的間接教育比較像是老師之間會諮詢討論但現在發現這個在普通教育現場的時間增加的時候特教老師如果只是上起堂課而已可能是真的沒辦法呼應到他真的在融合教育現場會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那我們學校可以看到就是各位的可以看到這個您孩子或者是你自己的就學經驗裡一定會發現您的班上可能會有一些特別的學生那過往的特別的學生可能 1個2個 了不起 2個 但現在的特別的學生特別的多因此在特教老師除了把孩子把我們的特教的孩子拉來教室上課之外呼應在班上越來越多的特教的學生那麼我們特教資源班老師走入進去跟普通班老師一起合作這個所謂間接這件事情就好重要了直接教學就是孩子跟特教老師直接的上課那間接服務就是為了孩子在回到普通班的情境也適應的很好所以他需要做好多溝通就是不只有導師的課還有客人老師的課那他除了課程之外還有跟人家的互動下課玩遊戲整理書包聽規則甚至在參與全校大活動時他能好好排隊能夠安靜參與所有的學校活動那這就是所謂的間接那就主體性來講就是我們跟孩子直接的上課就叫直接服務其他的部分就叫間接服務對有一些為了直接服務或直接上課他可以順暢的一些前期或是說中間期中或是說之後我們給予他的一些教學或指導教他一些規則讓他理解那有時候我們真的就他也理解可是他有時候沒有辦法控制對因為不同的特教學生他有不同的情形沒錯或他也不會說很吵鬧可是別人會看到他的動作可能會引起班上其他的一些一些同學可能會一開始會有點騷動是的那這一方面其實這包羅萬象對所以間接教育間接服務這邊我們就發現說它非常重要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它又分門別類而且它確實是因材施教是的對也是因應著障礙類別各自的不同那會出現的需要這個間接服務的需求的面向就會各自有不同好學校場域以後我們就看間接服務或間接教育跟間接服務跟直接服務之間它的穿插或關聯性是如何是它是怎麼樣進行呢有沒有一些規則譬如說在融合教育在融合班級就一般班上課之前我們是要做什麼那老師現在也會入班嗎對的可是我們也知道說在特教生入班的時候他會入不同的班那我們的特教生老師人數夠不夠啊或者時間是不是要跑班啊對主持人真的是看到那個忙碌的畫面了的確的就是每一個孩子進到學校之後其實特教老師的工作真的有好多前中後的工作那前期最重要的是真的好好的收集這些孩子的需求那因為我們的特教的孩子是 3個 類別因此老師收到的個案可能不是只有學習上有困難會有非常多的問題還有其他障別的需求是 3個 類別對自閉症的還有一些聽障視障的孩子或者智力上比較困難的那目前我們還有好多很病或者是身體病弱的孩子也會因為在疾病康復後回到學校來所以可以想像在特教老師前期的工作裡要把手上所有這些障礙孩子的需求透過一些資料的閱讀包含他早期有醫療的資料那進到學校之後因為為了教育的學習所以我們特教老師也肩負要評估要進行鑑定那因此可以想像光這個前期的工作的負擔就不小那開始在進行教育階段之後我們要跟特教老師和普通班老師還有我們重要的參與人家長跟學生開會討論這個孩子需要的服務是在間接服務上面還是在直接服務上那原則上因為我們臺灣重視的是融合教育以普班的學習適應為首因此我們會先看在普通班如果我們可以透過跟老師的合作的間接服務就調整還在班上可以適合學習的內容可以的 1個 生活參與跟學習參與方式那麼我們就會優先從原班級的課程調整跟把服務送到那裡的間接服務在普通班就可以好好上課了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像主持人了解有好多的障礙類別他的適應困難是來自於他真的有能力上不夠的地方那因此在我們發現有能力上不夠別人看了就學得會可是他需要特別的方法教才會要有一些步驟才會甚至要特別的演練過才會那因此這時候我們的特教課程就會將孩子在部分時間帶到我們資源班來進行課程那因此順序在執行的過程端以普通教育能夠提供的間接服務讓孩子在原班級就適應良好為優先但有一些能力上需要提升需要精進跟學習的就會到我們資源班的部分來上課那後期我們要不斷的經過跟老師討論跟了解孩子班上適應情形所以您剛剛提到的入班觀察也就是說我們孩子適應前我們得到班的時候在班上去看看他的困難到底是來自哪裡因為困難來自哪裡可不是只有困難 2個 字是要看清楚他在那個環境裡是材料上讓他有困難是指令的聽從上有困難或者他在學課堂參與時他自己的方法上有困難那因此在這個困難的部分我們需要觀察那開始在班上上課後時其實特教老師也會有一些入班觀察看看我們這些策略執行後效果如何的觀察因此觀察的部分在中期好重要那後期就要做討論跟調整那這以上就是我們看到 1個 學校融合教育普教跟我們特教老師合作在幫助特助生也能夠好的校園適應很重要的 1個 歷程我相信大家剛才聽到在節目當中廖勝惠老師跟大家說明的這個部分覺得說特教老師真的非常偉大因為她所做大家都是做老師的工作但是她要把孩子教好教會中間要花更多的用心跟時間跟努力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哪怕是同1種障別的孩子在今年帶過的跟明年碰到的或是說去年你曾經帶過都會有一些個別上的差異那這時候都是就像輔具一樣都要量身訂做對那所以老師要盡心盡力那所以在這個整個過程當中老師的這個不管是體力或是說時間或心理的支持相對也很重要是對稍微可以談一下我們在這邊先稍微休息一下聽一小段音樂稍後回來我們來談談看在特教學生入班融合式教育我們實際上他的時間分配大概是如何他可能也會因人而異但是總括來講大概是怎麼做那還有最常碰到的困難會是哪些好的我們休息一下馬上回來Open your mind Open your mind 用愛教育電臺非常歡迎您持續鎖定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收聽教育開講那大華今天為您邀請到的特別來賓好朋友就專門為大家來談目前在臺灣的融合式教育在入班前入班當中學習當中還有就是在課後也要來關心觀察並且來做一些設計教學設計那未來就是說在學習上跟大家一起學習就會更順暢所以我們特別邀請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西區特教資源中心的廖勝惠老師廖老師好你好老師現在在這一部分您從這個吳興國小借調到特教中心是的對對10多年 了因為太專業而且又好又可以幫大家好多忙所以不放你回去是那我們剛才有提到說在這個特教教育路上那我們現在是融合式教育是相較於以往分班就是說資源班以前大部分都在資源班裡頭上課是那在也就是在最近這幾年吧是不是然後導入融合這也是國際趨勢嗎是是沒有錯因為其實我們知道在這個少部分就是特教生還是有機會就是說在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他就社會化回復在甚至人家不知道說他曾經是特教生也有像這種情形但更重要一點是說在學校裡面就是跟特教同學相處的一般的學生我們講說大多數一般的學生如果他在這個在學期間就有機會能夠跟這個特教生融合在一起的話對他未來在社會化的發展或他自己將心比心的能力事實上我覺得受惠最多是的沒錯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主流的社會或國際社會國家都會用融合式的教育來導入但我們這邊也想說融合不只是為了哪一方面而是為了共好沒錯是就是說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有沒有碰到一些困難的事情好的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的1個 困難點的確像剛剛主持人提到的當在融合的時候會發現大家是需要共好的因此在特生的部分這個教育資源教育部有挹注相當多的經費包含人力跟各種專業上面的需求還有輔具的需求可是當他在補教環境的時候不是只是看中這個特生的需求那因此在這個共好的上面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對特教孩子給予的資源好多好多的時候普通的孩子會認為說哇這個孩子得到的資源好多喔會是什麼樣的資源所以有時候會認為說是不公平我剛剛要回應了這個主持人說是哪些的資源比如說我們如果認為他學習有困難可能會針對他的特質調整難易度我昨天到某個學校去這個體育老師告訴我跳繩的時候那個我們的特生因為動作協調不好所以他可以有 3段式 的跳繩先把繩子甩過去腳再跨過去再把他往後抽就好了但那個一般的孩子就一樣的跳繩要跳個 100下 但是他就會看到我們特生為什麼體育老師讓他可以這樣分段跳繩因此在普教的孩子身上可能純如就是剛剛主持人講的學習學習在這個知道我的能力上面我可以做的是這個程度的學習但是在別的孩子身上可能有不一樣的學習所以在我們普教的這個融合教育執行當中好重要也有長髮發生的 1個 困難點就是讓孩子知道彼此不一樣因此學習的內容會不一樣避免他們有認為不公平的這些可能性那第2個困難點是我發現我們特生有一些孩子越來越有一些心理議題了那因此在有一些比較心理議題濃重或者是因為帶來家庭議題帶來個人心理議題也就是說他的困難點不只有在特殊教育的這個核心特教的特質還有心理跟家庭因素帶來的議題因此在學校我們在融合教育推廣之下一般的老師跟特教老師大部分都有一些刷子可以應對的都有好多把刷子可以應對但我們現在近期遇到最大的困難是當這個孩子帶來的問題特別的多包含我們現在現場老師也常遇到對立違抗就是你說一句他說更多所以困難點的現場就俗稱的頂嘴困難點最大會發生在議題很多老師用盡方法卻沒有用的時候那因此這時候我們融合的間接服務就要再納入更多專業的協助包含剛剛提到的心理議題我們會跟心理資源連結那孩子有家庭議題會跟社工師連結那甚至有一些會有一些警政上需要我們一起協助的部分那因此間接服務很看重的是把外部的資源也就是學校體制之外的醫療資源社政資源甚至心理輔導的資源一起加在一起那這樣我們在現場老師們才不會因為在教育背景上的專業上我也無法呼應這些孩子的需求感到一籌莫展那因此困難點的確會是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能力還不能達到也不能協助的困難的學生身上聽到這邊其實我心裡有很大的感觸就是說在創業方面有一句話別人的痛點就是你創業的機會那我們剛剛聽到好多的困難點但是讓我們覺得說現在我們的臺灣教育真的不一樣了以往在學校碰到什麼困難學校有什麼樣的情形我把我自己的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教好就好了還離開門關起來沒事了他已經出去了在外發生一切所有的事情那跟我學校沒有關係可是現在我們聽廖老師廖聖惠老師說的完全不一樣了你好像走進另外1個世界就是說今天他不但進到學校他進學校之前進學校之後只要是他的事都是我們學校的責任有那種感覺有那個感覺對用心盡力的地方他們所需要就是我們要去努力幫他的機會有點像是你們這是 1個 很大的創業家把每一個孩子跟每一個家庭他們的這個困難或需求都放在自己身上變我們的負擔然後去因為我們可以找資源對所以我們國家要我們交通稅給政府大家想說那做什麼呢他不但是要保護我們而且還要照顧我們而且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是他走向這個之前走向福利國家制度他當然很花錢但是我們要看他花在哪裡現在廖老師跟我們講如果說學生家裡面有家庭的議題我們就找社工有像是學校裡面如果說個人心理的問題我們有心理師學校現在也有照比例如果說真的還有太多需求我們還可以向外援那第3個部分當然就是在班上或是說他在學習的過程裡面那我們也可以看到說哪些問題我們可以一起來協助大家學習可以更好更快那真的我們就發覺以目前來講特教中心真的是回到你自己的工作場域身上就像是 1個 全方位的研發中心而且還要主動去協助這麼多的學校真的是很棒的事情那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我們特別談這個融合教育裡面我們現在的間接服務所以一開始我們講說是間接服務還是間接教育因為我們在教育現場可是對於特教生的角度來講我們真的是服務他們沒錯是服務他如何做好學習那我最近也想提 1個 問題就是說我們現在特教的孩子我們知道說他有的時候我們常用跟不上這3個字來形容在一般孩子也是有時候他就是這方面的反應好像沒有跟大家同步那特教生比較容易發生像這樣的情形對不對那我們在教學現場上老師也要顧及因為我們現在融入融合在同一班所以老師也要顧及說全班進度都要一起拉上甚至翻轉教育讓孩子來教孩子沒錯那當有特教學生在班上的時候那他如果一直沒有辦法跟上學習對或全班的學習會不會因為他而做一些調整改變有沒有往比較好的方向發展或者會比較拖的方向來做是那這一部分我們先開個頭我們這段還有差不多短短1分鐘 左右時間好那我提到這個想到這件事情也想到這也是我們現場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老師要顧及的進度就是這個角色是在普教老師身上很常遇到的困難跟困擾點那大部分的老師的確都肩負著班上所有學生的進度走但特生到底要怎麼辦呢如果他跟不上時難道要 1個 普通班的老師放下全班的進度一起嗎那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不可以是因為事實上教育我們在這個照顧這個班級進度的時候要顧及的是全班的學習那因此老師在全班的學習之下現在有差異化的教學的方式那差異化的教學的方式我簡單說就是搭配普教在推動老師在準備課程時就有不同難易的課程的程度那同樣的進度裡是學習材料有一些難易度的不同回答問題的方法是問答式選擇式也會有回答問題的不同那再來是老師學習的量的多寡能力好的孩子老師也不能準備中等能力的量就會有比較多的量那我們特生可能在學習的量上就少一些那再來就是引導的過程就是說其他的孩子是開放的問題開放的思考但特生可以透過一些視覺的引導就是步驟式的引導或指令式的引導畫面的引導讓他們在學的過程中也有另外一番的協助的力程那這方面有現在大家在腦海中聽到廖勝惠老師的談話就有很多畫面出現那我們稍後聽 1段 工藝資訊第二階段回來的時候我們繼續要請教廖老師那我們會詢問方向我們來談有關於說在這整個過程中如果說我們進度是照顧一般孩子的時候那老師在上課的課堂講這1段話的時候那特教學生其實他要學的可能前面已經學了那他在聽這個話的時候聽老師上課那他要做什麼呢他可能有很多資訊進不去那那時候該怎麼協助那現場有沒有間接服務的老師或可以做什麼那第二問題我想要來關注就是很多家長可能會有問題那我班上有會這樣子對不對那可能會影響我的孩子他就坐我旁邊前面後面特別有一些家長會有這方面的疑慮那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或是說讓大家了解我們休息一下哈囉哈囉你曾經想要遊闖海外參與國際競賽海外交流或是出國留遊學嗎有一群學長姐每個禮拜都要分享精彩的故事給你聽喔And while 每週於晚上 6點5分 請記得收聽青年轉動全球你最近有看到教育部正在推出的短影音甄選活動嗎你是說5 15 國際家庭日的活動嗎對上傳跟家人或朋友的幸福時刻影音作品就有機會獲得萬元大獎喔哇那我們上次出去玩的影片可以參加嗎哈哈我要說的就是這個立即上網搜尋 5 15 國際家庭日短影音甄選活動趕快報名吧以上廣告由教育部提供大家好我是內政部長劉世鋒詐騙的手法越來越多很多人假裝是法官檢察官警察說要幫你保管房租這些都是假的請你可以隨時打 16 5 反詐騙專線內政部關心你我們是臺北市內合唱團您現在收聽的是教育廣播電臺就愛教育電臺歡迎您繼續鎖定第二階段的教育開講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我是李大華我們在今天節目裡面特別訪問廖勝輝廖老師目前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在特教中心資源中心西區特教資源中心為大家來服務廖老師他剛才節目裡面特別有跟大家來談到說今天我們的主題融合教育的新趨勢也就是特教資源辦理資源辦間接服務的內涵與實施廖老師我們剛剛談到特教資源班美索學校裡面現在還是有讓孩子們在資源班裡面是然後孩子們會融入各班對主要是在各班資源班有沒有年齡上的分級資源班的部分我們在所謂的特教的服務裡面很多比較小型的學校都只有 1個 資源班那因此他們的確是所有年級的學生都會到這個資源班來進行課程可是我們在排課的時候的確會依著孩子學習的內容還有年級做小組的分組那因此主持人提到的有沒有年級的分組那我們是用小組分組的方式進行課程內容的是那1個資源班他的老師師資方面當然要配置幾位呢是啊我們在師資的配置上是去核算當 1個 學校他的特書生有達到幾位時那我們就會配置足夠的資源班老師到現場但是主持人知道這每年的學生數是浮動的是因為有時候小型學校也不見得特生就比較少所以我們在這個特生比較多有時候真的多到已經負荷不了的時候也會由我們特教中心跟教育局派遣這些資源人力到學校現場去因此在服務上基本上會以老師能夠負荷負擔得了的學生數那當然近期有 1個 比較大的議題就回應剛剛前1段有提到特教老師的 load ing 真的太大了既在前中後要做又要做鑑定又要做教學還要做間接服務因此我們現在目前已經有朝向下修我們每一個資源班老師服務的人數為的是能夠更精緻化的在做這些服務也減輕老師的負擔現在人數的標準規格是我們現在目前臺北市跟各縣市大約在 1 比 13 但是我們未來是朝向 1 比12 甚至 1 比 10 的方向那目前的規劃是逐年把老師數補齊那也就是我們可能沒有辦法 1次 到位那我們逐年把老師補滿所以資源班的人力上面在各縣市政府大約在去年前年開始都有廣招資源班老師的這個這個工作那為的就是像剛剛主持人提到的這樣特生的人員夠多但老師的服務又要更精緻總是不能讓那個馬兒要跑得很快又沒給牠吃草所以我們的確是努力的方向努力在讓特教老師服務的學生數是朝向下降的部分那我進一步問 1個 問題就是說剛廖教授講我們的特教班如果說他是混零是有1個班級有比方說小學有 6個 年級在一起那在分組的過程當中那我們又有牽涉到那個師生比沒錯沒錯那我們就假設 1個 情況如果說他是 15位 同學特教班如果說我們現在從一比1415 我們再能夠朝馬上修到 12 12 但是呢他又有不同的年級沒錯沒錯每6個年級都有那他要分組的時候有時候也有分不同的障別也有可能所以那這樣的話如果他還是只有剛好是以這個師生比來講是 1位 老師就可以支應的話但他又要分組那這時候怎麼辦呢是啊是很好的問題不太可能有 1個 老師有辦法呼應 6個 年段的課程的也不可能有 1個 老師只能支應 15個 孩子的需求但有 1個 但書就是說在這15個孩子的需求裡面以常態來講會有分學習需求也就是說我們看到那個智能障礙或者是學習障礙的學生他的確是課程比較跟不上的那因此一般來講會有一群學生是比較需要直接到資源班接受課程服務也就是學習內容落差大的孩子那通常是我們障別是比較是智能智力上認知落差大的學生或者是學習障礙特定的聽說讀寫技能困難的學生但主持人知道我們現場有好多特教類型的孩子並不是學習的落後而是班級參與的這個過程裡受他情緒上面的情障的孩子就是我們大家好熟悉的 AD HD 的過動兒那還有我們現在的自閉症的類型的孩子很多時候他們的功課反而是優異的所以他在融合現場的問題並不需要我們特教老師額外針對他的學習落後給予課程那因此在老師的這個所有各館的 15 或 12位 學生當中會有一部分的孩子的確是要到資源班來進行排課上課但有一部分的孩子事實上他不是在學習上需要更多的語文跟數學的課程但這些孩子是不是要學習呢他們要學習的課程比較是情緒上的課程還有社會技巧跟團體性的課程那這些課程我們不會用到他正式課程的時間好其實資源班的老師早自習午休甚至大家沒課到了學生沒有正式課程的下午就課後的時段也是我們幫這些學習原本上並不落後的學生做外加式課程算是1種 間接服務這個是算直接服務算直接服務所以光在直接服務上的課程服務就有分把原班級的課程他因為學習落後太多了他在原班級上的語文課程的時間是到我們資源班上語文課的這有一部分的孩子是這樣但大部分的孩子大家可以想像12年級 的課程內容並不難所以學習內容上面不會太造成太大的議題雖然跟不上可是在那裡他可以取得內容更寬更廣我們就不會太快讓他離開本來的學習環境而是用我剛剛提到的這些外加的時段額外幫他上其他的課程也就是說原班級上的語文老師繼續上繼續教只是做我們剛剛講的跟不上的時候的調整但是還是會在跟不上的那些內容就是主持人剛剛講的哇把課程進度停下來但我們剛剛提到他在那裡跟不上時需要老師調整課程的難易度課程的量甚至學的方法跟教的方法可是這些都不呼應這個孩子所有的學習啊他可能就少學了對不對我們當然非常在意的那少學的部分我們就會透過外加的時段也就是說早休或午間的時間再到正班老師那裡把這個少學的部分給補學回來那因此針對他需要的學習內容包含他為什麼學不起來你知道那個識字困難的孩子他聽可是比我們還厲害不會有落後的可是怎麼學 1個 字看到字的時候要透過猜不見去讀出認出字來的認字方法可能就要透過我們正班老師教導這些特教上的學習策略那這些策略學會了其實有的孩子也還是能在普通環境裡面能夠跟上大家的學習是是中文字如果說這個中文字學習也有像是奧林匹克數學的方法他可能另外一方面對不對我們自由的孩子的確他用他自己的方法他可以來有一套他自己的邏輯沒錯那這方面就是說他跟別人不一樣他就是比較學得慢或學不會是的所以才叫特殊對那我們談到這邊我們就要再回應一下我們剛剛第1個階段想要談的主題就是家長的部分那家長有時候就是一般生的家長跟這個特殊生的家長其實兩邊他們都有所期待或有所擔心那你提到說像是郭棟爾那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可能他也是聽得見但是他沒有辦法控制他可能會搖桌子可能會突然站起來或者畫很多然後一直搶著回答問題對老師一開始很開心大家有問題舉手結果發覺說 15個 問題都是他 1個 人搶著回答對那家長可能也會覺得經過孩子反應那這一方面我們怎麼樣來就是說讓整個班級上課更加符合家長期待或者其實家長也需要了解更多是不是這樣也要以包容心來看待或者讓兩邊同時都適得其所我們聽小丹音樂馬上回來訪問廖聖輝老師今天在我們教育開講節目裡面我們特別談間接服務那間接服務是指的是融合教育的趨勢這是 1個 新趨勢就是特教資源班的間接服務不過我們從間接服務真的講太寬了我已經問到直接服務了這其實是分不開的 2個 部分第一就是以我們的規範來講在原先規範額外的我們就叫間接服務那我們想談一下就是家長關心的議題很多孩子現在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有一些反應就是說我們間接班的同學坐我旁邊我都沒辦法上課因為怎麼樣太吵會干擾我了或者說今天我明明我每次都回答很多問題但是今天我沒機會回答比方說搶答這樣子所以在這一部分如果家長有這方面的一些想法疑慮的話那我們是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大家都可以共同理解好因為這個議題也是現在我們教育現場好常看到的 1個 光景就是那個畫面班上上課的時候會有一些孩子會造成一些些干擾講干擾這件事情那特別提到的就是 AD HD 過動的孩子可是也不專屬 AD HD 過動的孩子學不會的孩子因為學不會也會造成一些干擾那有一些情緒議題的孩子那或者是他在規則遵守上有困難的孩子那因此在班上如果聽到說家長很在意的哇我的孩子回來告訴我班上有個學生總是哇讓他的這個學習有中斷包含我想回答問題怎麼答不到啊因為都是他在回答或者是老師講話的時候他也在講話媽媽我都聽不到老師說什麼了或者是有時候問問題答案不是他答的他就生氣了所以在畫面裡面我們大家可以看到這3類的情況的孩子那在這些孩子上的問題的協助上通常如果他是我們特殊的孩子有可能這些在班上行為上看起來的干擾就是打斷老師或影響同學的問題來源的原因不同有1個原因是因為他學不會他聽不懂所以他需要不斷地問問題那因此在這個學不會聽不懂的時候我們就會去解決他在這裡如何學得會的議題那也就是說我們會透過在班上看到他想舉手問問題的時候原來都是因為老師正在講的內容他可能不瞭解那這個狀況下的所謂的學不會我們就會處理如何調整他的內容或者讓老師在互動的時候可以增進他瞭解就減少他在一直不斷問問題的議題了這是一些教學方法的是學習方法跟教學方法的一些調整那要怎麼做呢老師的指導可以先做個別性的說明比如說全班大家的能力都很好因此他可以下達全班性的指令跟學習的指令但是在個別的孩子身上我們會期待我們跟老師的討論裡讓孩子知道不要急待會老師會個別跟你說所以剛剛提到的這個班級如何讓跟不上的孩子也跟得上所以學不會的孩子在老師提供全班性指導完其他的孩子在做的時候老師這時候有 1個 空檔就可以到學不會的孩子身上用他聽懂的方式教他正好你看家教就在課堂上對這是花老師一點點時間的提醒就足夠的了那第2種是剛剛提到的話好多動個不停因為他內在好像有 1個 馬達跟引擎讓他要一直問一直問這類型有一點比較難自我控制不是故意的他真的有來自他內在動力上過多的議題除了這個我們看到的醫療上的用藥其實在認知在行為上我們也可以透過學習教導他自我控制因此這類型的孩子我們在資源班通常會教導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方法甚至有意識的知道舉手發問可以幾次因此我們會教導他當在什麼時候舉手發問什麼時候第幾次的時候可能要換別人問那別的孩子其實不需要特別教吧我相信很多家長就會說這不是 1個 一般的道理嗎但在我們過動的孩子身上因為太想做了他有時候會忽略到我也要注意到別人因此在這個減和的自我控制上除了在資源班教會他到現場去怎麼用出來間接服務在這裡用得上喔可能是透過老師在現場陪他演練 1次 我們在資源班學過的控制技巧教會他之後再用減和表讓他知道回答問題時1 2 三每節課我可以回答幾次那透過減和那特教老師也許不用在現場我們就透過這些視覺化的工具讓孩子學會好好的自我控制那這部分除了孩子要學以外在教學現場的這個融合班的老師也要知道是的這堂課你可以問 3個 問題結果他只問 2個 結果老師就不回答他以後的問題了就很生氣所以我們要同步那當然在這整個過程當中孩子也會覺得說你看我已經很守規矩了起碼我沒有直接問我會舉手了他覺得說我已經很配合了結果你們還不會我每個問題我舉手你都回答都會回答我所以在彼此之間要有個前情提要有共識沒錯那我們今天訪問特別來賓是廖勝惠老師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這個特教資源中心那為大家其實不但是服務而且還設計很多的規則原則讓大家可以依循那這些都是長年以來的經驗經驗值然後讓大家共同遵守不過這邊有更明顯的一些好像遵守的一些要件我是不是也可以請教跟大家來說明就是執行間接服務我們有一些實施步驟重要的實施步驟那這要經過哪些步驟呢好的那在步驟上面是這樣因為就像剛剛講的要怎樣共同有共識才可以有共識剛剛主持人提到 1個 好重要的事所以老師要跟我們的特教老師有共同的知道的想法因此在步驟上手中的是形成共識那所以在形成共識這件事情上先找到問題怎麼來的所以特教老師前期要資料搜集分析掌握孩子的困難的核心因素跟其他的誘發因素那跟普通班老師所有的老師跟協助的人一起開會共同討論所以特教老師分享資料的同時導師也在第二步驟的共同開會討論裡分享他在那個教室裡看見特生的一些行為表現跟學習表現那這些表現的資料都混縱整在一起協助要一起幫助孩子的這個團隊的老師都更了解這個孩子之後再針對他近期最重要的議題所以第3個步驟是形成目標也就是說我們看到近期最影響最大最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先挑出 1個 目標來設定 1個 近期短期就可以達成的目標所以我們第3個設定目標可不是設 1個 他永遠要做一輩子的目標而是期待是在幾個月內就可以達成的小目標那在這個目標之下在各個角落的老師甚至一起協助他的夥伴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可以付出的這個領域裡面做不同的分工所以第三步驟在形成目標之後就做策略性的分工就是說普教老師在現場做哪些事情特教老師怎麼做哪些事情甚至這分工過程我們可能還要邀請家長來剛剛主持人一直提到的家長家長需不需要有共識家長非常需要有共識是特教生家長還是一般生家長特教生的家長那甚至特教生的本人主持人知道雖然我是國小的老師可是我們的孩子從中年級以後就非常有想法甚至你怎麼幫助我的我也很有想法所以我們現在更重視這些規劃的歷程也可以加入學生那行程工作的這個分配之後就要執行那執行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蒐集資料再看看孩子的進步情形做所謂的討論跟調整調整之後我們要檢討看看這個過程裡面的成效如何成效很好我們就可以繼續執行那也許有可能是增加新的目標進來因此這個所謂形成共識的歷程共識分工協調跟協同就會是 1個 很重要的步驟其實真的非常有點像這個 PD CA 或者是 O GS M 在管理方法是的最重要就是我們大家先有個共識然後訂出 1個 目標然後有策略執行最後我們還要再檢核然後回頭我們看我們繼續我們要訂新的目標更符合我們的期待跟他的情形那這邊我想請教1個 問題就是說我們在學校有大校小校不一定那如果說志願班的學生我們進入班級要融入班級融合以後那麼一般有沒有特教生融入的1個 限額 1個 名額如果今天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我們班級突然進來了有 3位 有 5位 那這時候可能他各自不一樣各自的目標也不同那這個老師可能在教學現場上他可能會因應會時間要分配的是所以這方面我們怎麼樣來看這個的確其實像主持人說的這個畫面好精彩就是通常看到那個特生好多的會崩潰所以因此我們所謂的限額這件事情實際的運作方法我們是讓特生是有拙簡人數的需求也就是說當 1個 老師在服務特生時我們會透過監輔會在他的需求上需要老師額外太多的付出跟這個特別的這個指導就是剛剛提到的特別指導比較多的孩子那麼我們就會在這個班級裡給他拙簡人數也就是說他的班級可能可以因應這些特生的加入跟安置班級人數可以跟隔壁班的同學相對上來講少一些那通常因為這些相對上少一些你可以想像如果當特生越來越多2個3個 以後呢他就已經達到額滿的這件事了因此人數本來的額滿會因為特生的拙簡讓這個班級的人數少於隔壁班不會再繼續有可能把新的學生安置進來但我們特生有可能其實不是從外面安置進來的很多時候都是在班級裡面透過鑑定有沒有被新轉介的那因此新轉介的學生如果在 1個 班太多的時候我們國小目前 2年級 升3年級 4年級 升 5年級 會有 1個 重新編班編排的可能性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再做新調整了原來當他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新發現的特生造成這個班級的人數這個特生太多了那我們在重新編班的時候就會考慮這個特生的人數做比較合理的編排減少這個問題的發生我們聽到廖老師這樣談可以想見就是說在我們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一樣也可以看出來或老師自己有意願他對於特生教學方面他特別有心得或有這樣子的 1個 想法的包容性那有些班級其實老師他可能有不同的專長也許特生不會安排在他班上像這樣子我覺得還是會因著不同班級的老師我們會做一些調整不然為什麼會適配性的老師適配性不然為什麼會他班級特生比較多會減少一般生就是因為這位老師他非常適合但是因為我們要融合式教育也不能走回原先的他特別會教他就資源班他就回去了他就不是我們的初衷所以這邊真的在過程中我看到了相當多的靈活性在裡面發生那包含就是說現在的特教老師這一部分我們也隨時會新聘那特教老師聘任的時候也是要有相關的像證照是的那至於說是不是符合原先的像師培管道的師資那時候就可能是第二考量了對不對所以我們有隨時很靈活性的可以加入許多的有特教專長的師資進來那當然在中間過程中是不是他也要加入像正式的老師或者如何可能因人跟因效而已那我們在今天最後節目剩下就短短 1分鐘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今天談的真的很多超出我們範圍但是非常聚焦先感謝蕭老師不會不會我們最後想談一下就是說在臺北市政府目前教育局間接服務實施有哪些項目規劃同時也幫我們做 1個 結論大概一分半左右的時間好的那因為我自己目前服務的縣市是臺北市那我們在間接服務的執行上其實行之有年一直都有在執行那目前這個間接服務的執行這個規劃的項目也是我們現場其實志源班老師很常做的工作的事情那這四項其實就代表了孩子在我們融合教育裡會發生的四項需求第1個需求是跟學習有關的需求那因此我們第1個項目是透過合作的部分跟普通班老師一起討論這個怎麼樣設計活動或過程中老師怎麼教孩子聽得懂那也會提供孩子怎麼學的一些討論那包含在孩子的這個教外教學還有一些活動的團體活動的進行時的學習上的討論跟合作那第二項合作是支持性的服務也就是說支持孩子生活校園的團體適應普通班級有一些需要輔具你要知道我們孩子有好多類型的輔具那第3種是跟情緒管理有關的輔導那第4個類型是當孩子的親職需要跟學校建立更多一致的時候我們也會有親子諮詢的這些相關間接服務的輔導是他們需要學習一些教養策略也需要跟學校一致的合作對對最後的這個想法就是說我覺得其實間接服務是在讓所有孩子的服務需求的這些夥伴們能夠形成 1個 共同工作的 1個 關係包含家長包含特教那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特別也要加入更多的資源進來因此在間接服務的推動上我們期待的不是讓特教老師1個 人獨斗而是讓這個特教服務的團隊能夠更加的有共識這就是我認為在間接服務的推動上它會是 1個 新的趨勢的原因真的非常感謝廖勝輝老師可以這麼全面的跟大家在短短1 小時的時間之內讓我們瞭解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在執行特教的間接服務方面所做的一切當然我們知道現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你不管你的這個本職學能你功夫有多好你的普世價值你的人格特質軟實力現在都重於硬實力像直接服務方面如果沒有間接服務的支撐直接服務是沒辦法做好的所以我們在間接服務這方面我們不斷擴大把我們的團隊建置到校內包括校外包含學生家庭當然也包含你我的包容性我們今天再次感謝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助教育中心的廖勝輝老師謝謝您謝謝感謝大家收聽我是宜達華教育開講我們下次再會謝謝大家",transcriptState:2,summaryState:2,keywords:["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資源班","教育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教老師","間接服務","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西區特教資源中心","主持人","愛教育電臺","特教中心"],subtitle:!0},transcriptOpen:!0,subtitleOpen:!0,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programListFile:{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Catalog:{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List:{status:"normal"},member:{track:{data:[],count:0,fetching:!1,deletedId:""},playerTrack:{data:[],count:0,fetching:!1,deletedId:""}},news:{status:"normal"},newsCatalog:{status:"normal"},newsSource:{status:"normal"},bulletinBoardCatalog:{status:"normal"},bulletinBoard:{status:"normal"},govInfoCatalog:{status:"normal"},retirementCatalog:{status:"normal"},qaCatalog:{status:"normal"},linkCatalog:{status:"normal"},link:{status:"normal"},site:{status:"normal"},radio:{status:"normal"},introduction:{status:"normal"},slogan:{status:"normal"},award:{status:"normal"},bigSummary:{status:"normal"},otherService:{status:"normal"},monthly:{status:"normal"},opinion:{status:"normal"},qa:{status:"normal"},learningSheet:{status:"normal"},retirement:{status:"normal"},govInfo:{status:"normal"},advertisement:{status:"normal"},liveSlider:{status:"normal"},visit:{status:"normal"},host:{status:"normal"},english:{status:"normal"},englishNews:{status:"normal"},englishSlider:{status:"normal"},iAmHere:{status:"normal"},iAmHerePicture:{status:"normal"},log:{status:"normal"},group:{status:"normal"},note:{status:"normal"},counter:{status:"normal"},project:{status:"normal"},schedule:{status:"normal"},audio:{status:"normal"},state:{status:"normal"},track:{status:"normal"},playerTrack:{status:"normal"},favorite:{status:"normal"},historyLocation:{previousLocation:null,currentLocation:null},pages:{home:{dataMap:{program:{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languageProgram:{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latestNews:{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recommendedNews:{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advertisement:{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visit:{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radio:{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iAmHere:{data:[],count:0,page:1,fetching:!1,fetched:!1},iAmHereItem:{fetching:!1,fetched:!1,item:{},error:null},likedIAmHere:{ids:[]},myIAmHere:{data:[],count:0,page:1,fetching:!1,fetched:!1},search:{type:"",fetched:!1,result:{count:0,rows:[]},pagination:{page:1,size:10,order:"createdAt",desc:!0}}},ui:{alert:{opened:!1,level:"info",message:""},confirmModal:{opened:!1,message:""},header:{menuOpened:!1},searchModal:{opened:!1},sideCanvas:{favoriteOpened:!1,playlistOpened:!1,radioOpened:!1},sideNav:{opened:!1,focusAfterToggle:null},audioPlayerPlaybackRatePanel:{opened:!1},audioPlayerVolumePanel:{open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sInited:!1},global:{favorite:{data:[],count:0,fetching:!1,fetched:!1,deletedId:""},focus:{currentElement:null,prevElement:null},fontSize:{level:"middle"},live:{channels:[],fetching:!1,fetched:!1},bulletinCatalog:{data:[],fetching:!1,fetched:!1},program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language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newsSource:{data:[],fetching:!1,fetched:!1},news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