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世文、鸞書、儒宗神教、客家俗文學;臺灣客家地區的勸世文學,主要流行於日治時期 (1894-1945)至 1970 年間,它是臺灣客家俗文學中的重要一環。它除了用在宗教 活動中宣講、學堂中當教材之外,更大量用在臺灣客語說唱之中。客語鸞書中的勸世文。其推手從客地鸞堂、客地鸞書及其體製、鸞書文體和內涵並指出其時代意義及 價值。
鸞書上的詩文相當典雅,須有一定的漢學根底。這些詩文,往往被書房老師拿來當作書房的教材,或被 藝人當作說唱的腳本,所以相當重要,是為傳統的勸世文。
勸世文、鸞書、儒宗神教、客家俗文學;臺灣客家地區的勸世文學,主要流行於日治時期 (1894-1945)至 1970 年間,它是臺灣客家俗文學中的重要一環。它除了用在宗教 活動中宣講、學堂中當教材之外,更大量用在臺灣客語說唱之中。客語鸞書中的勸世文。其推手從客地鸞堂、客地鸞書及其體製、鸞書文體和內涵並指出其時代意義及 價值。
鸞書上的詩文相當典雅,須有一定的漢學根底。這些詩文,往往被書房老師拿來當作書房的教材,或被 藝人當作說唱的腳本,所以相當重要,是為傳統的勸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