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形塑―客家汙名與華夏認同邊緣。
馬來西亞700萬華人中,客家人的比例介於20%上下。1957年至1980年的4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客家人已是馬來西亞華人的第二大族群,約有150萬人,僅次於福建社群。
早在明末清初之際,已有一批五華客家人在吉蘭丹中南部「呀喇頂」(Galas,即今布賴)開採金礦。五華為傳統「嘉應五屬」之一,以「硬打硬」的強悍拚搏精神著稱。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形塑―客家汙名與華夏認同邊緣。
馬來西亞700萬華人中,客家人的比例介於20%上下。1957年至1980年的4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客家人已是馬來西亞華人的第二大族群,約有150萬人,僅次於福建社群。
早在明末清初之際,已有一批五華客家人在吉蘭丹中南部「呀喇頂」(Galas,即今布賴)開採金礦。五華為傳統「嘉應五屬」之一,以「硬打硬」的強悍拚搏精神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