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哈拉哈客

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日本客家研究

2022/03/27
單元介紹

對台灣「客家」的記錄。客家起源論:從羅香林模式到族群。對羅香林模式的疑問和批判性繼承。客家文化論:人類學研究。20 世紀 70-90 年代的微觀經驗主義研究。從客家文化特殊論到後現代主義客家文化論。

2007 年河合洋尚在《社會人類學年報》發表的論考〈客家風水的 表像與實踐知〉一文。,學術界在媒體上經常將土樓描述為客家的 代表性建築。

客家研究。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歷史學家主要關注客家起源論,人類 學家主要關注客家文化論,但是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兩者對族群議題 發生了興趣。客家學的開山鼻祖羅香林用「民系」的概念,主張客家是 從中原經過偏僻的山區向南遷移的漢族,從而保留了純粹的中原文化。 可是,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日學者透過「族群」的概念,開始認為 客家的認同和文化是現代建構的產物。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