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把一本台灣葫蘆世界地圖上的書——《此地即世界:台灣世界史的現場》。來賓,是這本書的作者之一廖品硯。他是故事工作室團隊的一員,今年25歲,台大歷史系碩士生,長期關注公共餐桌與文化歷史的書寫。
因為待在媽媽的服飾店覺得很無聊,就會跑到隔壁的茉莉書店看二手書,看了很多故事書,長大以後就成為歷史的說書人。
因為歷史學的訓練,讓他可以爬到更深度的故事,於是寫下關於可口美番茄醬與日俄戰爭及台南的百年曆史、還有台南圓環跟巴黎血腥革命的牽引、綠島綠洲山莊及馬來西亞僑生的冤案,還有和平島跟沖繩與太平洋環留下的足跡,穿越這些故事著實在我的歷史上打開了我的歷史。
其實台灣從來都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島嶼。它是一個交會點,穿越海洋的潮流、帝國的觸角、貿易的路線、與流動的人群都在這裡相遇,這其中隱含著一個共生的道理,也是品硯內心最初的觸動,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台灣當代的年輕人,如何透過每一個故事的眼前,去塑造了當代台灣人的集體力量。
《此地即世界》想告訴我們的:只要低頭,看腳下的土地,我們就能在這裡找到世界史的脈動。這個禮拜就讓我們一起來隔壁廖品硯先生來我們分享《此地即世界:台灣世界史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