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自然筆記

放下理性的頭腦,靜心領受生命的訊息與轉化

2025/08/15
邀訪來賓:楊理博 / 小魚
單元介紹

今天的「自然筆記」留下了一個難忘的場景,我和理博與小魚三個人在訪談中都閉上了眼睛,也許從外人來看,我們似乎正在進行一個神祕的儀式。其實,我並沒有準備訪綱,我刻意地讓一種流動的力量來帶領著我們,放空我的腦袋、放下心智的控制,讓更多的可能參與其中。

這也是讀楊理博這本《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所獲得的啟發,我很清楚知道這絕對不只是一本關於旅遊所見所聞的著作,滿滿的靈性訊息,在我看來這一切的過程就是一場「靈境追尋」,而且起始點絕對不只是那四天不吃不喝的過程,也不只是這八個月的長程旅行,今天的訪談從理博與小魚在台東落腳的原住民部落談起,雖然圍繞著安地斯與亞馬遜的主題,卻談了許多關於夢境與生命傷痕的觀看,這段原本是婚後開展的無預設行旅,兩人偕伴遊走在厄瓜多、智利與秘魯的國境中,從高地到雨林,所有的故事輪番登場,遇見的人皆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各種家庭,理博與小魚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跟著學習體驗,深刻感受到那些被被白人社會視為為毒品的藥草植物,如何在南美族人的生活中帶來各種幫助與平衡,以及那些原住民族的生活如何與環境相繫,並對大地母親「Pachamama」心懷感恩。

當我看到各種殖民統治與資本主義對群體帶來的傷痕時,理博倒是用自己生命的哲學來回應我的提問,他談到自從來到台東自力更生之後,他的雙手經常都蒙上#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傷痕,他也開始學習用平常的心去觀看,去體驗那一些傷痕,並認為那正是賦予力量的來源。

他也分享了「靈境追尋」與「蒸汗小屋」後所獲的感動,他說他正在學習轉化自己,他看到自己的理性思維,他認為理性是可以幫助人去達成目標,但是放下理性,當遇上人生重大課題時,不讓絕對的客觀與理智來決定,反而是讓更多的可能發生。他提到自己從「蒸汗小屋」爬出來時他向大地磕頭,主持的薩蠻爺爺對他說:「所有的事情皆為親緣關係」,在那樣的儀式之後,他才感受到,此生此刻,連呼息都是一種喜悅與祝福。

我問理博說,你會作夢了嗎?他回答自己作夢的能力還沒回來,但是他開始會讓自己更慢一點,才不會錯過身邊的風景,因為一切皆為指引,我真的相信這集的自然筆記能帶來非常靈動的力量。本周五千萬別錯聆聽楊理博與小魚(李紹瑜)和我們分享這本《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