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讓人不斷思考該如何建立一個對環境、農民、消費者權益都更有保障的生產模式。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雲林縣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沈泓志來與大家分享有食品級台積電美譽的豆包,如何突破傳統的產製模式,讓民眾既可以享受高品質產品,又兼具照顧土地及農民的經濟收入。
沈泓志出身雲林斗南農四代,年輕時逃避務農去從商,後來在父親的期盼下,以及對家鄉農業的情感,決定將農業與商業做結合,在雲林縣土庫鎮推廣種植黃豆,並建立一座領先業界標準的加工廠,以豆皮、豆包做為主力產品。同時他也成立合作社,以有利潤的收購價說服農友加入契作,並致力打造從種植到銷售一條龍的豆包供應鏈。
即使前路艱辛,沈泓志仍期許自己可以成為台灣豆製品的領航者,以合理化的價格,讓農民增加收入並藉此提升農作物的品質,同時以符合食品法規的製程,生產優質豆製品,讓民眾也能吃到好食品。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8月22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