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名校博士班畢業,人生也算是步入成功的一半。但是世事無常,生活總是會不經意地向你扔來一塊泥巴。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人際溝通講師及身心靈工作者羅志仲與大家分享重啟與和解自我的人生。
羅志仲念完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卻長期失業,40歲前,曾長期失業、父子失和、身心失調,直到接觸薩提爾模式與托勒,開始學習認識、接納自己,人生才煥然改觀。他學會接受他人的幫助,享受被愛及被照顧的感受,面對18年來不與講話的父親,他開始用好奇與關懷拉近彼此的心,創造破冰與溝通的機會。羅志仲認為好奇心可以進一步探詢長者的情感及身心狀況,製造對話的議題,但是溝通也要保持界線,需要溫和而堅定地維護彼此的底線。
面對衝突,羅志仲建議可以試著羅列自己的情緒清單,覺察情緒背後的成因,學習先接納自己的情緒,從看見、照顧到鬆綁自己的情緒,才有機會創造溝通的契機。在親子溝通發生困境時,他也建議家長先按下情緒的暫停鍵,用呼吸靜心的方式放下情緒的風暴,給彼此喘息的空間,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才能更好地與家人溝通。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5月16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