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蔡逸潔專員表示,其他的收心提醒還有「健康飲食 規律運動」,因為營養的早餐能延長飽足感,幫助維持穩定的專注力,思慮更為清晰;養成運動習慣也是好處多多,不僅能促進睡眠品質,也能幫助維持體重與情緒穩定,家人一同運動也能增進情感。
\n\n\n\n
蔡逸潔專員說在書包整理方面,家長可以在開學前協助孩子挑選適合的書包材質,也協助孩子整理書包,清點開學後所需用品,攜帶每日所需的文具、書籍、防身警報器即可;開學後每天花5分鐘整理書包,不只能減輕重量,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小朋友的書包重量不超過體重的1/8,開心迎接上學。
\n\n\n\n
此外,教育局配發給國小學生防身警報器,請孩子養成配戴習慣;開學前請再檢查電池,以達維護學童安全成效。
\n\n\n\n
北市各級學校為迎接學生於開學前積極整備校園環境,針對校舍、教室及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並完成各項設施及空間安全巡檢與維護作業,確保校園環境安全,教育局表示開學準備做得好,迎接開學沒煩惱,一起陪伴孩子面對新學期挑戰,迎接美好未來
\n",keywords:["開學","警報器","防身警報器","書包"],audio:"68b41fb26aec59002367ed67",video:"",pictures:[{id:"68b420026aec59002367ed79",cover:!1,description:"銘傳國小,學生協助整理教室環境"},{id:"68b420036aec59002367ed7b",cover:!1,description:"大湖國小,校園環境整理"},{id:"68b420c06aec59002367eda7",cover:!0,description:"大湖國小,完成班級教室整備"}],start:1756629995,onShelf:!0,app:!0,recommend:!0,createdAt:1756635335,updatedAt:1756636269},{_id:"68b3f0111923c800232a0bd4",category:"5a83f409c5fd8a01e2dd8cd4",source:"5a83f409c5fd8a01e2dd8cc7",reporter:"廖南瑛",title:"賴總統出席東洋醫學大會 清冠一號展現臺灣中醫實力",content:"總統賴清德今(31日)出席第21屆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時表示,政府已經公布《中醫藥發展法》,並將中醫納入健保,提供高品質服務。同時強調,中醫藥在防疫及全民健康上的關鍵角色,未來將持續推動慢性病管理、長照與國際合作,展現臺灣中醫藥的實力與貢獻。隨後賴總統也親頒「領導東洋光耀全球獎」及「深耕東洋健康臺灣獎」予獲獎者。
\n\n\n\n
賴清德總統出席大會致詞時指出,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已成為東方傳統醫學專家交流的重要平臺,主要推動的單位「國際東洋醫學會」成立至今已滿50年,臺灣能在此時主辦大會深感榮幸,並感謝國際東洋醫學會總會支持,以及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努力與分會爭取。
\n\n\n\n
賴清德總統表示,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傳統醫學從實證走向整合醫學,目的就是要用科學實證來支持中醫的治療模式,並且以大數據進行中西醫整合治療,讓中醫藥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也是臺灣中醫藥界一直努力的方向,政府也相當重視。
\n\n\n\n
賴清德總統說,政府呼應WHO(世界衛生組織)醫藥戰略倡議,已公布《中醫藥發展法》,完善中醫師教育制度、訓練制度與中醫醫院評鑑制度,健保也納入中醫,為民眾提供高便利、高品質、可負擔的中醫藥服務,來促進民眾的健康,像是2020年因應COVID-19疫情大流行,「清冠一號」的問世,幫助臺灣以及全球其他60個國家一同對抗疫情,這也是臺灣中醫藥進步的明確證據。
\n\n\n\n
最後賴清德總統提到,「健康台灣政策」希望促進全民健康,讓國家更強、世界擁抱臺灣,中醫藥要扮演重要角色,今年開始政府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也將中醫藥的發展納入其中,在面對後疫情時代與人口高齡化的挑戰,期待臺灣的中醫師可以繼續投入慢性病管理、社區醫療與長照領域,一同推動全方位的醫療照顧,並結合跨國的力量,讓傳統醫學對人類健康可以發揮更大的貢獻。
\n",keywords:["WHO","中醫藥發展法","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中醫","健康台灣深耕計畫"],audio:"68b3efba6aec59002367e374",video:"",pictures:[],start:1756622631,onShelf:!0,app:!0,recommend:!0,createdAt:1756622865,updatedAt:1756629271},{_id:"68b3f4421923c800232a0c08",category:"5a83f409c5fd8a01e2dd8cd2",source:"5a83f409c5fd8a01e2dd8cc7",reporter:"廖南瑛",title:"臺灣高等教育展曼谷登場 39校12企助泰生留學就業",content:"為深化臺泰教育合作、促進產學交流,提升臺灣高等教育在泰國的能見度,2025年「臺灣高等教育展暨就業博覽會」,本週末兩天(30、31日)在曼谷盛大舉行,共計39所臺灣大學參展並有12家臺商企業與會招募泰籍人才。
\n\n\n\n
本次教育展邀集來自臺灣39所大學共同參展,展內提供各校學程介紹、申請流程說明、獎學金資訊及留學諮詢服務。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也到場參展,為有意來臺留學的學生提供最完整的華語文能力測驗資訊。參觀民眾還有機會參加抽獎,最大獎項包括臺灣華語文中心提供的免費3個月實體華語課程。除了教育展外,博覽會亦結合就業資源,邀請12家臺商企業現場設攤,提供泰國學生實習與就業諮詢,幫助學生規劃來臺留學後的職涯發展,吸引泰國師生與家長踴躍參與。
\n\n\n\n
臺泰雙邊教育合作日益深化,今年6月20日由我駐泰國代表處與駐臺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正式簽署「臺泰技術職業教育與訓練合作備忘錄」,推動技職教育領域合作,為泰國學生赴臺學習提供更多實務訓練機會,強化其「就業即戰力」,也為未來雙方在創新與技術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另為配合教育部推動「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實施計畫」,臺灣-泰國國際人才循環基地,也在今年8月29日在泰國曼谷基地舉行揭牌儀式,開啟雙邊人才交流的新篇章。該基地未來將提供華語先修課程、學術交流平臺與國際合作資源,協助更多泰國學生前往臺灣就學,並促成兩國大學間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的合作。
\n\n\n\n
臺灣高等教育以其優質師資、多元學術資源與國際化學習環境,長期受到東南亞學生青睞,並已成為區域人才培育的重要樞紐。113學年來臺就學境外生人數超過12萬人,其中來自泰國的學生近5,000人,為全球第6大來臺學習生源國,足見臺泰學術交流能量仍具相當開發潛力,未來也將持續辦理高教展等活動,吸引更多泰國學生來臺就讀。
\n",keywords:["泰國","高等教育","駐臺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曼谷","就業博覽會"],video:"",pictures:[{id:"68b3f2e36aec59002367e400",cover:!1,description:"駐泰代表處藍夏禮代表致詞照片"},{id:"68b3f2e46aec59002367e402",cover:!1,description:"2025台灣高等教育展暨就業博覽會青年參與攤位活動照片"},{id:"68b3f2e56aec59002367e405",cover:!0,description:"台下開幕貴賓合照"}],start:1756621911,onShelf:!0,app:!0,recommend:!0,createdAt:1756623938,updatedAt:1756629275},{_id:"68b3f0a7ca175600223ae7c4",category:"5a83f409c5fd8a01e2dd8ccf",source:"5a83f409c5fd8a01e2dd8cc7",reporter:"廖南瑛",title:"苗栗特教助學子走出困境 支持性就業實踐照顧好每個孩子",content:"國教署在「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的理念支持下,協助偏鄉地區身心障礙學生解決學習資源、交通支持與就業機會等需求。如國立苗栗特教深耕支持性就業與生活轉銜輔導,成功協助畢業生小柚(化名)走出困境、穩定就業、邁向自立,成為偏鄉特教資源整合與成功轉銜的代表性案例。
\n
\n小柚自幼父母失能,由年邁的外婆照顧,住在苗栗南庄八卦力山區。家庭收入仰賴外婆微薄月薪,卻要負擔房租、生活費和每天下山上學的包車費,日子捉襟見肘。雖然經濟困苦,但祖孫間的深厚情感讓小柚擁有滿滿的安全感。然而,去年外婆罹患大腸癌接受手術後無法再工作,整個家庭頓時失去支撐,小柚的就業與自立成為迫切課題。因此,小柚就學期間,學校不僅協助交通與生活照顧,更啟動全方位的就業轉銜輔導機制,為他點亮了通往自立的微光。
\n
\n小柚原先對識字與學習相當焦慮與排斥,甚至在職業輔導時情緒失控。學校師長與職輔員持續給予專業照顧,在建立信任與情緒穩定後,逐步展開交通訓練,陪伴他搭乘公車、學習生活自理、外出點餐、認識職場環境。這些日常中細緻的引導,穩健開啟了小柚對未來的想像。
\n苗栗特教同時啟動支持性就業輔導機制,從職業興趣評估、生活技能建立、交通訓練,到社交與情緒管理一步步陪伴。學校安排小柚至實習廠商進行半年實習,從簡單的補貨、標價到參與市集兜售產品,在師長、職輔員及實習廠商協助下逐漸累積數學、語言與社會互動能力,也找回自信。
\n
\n今年畢業前夕,小柚經縣府職評轉介,順利錄取NET倉儲包裝職缺,成為苗栗偏鄉的成功媒合案例。在交通極度不便、社會支持資源有限的地區,這項成果極其難得。學校同步與社政單位協調安排小柚入住一所康復家園,並持續進行作息、交通與生活訓練,為進入社會打好基礎。
\n
\n這段從偏鄉走向社會的路,小柚走得跌跌撞撞,但堅韌不拔;他的成長歷程,也讓人深深感受到教育陪伴的力量。這不僅是他的成功,更是教育部國教署、苗栗特教學校、縣府就業與社政體系、企業與民間資源共同實踐「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理念的成果。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