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品德教育推動具特色的學校,並分享交流各校推動經驗,教育部今天(28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114年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觀摩及表揚大會」,表揚31所特色學校,包括大專校院6所、高級中等學校1所、國中7所及國小17所,並辦理特色學校書面展示觀摩與交流,激勵學校親師生全面參與,形塑優質的校園品德文化。
獲獎的各個學校,分享如何在校內推動品德教育,並都強調做比說更重要。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指出,學校透過不同的策略和多元活動,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實踐教育目標,使學生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為社會做出貢獻。期待各校發揮「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政策推動理念,結合地方及學校特色,採取「跨教育階段別合作」、「與社區合作」及「與民間團體合作」的方式,實踐「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獲獎學校之一、嘉義縣太保市南新國小校長莊政道分享,學校長期推動品德教育,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三好校園為核心,營造正向校園文化,學生普遍養成禮貌、尊重與友善的習慣,校園衝突顯著減少。師生互動和諧,家長參與度高,學校與家庭形成合作力量。在具體做法上,學校結合多元活動與課程,像是舉辦「三好兒童表揚」、「作家有約」閱讀講座、各類宣導親節與教師節感恩活動等。透過生活教育與實作,學生能內化品德概念。食農教育更是特色,孩子親手種植蔬菜後捐贈社區老人食堂。校慶跳蚤市場義賣所得捐助社福團體,也展現助人態度。校長開創「兒童朝會直播」與「跟著校長看世界」,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強化禮貌、責任與社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