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各國教育機構透過歐盟Erasmus+經費補助首度組團來臺進行交流合作,11月22日至30日訪臺9天,訪臺成員來自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及愛爾蘭等4個歐盟國家的技職教育培訓機構代表及職業教育學校教師代表共9人,訪團成員在該國負責協調及服務技職教育相關單位,此行來臺將促使歐盟國家等對臺灣教育有更進一步了解,開拓未來雙邊實質合作的機會。
教育部表示,今(114)年3月7日駐歐盟兼駐比利時教育組曾接待臺北市教育局特殊優良教師訪團一行20人,並邀請比利時佛拉蒙大區教育理事會國際教育與培訓政策委員會主席Jens Vermeersch及天主教教育機構教學顧問Tim Van Aken出席分享該區教育體制政策並與團員交流。會議中介紹了比利時政府體系及「GO!」公立教育網絡。「GO!」教育網絡治理結構涵蓋中央、區域及地方層級,該學區學校雖擁有自主權,仍須遵循政府規範及品質標準,透過自我評估與外部稽核來確保教育品質。「GO!」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透過歐盟新伊拉斯莫斯計畫(Erasmus+)和歐洲教育網絡,促進學習機會與全球交流。
比利時天主教教育機構在佛拉蒙大區和布魯塞爾地區學校擔任重要角色。該機構國際化與夥伴關係團隊負責管理歐盟新伊拉斯莫斯計畫(Erasmus+) 和線上姊妹校(E-twinning)計畫,涵蓋比利時地區及國際層面。自110年起,該機構逐步擴展至學校教育、成人教育及職業教育與培訓,並規劃未來安排該區教職員赴臺進行教育交流,致力於促進國際合作與夥伴關係,並可申請歐盟經費補助與第三國家進行交流合作。
近期駐比利時教育組與天主教教育機構教學顧問共同討論臺歐教育合作新方向,雙方研議以「黃金圈模型(WHY–HOW–WHAT)」為基礎,共同打造永續且具實質效益的合作模式,以共同教育目標為核心,聚焦人工智慧(AI)、STEM與創新教育、永續發展、高齡照護及文化創意等主題,並透過「燈塔學校」示範、「區域樞紐」連結及「臺歐校友網絡」強化長期夥伴關係。未來合作方式將涵蓋線上協作課程、短期交流、雙教室專案與教師專業社群等,並結合歐盟Erasmus+及臺灣國際教育合作資源,推動雙邊在技職與創新教育領域的深度連結,開創臺歐教育合作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