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20日)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教育部等多個部會,針對「AI世代,臺灣如何贏得新人才戰?」進行專題報告,立委提到不僅面臨AI人才不足的問題,也提醒教育部在AI教育上要注意可能衍生的問題,教育部回應,已經發布中小學AI使用注意事項,今年底將發布應用手冊,提供師生參考。
立委鄭正鈐質詢時指出,臺灣面臨AI人才不足,即使要培養人才,也面臨教師荒的問題,教育部提出AI教育計畫,在教學現場使用AI,但要注意AI資訊錯誤率高,在學生判斷力不夠的時候,容易被誤導,加上美國與歐洲也提出警告,與生成式AI對話的使用者,出現了心理困擾與不妥的行為,因此,他要提醒教育部,應該要注意AI教育推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教育部次長朱俊彰回應,在中小學階段,針對課程教學、學習評量與作業使用生成式AI,教育部已經提出「中小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注意事項」,提供教師、行政人員、家長及學生參考,12月也將發布中小學使用生成式AI應用手冊,將納入更多實際範例提供教師與學生在教學與學習過程有所依循。
教育部表示,配合行政院「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將推動持續性的精進作為,培育下世代AI人才,包括積極推動大學跨域學習,透過政策及相關補助計畫,引導學校各系所結合業界AI需求發展各類AI應用課程,協助各領域學生活用AI工具;推動「實作場域設備精進計畫」,協助技專校院以既有實作場域為基礎,對焦五大信賴產業技術需求,除持續協助114年獲補助計畫落實AI相關課程教學外,預計115年新增至少30案AI應用計畫,升級學校軟硬體教學環境,並促成產業參與人才培育;擴大推動「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整合全國大專校院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另針對國教階段將以「TAICA扎根高中AI人才培育」為目標,將大專端TAICA課程重新編寫為適合高中職學生的AI課程,並逐步納入「彈性、自主學習」及「多元選修」課程,供學生可依其興趣、能力與升學方向修讀,希望AI人才培育從高中扎根、在大學深化;鼓勵大學校院與業界合辦競賽、共授課程與產業見習,提升我國高等教育AI教學量能,增進師生實務技術與智慧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