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北市推出高年級健身坊 長者做重訓遠離衰弱

2025-11-1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產學合作,開設「高年級健身坊」課程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產學合作,開設「高年級健身坊」課程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臺灣65歲以上長者高達41.5%已進入衰弱前期,為提升衰弱及衰弱前期長者體能,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臺北市立大學、大安運動中心打造「高年級健身坊」課程,讓長者透過多元運動、健身房器材與自主訓練,增進身體健康。

 

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邱敬仁系主任說明,肌力是預防跌倒與維持自理功能的重要指標,本次「高年級健身坊」課程帶著長者進行重量訓練,透過小組團隊課程,讓運動更加多元化。參與課程的長者在上、下肢肌力、握力與敏捷度均有顯著進步,希望鼓勵長者能更有自信地到健身房從事運動。這次課程還有企業的協力,期望未來能將這成功的產官學合作模式向外推廣到其他社區和縣市,讓更多長者能透過運動獲得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長者王長芳先生表示,參加課程後讓他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好處,雖然他體重沒有大幅變動,但腰圍就減了8公分,有效消除腹部脂肪,除了肌肉增加外,骨質密度也隨之提升。王長芳先生指出,除了上課外,他回家也會自主練習,使用彈力帶訓練大腿兩側肌力。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說明,「高年級健身坊」課程是以衰弱量表(SOF)與長者功能評估(ICOPE)篩選出60到92歲共40位衰弱期與衰弱前期(含輕度失智)長者,進行為期12週的「雙軌運動」,每週1次由專業教練帶領多元團體訓練,項目包括心肺、肌力、平衡、柔軟、敏捷等訓練,並搭配健身房重量訓練,循序漸進強化核心肌群。完訓後10週結合運動中心公益時段,以運動集點獎勵方式鼓勵長者自主訓練,維持肌耐力。

 

課程也協同人壽業者製作2部「高年級重量器材DIY」教學影片,每部10到11分鐘,分別為上肢與心肺、下肢及軀幹重量訓練器材的操作示範與自我訓練技巧,現已上架在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YouTube頻道,教導民眾安全正確的器材操作技巧,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讓預防衰弱融入日常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