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從樂齡到AI共學 教育科技展看見終身學習新未來

2025-11-15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現場重現樂齡大學課程情境,提供律動、手眼協調與血氧檢測等體驗及設備 (記者攝)

現場重現樂齡大學課程情境,提供律動、手眼協調與血氧檢測等體驗及設備 (記者攝)

2025年「臺灣教育科技展」進入最後兩天(15、16日)於臺北世貿一館登場,展覽集結國內外教育單位、企業及新創團隊,展示生成式AI、沉浸式教學及智慧學習等最新科技應用。其中,教育部終身教育司今年也設攤參展,以「樂齡數位學習」為主題,結合體驗活動與日常宣導,吸引不少民眾現場駐足參與。

 

本屆教育科技展以「看見AI進行式」為主題,展會規模宏大,包括2大主題館、7大展區、200 家品牌、700 個攤位、250 場講座,議題涵蓋AI生活、教育科技、親子共學、在職進修、終身學習等範疇。

 

終身司承辦人員表示,為鼓勵55歲以上長者終身學習,教育部已推動「樂齡學習中心」、「樂齡大學」及最新的「第三人生大學」等多元管道,協助長者持續學習、培養數位素養。此次參與教育科技展,除了希望推廣政策內容,也藉此與科技產業交流,探索AI與防詐等數位科技在樂齡學習中的應用。

 

現場攤位由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協助設計,重現樂齡大學課程情境,提供律動、手眼協調與血氧檢測等體驗及設備,讓長者實際感受數位科技如何融入健康與學習。承辦人指出,希望藉由展覽,讓更多長者了解「科技不再遙遠」,並鼓勵主動接觸新興AI工具、提升防詐意識。

 

同時展區內容同樣相當多元,地方政府與民間企業公私協力推廣AI教育。ViewSonic以「擁抱AI,共學未來」為主題推出四大展區,還邀請新竹市光武國中宋睿偉老師等中小學教師,分享在第一線課堂教學使用AI工具的方式與心得感想;新北市教育局所屬「Team NT:AI + 科技」攤位,則展示VR課程體驗、科技手作體驗以及新北教育成果;此外,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策劃的「動手玩智造」攤位首次結合AI小學堂,邀請學生展示AI專題成果與教學應用。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在今年的教育科技展中也設立互動攤位,將攤位打造成錄音帳篷,推出電臺招牌「麥寶電波」,讓參觀者體驗沉浸式錄音環境,感受聲音與廣播錄製的魅力。此外,民眾在攤位上除了可以參加展覽的電子集章活動外,現場也有機會獲得教育電臺的精美小禮品,增添參展樂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