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臺灣每五人就有一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其中六成患者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常見蕁麻疹類型,患者長期忍受「紅、腫、癢」症狀的折磨,嚴重干擾睡眠、生活與工作,若未即時控制,精神壓力與癌症患者相當,建議儘早尋求醫師求助。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醫師朱家瑜表示,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即為慢性蕁麻疹,主要受到自體免疫失調導致,不一定要看皮膚科,家醫科也可以。朱家瑜表示,自體免疫蕁麻疹的症狀來無影、去無蹤,可能突然出現、然後又在幾個小時後消失,有時候患者在就診前還有病灶,但是走進診間時就已經消失,因此對於初診斷的患者而言,可能會有疾病沒有這麼嚴重的錯覺。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絕不只是皮膚上起疹子這麼簡單,還會全面衝擊患者的工作與心情,朱家瑜醫師直言,青壯年正處於事業打拼階段,但若沒有妥善控制疾病,癢感、風疹塊等症狀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表現。就有研究指出,每4位就約有1位患者工作或是出勤表現受到衝擊,若進一步檢視出勤狀況,更可以發現約有逾兩成的患者每週因為症狀而缺勤一小時以上。此外,患者也容易落入「發癢→失眠→憂鬱、焦慮→疾病惡化」的惡性循環中。患者迫切需要透過正規治療,改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症狀。
民眾謝小姐自小受慢性尋麻疹困擾,她坦言長期反覆的紅腫與搔癢讓她身心疲憊,因此有去看醫師並服藥,但是吃個兩三週自身覺得好了就不再吃藥,沒想到又再度復發,此時才持續透過藥物治療,最後成功根治,建議有同樣疾病的民眾要盡早接受醫師的治療,也要遵從醫囑的指示。
為了協助病友及早獲得妥善治療,國際間推動UCARE(Urticaria Care蕁麻疹照護)認證制度,目前林口長庚、臺大醫院、台中榮總與高雄長庚等4家醫院已獲得認證,治療與研究水準皆與國際接軌;以地理密度計算,更是亞洲之最,象徵台灣在蕁麻疹照護網絡上已邁向國際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