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為全球重要的設計獎項之一,今年度Good Design Award公布得獎名單,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再傳捷報,由教育部推動的「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CRIT-AADE)」從5,225件國際提案中脫穎而出,榮獲2025年Good Design Award,並入選評審特選展「My Favorite Design - The Selection from Good Design Award 2025」。此外,教育部另一推動校園美感環境改造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也憑藉國立關西高中與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的改造案雙雙獲獎,其中國立關西高中「關西製茶所」更榮獲 Good Design Award「Best 100」殊榮。展現臺灣在美感教育與設計思考領域長期耕耘的價值。
日本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為全球重要的設計獎項之一,透過對優秀設計的評價與推廣,促進人們生活品質、產業發展及社會進步,其涵蓋領域廣泛,包含有形的產品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以及無形的服務、活動等皆包含在內。
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以 「Sense Ability」為核心精神,透過「美感共學、共創、共感」三大支柱運作。「美感共學」著重課堂師生互動與回饋,「美感共創」透過計畫團隊與種子教師密集共備,研發包括通識、體驗、典範與跨域設計等多元課程,依據教師專長與學校特質打造特色學習體驗;「美感共感」則展現社會責任,透過教材出版、紀錄片拍攝、線上課程與雙語平臺建置,以及成果展策劃,將美感教育延伸至全社會,建立臺灣文化與設計的「軟實力」。
計畫執行十年來,已在全臺3,936所學校深入推展,累計超過25,000名教師與58萬名學生參與,開發並分享4,000多堂課程。此外,計畫團隊也積極推動教材出版與數位平臺建構,推出計畫官網、《安妮新聞 The Anne Times》與其互動網站、《美感練習誌 Aura in Life》、《美感行動誌 PRAXIS: Art+Design》等美感學習資源。
另外,教育部推動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以設計思考為核心解決校園環境問題。國立關西高中攜手十彥建築師事務所與米索空間設計,以「活化歷史空間、傳承製茶文化」為核心理念,將校內百年製茶實習工廠轉化為具備教學、實作與展覽功能的「關西製茶所」。設計團隊打開原本封閉的南側立面,引入自然光與綠意,並以全臺碩果僅存的檜木製「望月型揉捻機」作為迎賓焦點,串聯製茶工序與地方文史,讓學生從茶葉採摘、揉捻到焙製的實作中,體驗茶產業的底蘊文化與工藝精神。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青山國中小與317 studio易其設計合作,以「青山森林」為主題,將普通教室改造為融合教學、實作與展示的童軍學習基地。設計團隊移除原有笨重家具,導入可靈活調整的桌椅與洞洞板收納系統,打造成能支持團康、實作、社團或校際交流等多元活動的沉浸式探索基地。此外,最具特色的是以攀岩繩「一繩到底」連貫天花結構、延展而成的「室內營帳」,象徵童軍團結精神,搭配下方學生壓花標本展示,形塑在森林營地般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