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南門國小採茭白筍體驗農作 向大自然學習

2025-11-04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北市南門國小學生走出學校,到三芝採茭白筍,體驗農事

北市南門國小學生走出學校,到三芝採茭白筍,體驗農事

時序入秋,新北市三芝區的茭白筍正進入盛產期。有鑑於都市長大的孩子鮮少有機會可以赤腳踩在泥土上,用身體直接感受大自然,臺北市南門國小與三芝農會合作,為四年級學生規劃一場採收茭白筍體驗活動,學生藉此感受到農民們耕作的辛勞,讓教室外的學習更加有趣生動。


四年級導師陳政凱老師表示,這次活動連結了中年級自然科學領域「了解與認識水中的動、植物」、社會領域「認識家鄉的產業」和綜合領域「童軍體驗」等跨領域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近大自然並體驗農務,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許多學生都是第一次下田,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場走出舒適圈的挑戰,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赤腳踩進泥土的陌生感,以及對昆蟲的心理障礙。讓陳政凱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們剛踏上泥巴田的那一刻,尖叫聲此起彼落,他們很快地消失在高聳的茭白筍叢中,不斷喊著「老師,有蟲!」現場一度陷入騷動;但後來陣陣驚慌過去後,他們又立刻投入採收,專注又賣力,展現出與平日在教室裡截然不同的一面。孩子們在活動中展現出高度熱情,不僅親近了土地,也在過程中學會克服恐懼、合作與探索,留下難忘的學習歷程。


參加活動的學生林歆毓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下田採茭白筍,起初有點緊張,怕泥土會把腳弄得很髒,到後來腳踩進田裡,覺得泥土冰涼涼的,感覺很舒服。茭白筍植株高大直立,走在田裡幾乎看不到其他同學,讓她真正害怕的是四周有許多未知的昆蟲。林歆毓與同學協力拔茭白筍,過程比自己想像的還要難,葉子很硬也很難凹折,後來學到採摘的技巧後,大家就越來越順手,收穫了9株茭白筍,相當開心。從這次的體驗,林歆毓體會到農夫的辛苦,在又熱又多蟲、泥巴黏糊糊的環境下工作真的不容易。

 

南門國小校長李嗣蕙表示,學校除了推廣食農教育外,也期望孩子們能有機會親身接觸土地,感受土地的溫度、農作物生長的歷程,以及農夫耕作的辛勞,進而更加珍惜與愛護這片土地。未來在食農教育推動上,學校將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運用親手採收的茭白筍進行親子料理,並由學生思考如何減少廚餘;同時結合SDGs理念,讓孩子發揮創意產出方案,協助農家行銷、拓展農產銷售市場,培養回饋土地與服務社會的精神。

 

南門國小表示,這次活動獲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14學年度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計畫」經費補助,規劃包含「參觀三芝人文紀念館認識三芝」、「實際走在田埂上平衡小高手」、「下田採收茭白筍我是小農夫」、「我是生活自理小高手勇敢做自己」、前往老梅公園進行「迷宮闖關迷宮高手」等活動,讓學生有多元跨域的學習體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