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本土語融入幼教課程 國教署徵選優良案例推動語言扎根

2025-11-02 發佈 廖南瑛 臺北
【故事繪本動畫類】作品《烘!烘!烘!芋頭乾》

【故事繪本動畫類】作品《烘!烘!烘!芋頭乾》

教育部國教署為鼓勵各地教保服務機構共同推動本土語言,並提升教保服務人員的教學專業,自111學年度起持續辦理「本土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教學資源徵選活動」,至今已產出61則優良案例,上傳於全國教保資訊網幼兒園專區中的「課程與教學」項下,提供全國教保人員參考與運用。

 

以113學年度徵選成果為例,在「兒歌、童謠及童詩類」的臺灣台語特優獎,由委託財團法人正修教育基金會辦理的高雄市龍華非營利幼兒園獲得,他們的作品《高雄輕鐵》以輕快韻律結合兒歌,讓幼兒從音韻與節奏中學習台語語音與詞意,進而增進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繪本及動畫類」原住民族語優等獎為屏東縣來義國小附幼作品《烘!烘!烘!芋頭乾》,以繪本呈現原住民傳統烘芋頭乾的文化工藝,展現部落生活的溫暖與團結,並引導幼兒學習尊重自然與傳統文化;客語優等獎則由新竹縣竹東幼兒園獲得,作品《食毋忒个粄》以客家粄食為主題,將節慶與日常飲食故事化,讓幼兒認識客家飲食文化與生活習俗。

 

國教署表示,學前教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階段,為讓幼兒在日常中更多接觸與使用本土語言,未來將持續推動幼兒園本土語教學,並配合行政院「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推動多項策略。透過徵選教材與公開分享,豐富本土語教學資源,鼓勵教保服務人員善用在地素材、自編教材,在課程中落實本土語教學,讓孩子從小親近母語、認同在地文化。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