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1)日公布「教師的AI素養」全國調查結果。此次調查採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24年公布的教師AI素養架構為基礎,針對全國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分析,從「AI基礎與應用」、「AI教學法」、「AI專業發展」、「AI倫理」與「AI人本思維」五大面向,檢視教師的AI知能現況。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在「AI基礎與應用」(3.16分)、「AI人本思維」(3.10分)與「AI倫理」(3.02分)等面向表現較佳,顯示我國教師已具備一定的AI知識基礎與正確教育理念;然而在「AI教學法」(2.65分)與「AI專業發展」(2.80分)兩項指標上得分偏低,反映教師在AI理念與教學實踐之間仍存在落差。調查也指出,教師服務年資越長,AI素養得分越低;其中國中教師的AI素養平均分數又低於國小與高中階段,顯示教育現場仍需更多支援與導入措施。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AI浪潮已全面改變教育樣貌,教師的AI素養攸關未來人才培育與教育品質。他指出,本次調查顯示教師在AI應用與專業發展方面力有未逮,「協助教師將AI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持續專業成長,是當務之急。」他呼籲政府應制定完整的國家數位教育計畫,以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為根基,讓教師能善用AI推動差異化教學、個別化回饋與自主學習,充分發揮教育AI的潛力與效能。
評論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指出,本次調查以UNESCO教師AI素養架構為基礎,揭示我國教師在AI教育應用上的挑戰與契機。他分析,雖然多數教師具備AI基礎知識與倫理觀,但對AI在教學上的實際運用仍感生疏。郭伯臣校長建議,教育部應儘速研擬我國教師AI素養架構,並研發教育專用AI工具、推動手把手到校陪伴示範,以及將AI導入師資培育課程中,讓教師從職前到在職皆能具備AI應用能力,同時透過建立AI教師社群與校長引領機制,促進學校整體教學創新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