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彌補我國勞動力缺口,勞動部擬定「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將在「以本國勞工為主、跨國勞動力為輔」的前提下,規劃製造業為本國勞工加薪,可增加移工名額、放寬外國技術人力留用上限達100%,旅宿業及商港碼頭業可引進外國技術人力,及成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等4大方案,希望改善產業缺工及本國勞工低薪問題。
勞動部今天(30日)在行政院院會中報告「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指出受少子女化及高齡化影響,推估我國2040年工作年齡人口會驟減300萬人,而依國發會推估,到2030年製造業人力需求平均每年增加1.9萬人,住宿及餐飲業平均增加1.3萬人,但是勞動部統計到今年(114年)3月底,製造業、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職缺數合計達12.7萬筆,各大職類技術人力職缺11.3萬筆,缺工問題嚴重;為了改善缺工及國人低薪問題,勞動部因此提出「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將在「本勞權益優先」、「強化人力素質」、「擴大用人留才」及「強化政府效能」等四大原則上,提出四項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黃齡玉說明,為了讓製造業補足基層人力需求,還兼顧本國勞工薪資條件提升,方案一是只要製造業雇主為聘僱全時工作的本國籍勞工加薪2000元,每加薪一位本國勞工,就在3K5級制核配名額外,可多一位移工名額,但最高不得超過公司勞保投保人數10%,且採用此方案的雇主,其所聘僱移工名額最高上限,由原本的勞保投保人數40%提升至45%。
其次,放寬外國技術人力留用上限,由現行規定雇主只能留用25%的資深移工,勞動部規劃符合轉任技術人力條件的資深移工,放寬雇主得以申請全數留用,也就是從25%放寬到100%留用,但移工、外國技術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合計仍不得超過總員工50%。
第三,開放旅宿業及商港碼頭業引進外國技術人力,同樣是雇主只要為聘僱的全時本國籍工作者加薪,每加薪一位本國勞工就多一位外國技術人力名額,最高不得超過其勞保投保人數10%,不過,外國技術人力的條件,在薪資門檻、語言能力及技能資格都要達到規定的資格。勞動部部長洪申翰表示,僑外生在臺灣工作一定時間,已經熟悉我國職場,若要銜接成為技術人力留臺工作,勞動部相當樂見,但仍需要符合外國技術人力條件。
最後,勞動部將成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及布局海外據點,專責處理引進跨國勞動力招募及測驗相關事宜,具體落實國對國直接聘僱,洪申翰部長表示,第一個海外據點預計從與我國互動良好的菲律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