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詐騙手法漸趨多元化,臺北市教育局規劃「守護青少年安全,防範詐騙陷阱」校園反詐系列活動,首場活動在民權國中登場,以「青春無詐」為主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防詐意識和金融安全素養。
出席活動的臺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鍾德馨表示,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判斷力的培養,在詐騙技術不斷演化的時代,年輕世代正處於高度風險的第一線。詐騙集團的伎倆從「假交友、真詐財」到假冒網拍、釣魚連結,甚至誘使未成年人成為「車手」或「帳戶人頭」,讓孩子在未充分理解法律與責任前,就可能誤入歧途。鍾德馨主秘也呼籲現場學生,勇敢提問,主動學習,才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臺北市教育局說明,本次講座內容設計貼近青少年面對到的日常風險,聚焦在他們最常接觸的網路環境,宣導主題包括線上遊戲、網路交友、個人資料保護,以及銀行帳戶基本概念等,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念與應對能力。參與活動的民權國中林同學表示,講師以幽默的角色扮演讓他印象深刻,原來對面聊得很開心的人可能與畫面中的他差很大,愛情的感覺也許只是假象。透過講座讓學生瞭解面對數位時代的各種誘惑及陷阱,應培養自我保護的心理防線,多一份警惕少一分損失。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為強化防詐教育的廣度與深度,114年攜手警察局加碼推出50場次反詐騙宣導,這次「青少年校園反詐活動」更與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曁犯罪防制中心、中信銀行、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等多個單位合作,預計至明年3月底前再增加40場次校園宣講活動,預計會有1萬5,000名國中、高中學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