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長者投入終身學習,臺北市教育局舉辦終身學習獎頒獎典禮,表揚79名終身學習獎得主,每一位都以熱情、行動與堅持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教育局期許這些終身學習典範能帶動全民學習風氣,充分展現勇於學習、樂在參與的精神。
擔任頒獎人的臺北市副秘書長俞振華表示,隨著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23%,而民眾的平均壽命也持續延長,因此更應把握時間落實終身學習,做到「活到老、學到老」。除了規律運動外,長者從事自己喜歡、開心的活動同樣重要,這些活動不一定是動態的,例如文山社區大學獲獎人黃俊賢先生,年紀已經80多歲了仍不畏挑戰,10年來走訪臺灣各部落與離島,親身踏查古文明遺址,了解歷史根源,此外他也學習攝影,這些都能讓身心平靜下來,同時動腦並鍛鍊身體。只要大家都抱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態度,就一定能共創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社會。
俞振華副秘書長並指出,教育局也舉辦「代間盃桌球賽」,推廣「代間共融」理念,讓親子或祖孫組隊參加雙打比賽,不僅讓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一同運動,也透過比賽促進家庭情感交流,讓長輩與年輕世代在互動中感受快樂與活力。無論是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或樂齡學堂,臺北市未來都將朝更多代間融合的活動發展,促進親子與祖孫關係更緊密,讓樂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營造溫暖且充滿凝聚力的社會。
臺北市教育局指出,終身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公民素養的培養與社會參與的實踐。榮獲今年終身學習獎的中正社區大學李秀美學員,90多歲的她以堅定步伐實踐對知識與生活的熱愛,學習手語、鄉土舞蹈與活力有氧等課程,她樂於挑戰自我,也以行動帶動學習氣氛,成為同儕心中最具影響力的學員之一。中山社區大學葉淑蓮講師秉持「走出去才看得見真實」的理念,結合公民記者經驗,自製影音教材,將知識延伸至社會,培育更多願意觀察土地、積極行動的在地公民。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臺北市今年在推動「社區大學業務」及「樂齡學習政策」兩項評鑑中,再度榮獲教育部最高榮譽「特優」,展現終身與樂齡學習的豐碩成果,並將持續以終身學習化作城市發展的動力,深化跨世代共學共好的代間教育,讓學習不僅是一種行動,更是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