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25日)下午在農業部防檢署舉行記者會,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主持。農業部表示,臺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經病毒分離確認檢出非洲豬瘟(ASF)病毒,為臺灣首例,將依程序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並暫停所有豬隻及豬肉產品輸出,同步通知主要貿易夥伴國。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該案21日由臺中市動保防疫處送檢死亡豬隻檢體,檢驗結果呈病毒核酸陽性,隨即由防檢署及臺中市府進場執行移動管制與預防性撲殺195頭豬隻,並完成場區清消。經病毒分離後確認為首例,目前已依程序準備向WOAH通報,後續將依國際規範完成申報。
政府自10月22日中午起,全國實施豬隻禁運、禁宰與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措施,初期為期15天,每5天檢視一次執行情況。農業部並在防檢署臺中分署成立前進應變所,由次長杜文珍擔任指揮官,環境部、畜牧司、防檢署與臺中市動保處等單位進駐,統一協調調查與防疫工作。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表示,疫情確認後,中央與地方在3天內完成初步疫調,包含案例場、來源場、運輸與化製動線,以及40處關聯場的採樣檢測,目前結果均為陰性,初步沒有外擴證據,但因病毒具潛伏期,仍不可掉以輕心。
農業部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5439場養豬場與屠宰場列入清查,已完成4165場訪視與採樣;臺中市與彰化地區的40處關聯場採檢結果亦為陰性。後續將依第一輪調查結果進行風險分級與生物安全稽核,針對防範措施不足的場舍加強輔導與監測。
在民眾關注的供應面部分,農業部強調,禁運禁宰期間國內豬肉供應無虞。已啟動緊急調度機制,並協調冷凍與冷藏公會穩定供貨,全國豬肉庫存約6萬公噸,國人每日消費量約2300公噸,足以供應一個月;雞肉庫存約17萬公噸,可支撐兩個月消費,請民眾不用擔心。
環境部則指出,禁止廚餘養豬後,清運量顯著增加,已啟動運輸補貼機制,同時呼籲民眾「吃多少煮多少、點多少吃多少」,在排出前先瀝乾水分,以減輕清潔隊負擔並防止疫情擴散。
陳時中政委強調,政府面對疫情採「立即確診、立即行動」原則,同時防疫沒有旁觀者,只要每一環節遵守SOP,就有信心清零,期望全民一起努力,未來將持續公開透明通報,不會因為經濟考量而延遲。
此外,近日在連江縣馬祖地區發現海漂豬屍,檢驗確認核酸陽性。防檢署已完成現場採樣與消毒,並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止,禁止馬祖地區豬肉產品輸運至臺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當地3座養豬場訪視結果顯示豬隻健康良好,未發現異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