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藝術在環南市場飄香 臺荷藝術家跨國打造公共藝術

2025-10-24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以本地與外來食材拼湊而成的龍形雕塑《紫氣東來》,將市場空間轉化為充滿想像的藝術殿堂

以本地與外來食材拼湊而成的龍形雕塑《紫氣東來》,將市場空間轉化為充滿想像的藝術殿堂

由荷蘭藝術家與臺灣工藝師攜手打造的公共藝術作品《紫氣東來,風味飄香》,成為臺北市環南市場的新地標,結合科技、傳統工藝與社區參與,包括《紫氣東來》龍形雕塑、《環南風味》八組瓷盤及《城市印象》陶板壁畫等3件藝術作品,為臺北市的公有市場增添嶄新文化風景。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紫氣東來,風味飄香》是荷蘭藝術家阿爾諾·科寧與臺灣工藝師團隊跨國合作的3件作品組成,斥資2千5百萬元。其中《紫氣東來》是以本地與外來食材拼湊而成的龍形雕塑,由大理高中國中部師生與工藝師以陶瓷、剪黏與馬賽克工藝塑造而成;《環南風味》則是藝術家實地走訪攤商,蒐集市民票選的圖樣後,轉化為彩繪圖像,描繪從清晨進貨到餐桌上菜的旅程;《城市印象》則以陶板數位直印完成,融合臺北龍山寺、西門紅樓、臺北101等地標,並延伸至中臺灣農漁產大縣,勾勒出環南市場作為全國食材集散地與文化樞紐的角色。

 

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表示,環南市場是臺北食材供應的樞紐,承載大臺北市民的餐桌記憶。此次揭幕的《紫氣東來,風味飄香》不僅是公共藝術的成果,更是臺荷文化交流與社區共創的展現。三組不同的作品,在市場裡面展現出文化的氣息,讓公共藝術與市場發生緊密的連結。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全案三個子計畫歷時6年,是臺北公共藝術演進的重要里程碑;並與水源市場的《水源之心‧花漾水源》相互呼應,將兩大市場打造成為「城市藝術新地標」,也讓臺北市與國際連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