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的2025臺灣環島科普列車,以專列方式展開為期5天的環島行程,為全民科學週活動揭開序幕,今(23)日駛入臺東火車站,在大廳外舉行豐富又有趣的科學實驗,活動邀集東海國小等縣內14所學校師生參與,一場寓教於樂的科學體驗之旅,將科學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另外,最大亮點是設置共好車箱,讓科學也能平權。
在國科會協助下,臺東大學長期與縣府教育處合作共同推動科學教育,今年活動主題多元、內容豐富,共規劃20個科學體驗攤位,分別由臺東大學、臺電公司、新生國中及寶桑國中設置攤位,讓學生透過親手操作,體驗知識轉化為樂趣的過程,會場笑聲、驚訝聲不斷。
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科科長魏智群表示,今年最大亮點是設置一節共好車箱,邀請臺北、臺中、臺南啟聰學校的小朋友和許多原住民小朋友一起參與,希望可以達到科學平權的目標,看到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大人也很開心。
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吳添全博士指出,為了慶祝今年第十年的科普列車,特別設計「十來運轉」紀念品,必須運用智慧才能取出鑰匙圈裡面的十元硬幣。
友達永續基金會的環境教育教師王心怡表示,這次所有的教材都是用回收的紙張和相關材料製成,而整節車箱費用也是由該基金會贊助。
學生陳鼎宸負責無人機的攤位聚集很多學生圍觀,他解說無人機運用的原理和為人類帶來的便利;東大應用科學系李秉潔和金鈺旻一起設置模型飛機攤位,鼓勵小朋友在不穩定的天氣下,利用材料讓飛機可以起飛;新生國中黃唯晉同學示範管子長短發出不同聲音的有趣現象;同校盧可浚同學負責水龍捲的攤位,因為旋轉使得空氣和水流通,造成水龍捲現象。
屏東實中簡聿成主任帶著學生蔡沛晨、劉奕邑在列車上做服務的工作,也讓同學把所學的科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給臺東的孩子;東女校長王垠親自帶著學生負責一節車箱的科普內容,他覺得寓教於樂最令人開心。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在動手實作中探索物理與化學的原理,從趣味體驗中激發學習動機與探究精神,感受科學的樂趣與驚奇。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長蔡美瑤強調,臺東雖位處偏鄉,但科學教育的推動從未停歇,期盼透過與大學及企業基金會的合作,讓每一位臺東的孩子都能在科學學習旅程中發光發熱,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