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中市傳出養豬場疑似出現非洲豬瘟疫情,臺北市教育局表示,北市各級學校午餐使用的豬肉均符合「三章一Q」認證規範,包括具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碼等。各校並要求團膳供應商提供豬肉來源證明與溯源資料,確認所有肉品皆來自合法屠宰場,確保食材來源安全、品質有保障。
教育局主任秘書鍾德馨說明,學校午餐菜單依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規劃,兼顧營養均衡與食材安全。除優先採用國產可溯源肉品外,學校亦可依供應情形,彈性以雞肉、魚類、蛋類或植物性蛋白等食材替代,確保學生膳食中蛋白質攝取充足、營養不打折。
鍾德馨主任秘書進一步指出,目前臺北市學校午餐供應運作正常穩定,教育局已請各校與團膳業者在兼顧營養與安全原則下,彈性調整菜單與食材來源,維持午餐品質穩定。為提升資訊透明度,各校每日午餐食材資訊均登錄於「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並同步介接「酷課APP」,讓家長能即時查詢每日菜色與食材溯源,安心掌握孩子的飲食安全。
臺北市教育局強調,守護學童健康是施政的首要任務。教育局每年與產業發展局、衛生局及動物保護處跨局處合作,辦理校園供膳場所食安查核。今(114)年截至目前已完成73場查核,並將肉品列為重點稽查項目,持續加強不定期抽檢,嚴格把關食材品質,杜絕問題肉品流入校園,確保師生飲食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