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規模最大的科學教育盛事「臺灣科普環島列車」21日駛入臺中新烏日站,大葉大學團隊帶領學童動手玩科學,為偏鄉學童帶來豐富多元的科學體驗。「不掉的水」,原來是大氣壓力和表面張力,小朋友真的體驗到科學好好玩。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指出,大葉大學秉持「大手攜小手」的精神,走入社區,帶領更多學子擁抱科學未來。團隊在新烏日台鐵站,精心規劃一系列富含趣味與知識的科學互動體驗,讓大小朋友能夠輕鬆接觸並理解科學原理,激發探索的熱忱,期盼科學種子在偏鄉發芽,開花結果。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特聘教授吳建一帶領團隊推出的「生氣
的河豚」科學實驗,透過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像是小蘇打粉與醋,讓學生實際
觀察酸鹼中和反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而理解抽象的化學原理。當碳酸
氫鈉(NaHCO₃)與醋酸(CH₃COOH)反應時,所產生的CO₂氣體會迅速充滿
氣球,使其膨脹,就像河豚遇到危險時鼓起身體一樣。
瑞峰國小六年級的陳彥程小弟弟說,每個攤位的科學遊戲都好好玩,他最喜歡「不掉的水」,很簡單卻富含科學原理,先用杯子把水舀起來,蓋上紙板,把杯子倒過來,因為大氣壓力和表面張力的關係,紙板不會掉下來,水也不會灑出來。
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主任周中祺表示,參與科普列車的初心就是縮短偏鄉孩童與科學資源間的距離,讓孩子們即使身處資源有限的地區,也能接觸創新、有趣且實用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