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的支持下,臺灣大學今年(114年)成立「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及「先進生醫研究中心」,臺大校長陳文章表示,人工智慧與精準醫學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兩大關鍵領域,臺大將持續透過「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與「先進生醫研究中心」2大平臺,深化與國際接軌的合作模式,並推動研究成果落地,實質造福社會,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全球科技與醫療健康發展中的地位。
臺大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由語音辨識領域的開創性人物、國際公認權威中研院院士李琳山擔任主任,並匯聚8位具國際影響力的中生代與新生代學者,形成堅實的研究核心。中心研究藍圖涵蓋四大策略方向,首先是教育與AI–推動高等教育場域中AI應用與倫理素養培育;其次是可信任與可解釋AI–發展透明、公平、安全並可監督的技術;第三是次世代AI模型與基礎架構–著重大型模型、綠色AI及運算最佳化;及第四是多語言與跨文化語意理解–強調在地文化敏感性,並兼顧國際交流應用。
在國際合作上,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中心將與 MIT、Stanford、Berkeley、ETH Zurich、Oxford等世界頂尖大學,以及Max Planck Institute、RIKEN、INRIA等國際研究機構展開深度合作;並與NVIDIA、Google DeepMind、Meta AI、Microsoft Research、Amazon AI、OpenAI等具全球影響力企業建立策略夥伴關係。臺大表示,未來將透過高品質研究成果,提升臺灣在國際AI舞臺上的能見度與領導力,並促進AI於金融、製造、醫療與運動科學等領域的應用,強化國家科技主權,形塑全球合作樞紐地位。
「先進生醫研究中心」則整合臺大醫學院、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電機資訊學院、臺大醫院與基因體暨精準醫學研究中心等跨院系資源,以「從基礎到臨床」為導向,致力於精準醫學與生醫技術的跨領域創新。
研究計畫為期3年,分為「疾病組」與「應用組」兩大主軸,聚焦肺癌、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自體免疫及腸道菌相等重大疾病,從致病機制解析到新藥開發全面涵蓋;應用研究則包括高解析度微型化生醫成像技術、人工智慧診斷平臺及複合抗體藥物研發,期能快速轉譯至臨床,成為醫療照護即戰力。此外,該中心與「精準健康學位學程」無縫銜接,透過開設跨領域課程,實現教學與研究整合的人才培育模式,為臺灣培養更多具備跨域能力的精準醫學專業人才。
在國際合作方面,該中心已攜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與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共同成立「臺法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立立足法國、輻射歐盟的合作網絡。產學合作上,廣達醫療科技基金會及辛耘公司承諾每年分別捐助新臺幣500萬元與1000萬元,持續5年,共同挹注研究經費,為臺灣精準醫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