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僑務委員會議今天(20日)登場,今年共有自34個國家的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共177人返國參與會議,針對「僑團僑民服務」、「僑教僑生發展」、「僑商臺商聯繫」3組聚焦討論政策議題,總統賴清德出席時特別提到政府補助青年學子學費,減輕負擔,為國家培養人才,會使國家更好。
賴清德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國家向返國與會的僑務委員和僑界領袖表示歡迎與感謝,讚揚僑務委員與領袖是「臺灣之光」,對臺灣的國際能見度和在國家有難時的貢獻至關重要。
賴清德總統說明了近期幾項國人關心的議題,首先是風災與地震後的重建工作,從丹娜絲颱風重創南臺灣、樺加沙颱風帶來豪雨導致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潰壩造成的災情。賴總統說,中央政府積極與地方合作,動員國軍協助,也有超過35萬名志工參與,協助災後復原,目前多數的民眾都可以回家,而針對馬太鞍溪的堤防,政府承諾會在兩周內修復完畢,四個月內加固,目標是在明年雨季來臨前建成「超級堤防」。
在經濟方面,臺灣經濟持續成長,因此將經濟成長的果實與全民共享,包括提供教育補助、推動長照3.0以及減稅政策,總統表示,從蔡英文總統開始推動的0-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私立大學補助3.5萬元學費,中低收入補助加碼等方式,減輕青年學子負擔,國家藉由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才會好,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個人生活,個人生活好,國家社會才會跟著好。至於國家安全議題,總統強調必須強化國防以保障和平。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致詞時則強調持續與全球僑界保持緊密互動外,僑委會正透過數位科技推動智慧僑務及僑教,在各種文化、教學上都運用AI及各種數位資源提供全球的師資培訓及教材;積極在全球成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目前在歐洲13國已經有88所,明年會有日本、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加入,持續在全球成立華語文學習中心,推廣華語文教學。此外,也透過搭僑計畫、擴大培育僑外生及僑外生留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等計畫,讓我國青年與僑界有更多互動,希望讓下一代能擴大國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