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16)日起為期3天,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今年展會由11個政府部會聯合主辦,外貿協會及工研院共同執行,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規劃四大展區,包括「未來科技館」、「創新經濟館」、「智慧永續館」以及「發明競賽區」,展現臺灣在全球科技價值鏈中的關鍵角色。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2025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聚焦人工智慧與永續科技整合應用,吸引來自19個國家、439家企業與機構參展,展出超過1,100項技術成果,AI相關技術就達300項,充分展現臺灣研發能量。回顧2018年博覽會創立以來,由國科會召集跨部會合作推動,成為各部會年度技術成果的重要展示平臺,從「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到「AI十大建設」,都在此呈現臺灣科技發展的軌跡。今年展會規劃「三館一區」,包括「未來科技館」、「創新經濟館」、「智慧永續館」及「發明競賽區」,其中「創新經濟館」首度由經濟部五個署共同策展,以「AI生態鏈串聯百工百業」為主軸,展現AI推動產業升級的成果。為期3天的展會除展示最新技術外,並安排互動體驗、技術商談及AI與次世代通訊國際論壇,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創新與產學交流平臺。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表示,臺灣去年整體國家研發已經投入9000多億元,今年應該會接近一兆元,其中,產業界占了85%,是重要支柱,因為產業界積極投入研發,在今年的創博會上也可以看到豐厚實力的展現。此外,國家也積極投入科技預算,今年約有1,600億元,希望明年除了能穩定成長外,更能與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市場。
今年活動舉辦多場論壇與研討會,聚焦半導體、智慧機器人、資安協作、創新醫材與綠色轉型等主題,邀集產業專家、研發團隊同臺交流,促進專業知識流動並強化國際研發合作。另外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16)日起為期3天,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今年展會由11個政府部會聯合主辦,外貿協會及工研院共同執行,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規劃四大展區,包括「未來科技館」、「創新經濟館」、「智慧永續館」以及「發明競賽區」,展現臺灣在全球科技價值鏈中的關鍵角色。,從專利商轉案例到前瞻技術應用,讓觀眾親身體驗創新如何融入日常與產業。活動資訊可上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