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臺大物理系3位教授同年獲選APS會士 創系史新紀錄

2025-10-14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林敏聰、高英哲與蔣正偉3位教授,在今年(114年)同時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會士(Fellow),這是臺大物理學系自成立以來首次在同一年有3位教授齊獲殊榮,創下歷史紀錄,也顯示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學術領導力受到國際最高水準的認可。

 

林敏聰教授在1996年獲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哈勒大學物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表面磁學與磁性奈米結構,曾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及臺灣物理學會主席。因在推動臺灣物理科學發展、促進全球夥伴關係與科學倡議方面展現卓越領導力,並在低維度與奈米尺度磁性系統交互作用的基礎研究取得重要貢獻而獲選。

 

高英哲教授於2001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曾任臺灣物理學會主席,專精於凝態物理理論與強相關電子系統的研究。因精研量子多體系統中新興現象的數值方法,積極促進亞洲地區理論與實驗物理交流,深化與美國物理學界的合作而獲選。

蔣正偉教授於2000年獲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博士,曾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主要研究領域為基本粒子現象學。因長年投入稀有衰變、電荷宇稱對稱破壞(CP破壞)與超越標準模型新物理的探索,並在推動亞太及國際粒子物理合作與教育方面貢獻卓著而獲選。

 

美國物理學會成立於1899年,是全球具指標性的物理學專業團體之一,目前全球約有5萬多名會員,每年僅有0.5%的會員能獲得該學會會士殊榮,是全球物理學界極具榮譽的專業肯定。

 

歷年來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例如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與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都是該學會會士;美國前能源部長、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 (Steven Chu)也是,顯示該學會會士在國際物理學界的權威性與影響力。臺大物理學系能夠在同年度獲選3位,實屬難得,顯示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學術領導力已受到國際最高水準的認可。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閱美國物理學會官方網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