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座「國家檔案館」設置於新北市林口區,自9月2日試營運以來已超過十萬人次入館參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林秋燕局長表示,國家檔案館將在11月22日正式開館,當天規劃嘉年華、市集等多元活動,邀請民眾一起來體驗專屬全民記憶的檔案故事。
國家檔案館的典藏容量相當於200座101大樓高度,林秋燕局長表示,國家檔案館的啟用不僅完備了國家級的檔案館、圖書館和博物館,構成國家知識體系的三大支柱,同時象徵政府的社會紀錄因為國家檔案的開館而更加開放和透明,是臺灣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檔案管理局表示,國家檔案館內的「以霧為景」、「以史為鏡」公共藝術,是試營運以來的熱門討論話題。「以霧為景」位於入館前的綠林坡道,運用白色不鏽鋼交織線條,模擬林口臺地常見的霧氣,為自然與建築之間提供柔性轉換,讓民眾可以沉澱心境準備入館。「以史為鏡」使用1,705片鏡面不鏽鋼,構築直徑達6公尺的巨型立體圓鏡,鏡面背面印製各個精選的歷史檔案,象徵從歷史中照見現在和未來。另館內設置「阿凱將小屋」兒童體驗室、檔案FUN體驗,以及文創商店、輕食咖啡廳等空間,希望帶領民眾透過國家檔案和體驗,讓檔案成為每個人的日常。
檔案管理局表示,館內首展-常設展為「島讀•我們的故事」,特展規劃「重返1987-解嚴檔案」,將看似與日常生活遙遠的檔案,藉由展覽與科技運用轉化為平易近人的檔案故事;正式開館日選在11月22日檔案管理局成立25周年的日子,相關資訊可至國家檔案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