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指導、國立政治大學主辦的「114學年度全國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於10月15日起正式開放報名,鼓勵大專校院人文社會領域及高級中等學校師生,結合跨領域的人才與數位科技,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屆競賽首度跨部會合作,增加特別獎項。更多競賽辦法及報名資訊,可參閱競賽官網,教育部鼓勵全國師生踴躍報名。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科長高志璋表示,競賽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題,號召青年跨域合作,回應在地永續挑戰。為了增加競賽多元性,這屆競賽特別邀請交通部「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臺」(Transport Data eXchange ,TDX)合作,並提供獎金設立「運輸資料應用獎項」。
高志璋科長指出,競賽報名自10月15日至12月1日止,設有「大專組」與「綜合組」,鼓勵跨域、跨學制組隊,促進高中與大專師生協作交流,入圍隊伍並可持續參與系列培力活動,逐步完善作品,增強實作能力。
為了協助師生掌握競賽精神,主辦單位於9月21日在大同大學舉辦培力工作坊,並首度推出「師資培力」課程,由專家解說SDGs並導入設計思考,協助教師提升跨域教學與團隊帶領的能力;學生場則透過實戰演練,在有限資源下快速發想提案。
資科司表示,競賽自112年舉辦以來,競賽作品展現多元豐碩成果,例如「法郎」團隊以AI法律系統協助微型創業,迭代創新,一舉奪下這項競賽3項大獎;「築夢客鄉」團隊運用遠距教學及PBL模式結合偏鄉教育與地方創生,獲高度肯定;「萬個銅鑼燒」團隊則以AR技術結合流浪動物議題推廣公益,展現青年以創意與科技改善社會的感動力量,也體現公民關懷在地的永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