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青年署推「青聚點」共享空間 打造行動公共基地

2025-10-06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赴泰青年宋修宇在「大小港邊,熱帶漁林」的共享空間舉辦「泰國食魚文化」分享會 (教育部提供)

赴泰青年宋修宇在「大小港邊,熱帶漁林」的共享空間舉辦「泰國食魚文化」分享會 (教育部提供)

為支持青年參與地方創生行動,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的「青聚點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度在全臺設立22處共享空間,作為免費提供青年行動與交流的公共基地,不僅降低青年投入地方事務的門檻,更解決「找不到場地」與「租金負擔」等問題,讓青年能專注於規劃與執行在地行動。

 

青年署表示,共享空間啟用至今,已累計超過223場使用、共1,303小時活動,象徵青聚點計畫已從「個人培育」邁向「區域支持」的新階段。空間設備完善,包含廚房、展演場地與會議室,青年可舉辦教案設計討論、社區培力工作坊或在地食材體驗等多元活動,讓創意從概念走入實踐。

 

其中,參與這項人才培育計畫的青年宋修宇曾在「大小港邊,熱帶漁林」空間舉辦「泰國食魚文化」分享會,現場烹製紅咖哩魚慕斯(Haw Mok),結合旅行經驗探討臺泰食魚文化連結;古坑華德福實驗高中的青少年則於嘉義「洪雅書房」策辦藝術展覽,不僅展示繪畫、文字創作等多元作品,青少年更在分享會中暢談創作理念與生活感悟,讓民眾重新認識年輕世代的內心世界,促進不同世代間的真實交流,展現青年以創作參與地方的能量。

 

青年署提醒,22處共享空間即日起至10月31日開放申請,歡迎18至35歲青年透過「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網站預約使用,無論是舉辦講座、工作坊或影像放映,都能藉由空間提供完善的支持,期盼讓每一份關於地方的關心與想像皆找到實踐的起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