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當前層出不窮、手法翻新的網路詐騙威脅,臺北市教育局為強化學生識詐能力,培養健全的資訊倫理素養,編撰涵蓋國小、國中及高中職三個學層的第五版「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系列教材。本期最新推出的「網路犯罪大挑戰」教材,依各學層認知發展需求設計,從不同學層全面建構校園資安防線。
臺北市教育局資訊教育科劉映秀專員表示,本次發布教材國小篇上冊主題為「網路世界不迷航 資安素養來導航」,模擬學童遭遇網友要求或威脅散布私密照片的具體情境對話教學,讓學童認識網路交友詐騙,學會保護私密影像,並鼓勵遇到威脅時要主動向師長求助。下冊「雲端不迷惘 邪惡無處藏」,則以學生遭遇網購詐騙及網路霸凌為例,引導學習如何預防詐騙、檢舉不當影音,認識網路暴力的危害。
國中篇上冊「網路世界不迷航 資安素養來導航」,以「釣取個資」、「異國戀詐騙」、「投資陷阱」等案例分析,教學生檢查網址、啟用雙重驗證、反向圖片搜尋,提升詐騙辨識與防護力。下冊「從沉迷到自律:打造健康的網路生活」,剖析短影音對專注力與心理健康的影響,提供學生時間管理技巧,例如設定固定上網時段或利用應用程式限制使用時間,協助學生避免網路成癮並正確因應網路霸凌。
高中職篇上冊 「詐騙篇」,透過實際釣魚郵件與AI深度偽造(Deepfake)詐騙案例,教導學生檢查網站網址屬性,確認網站的真實性;防範AI深度偽造部分,應與親友約定「通關密語」以進行驗證,並認識金融詐欺常見手法與法律後果。下冊 「社交篇」引用司法判決案例,說明私密影像散布、網路霸凌及「黃賭毒影音」的刑事責任與應對策略,並介紹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等求助管道,讓學生學習遇到威脅時該如何尋求支援,培養面對數位威脅的行動能力。
臺北市教育局指出,臺北市114學年度推動「科技人文素養教育實施計畫」,除編撰《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外,並同步辦理校長及行政人員數位科技領導與新興科技防範增能研習、教師資訊素養與倫理融入課程研習、親子性私密影像法治教育宣導等多元行動,全面提升親師生資訊安全意識。教材已同步公告於臺北科技教育網,提供臺北市教師教學使用,民眾也可以參考取用,期望從教育前端築起防線,因應瞬息萬變的網路犯罪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