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在9月中旬進行2025年教師節教育施政意見調查,票選教育部應「立刻停止」與「立刻執行」的10項政策,超過11000萬名教師參與調查。並在教師節當天(28日)公布調查結果,在最應立刻停止的政策中,前5名均獲得逾6成5教師勾選,以不合理的投訴機制,以及非教學的額外負擔為主要核心,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正視基層教師的集體焦慮。
在最應立刻停止的政策中,前5名均獲得逾6成5教師勾選,以「無差別受理校園投訴機制」(96.7%)比率最高,其次為「校外導護」(80.9%)、「教師缺額轉嫁現場超鐘點」(72.3%)、「校園愛心球」(69.7%)、「雙語政策」(65.4%)。
在最應立刻執行的前5名政策中,以「捍衛專業,當教師後盾」比率最高(89.2%),其次為「真正落實行政減量」(87.4%)、「調高教師待遇」(86.6%)、「增置校安人力」(79.1%)、「降低班級人數」(78.2%)。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整體來說,教師們最關心的包括四項,分別為「斬爛訴」,目前的濫訴問題已經嚴重吞噬教學專業,對第一線教師造成很大衝擊;再來要「免雜務」,行政減量喊了很多年,但實際上不減反增,各種創意行政、創意思考反而變成老師們沉重的負擔。此外,要「顧校安」,學校現場在校安人力的需求上長期未獲改善,教育部在這方面的作為讓老師們非常失望,因此我們呼籲應該積極補足校安人力,確保教學環境安全;最後要「調待遇」,這是現實問題,若教師待遇長期無法改善,就難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育行列。
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蕭家怡指出,當前教育現場中,教師被迫成為「超人」,在教學之外還需應付龐雜行政與跨部會業務,導致教學專業受到嚴重壓縮。她呼籲教育部應挺身而出,成為教師的堅實後盾,讓老師能回歸教學核心,落實「教學是專業、不是順便」。
蕭家怡理事長表示,現場教師除教學外,還需撰寫各類計畫、參與無數研習與新興議題活動,甚至兼顧資訊設備維護、午餐秘書等工作,日常時間被高度分割,老師還有多少時間能留給真正的教學?她強調,教學專業應受到尊重,行政減量不應只是口號。
侯俊良理事長說,呼籲教育部要在10月5日世界教師日之前,透過公文函示,先改善教學現場濫訴的問題;同時呼籲政院和立院通盤考量各種物價指數,調整教師薪資,透過尊重專業、提升待遇等措施,讓教育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