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辦的「114年本土教育論壇」,於9月26日至27日舉行並圓滿落幕。本屆論壇以「臺灣本土教育教材研析與創新」為主題,吸引超過三百位教育工作者、專家學者齊聚,共同探討教材設計與實務經驗,激盪出豐富新思維。
教育部長鄭英耀與國教署署長彭富源,結束花東勘災行程後專程趕赴出席現場,聆聽師長交流並逐一走訪展示攤位。鄭英耀部長肯定論壇搭建起中央與地方、館所與學校的橋樑,期勉透過多元教材,讓本土教育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堅實基礎。
論壇除邀集重量級專家分享專業見解,更在今天(27日)安排三場實作工作坊,引導百位教師將藝術、人文、地理、生態等議題融入教學,現場迸發熱烈火花。活動亮點「知識島-教具藏寶箱」人氣爆棚,地方政府與國立館所帶來文化桌遊、繪本及VR體驗,也讓親子共同感受臺灣多元魅力。
此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及與國教署「本土教育人才培育計畫」合作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圖書館共4個館所,也展現豐富的館藏特色,並透過實作體驗文化之活動,讓現場教師、學生及家長認識本土文化,也透過精彩的課程,鼓勵家長利用連假期間,帶著孩子到館所體驗豐碩文化課程。
國教署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搭建了讓學術與實務對話、讓教育與生活連結的平臺,也看見了本土教育豐沛的能量與熱情,更加堅定了持續推動本土教育的決心。期盼這次激發的成果,能持續在臺灣各地的校園與社區中綻放,讓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與文化底蘊得以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