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銘傳國小鱟保母學童 解說活化石傳遞保育知識

2025-09-25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擔任鱟保母的銘傳國小三年級學生化身解說員,為全校學生介紹鱟的構造和特徵

擔任鱟保母的銘傳國小三年級學生化身解說員,為全校學生介紹鱟的構造和特徵

臺北市銘傳國小三年級學生擔任活化石「鱟」的保母,除了悉心照顧外,也在過程中學習生態保育知識。這群小保母們近日化身為解說員,親手自製圖文並茂的海報,在下課時間為全校學生介紹構造和特徵,利用鱟標本和鱟布偶,讓學生能近距離觀察,對於鱟的生長和習性有更深入的認識。

 

銘傳國小卓家意校長表示,在臺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力推動下,學校參與「鱟知鱟學計畫」,擔任鱟保母學校,讓學生透過實際的飼養與照護,了解生態保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這次由三年級學生擔任主要的照顧者和導覽解說員,責任重大,他們不僅要學習鱟的相關知識,還要控制海水的鹽度、溫度來進行孵化實驗。在照顧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鱟卵孵化失敗,師生就會一起善後,這也是寶貴的生命教育歷程。孩子們透過親身體驗,不僅深化了海洋保育的知識,更在責任、耐心和生命教育上獲得了寶貴的成長。

 

卓家意校長指出,學校特別規劃解說活動,由照顧鱟的學生擔任導覽員,向全校分享鱟的知識,讓學習更深刻。活動現場可看見許多小朋友對於這外型奇特的「活化石」充滿好奇,紛紛圍在水族箱或標本前一探究竟。

 

擔任解說的學生鄭安芸表示,長大後的鱟寶寶樣貌變化很大,不再像小時候那般可愛。在照顧鱟寶寶的過程中,看到牠們會互相搶食,覺得很好玩。

 

學生余書愷表示,擔任鱟保母是一項有趣的工作,但也承擔壓力,擔心牠會無法順利孵化。照顧鱟的過程,學到許多生物知識,了解鱟如何進食,如何從一齡長大到二齡。

 

當看到鱟從「一齡到二齡」的成長變化時,學生們也感受到極大的成就感。學生楊喬茵則表示,在照養鱟的過程中發現,照顧動物真的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和努力。擔任解說員雖然緊張,但也很開心能和大家分享關於鱟的知識。

 

卓家意校長表示,這些鱟寶寶在學生的悉心呵護下,順利長大,預計在12月會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送回牠們的棲地-金門,讓成功復育鱟能回到自然的生存環境,也讓學生了解整個保育的完整歷程,珍惜與鱟相處的時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