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協助推動為期三年的「華文獨立中學媒體素養種子教師培育計劃」,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教師除針對全馬獨中教師舉辦兩天工作坊外,更遠赴2800公里外的東馬砂勞越州,與超過1400位國、高中學子暢談媒體素養議題。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PSOS調查,馬來西亞網路霸凌問題全球排名第五,亞洲第二,僅次於中國,其中更有近47%的家長表示,自己耳聞或認識的孩童曾遭受過網路霸凌。
董總學生事務局主任顏彣澔表示,董總推行媒體素養已經相當多年,先前多安排在個別聯課活動當中,隨著校園霸凌問題日益嚴重,光去年馬來西亞教育部就收到7681件通報。此次與臺師大的合作,是希望導入制度化教學方式,因為許多華文獨中雖認為媒體素養重要,卻不知該如何執行或規劃課程。
為期三年的「媒體素養種子教師三年培育計劃」,共招募22位、來自14校的種子教師,組成跨校教師團隊,課程包含解析網路霸凌、網路隱私、網路成癮、數位性暴力等網路議題,以及探討流行文化、網紅現象、AI與假訊息辨識等媒體現象主題,逐步從概念建立、教案設計到實務推動,待老師完成所需培訓及成果報告後,還可獲由董總與臺師大聯合頒發的「媒體素養種子教師專業資格證書」。
除了與董總聯手培育華文媒體素養種子教師,有鑒於去年7681宗校園霸凌事件中,中學即佔5689例。此行臺師大也透過中嘉數位集團媒體素養產學合作計劃的支持,前往馬來西亞的東部城市古晉(Kuching)中華第一中學與詩巫(Sibu)公教中學,與當地中學生進行媒體素養講座,讓學生認識媒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在攝取資訊時該保持批判思考與理性判斷。
負責合作計畫的臺師大大傳所特聘教授陳炳宏表示,在假訊息泛濫、AI偽造盛行、網路霸凌事件頻傳的時代,媒體素養已是教育現場的必修課。此次與董總一同培訓華文種子教師,希望讓青少年在看待任何訊息,都能有意識地自主判斷及辨別真偽,擺脫網路霸凌與詐騙的箝制,成為數位世代的現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