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本土語言與文化教育,桃園市教育局持續推動「桃藝風情」專案,補助學校邀請本土語產業師資入校授課,透過在地教學資源與實作體驗,達到結合語言與文化的生活應用。今年度多達17所學校參與,其中以復興區長興國小「泰雅族傳統編織與藤編技藝」、平鎮區龍岡國小「柿染工藝與客家米糕製作」最為亮眼,展現出本土教育的多元面貌與文化深度。
桃園市教育局表示,復興區長興國小以「泰雅族傳統編織與藤編技藝」為主題,邀請部落耆老進入校園,教授學生地織機操作、編織結繩技法、綜銧線製作及魚筌編織等傳統工藝。透過實作課程,學生不僅能親身體驗原住民技藝、深化文化認同,教師也可透過與耆老的交流精進教學內容,達成專業成長與文化連結。
平鎮區龍岡國小以客家文化為主軸,推出「柿染工藝」與「客家米糕製作」特色課程,透過介紹客家米糕傳統製作器具「籠床」,並細說食材選用與比例分配,讓學生在實作過程中深刻體驗客家飲食文化的內涵。
桃園市教育局指出,龍岡國小的「柿染」課程帶領學生認識歷史背景與應用,並親手參與染布流程,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屬於自己的「客家染巾」。最後透過成果分享與回饋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內化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