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國人對天然災害的應變能力與防災知識,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攜手合作,今明兩天(20日、21日)舉辦「大災問-防災科普嘉年華」,活動在科教館一樓大廳盛大展開,集結全臺24個單位、40個展攤,規劃多元防災體驗與科普互動遊戲。
活動期間同步開幕《毛英雄與好夥伴:搜救犬特展》,帶領觀眾認識臺灣搜救犬隊在災難現場的重要角色,呈現嚴格訓練與專業任務的背後故事,並向無聲奉獻的搜救犬致敬,成為活動另一大亮點。
921大地震為我國帶來防災意識的革命性成長,加上今年丹娜絲颱風挾帶的豪雨造成重大災情,本次嘉年華特別強調「寓教於防災」,透過舞臺劇、互動遊戲、實作演練與主題導覽,深入推廣火災、地震、颱風、土石流及氣候變遷等災害應對知識。其中最大亮點「啊!災-防災體驗營密室逃脫」,在大廳搭建沉浸式災害模擬場景,參與者需於限定時間內運用防災知識與團隊合作完成挑戰,每日限量100名,引來民眾熱烈參與。
此外,「哩!災-防災嘉年華」結合水土保持桌遊、食農教育分享與臨時避難收容所實境體驗,讓民眾親身感受災區生活。現場並有紅十字會急救教學、臺北市消防局居家防火知識推廣等活動,透過實務演練與闖關互動,讓民眾在趣味中學習防災。
豐富節目還包括「哇!災-防災SHOW」,邀請EDU創作社以新劇《那年,月亮還沒圓》重現九二一大地震記憶;農村水保署親子劇《是誰的腳ㄚㄚ》趣味傳達水土保持觀念;另有科學演示、實戰分享、公視節目《鹹魚小隊》首映與座談,以及輻射桌遊、台語地震故事等體驗,內容涵蓋自然科學、環境教育與文化傳承。
科教館表示,兩日預計將吸引上萬名民眾參與。凡持科教館當日有效門票或賽恩斯會員卡即可兌換集章卡,完成闖關可獲防災小物。期望透過科學教育與實作體驗結合,喚醒全民面對極端氣候與複合災害的警覺,建立科學防災觀念,並培養下一代尊重自然與自我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