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由策展人李鈺玲結合高史博刺繡典藏品,串聯致力推廣魯凱族刺繡文化的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長年投入布藝教學的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與台弟公司縫紉應用博物館,一同探索原、漢不同族群在刺繡上各自的做法與特色,以及圖紋飾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故事。特展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於高史博三樓展出。
高史博館長李文環表示,對於多數老高雄人,談到大溝頂、鹽埕埔,除了美食,逛街和做衣服更是生活「時尚」的回憶;而鹽埕是高雄的老城區,過去的繁華在歲月與街巷中沉澱,很適合進行產業探索。此外,高史博除了大型的展高雄特展,首次嘗試街角微型展,以行動博物館概念,將典藏品中的「微型歷史」帶入社群街區,或許未來以此方式,可以進入高雄各地區,成為另一種人文風景。
策展人李鈺玲則提到,服飾與生活密不可分,當中的刺繡不只是技藝,更是穿越時空的文化載體;透過博物館收藏和學校教學成果的對話,希望觀眾感受刺繡工藝在不同時代中的轉變與創新,以及從傳統到現代,藏在每一針每一線中,當代的生活風景與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