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圖書館今天(17日)舉辦「慧命藏光:《法華經》修復特展」,介紹這部超過160年的經典古籍,並展出國臺圖修復《法華經》的過程與修復工具,讓民眾認識圖書修復,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圖書修復工作。
國立臺灣圖書館繼修復西洋經典《古蘭經》後,再次接下東方佛教經典《法華經》修復的艱鉅任務,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今年順利完成,國臺圖特別策劃「慧命藏光:《法華經》修復特展」,介紹這部經典與修復工藝。
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表示,這部《法華經》共有7卷,破損嚴重,修復相當不易,國臺圖希望透過經典的修復,將珍貴的典籍繼續流傳,同時傳承文化,並吸引優秀人才投入圖書修復,讓圖書修復工作不出現斷層。
「慧命藏光:《法華經》修復特展」自即日起到11月16日在國臺圖一樓展出,策展人施維真表示,展覽中特別介紹《法華經》的歷史,尤其書中每卷最後一頁都有一方牌記,記錄當時信眾與寺院助刻的情形,可一窺當時信眾對信仰的虔誠,相當珍貴,展覽同時也展出法華經第7卷復刻版及圖書修復工具與方式,讓民眾更認識修復工藝。
國臺圖為了傳承修復技術,也特別出版《圖書修復三兩事》圖文專書,以生動圖文介紹修護技術與文化故事,推廣圖書修護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