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凝聚全球海洋保護共識、深化國際合作鏈結,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明(9/15/、9/16)兩天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邀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8國27位國際專家,以及20位國內學者齊聚交流討論。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這次研討會正是臺灣展現企圖、積極與國際合作的重要一環,為了海洋永續,也必須擺脫政治束縛,與中國合作海洋廢棄物問題。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海洋是人類共同的資產,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氣候變遷,臺灣正面臨非常多重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全球必須加強合作,落實跨國治理,推動循環經濟,並強化科技監測與創新應變。除了海洋廢棄物、海洋生態保育外,還包括新興污染源,如化學品與深海採礦,也對海洋生態構成潛在風險。就像金門、馬祖的海洋廢棄物治理,迫使政府思考如何與對岸中國合作,這是超越政治的課題,為了海洋,我們必須擺脫政治束縛,共同合作。
海保署表示,海洋委員會與印尼哈比比中心在這次研討會上簽訂合作備忘錄,象徵落實「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臺」首份國際合作文件,深化臺印兩國在海廢治理上的夥伴關係,為印太區域永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海保署指出,本次研討會齊聚眾多國際重要機構代表,包括美國環境保護署、美國海岸防衛隊國家打擊部隊太平洋打擊分隊、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海廢研究中心、法國水域意外污染事故研究調查中心、日本海上災害防治中心、日本全球環境策略研究所、韓國水產資源公團等8個國家27位頂尖代表來臺。分別在5大專題會場,聚焦海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與底泥維護及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透過跨國專業對話開啟治理新契機,更象徵臺灣積極投身國際海洋保育行列。
海保署表示,本次會議也同步發表「為海洋『徵』得一席話」徵稿活動成果。今年首次開放高中組投稿,從2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的高中組3件、一般組6件佳作,總計9件佳作將以口頭發表與海報展示登場。透過青年真誠的觀點,與專家專業的論述交織,激盪出跨世代對話的火花,讓守護海洋的理念更為多元且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