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與國立成功大學公眾歷史與博物館研究室共同主辦、文化部協辦的「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今(13日)、明(14日)兩天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大禮堂舉行,為期兩日的活動吸引眾多學校教師與博物館專業人員參與,展開跨域交流與學習。
國教院林從一院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面對近年來課程轉型,帶來更多跨領域課程的需求,希望透過此次工作坊促進文化與教育領域間更多元的交流及對話,讓博物館與教育機構創造更多共作的可能性。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副司長連丁幼表示,博物館已是教師課程研發的重要資源及場所,文化部將持續推動「跨出博物館,前進校園」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廣教育與文化多元發展,深化館校交流。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謝仕淵分享,自2023年起團隊獲文化部補助,將館校合作微型策展方法從臺南推廣至更多地區,此次與國教院合作即是實踐博物館社會功能、接軌教育現場的重要一步。
國教院說明,活動共舉辦兩場次,第一場聚焦館校合作與微型策展,邀請學界與館方專家分享實務經驗,並介紹展示箱的策展模式;第二場則以地方書寫與編輯為主題,帶領參與者進行排版與編輯企劃實作。整體工作坊涵蓋跨域合作、人權議題與地方知識書寫,為未來教育與文化的結合提供多元豐富的參考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