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藍碳與生態教育主題,國立東華大學前往澎湖進行移地實作課程,帶領學生參與珊瑚移植與復育工程,從理論走向實務,不僅讓青年看見海洋生態的脆弱性,更引導他們思考在氣候變遷下,如何以科學方法與地方行動結合,推動海洋永續治理。
學生分組參與「珊瑚移植磚」製作,從水泥混拌、模具組裝、灌漿、敲實到定型,每個環節都需精準操作。隨後,又進一步學習無性生殖珊瑚株的剪枝與插枝,將理論知識實際轉化為復育技術。葉柔妤同學表示,這是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為海洋生態盡一份力」,雖然炎熱與艱辛,卻感受到珊瑚礁在生物多樣性與藍碳功能上的重要地位。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指出,這次珊瑚復育課程,不只是技術操作,更是一種責任感的養成,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全球氣候危機下,以在地行動回應國際趨勢。他強調,未來希望能結合更多國際合作,讓臺灣在藍碳與海洋治理議題上有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