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更多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教育電臺3件作品入圍

2025-09-08 發佈 朱玉娟 臺北
總臺黃柏諺探討同志家庭的困境與解方

總臺黃柏諺探討同志家庭的困境與解方

第九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公布入圍名單,今年共有來自全球72家媒體、機構、33所學校投稿,共計909件作品參賽,創下歷屆新高,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共有3件作品入圍專業組音頻類獎項,包括總臺黃柏諺的專題報導關注同志家庭,總臺彭安萁、徐嘉妮作品則反思婚姻制度,另外臺東分臺陳信吉、徐一弘則從1根香蕉的價格關心永續農業發展,都獲得評審肯定。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總臺黃柏諺的作品「雨過天青——同志家庭生命紀實報導」,走進同志家庭與他們對話,聽見焦慮和辛苦,發現除了法律外,還有許多與鄰里相處、甚至育兒等日常困境需要解決。總臺彭安萁、徐嘉妮的作品「結婚才是愛的證明?年輕人說:才不是呢!」則反思婚姻制度,回顧婚姻制度的演變,探討婚姻中的性別角色,討論如何落實情感教育。臺東分臺陳信吉、徐一弘則以「來自一根香蕉的啟示」報導入圍,從今年香蕉價格曾經一斤飆破百元,探討全球香蕉產業所面臨的病害威脅與生物單一化風險,找到如何落實永續農業及「香蕉全利用」的循環經濟解方。
 

而除了專業組外,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也設置學生組獎項,本臺新聞主播陳品勻、臺東分臺主持人葉詠泓、今(114)年在本臺實習的臺灣藝術大學學生陳姿穎都有作品入圍。
 

主辦單位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董事詹怡宜表示,今年徵件規模持續攀升,入圍作品展現多元關注,從氣候行動、能源轉型、海洋保育,到醫療公平、勞動困境、數位韌性、文化保存、教育正義、與性別議題,都能看到不同世代新聞人的深耕與行動力,入圍詳情可查閱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網。第九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頒獎典禮預計10月19日頒獎,屆時將揭曉各類組首獎、優等與社會價值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