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國教署推數位公民與情緒教育 強化校園自殺防治

2025-09-06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講師與學員互動 (教育部提供)

講師與學員互動 (教育部提供)

為落實以學校為本位的自殺防治策略,國教署委託國立政治大學辦理「推廣引導學生情緒覺察策略」及「發展以學校為本位之自殺防治精進策略」計畫,並與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合作,於114年舉辦「數位公民素養 × 情緒覺察」教案設計工作坊,協助教師引導學生在數位環境中覺察自我情緒,增進心理健康與因應能力。

 

教育部說明,此次工作坊吸引超過百位教師參與,於臺北、新竹、臺中、高雄及線上舉行,採少人數、高品質的兩階段培訓。第一階段於8月進行主題認識與教案設計,並要求教師課後在班級或校內實施至少一堂自編課程;第二階段將於11月辦理回流工作坊,邀請教師進行跨校經驗分享與成果交流,期望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網絡,並透過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共學力量與跨專業合作。

 

課程聚焦青少年在數位環境中常見的情緒壓力議題,包括仇恨言論、數位溝通,以及「身心調適假」的相關推動措施,並協助教師將社會情緒學習(SEL)與自殺防治理念融入教案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守門人。參與課程的麗山國中邱老師分享指出,這套課程非常符合學生需求,也期待能與放伴協會持續交流討論。

 

國教署表示,將持續透過心理健康促進、校園初級預防工作、教案設計與教師專業研習,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並結合數位公民素養與情緒教育,鼓勵學校善用創新教案推動自殺防治,打造青少年安心成長的友善校園環境。

相關新聞